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欣赏
(2024年)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24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心得体会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 自对所选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024/3/26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诗词的意境 、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
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提问、 探讨,促进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和感受。
25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赏析和讨论进行点评,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本次课堂互动环节,强调古 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 继续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2024/3/26
教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入 解读和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 探索。
26
THANKS。
2024/3/26
27
2024/3/2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一句则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 愁绪之多、之深,也用来表达对逝去 时光的感慨。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句 则常用来形容孤独、寂寞的心境,也 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词作品推荐
2024/3/26
19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介绍
2024/3/26
22
06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2024/3/26
23
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生可以从课本或课外读物中自 选一首古诗词,提前做好准备。
赏析内容应包括诗词的背景、主 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
学生可以通过PPT、朗诵、表演 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赏析成果
。
2024/3/26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
诗人通过描绘众鸟飞尽、孤云独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同时,“相看两不厌”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雪梅》ppt课件
04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Chapter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梅花是“四君子”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与兰、竹、 菊并称为“四君子”,代表着高洁、 坚韧、清雅的品质。
梅花与民族精神
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中华民族 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梅花与文人墨客
自古以来,梅花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 题材之一,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都以梅花为创作对象。
《雪梅》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内涵
坚韧不拔的精神
《雪梅》中描绘了梅花在风雪中 傲然挺立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 族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坚韧不拔
的精神。
高洁清雅的品质
《雪梅》中的梅花洁白无瑕,象征 着中华民族高洁清雅的品质和追求 。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雪梅》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和赞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事 物的向往和追求。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如发音、语调等,进行 及时纠正和指导。
分组讨论
0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 组,每组4-6人,展 开讨论。
02
讨论内容:《雪梅 》中的意境和情感 是如何通过诗歌表 达出来的?
03
要求每组选派一名 代表,在讨论结束 后向全班汇报讨论 成果。
04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 进行点评和总结,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
情感深邃
借物抒情,表达诗人对高 洁品格的追求和赞美。
语言凝练
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 达出深远的意境和内涵。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以 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 文化。
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科技 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创造出更多 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要点全面解析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要点全面解析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习古典诗词鉴赏成为了必修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内容、形式和语言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的要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内容要点1. 主题和意境:古典诗词大多以自然、爱情、离别、友情等主题为核心。
在鉴赏时,要理清诗词表达的主题,并体会其中所展现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读懂主题和意境,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心境和文化背景。
2. 表现手法:古诗词表现手法繁多,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映衬、借景等。
要注意辨别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通过研究表现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技巧运用和意图。
3. 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要仔细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并理解其所起到的修辞效果。
通过研究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艺术和思维方式。
