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体育科学2008年第4期

·56·收稿日期:2009-05-12

作者单位:1,3.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2.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300134。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2. Tianjin Maritime V ocat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134, China.

文章编号:1007―6891(2009)01―0056―03 四川体育科学

2009年9月第3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No.3,Sep,2009

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the Study on

Source of Sport Confidence

王茹1,贾军2,李智3

WANG Ru1,JIA Jun2,LI Zi

摘要:运动自信心在运动竞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研究并

不多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理论、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进

行阐述,旨在开拓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领域的研究,同时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也有着应用

价值。

关键词:运动自信心;来源;研究现状;趋势

Abstract: Sports confide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orts,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it in

China. This paper carries on a research on the source of sport confidence, including the theory,

measure methods and studi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study

on source of sport confidence,to apply the resul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Keywords: Sport confidence;Source;Current situation;Tendency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A

在竞技运动中,自信与运动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区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重要标志[1]。国外关于运动自信心(sport confidence)领域的研究已经很广泛,其中包括运动自信心来源(Source of sport confidence )方面的研究,而我国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理论模型,测量方法、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开拓运动自信心来源领域的研究。

1 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理论

1.1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

Bandura(1977)认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一种特殊状态的自信心形式,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怎么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行为过程,以及对付包含许多模糊不清、不可预测并时常令人紧张的成分的未来情景的信念[2]。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效能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自我效能理论中提出了4个发展自我效能的基本成分: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唤醒。成功经验是4个成分中最有影响力的,因为它是个人在过去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如果过去的经历是成功的,那么就会提升自我效能预期,反之,则自我效能就降低。

Felz[3]将自我效能引入运动领域,认为经由上述四种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个体会对未来的情境产生效能预期,由于效能预期的认知过程,个体会对未来的行为形态,思考形态,情绪反应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运动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自我效能,效能预期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模式

(Felz,1992)

DOI:10.13932/ki.sctykx.2009.03.011

王 茹,等: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57·

1.2 Vealey 的运动自信心理论

鉴于自我效能所解释的运动竞赛情景受限,美国运动心理学家维利(R .S Vealey )[4]于1986年提出了运动自信心的概念,将其解释为个体在运动情境中对于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所持有的信念和程度。他将运动自信分为特质运动自信(Sport Confidence-trait )和状态运动自信(Sport Confidence-state )以及竞赛定向,认为在运动情境中,特质运动自信和竞赛定向具有交互作用影响状态运动自信,进而影响运动表现。但此时的运动自信心并没有作为研究的主体,还是以一个中介的过程进行研究。

Vealey 于1988年提出了自信心理论框架[5](如图2)。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社会认知的观点,包括多种形式的运动自信心,运动员重要的自信心来源,个人及社会文化因素对运动自信的交互作用。模式的核心包括运动员自信心概念本身,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的3大领域(成就、自我调试、社会气候),及情感,行为,认知这个三角形。组织文化包括竞赛水准,动机气氛,运动训练的特定目标。运动员特征指运动员的人格、态度、年龄、性别、种族等。另外,此模式预测自信心来源会预测运动员自信心水准,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情感、行为与认知。情感、行为与认知又反过来影响运动员自信来源和自信心水准,也会影响到不容易改变的运动员特征。

图2 运动自信心的概念框架(Vealey ,1988)

在上述框架的基础上,Vealey 等人就着手探索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编制了自信心来源量表[6](Source of Sports Confidence Questionnaire ,SSCQ ),经过反复探索性及验证性分析后,将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分为9个维度:精熟,能力展示,生理/心理准备,身体的自我呈现,社会支持,教练领导,替代经验,环境舒适,情景有利。 1.3 小 结

整体而言,现有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理论主要为以上两种。自我效能是研究运动自信心的开端,早先关于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的研究都是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但是长时间地研究发现,自我效能理论不能很好地解

释运动竞赛这种特殊情景下的自信心来源。而运动自信心理论,则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运动自信心的来龙去脉,呈现出了一种交互作用的模式,该理论尝试用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理清运动自信心的相关问题,包括运动员自信心来源的探索,运动自信心来源的测量。

2 运动自信心来源的测量

2.1 Vealey 的运动自信心来源量表(the Source of Sport Confidence Questionnaire ,SSCQ )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R .S Vealey (1998)在继续构建运动自信心理论时编制了自信心来源量表(the Source of Sport Confidence Questionnaire ,SSCQ )共有43个条目,9个分量表,分别是精熟(Mastery ),能力展示(Demonstration of Ability ),生理/心理准备(Mental and Physical Preparation ),身体的自我呈现(Physical Self-Perception ),社会支持(Support ),教练领导(Leadership ),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 ),环境舒适(Environmental Comfort ),情景有利(Situational Favorableness ),采用 Liket 7 点计分, 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2.2 黄崇儒的运动自信心来源量表[7](Source of Confidence Inventory for Athletes ,SCIA )

该量表是台湾学者黄崇儒等人以Vealey 的自信心来源为主要框架发展而来,借此来探寻属于国内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共有29个题目,包括7个分量表,分别是技术/情绪知觉、教练领导、生理准备、自我呈现、替代经验、过去经验、社会支持,采用 Liket 5 点计分, 各因素的 Cronbach α值界于 0.70~0.85之间,运动自信心来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2.3 翟一飞[8]等人根据Vealey 的自信心量表(Sources of Sport- Confidence Questionnaire ,SSCQ ) 修订而来

修订后的运动自信心来源量表包含8个因素,分别为掌握、展示能力、生理和心理准备、身体自我感知、社会支持、领导、替代经验、环境优势、共35题,采用5点计分,各因素的 Cronbach α值界于0.70~0.96之间,显示修订后的运动自信心来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3 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研究

3.1 国外相关研究

3.1.1 运动员自信心来源及差异的研究 Vealey 等人(1998)编制了运动自信心来源量表,经过反复性探索性分析及题目修正,确定了运动自信心的9个来源。根据运动自信心来源的框架,以137名大学生和208名高中生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自信心来源知觉的重要性依次为:生理/心理准备、社会支持、精熟,展示能力。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