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章末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数学 ·必修2
由图知 kOP≥kOC 或 kOP≤kOB, ∵kOC=23,kOB=-13, ∴yxx不 存在,∴yx∈-∞,-13∪32,+∞.
41
数学 ·必修2
[点评] (1)利用类比、联想、化归的思想方法是解决此 题的突破口,即将代数式恒等变化为yx--00,联想斜率的坐标 公式,问题就转化为求过原点且与线段 BC 相交的直线斜率 问题,此法直观简捷,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 性.
y1+2 y2=3×x1+2 x2+3, 则yx11--yx22×3=-1,
解得x1=-54x2+35y2-95, y1=35x2+45y2+53.
35
数学 ·必修2
把(x1,y1)代入 y=x-2, 整理得 7x2+y2+22=0, 所以 l2 方程为 7x+y+22=0. 解法二:因为直线 l:y=3x+3 与直线 y=x-2 相交, 且交点为-52,-92.在直线 y=x-2 上取点 B(0,-2),则 点 B 关于直线 l:y=3x+3 的对称点为 B′(-3,-1),所 以直线 y=x-2 关于 l 的对称直线经过点-52,-92及 B′(-3,-1),由两点式得直线方程为 7x+y+22=0.
五、对称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经常遇到对称问题,对称问题主要有两 大类:一类是中心对称,一类是轴对称. 1.中心对称 (1)两点关于点对称,设 P1(x1,y1),P(a,b),则 P1(x1, y1)关于 P(a,b)对称的点 P2(2a-x1,2b-y1),也即 P 为线段 P1P2 的中点;特别地,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 P′(-x, -y).
36
数学 ·必修2
(3)设直线 l 关于点 A(3,2)的对称直线为 l′, 由于 l∥l′,可设 l′为 y′=3x′+b(b≠3).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3×323+--2+1b2|=|3×323+--2+132|, 即|b+7|=10,解得 b=-17 或 b=3(舍去). 所以直线 l′的方程为 y′=3x′-17, 即对称直线的方程为 3x-y-17=0.
37
数学 ·必修2
六、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将抽象的数学 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38
数学 ·必修2
例 6 已知矩形 ABCD 中,A(-4,4),D(5,7),其对角线 的交点 E 在第一象限内且与 y 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动点 P(x,y)沿矩形一边 BC 运动,则yx的取值范围是( )
9
数学 ·必修2
3.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由两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时,要注 意条件的限制;同时已知平行或垂直关系求直线的方程或确 定方程的系数关系时,要根据题目条件设出合理的直线方 程.
10
数学 ·必修2
4.距离问题
11
数学 ·必修2
学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距离公式,并注意利用它的 几何意义,解题时往往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直观分析相结 合.
(1)求直线 AB,BC,AC 的斜率和倾斜角; (2)若 D 为△ABC 的边 AB 上一动点,求直线 CD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15
数学 ·必修2
解 (1)由斜率公式,得 kAB=1-1--11=0,
kBC= 32+-11-1= 3,
kAC=
23-+-1-11=
3 3.
因为 tan0°=0,
19
数学 ·必修2
例 2 直线 l 过点(2,1)和第一、二、四象限,若直线 l 的横截距与纵截距之和为 6,求直线 l 的方程.
解 设直线 l 的横截距为 a,则它的纵截距为 6-a,由 于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都不为 0,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ax+6-y a=1. 因为点(2,1)在该直线上,所以a2+6-1 a=1, 即为 a2-7a+12=0.所以 a=4 或 a=3. 当 a=4 时,直线的方程为4x+2y=1,
(2)我们学了直线方程后,也可以用解方程组求解,也 可以用函数的思想求解.
42
22
数学 ·必修2
例 3 已知两条直线 l1:ax-by+4=0,l2:(a-1)x+y +b=0,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 a、b 的值.