二、形式要点1. 格律韵脚:古典诗词的形式多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等。
要对照诗词的格式,理解其格律和韵脚的构成。
充分把握诗词的格律和韵脚,在朗读和欣赏时能够更好地体味其韵律之美。
2. 对仗技巧:对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平仗、仄仗、押韵等。
要注意诗词中的对仗关系,并体会其对于语言的美感和音韵的和谐作用。
通过研究对仗技巧,可以更好地把握诗词的音韵节奏和语言美学。
3. 诗句结构:古典诗词中的诗句结构常见有开头收束、中间高潮、旋律循环等形式。
要仔细分析诗词的结构特点,并掌握其中的脉络和节奏。
通过研究诗句结构,可以更好地领略诗词的整体美感和内在秩序。
三、语言要点1. 外在形象:古典诗词中常用具体而富有意象的形容词语,要注意捕捉这些形象,并理解其象征和隐喻意义。
要善于通过语言直观地感受古代诗人的所思所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内在情感:古典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要准确捕捉其中的情感色彩,并体会其中所表现的人情世态。
学习古典文学中的文本分析方法
学习古典文学中的文本分析方法古典文学,犹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和美妙的宝库,吸引着无数爱好者和学者深入探究。
而要真正领略其中的魅力,掌握文本分析方法是关键。
文本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对文学作品的仔细解读和研究。
在古典文学领域,这意味着我们要深入到作品的字里行间,去挖掘作者的意图、情感、思想,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得学会从语言层面入手。
古典文学作品往往运用了丰富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诗词中的对仗、押韵,散文中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通过仔细分析这些语言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艺术匠心和表达效果。
就拿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说,“飞流直下”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湍急和气势,“三千尺”则是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而“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一个奇妙的想象,将瀑布比作天上的银河。
通过对这些语言元素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还能体会到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
其次,关注作品的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
古典文学作品在结构上常常有着精心的安排。
有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有的则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
还有的作品通过巧妙的对比、呼应等手法来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以《红楼梦》为例,全书以贾府的兴衰为主线,通过众多人物的命运交织,展现出了封建社会的复杂面貌。
作者在结构上巧妙地安排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情节发展,前半部分描绘了贾府的繁荣昌盛,而后半部分则逐步展现其衰落。
这种结构上的起伏和变化,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
再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是深入分析的基础。
古典文学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比如,杜甫的诗歌大多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他的《石壕吏》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战乱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只有将作品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中,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层意义。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含蓄精致、自然婉约而著称。
王维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下面将从王维诗歌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角度展开解读。
王维的诗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倾向的独特魅力。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借景抒情,表现出“山水田园”之美。
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在“涧底松声寒,山深翠阴浑”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运用“松声寒”、“翠阴浑”等描写自然景物的形象语言,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留恋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诗歌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王维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意蕴的深远。
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一种“虚幻冥冥,若有若无”的审美状态,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蕴和超越现实的境界。
在《送别》一诗中,“落日照大旗,马嘶风吹柳”,王维通过对落日、大旗、风、柳等景物的描绘,勾勒出别离之情,令人感受到离别的凄凉和感伤。
他的诗歌常常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幽远之感,让读者在意境中徜徉,品味其中的深意。
王维的诗歌追求“意在笔先”的审美境界。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充满着深意和内涵,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在《山居秋暝》一诗中,“斜月照高林,流水落花风”,王维通过“斜月”、“高林”、“流水”、“落花”等形象语言,传达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他运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第二篇示例:王维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含蓄婉约、意蕴深远而著称,被誉为“山水之诗”。
王维的诗中融汇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
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之美。
王维的诗中审美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山水意境:王维的诗作以山水为主要题材,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揣摩,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文本解读《古诗词三首》
部编教材五上《古诗词三首》文本解读《古诗词三首》选自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
本单元是部编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阅读时,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这三首诗在写法上有相同点,那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下面我着重对《山居秋暝》进行解读。
