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定义: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广义,狭义,更狭义)

一、教育的认识(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非制度化,制度化教育)

(三)教育的形态2、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划分(家庭,学校,社会)

3、社会形态的变迁划分(农业,工业,信息社会)

1.神话起源说

(一)教育的起源 2.生物起源(英)沛西能(法)勒图尔诺

3.心理起源(孟禄)

4.劳动起源联和我国教育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农业社会的教育;;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2、工业社会的教育(各阶段教育的特征)

3、信息社会的教育

(一)教育学的萌芽:《学记》

三、教育学的产生 1.条件(1)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3)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

发展(1)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2)形成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畴以及概念,畴的体系。

(二)教育学的创立(3)研究方法:科学的

2.创立标志:(4)研究结果: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结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教育家及著作:培根、夸美纽斯(近代第一本《大教学论》)、康德、赫尔巴特(现代第一本《普通教育学》)、

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笃德》)

(三)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和拉伊

文化教育学:(德)狄尔泰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杜威和克伯屈

制度主义教育学:(法)乌里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批判主义教育学:(美)鲍尔斯和金蒂斯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3)分工发生变化,形成庞大学科体系;

(4)研究和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学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6)对自身的反思,形成元理论四、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1、含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功能2、类型: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的概述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二、个体发展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1、改善和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人口)

1.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2、文化保存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融合功能,文化创造功能。(文化)

三、社会发展功能3、通过劳动力的生产和生产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经济)

4、公民和人才的培养,思想传播和制造舆论,促进社会化(政治)

2.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发展不协调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一致(2)冲突,对立。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

1、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2.功能行动的发生

3.直接结果的产生:(1)社会各要素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2)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

四、功能的实现产品的输入: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

2、教育功能的释放

两个环节产品的利用

1、含义: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应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2、基本特点:(1)对教育活动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

(2)社会性和时代性

类型及其功能(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型教育目的

3、基本类型(2)终极性和发展性

(3)正式决策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4)在的和外在的(围划分)

4、功能:定向、调控、评价

1、基本依据:社会和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需要)

二、教育目的的

选择与确立2、基本价值取向1)人本位: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萨特,马斯洛等

(观点代表人物)2)社会本位: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涂尔干

3) 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1)社会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与超越;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3、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2)人的价值取向:社会化与个性化;理性与非理性;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1、我国的教育目的精神实质:P76、P77

三、我国的2、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智体美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4、教育目的实现理性把握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正确处理各育的关系;

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1、含义及其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

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

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1、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2、学制类型:双轨(纵向划分—西欧)、

单轨(横向划分—美国)、

二、现代学校教育分支型(我国)

制度3、现代学校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

制度的变革双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发展

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各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三、我国现行学校1、演变:第一个正式颁布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1902年

教育制度第一个以法令形式推行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1904年

六三三制:壬戌学制1922年

2、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形态:(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3、学校制度改革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学制多样化,满足青年选择和社会需要)

发展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向在职人员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