(1)直线 l1 过点(-3,-1),并且直线 l1 与直线 l2 垂直; (2)直线 l1 与直线 l2 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 l1,l2 的距离 相等.
23
数学 ·必修2
数学 ·必修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章末复习
1
数学 ·必修2
1知识系统整合
2
数学 ·必修2
3
数学 ·必修2
2规律方法收藏
4
数学 ·必修2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对应关系 任何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非任何直线都有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 θ 满足{θ|0°≤θ<180°}.当 θ=0°时,k=0, 直线与 y 轴垂直;当 θ=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直线与 x 轴垂直.当 0°<θ<90°时,斜率 k=tanθ>0;当 90°<θ<180° 时,k=-tan(180°-θ)<0. 当 α 由 0°→90°→180°(不含 180°)变化时,k 由 0(含 0) 逐渐增大到+∞(不存在),然后由-∞(不存在)逐渐增大到 0(不含 0).
27
数学 ·必修2
例 4 两条直线 l1:ax-by+b=0 和 l2:(a-1)x+y+b
=0,若 l1∥l2,且 l1 与 l2 的距离为 22,则 a+b 的值是(
)
A.0 B.1 C.2 D.4
28
数学 ·必修2
解析 由 l1∥l2,可得 a×1-(-b)×(a-1)=0,得 a+ ab-b=0.显然 a≠1,∴b=1-a a,又 a=0 时,b=0,l1 不 存在,故 a≠0.
25
数学 ·必修2
解得 a=2 或 a=32.
因此 ab==-2,2
或a=23, b=2.
26
数学 ·必修2
四、距离问题 在应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时,要注意直线方程必须化为 一般形式.而在应用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时,要注意两直 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形式,且两条直线方程中 x 和 y 的系数 必须对应相等.高考中对本部分的考查常结合圆的知识进 行,如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等,下章我们将详细研究.题目 难度中等,以选择题、填空题居多.预计将来仍会沿此方向 命题.
将 b=1-a a代入两直线方程得 l1:(1-a)ax-ay+a=0, l2:(a-1)x+y+1-a a=0.将 l2 变形为(1-a)ax-ay-1-a2a= 0,于是有 1a-+a12-aa22a+ a2= 22,解得 a=2.
当 a=2 时,b=-2,适合题意,此时 a+b=0.
29
数学 ·必修2
12
数学 ·必修2
3学科思想培优
13
数学 ·必修2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问题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直线方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它们从“形”与“数”两个方面刻画了直线的倾斜程度.倾 斜角 α 与斜率 k 的对应关系和单调性,是做题的易错点,应 引起特别的重视.
14
数学 ·必修2
例 1 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点 A(-1,1),B(1,1), C(2, 3+1).
20
数学 ·必修2
即为 x+2y-4=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 a=3 时,直线的方程为3x+3y=1, 即为 x+y-3=0,也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综上可知,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y-3=0 或 x+2y- 4=0.
21
数学 ·必修2
三、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考查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时,通常有两种方式可 以选择:一是直线方程以斜截式给出,此时可通过斜率和直 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处理;二是直线方程以一般式给出,此时 可转化为斜率和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处理,也可直接利用系 数处理.考查的题目常有求直线方程,直接用平行与垂直求 未知系数、对称问题、过定点问题等,题型则以选择题、填 空题居多,属容易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始终以平行与垂直对 方程系数的要求为切入点.
5
数学 ·必修2
2.直线的几种方程及比较
6
数学 ·必修2
7
数学 ·必修2
8
数学 ·必修2
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注意其适用条件:点 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 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垂直和过原 点的直线,一般式虽然可以表示任何直线,但要注意 A2+ B2≠0,必要时要对特殊情况进行讨论.
即 yyx′′′2+--554=×33×=x-′12+,4+3, 所以 P′坐标为(-2,7).
解得yx′′==7-. 2,
34
数学 ·必修2
(2)解法一:设直线 l1:y=x-2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直线 为 l2,则 l1 上任一点 P1(x1,y1)关于 l 的对称点 P2(x2,y2)一 定在 l2 上,反之也成立.