一、文中有画,自然成趣王维, 字摩诘, 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二十一岁中进士, 晚年居蓝田辋川,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世人称其为“诗佛”。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月言律诗,是王维隐居山中时所作。
它描绘了一幅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时间、地点、季节——点题)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动静结合——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动衬静——纯朴、美好、充满生机的生活图景)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流。
(点明隐逸情怀)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二、创作有法,字句藏情“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诗的首联两句直破主题, 上句写“山居", 下句写“秋瞑"。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 铺出了整个画面的基调, 字句平淡, 毫无雕饰, 却传递给读者一种安适的田园生活情趣。
全诗由“空"字入笔, 透露出一种空灵之美。
“空山"二字,既点明所描绘景物的地理位置, 又点明地理环境。
可是诗的后面又写有浣女、渔舟, 明明有人活动其中, 又为何要说是“空山"呢? “空山”在这里明言山空,实则为心空,说明诗人晚年已经参悟世间万象,看透人事纷争,心境归于宁静。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1 2 0 2 [ 作者简介]刘西越 ( 1 9 9 3 一 ) , 女, 安徽和县人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主要研究 文艺美学 。
好奇, 或 者想 更加 深 入 的 理解 某 首 词 而 去搜 索 作 者
的资料 。李 煜并不 属 于这 样 无 名 的作 者 , 但 这 里我 想 说 的是 , 作 者 自身 的 履 历往 往 不 会 是 读 者最 先 关 注 的部分 , 读 者首 先要 阅读 的是 呈现 在 眼前 的文本 ,
8 8
可 以认 为是 这 首 词 的新 创 造 。细读 一 个 文 本 , 这种
色, 是 至为鲜 妍 明 丽之 色 , 放在春天 , 放 在 大多 数 地 方都 是 如此 突 出 , 吸 引 目光 。在这 首词 的初 始 , 它突
至 于喜欢 的某 首词 , 可 以说 出它其 中的每一 句 , 而恰 恰 忘记 了作 者 , 只是 后 来 因 为 阅读 中产 生 了兴 趣 与
蓄 婉约 的 审美 特 征 。词 , 尤能表 现这一审美特征 。
但 现代 诸多 文学 评 论 , 在 探 析 古诗 词 中体 现 的 审 美
心理时, 常 受西方 系 统化模 块 化 的逻 辑 思维影 响 , 将 审 美心 理分 为感 知 、 联想 、 情感 、 理 解 四个 结 构 部 分
古诗词的艺术鉴赏与评析
古诗词的艺术鉴赏与评析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本文将对古诗词的艺术鉴赏与评析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内涵和魅力。
一、古诗词的艺术风格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精炼的文字、意境深远的描写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为特点。
古人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生百态和情感思考的抒发,以及对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的反映,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古诗词的艺术风格可以分为五言、七言、词等不同形式。
五言古诗以其节奏明快、抑扬顿挫、韵律和谐的特点,成为了古代诗词中最为常见、优美的一种形式。
七言古诗则以奔放豪放、遣词造句多变灵活为特色。
词则以抒发情感、描绘美景为主要内容,其曲调优美动听,更能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突出诗情画意。
二、古诗词的艺术鉴赏古诗词的艺术鉴赏是欣赏古代文学的重要途径。
对于读者来说,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内涵。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注重对作者的情感、意境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诗词中的字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象,通过仔细品味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艺术表达。
此外,鉴赏古诗词还需要注重对于音韵、押韵、格律等方面的理解。
不同形式的古诗词有着不同的韵律和格调,通过品味其中的音韵之美,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三、古诗词的艺术评析古诗词的艺术评析是深入研究古诗词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古诗词的形式、意境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从而达到对作品品质的评价和判断。
在进行古诗词的艺术评析时,需要注重对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手法的解读。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字句、意象、修辞,我们可以读懂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而评价作品的优劣。
在进行古诗词的艺术评析时,还要注意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来进行分析。
一首好的古诗词往往可以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变迁,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观沧海》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739)贬放岭南,天宝元年(742)谪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载(748)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
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这次左迁(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即生活小节失于检点。
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从中可见李白的侠肠和肝胆。
《次北固山下》写作背景: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2.文题诠释《观沧海》: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次北固山下》:在北固山下停宿。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为曲牌名,“思”即思绪。
3.主旨《观沧海》:通过写大海的雄伟壮阔,抒发作者想要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月夜》文本解读及教材分析
《月夜》文本解读及教材分析《月夜》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富有诗意的表现方式,常常作为文学教材在中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许多学者和学生,下面就对《月夜》进行文本解读及教材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首杰作。
一、《月夜》文本解读1、整体结构这首诗一共五句,每句都是五言绝句。
整体结构简洁明了,给人以一种紧凑而深刻的感觉。
