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常识现状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常识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周建伟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22期
摘要:已有众多调查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都在90%以上,甚至更高,运动损伤的发生已经严重制约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发生,也成为了限制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本研究以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常识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许昌学院体育学院大一至大三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运动防护常识进行调查分析,从学生防护意识角度去分析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为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意识较差,运动损伤防护专业知识缺乏。需要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意识教育和防护措施教育,让更多的体育专业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常识调查研究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损伤发表几率高达90%以上,像球类等有些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病几率达100%,因此运动损伤是一种制约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与阻碍学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很有必要对运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研究基础上探索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研究表明发生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运动损伤的防护意识不足,运动损伤的防护措施不够了解,专业的运动损伤防护措施知识缺乏,本文以许昌学院体育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体育专业学生的防护意识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目前运动防护意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一些合理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病几率。[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许昌学院体育学院13-15级体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536人,其中男生413人,女生123人。以运动损伤防护意识为研究对象,来探索影响运动损伤的原因,进一步为探索预防运动损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通过查阅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搜索平台获取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意识的论文资料,为本篇论文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
依据。[2]
(2)访谈法
根据任课过程和来康复室康复健康理疗过程中,访问体育专业学生对运动损伤防护意识,预防措施、导致损伤因素等进行访谈,得到最真实的一线材料。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制定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护意识问卷调查表。问卷共发放536份,回收522份,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0.9%。
(4)数理分析法
对调查所得有效数据,根据研究目的就行分类,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运动损伤防护意识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大概有65.7%左右的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具有自我防护意识,这部分会在运动过程中提醒自己对一些危险的动作会格外小心,通过访谈过程发现这部分都是是受过运动损伤的人,他们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惊蛇”,因此在运动损伤后,会因为害怕再次受伤而表现在运动过程中十分谨慎。另外有34.3%的人在运动过程中没有自我防护意识,访谈结果中得知,这部分一些根本没有发生过运动损伤,有些虽然有运动损伤史,但是都属于轻微的损伤,对身体伤害很小,因此这部分人在运动过程中,不畏惧运动损伤,一心想着如何表现自己高超的运动技能,往往忽略了运动防护的问题。这调查结果也明白了体育专业学生,在没有发生过运动损伤之前,运动防护意识较差,只有在发生了运动损伤之后才会具有运动损伤防护意识。
[3]
2.对准备活动认识现状
对运动损伤防护措施调查结果中发现:100%的学生都选择进行准备活动可以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只有52%左右的人进行了准备活动,仍有48%左右的人不进行准备活动,在访谈调查中对这部分人进行原因调查,多是因为感觉准备活动没有必要,太麻烦了,还耽误时间,自己身体素质比较好,运动损伤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尤其是在比较热的
夏天准备活动做的更不多。这么说明了体育专业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运动损伤认识严重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运动防护意识。
3.佩戴防护用具认识现状
对佩戴防护用具能否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问题上,90%左右的人都认为佩戴防护用具可以起到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仍有不到10%左右的人认为佩戴防护用具没保护的作用,他们认为佩戴防护用品阻碍了关节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技能的施展。在实际生活中只有38.3%左右的人佩戴过运动防护用具,大部是护腕和护肘、护肩、护膝等防护用具。有相当一部分虽然知道佩戴防护用具可以起到预防损伤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使用,这一部分人感觉没必要去佩戴防护用品,一方面是因为不想花钱,更多的因为还是因为对运动损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从思想上去正确对待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损伤后的康复。
4.运动补水和功能饮料补给认识现状
已有研究证明运动损伤在运动疲劳时候的发生概率最大,这时候由于水和无机盐的严重缺乏,导致运动功能的下降,再进行高强度运动往往会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运动前、运动中与运动后都需要合理的补充水、维生素和无机盐。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运动后需要补水和运动饮料,但运动后补充的具体成分是什么有60.4%的人不知道,说不出运动后都有哪些营养素需要补充。只有不到35.5%左右的知道,运动后不仅需要补水,还需要补充纳、钙、镁、钾等无机盐以及各种维生素。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无机盐和维生素对身体有什么生理功能。这些结果表明了,现在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运动营养学知识的匮乏,根本不知道这些营养素具体都有什么功能,更不知道这些营养素的补给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5.运动与饮食时间间隔认识现状
对运动后需要休息多久进行饮食调查,结果表明:80.5%左右的人知道运动后需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再进行饮食,有12.1%的人认为需要休息10-30分钟就可以进食了,但却有不到7.5%的人认为不需要时间间隔。对饮食多久之后才能运动问题进行调查,有52.1%的人认为需要休息10-30min才能运动,有22.4%的人认为需要30min以上,有15.3%的人认为需要10min 一下就可以运动了,更有10.3%的人认为吃过饭后根本不需要时间间隔就能直接运动。对运动和饮食间隔调查结果表明,还有很多体育专业学生对这个时间间隔认识不到位,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运动和饮食的时间间隔问题。在访谈过程中更是发现即使一部分知道运动和饮食需要合理的时间间隔,但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合理的时间间隔来执行。一是因为学生比较懒,起床比较晚,每次都是急匆匆的吃过饭马上就去上体育技术专业课了,根本没有间隔时间,造成对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还有就是学生害怕麻烦,一些学生上完体育课,为了方便就直接去食堂吃饭而不愿意休息之后再来吃饭的,感觉那样太麻烦的,这样直接吃饭的后果就是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4]
6.运动环境安全检查意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