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思维和道德修养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道德思维和道德修养的生成机制
中江中学张蓉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的培养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通过培养道德认识、强化道德体验、建立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才能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道德意志的磨炼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又必须在集体环境中通过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强化过程才能形成。下面对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培养机制和过程进行初步探索。
个人的成功从本质上看其实并不在于学历的高低、知识的多寡,而在于能否真正融入到社会,在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之付出、为之收获的过程,也就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情商(EQ)和道德智商(MQ)个人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道德风貌的形成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就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和核心,偏离了这个核心,就背离了素质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根据其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①即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人的道德素质的活动。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素质教育的基点所在。
道德思维是指人们对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现象以及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等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作出判断,进行评价的思维活动。在实际生活中,道德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一、培养道德认知
学校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首先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即让他们对现阶段我国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理解和掌握。这一环节就是要帮助青少年解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问题,实现从无知到有知、从片面到全面,从正确到错误的转化,从而提高选择行为和认识善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只为提高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这并不一定就能说明他会真心、自愿、积极地按照其要求去履行应有的道德义务,这就要陶冶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感,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道德态度和价值判断。
二、强化道德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②学校德育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素质和主体品质。如果仅仅对学生意志、行为进行限制、规范,将“管、卡、压”作为德育的基本手段,必将事倍功半,成效甚微。所以,道德情感的建立始终离不开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体验。也就是说,知识可以通过传授获得,但情商和道德智商离不开自我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施加的教育影响必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能发挥教育作用,产生教育效果。这就是说,德育教育要成功,其必经之路是要将道德原则、道德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这是
不可逾越的关键。任何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将学生置于接受教育的被动位置的做法都是天真的、徒劳的。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有切身体会,在自习课的时候,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遵守纪律,充分利用自习时间搞好学习,并有相应的监督和处罚机制,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还是往往会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出点岔子,违反纪律。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培养行为自控能力是培育德育思维的核心。
三、磨炼道德意志,加强自我控制
受教育者只有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自觉积极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中遇到的困难、干扰、障碍,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才会把自己树立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转化为一种积极的道德信念,从而付诸实际行动,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这就要求在加强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过程中磨炼其道德意志。
现代社会学习理论把行为自我调节过程看作是个体行为自我改变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一理论认为,人并不单纯是外部影响的反应者,他们选择、组织并转变着作用于他们的刺激物。他们会凭借自我生成的诱因和后果对自己的行为施加影响。正是人具有这种行为自控能力,个体才能成为自身行为改变的主要动因。促使学生行为自控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本人是其整个行为改变中的主角,培养他们在行为决策中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成败原因尽可能地进行内归因,多从个人方面去考虑对行为后果应负的责任等。培养学生行为自控能力的目的是要使他们能按社会道德要求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进而使他们掌握一套在道德行为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道德行为问题的方法。现简述如下:
1、自我监督
这一环节是指个体对自己德育变化中的行为变化加以观察、分析和抉择的过程。自我观察要求个体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地考察自己“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别人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自己感到怎么样?”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己的行为作自我分析,分析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对行为性质和后果的认识及其引发的情绪状态,以及它们对自己、对班级、对他人有些什么重大影响等,然后作出“我应该做什么”的自控行为抉择。这实际上是通过集体不断引导自己的自我意识,改变和塑造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是促使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寻找自我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监督能力的增强、自我反思、自我教育都离不开集体环境的教育。离开了集体,学生就不能真正认识自我,就会走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利己主义,这种极端的自私自利思想在当前独生子女中非常普遍地存在。自私、冷漠、狭隘、偏激等思想象毒瘤一样侵蚀着他们的心灵,颠覆着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毒化着社会风气。
2、自我评价
这是对个体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作出客观评定的价值判断过程。这样的评价是在前一环节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已经做了什么?”“我还应该做什么”之间作了比较分析得出的。即作出“我做得对吗?”“我对班集体起了什么作用?”“我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吗?”等价值判断。这要求学生对照集体的道德目标,班级、学校舆论和规范来评价自己和他人。通过集体性的评价,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