诗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仰望皎洁的月光,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2、具体内容第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是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也可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怀旧之情。
作者借江南这一具体的地域来表达对过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第二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自然景观的变幻来勾勒出江南的美好,描绘出江南的春景如诗如画,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第三句“能不忆江南?”作者通过问句,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之情,理所当然地让读者产生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第四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作者在忆江南时,最先想到的是杭州,这表明杭州在作者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五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鸳鸯”这句话切入了诗人对“江南”的感怀,写出了一种超越情景描写的审美情趣。
3、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了杜甫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他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旧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中透露出一种丝丝的愁绪,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二、教材分析1、现状2、问题及建议目前许多学生对《月夜》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对诗中深层含义的挖掘。
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在学习《月夜》时无法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旨。
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古诗词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品味,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也要加强对古诗背景的介绍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高中语文《声声慢(李清照)》
05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欣赏与比较
李清照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80%
《如梦令》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 过描写夜晚醉酒归来的场景,展 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视美好事 物的情感。
100%
《一剪梅》
这首词以梅花为寄托,表达了作 者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同时 也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坚韧 的品格。
80%
《醉花阴》
文学地位与影响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被誉为其代表作之一。该词 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影响。
《声声慢》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是李清照个人创作的巅峰之作,也代表了宋代婉约词的最高成 就之一。
该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 想内涵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同时,《声声慢》 也成为了研究李清照及其时代背景和文学成就的重要文献之一。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 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 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李清照所处的时代是北宋末期到南宋初期,这段时 间内,国家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巨变,社会动荡不安 ,民不聊生。她的作品多反映这种时代背景,表达 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不同版本《声声慢》对比研究
原文版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其他版本
在流传过程中,《声声慢》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中有些版本在字词、断句等方面存在差 异。例如,“寻寻觅觅”有的版本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时候”有的版 本作“乍暖乍寒时候”等。这些差异对于理解词意和作者情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通过
《扬州慢》鉴赏PPT课件
通过描述诗句所营造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 感世界。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怀旧 、感伤、忧国忧民等,以及这些情感 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主题思想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历史兴亡 的感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等,以及 这些主题思想在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意 义。
他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离情别绪、感 时伤世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03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与注释
原文呈现
《扬州慢》全文,附带作者、朝 代、背景等基本信息。
注释详解
对文中的生僻字、典故、特殊用 法等进行详细注释和解释,帮助 学生理解文本。
逐句解读及意境描绘
逐句解读
对每一句诗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字词含义、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歌赋
以《阿房宫赋》为代表,展现了扬州古代建筑的 瑰丽与辉煌。
曲艺
扬州评话、扬州清曲等曲艺形式,传承了扬州的 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06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慢生 活理念比较
东方慢生活理念解读
儒家思想影响
东方慢生活理念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内心修养、人际关系和谐 以及社会秩序稳定。
道家思想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对东方慢 生活理念产生深远影响。
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作业内容
布置与《扬州慢》相关的作业,如背诵全诗、默写名句、完成相 关练习题等。
作业要求
明确作业的要求和标准,如背诵的熟练程度、默写的准确性、练习 题的完成质量等。
提交方式和截止时间