所以 AB 的倾斜角为 0°;
因为 tan60°= 3,
所以 BC 的倾斜角为 60°;
16
数学 ·必修2
因为 tan30°= 33,
所以 AC 的倾斜角为 30°.
(2)如图,当斜率 k 变化时,直线 CD 绕点 C 旋转,当
直线 CD 由 CA 逆时针转到 CB 过程中,直线 CD 与 AB 恒
有交点,即 D 在△ABC 的边 AB 上,此时 k 由 kCA 增大到 kCB,
所以
k
的取值范围为
33,
3.
17
数学 ·必修2
18
数学 ·必修2
二、直线方程五种形式的应用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各有优劣,在使用时要根据题目条 件灵活选择,尤其在选用四种特殊形式的方程时,注意其适 用条件,必要时要对特殊情况进行讨论.
30
数学 ·必修2
(2)两直线关于点对称,设直线 l1,l2 关于点 P 对称,这 时其中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关于 P 对称的点在另外一条直线 上,并且 l1∥l2,P 到 l1,l2 的距离相等.
31
数学 ·必修2
2.轴对称 (1)两点关于直线对称,设 P1,P2 关于直线 l 对称,则 直线 P1P2 与 l 垂直,且线段 P1P2 的中点在 l 上,这类问题的 关键是由“垂直”和“平分”列方程. (2)两直线关于直线对称,设 l1,l2 关于直线 l 对称. ①当三条直线 l1,l2,l 共点时,l 上任意点到 l1,l2 的距 离相等,并且 l1,l2 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关于 l 对称的点 在另外一条直线上; ②当 l1∥l2∥l 时,l1 到 l 的距离等于 l2 到 l 的距离.
A.-∞,-13 B.32,+∞ C.-∞,-13∪23,+∞ D.无法确定
39
数学 ·必修2
解析 如图,由题意设 E(1,y0)(y0>0),
则由|AE|=|DE|得 25+y0-42= 16+y0-72,解得 y0=4.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B(-3,1),C(6,4),点 P(x,y)在 BC 上运动,∴yx=kOP.
解 (1)∵l1⊥l2, ∴a(a-1)+(-b)·1=0. 即 a2-a-b=0,① 又点(-3,-1)在 l1 上, ∴-3a+b+4=0.② 由①②解得 a=2,b=2. (2)∵l1∥l2 且 l2 的斜率为 1-a, ∴l1 的斜率也存在,ba=1-a,
24
数学 ·必修2
即 b=1-a a. 故 l1 和 l2 的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l1:(a-1)x+y+4a-a 1=0, l2:(a-1)x+y+1-a a=0. ∵原点到 l1 与 l2 的距离相等, ∴4a-a 1=1-a a,
32
数学 ·必修2
例 5 已知直线 l:y=3x+3,求: (1)点 P(4,5)关于 l 的对称点坐标; (2)直线 y=x-2 关于 l 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3)直线 l 关于点 A(3,2)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33
数学 ·必修2
解 (1)设点 P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为 P′(x′,y′), 则点 P,P′的中点 M 在直线 l 上,且直线 PP′垂直 于直线 l,
数学 ·必修2
由图知 kOP≥kOC 或 kOP≤kOB, ∵kOC=23,kOB=-13, ∴yxx不 存在,∴yx∈-∞,-13∪32,+∞.
41
数学 ·必修2
[点评] (1)利用类比、联想、化归的思想方法是解决此 题的突破口,即将代数式恒等变化为yx--00,联想斜率的坐标 公式,问题就转化为求过原点且与线段 BC 相交的直线斜率 问题,此法直观简捷,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 性.
y1+2 y2=3×x1+2 x2+3, 则yx11--yx22×3=-1,
解得x1=-54x2+35y2-95, y1=35x2+45y2+53.