说明作业的提交方式和截止时间,以便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慢生活”理念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欣赏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一)范文仓关于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这是两个步骤:1、正确的解读文本。
2、审美鉴赏。
诗词鉴赏是建立在正确解读文本基础上的。
有人提倡建立“鉴赏学'. 先读懂作品。
鉴赏是高级的审美活动。
阅读和鉴赏是连贯的,不可分割的。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有特殊性。
要有专业训练和一定的修养。
现代汉语作品阅读起来大致没有语言障碍,没有文化环境的隔膜。
接受者和创造者处于一样的文化环境。
古典诗词需要审美感悟和创作经验,需要古典文化知识和转业训练、古代汉语、文言文。
填词按词谱,写诗有平仄。
诗词格律的知识不可或缺。
王历《诗词格律》万树《词律》弄清字、词、句篇诗词特殊的语词语法特殊用语特殊语法典故古代典章文物制度弄清各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诗词曲从最基础的做起。
典故有事典和语典。
还要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
自己还要相应的生活经验。
古今生活经验还是相通的。
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萧娘桃叶杜牧:赢得青楼薄幸名扬州:歌舞繁华诗酒风流之地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二)范文仓南宋诗人谢枋得《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谢枋得,抗元义士后被元强行征辟绝食而死《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1。
应该知道谢枋得是有民族气节的诗人(隐居福建)2。
桃源典故谢枋得赋予桃花源的象征意义3。
弄清字、词、句的意义及关系桃源又渔郎:元朝政府派出来寻找自己的人历史文化背景的隔膜未必是通俗易懂的诗歌我们都正确解读了。
《木兰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辞的创作年代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北朝民歌。
北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所思所忆不是一般的事情,是指男女婚嫁之事《折杨柳》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南北朝时南方东晋宋齐梁陈相较安定,北方则南有南朝,后有其他少数民族,南北受敌经常打仗男丁死亡很多北朝女多于男普通老百姓嫁女嫁不出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北史》木兰的意思是你们不要想偏了,我不是想男婚女嫁之事,我是在想代父从军的事。
古诗词赏析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审美体验
古诗词赏析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审美体验古诗词赏析: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审美体验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古代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承了千年,留下了宝贵的精髓。
古诗词赏析旨在通过对古代诗词的解读和欣赏,探究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艺术形式、主题内容以及传承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展开。
第一部分:诗词的历史背景与艺术形式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古代,诗词创作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发展变迁,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自唐代开始,诗与词成为文人雅士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其艺术形式也逐渐成熟。
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形式为主,意境深远,抒发情感凝练;而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出更加细腻的情感和缠绵的爱情。
第二部分:古诗词的主题内容古代诗词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涉及山水田园、爱情离别等日常生活之景。
其中,山水田园的描绘尤为突出,通过对自然山水和乡野景物的描写,表达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灵性与情感的交融。
同时,古人对爱情、友情、家国等的深入思考和表达,使诗词成为了人们理解和感受世界的窗口。
第三部分:传统文化精髓在古诗词中的体现古代诗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研读和赏析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在古诗词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例如,在许多诗词中弘扬了儒家的孝道观念,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深情厚意;另外,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在很多作品中得到体现。
第四部分:古诗词的传承意义与当代价值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和当代价值。
首先,古诗词的传承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古诗词中蕴含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对于提升当代人的审美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024版第26课《诗词五首
杜甫
白居易
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内容通俗易懂, 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代表作 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被誉为“诗圣”,其诗歌沉郁、深刻, 关注现实和民生疾苦。代表作有《春 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本课所选五首诗词简介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豪放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酒神的赞美。诗中运用大量 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个性和创造力的追求。
象征手法
运用象征手法,将行路难比作人生的艰 难险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和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实主义描绘
现实主义描绘
通过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 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艺术特色
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自然,刻画生动逼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践行这些价值观
01
仁爱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会关心他人,尊重生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尽自己
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02
中庸之道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各种挑战时,我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寻求平衡和
谐的方式,避免走极端或偏激。
03
礼制观念
在社会生活中,我会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春望》
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春天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 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诗中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琵琶行》
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述一位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的黑暗和 人民的苦难。诗中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 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山坡羊骊山怀古》
02
他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务,为官清廉,
敢于直谏。
03
其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
言质朴无华,对元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坡羊·骊山怀古》创作背景
《山坡羊·骊山怀古》是张养浩在 游览骊山时创作的一首怀古之作。
骊山是秦朝的皇家园林所在地, 曾经是繁华一时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
寄托身世之感
借古讽今,寄托了作者对 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 自身命运的无奈。
追求理想之境
通过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和 对秦朝暴政的批判,表达 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04
艺术手法鉴赏与传承意义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艺术手法运用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骊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和对逝去文明的怀念。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意象描绘
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如“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 何处?”等,将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衰败形成鲜明对比,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审美体验
作品所表现出的怀古之情和历史沧桑感,引发读者对生命、历 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同时,作者 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熏 陶和心灵的震撼。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山坡羊骊山怀古》作为一首怀古诗,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精湛的艺术手法, 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影响
该作品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文明的缅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影响,启发了人们对历史、文明和传承的思考。同时,其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为 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
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它们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触动着读者的内心世界。
因此,欣赏和解析古诗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享受。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1. 古诗词的欣赏古诗词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通过诗歌的音韵、意象、修辞等元素,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欣赏古诗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意韵律和音乐性。
古诗词通常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平仄、押韵等方式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读者可以通过朗读或听诵,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进而增加对诗歌的欣赏度。
其次,关注意象和修辞。
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或者抽象的诗情画意,通过细腻而凝练的描写,展现出作者的情感。
解读古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感悟意象的多重含义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最后,重视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古诗词是古人的心灵之声,它们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了解古诗词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2. 古诗词的解析古诗词解析是一种深入研究诗歌内涵和艺术形式的过程,旨在揭示作者的意图和诗歌的美学特征。
要进行古诗词的解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研究作者的身世和历史背景。
如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观念,会有助于理解他们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背景。
同时,了解历史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中隐含的社会、政治或文化内涵。
其次,分析诗歌的艺术形式和结构。
古诗词的形式多样,包括如诗、词、曲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
通过解析诗歌的韵律、字数、句式等方面,可以揭示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手法。
最后,解读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抽象和象征符号的解读,可以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综上所述,欣赏和解析古诗词需要我们去探寻其中的艺术之美和情感内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
诗人以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滁州 西涧的自然风光,包括幽草、黄鹂、 春潮、野渡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 幽静的画面。
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 得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描写西涧的春景,诗人表达了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借 景抒情,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归 隐的意愿。
X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 课《古诗词三首》
汇报人:XX
REPORTING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艺术手法鉴赏与实践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目录
XX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REPORTING
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
•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包含三首 古诗词。这些古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 护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 续发展观念。
通过比较古代与现代社会的不同价值 观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追求真、善、美 的生活境界。
结合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 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关爱 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
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古代诗词讲究格律和韵律,要求诗句的字数、平仄、押韵等符合一定的规则,以形成和谐 的音乐美。
诗词中意象及象征意义探讨
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意象是诗词中通过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情感或理念的艺术手法,它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 形象,并增强艺术感染力。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文学批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与分析
文学批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与分析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文本解读与分析时,文学批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通过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可以深入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内涵与艺术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并以具体的古代文学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一、古诗词的韵律与格律分析古代文学中最为著名且应用广泛的就是古诗词。
而在古诗词的分析中,韵律与格律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通过对古诗词中的韵律和格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出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和整体结构。
举例来说,杜甫的《登高》一诗中运用了“辽河东岸”,“楼船弄影晴如画”等押韵手法,以及五言绝句的规范格律。
通过分析该诗的韵律和格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之精确和抒发情感之准确。
二、小说的情节与人物形象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作品也是我们重要的文学遗产之一。
在分析小说时,我们可以从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和表达方式。
以《红楼梦》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的情节,如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线,揭示出作者对爱情和命运的思考。
同时,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思索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三、辞章的修辞手法与意象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通过分析辞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可以揭示作品中的隐喻、象征等深层次意义。
例如,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地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并融入了作者自己对身世之感慨。
通过解读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四、文本对比与理论批评分析除了以上几种方法,文本对比和理论批评也是较为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比和交织,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话。
例如,通过对比唐代杜甫与李白两位大诗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一)范文仓关于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这是两个步骤:1、正确的解读文本。
2、审美鉴赏。
诗词鉴赏是建立在正确解读文本基础上的。
有人提倡建立“鉴赏学'. 先读懂作品。
鉴赏是高级的审美活动。
阅读和鉴赏是连贯的,不可分割的。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有特殊性。
要有专业训练和一定的修养。
现代汉语作品阅读起来大致没有语言障碍,没有文化环境的隔膜。
接受者和创造者处于一样的文化环境。
古典诗词需要审美感悟和创作经验,需要古典文化知识和转业训练、古代汉语、文言文。
填词按词谱,写诗有平仄。
诗词格律的知识不可或缺。
王历《诗词格律》万树《词律》弄清字、词、句篇诗词特殊的语词语法特殊用语特殊语法典故古代典章文物制度弄清各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诗词曲从最基础的做起。
典故有事典和语典。
还要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
自己还要相应的生活经验。
古今生活经验还是相通的。
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萧娘桃叶杜牧:赢得青楼薄幸名扬州:歌舞繁华诗酒风流之地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二)范文仓南宋诗人谢枋得《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谢枋得,抗元义士后被元强行征辟绝食而死《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1。
应该知道谢枋得是有民族气节的诗人(隐居福建)2。
桃源典故谢枋得赋予桃花源的象征意义3。
弄清字、词、句的意义及关系桃源又渔郎:元朝政府派出来寻找自己的人历史文化背景的隔膜未必是通俗易懂的诗歌我们都正确解读了。
《木兰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辞的创作年代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北朝民歌。
北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所思所忆不是一般的事情,是指男女婚嫁之事《折杨柳》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南北朝时南方东晋宋齐梁陈相较安定,北方则南有南朝,后有其他少数民族,南北受敌经常打仗男丁死亡很多北朝女多于男普通老百姓嫁女嫁不出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北史》木兰的意思是你们不要想偏了,我不是想男婚女嫁之事,我是在想代父从军的事。
由此古典诗词是古人用文言文写成的,要读懂它们,首先过好语言关,弄通古汉语。
这点对创作有其重要。
其次,古典诗词产生于与我们相隔甚远的恶古代社会,要弄懂古代社会生活的内容,过好历史知识关。
第三,要用自己所具有的古诗词里的生活经验,自己也要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才能理解其客观的情致和主观感受。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三)范文仓古人诗词所表现的和依据的是其当时的生活经验。
古代的生活经验,有些传下来了,有些消失了,但是在书中有记载,所以多读书。
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
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疑问: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江陵:湖北桃李应该是同时开放的,但现在花不见桃惟见李这是江陵二月黄昏时桃花与晚霞相映不能分辨,惟见李花的奇观。
杨万里《读退之李花诗》: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这是生活经帮助解诗的案例。
解诗就是由基本生活经验组成的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苏东坡: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华北平原地广土肥,播种的小麦往往疯长过密,当地农民趁麦苗长势过旺的时候赶牛羊去践踏,麦苗稀长得壮,就会丰收。
这也是生活经验,是南下农民告诉周紫芝的,间接经验。
审美鉴赏正确解读文本后,还要正确和有效的审美鉴赏。
要具备艺术修养。
需要用艺术的而非科学的眼光欣赏、评价作品才行。
1。
诗词是语言艺术。
就不能以非艺术的眼光欣赏它。
2。
鉴赏诗词应有相关诗词艺术的丰富的知识。
马克思对艺术问题有过很多独到见解。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十里(顺风耳)——科学眼光不可能(杨慎)不要学究气。
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四)范文仓何文焕:江南方广千里此诗意境广阔——春景无处不在——江南春杜牧擅立题创作时要擅立题,这是创作经验。
七绝圣手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有人指出:骊山据考据是避寒不是避暑的地方,阴历十月到明年春天回长安,从来没有六月份还在骊山等南方的荔枝。
所以杜牧写错了。
意境虽美,但是写错了。
这种评论就煞风景了。
拘泥于历史的真实,而不懂艺术的真实。
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有别。
唐·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指秦始皇)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不是儒生的意思)宋词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
红杏闹春为见,则吵字等皆可用也。
余谓闹极粗极俗,一切诗词皆不当用。
(真是迂腐之见,不是艺术眼光)。
鲁迅《诗歌之敌》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五)范文仓文各有体。
广义的诗歌——诗词曲体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貌。
辨识不同的体的艺术风貌。
诗、词、曲的不同概括为两点:1。
文字形式的区别。
诗歌大都是齐言体,当然也有杂言体。
四言诗,汉五言诗,七言诗。
词和曲多半为长短句,也有例外,少量的词调也是齐言体,如《玉楼春》是七言体。
诗从文字形式看,有整齐匀称之美。
词曲有参差之美,交错美。
词有音律和谐美。
曲还有衬字,可多可少,长短错落。
关汉卿《一枝花》。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2。
艺术内质、艺术风格、表现方法的有不同。
内质就是其特殊的味——韵。
诗“庄”、“雅”,词“媚”、“含蓄”,曲“俗”、“白”。
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最重要的是多读作品进行体会。
表现同一主题如男女相思离别之情。
诗: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爱情中的思恋从人们的生活经验来说,是断而又生的,但李商隐却表示了自己的思恋悠悠无尽,到死方了。
词: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东坡与柳耆卿之差别(诗词之别)写得更缠绵婉转。
曲:刘庭信《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光》,休唱《三叠》。
急煎煎抹泪柔眵,意迟迟揉腮扌绝耳,呆答孩闭口藏舌。
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
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想人生,最苦离别直接,大白话。
诗、词、曲意趣不同审美情趣不同。
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用诗和词来写,有什么不同。
朱彝尊(清浙西词派)思念家中亲人这一主题。
诗:《云中(雁门关一带)至日》去岁山川缙云岭(浙江),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写的不低回,不失男子汉的气度)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苍凉辽远)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诗写得大、阔风格豪爽雄壮的意象语言硬)词:《南楼令》疏雨过轻尘,圆莎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
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
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写得小、轻柔美的意象风格柔婉人情味浓缠绵婉转景致小细腻)曲《朝天子》盼双双新燕子带几个平安字(直接了当语态近于浅白口语意象俗表意直切诗词雅含蓄)诗词曲三者有明显的不同,多读作品,多比较,多创作。
讲座《诗词专题》之关于词的章法(一)的笔记关于词的章法词的章法,近代如盖房子。
入手必先惨淡经营。
从清层次,风格,先对整体有一个设计,方能进行土木。
词作者作词三因素抒情、写景、叙事如何安排、如何结合。
体式、布局、剪裁、起笔、承转、过渡、煞尾。
词与诗不同,与音乐有关。
上下片之间,过片,这些诗歌中没有。
一。
词具有多种多样、法无定法的谋篇布局。
二。
词的和谐统一三。
一首词如何起笔、承转、过渡、煞尾。
下面我们讲词具有多种多样、法无定法的谋篇布局。
张炎《词源》。
唐圭璋《论词的做法》12种。
1、上景下情,由景入情。
柳永的《八声甘州》、秦少游《水龙吟》2、上情下景。
全抒情太单调,把情融入景中。
3、上今下昔。
4、上昔下今。
指时间。
5、上外下内。
指空间。
外景和内景,一般是闺情、艳情、思妇题材。
6、上去下来。
去是指送客,来是指送走后,主人回家来的感受,依依不舍。
主要是送别题材。
7、上昼下夜,写思情、念远之情。
白天多漫长,到夜晚更难过。
8、上问下答。
从辞赋中学来的。
(汉赋)民间词更多,文人学来创作。
《敦煌曲子词》。
上片提问题,下片来回答。
讲座《诗词专题》之关于词的章法(二)的笔记9、上虚下实。
上片虚写,下片实写。
10、上下相连。
上下片的意思是相连接的。
11、上下不连。
上下片的意思是不相连接的。
12、上下相反。
上下片的意思是相反的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有些词的作法并不按照这种章法。
唐先生只是大致总结。
大多数词根本套不上,因为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
词作一般是时空交错、情景交融为特点。
要做具体分析。
读书要活。
创作要创作的活。
苏东坡《念奴娇》。
法无定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今)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另一种断法: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昔)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今)时空转换——情景转换柳永《雨霖铃》今——设想未来——再设想更未来在时间上转换实现感情和空间的转换。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梦)可怜白发生!(伤今)打破上下篇界限,法无定法。
到底梦到何处?与上下片没关系。
不依常格。
辛弃疾写词就像跑马,任意驰骋。
辛弃疾《贺新郎》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