35
数学 ·必修2
把(x1,y1)代入 y=x-2, 整理得 7x2+y2+22=0, 所以 l2 方程为 7x+y+22=0. 解法二:因为直线 l:y=3x+3 与直线 y=x-2 相交, 且交点为-52,-92.在直线 y=x-2 上取点 B(0,-2),则 点 B 关于直线 l:y=3x+3 的对称点为 B′(-3,-1),所 以直线 y=x-2 关于 l 的对称直线经过点-52,-92及 B′(-3,-1),由两点式得直线方程为 7x+y+22=0.
五、对称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经常遇到对称问题,对称问题主要有两 大类:一类是中心对称,一类是轴对称. 1.中心对称 (1)两点关于点对称,设 P1(x1,y1),P(a,b),则 P1(x1, y1)关于 P(a,b)对称的点 P2(2a-x1,2b-y1),也即 P 为线段 P1P2 的中点;特别地,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 P′(-x, -y).
36
数学 ·必修2
(3)设直线 l 关于点 A(3,2)的对称直线为 l′, 由于 l∥l′,可设 l′为 y′=3x′+b(b≠3).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3×323+--2+1b2|=|3×323+--2+132|, 即|b+7|=10,解得 b=-17 或 b=3(舍去). 所以直线 l′的方程为 y′=3x′-17, 即对称直线的方程为 3x-y-17=0.
37
数学 ·必修2
六、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将抽象的数学 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38
数学 ·必修2
例 6 已知矩形 ABCD 中,A(-4,4),D(5,7),其对角线 的交点 E 在第一象限内且与 y 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动点 P(x,y)沿矩形一边 BC 运动,则yx的取值范围是( )
9
数学 ·必修2
3.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由两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时,要注 意条件的限制;同时已知平行或垂直关系求直线的方程或确 定方程的系数关系时,要根据题目条件设出合理的直线方 程.
10
数学 ·必修2
4.距离问题
11
数学 ·必修2
学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距离公式,并注意利用它的 几何意义,解题时往往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直观分析相结 合.
(1)求直线 AB,BC,AC 的斜率和倾斜角; (2)若 D 为△ABC 的边 AB 上一动点,求直线 CD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15
数学 ·必修2
解 (1)由斜率公式,得 kAB=1-1--11=0,
kBC= 32+-11-1= 3,
kAC=
23-+-1-11=
3 3.
因为 tan0°=0,
19
数学 ·必修2
例 2 直线 l 过点(2,1)和第一、二、四象限,若直线 l 的横截距与纵截距之和为 6,求直线 l 的方程.
解 设直线 l 的横截距为 a,则它的纵截距为 6-a,由 于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都不为 0,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ax+6-y a=1. 因为点(2,1)在该直线上,所以a2+6-1 a=1, 即为 a2-7a+12=0.所以 a=4 或 a=3. 当 a=4 时,直线的方程为4x+2y=1,
(2)我们学了直线方程后,也可以用解方程组求解,也 可以用函数的思想求解.
42
22
数学 ·必修2
例 3 已知两条直线 l1:ax-by+4=0,l2:(a-1)x+y +b=0,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 a、b 的值.
(1)直线 l1 过点(-3,-1),并且直线 l1 与直线 l2 垂直; (2)直线 l1 与直线 l2 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 l1,l2 的距离 相等.
23
数学 ·必修2
数学 ·必修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章末复习
1
数学 ·必修2
1知识系统整合
2
数学 ·必修2
3
数学 ·必修2
2规律方法收藏
4
数学 ·必修2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对应关系 任何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非任何直线都有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 θ 满足{θ|0°≤θ<180°}.当 θ=0°时,k=0, 直线与 y 轴垂直;当 θ=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直线与 x 轴垂直.当 0°<θ<90°时,斜率 k=tanθ>0;当 90°<θ<180° 时,k=-tan(180°-θ)<0. 当 α 由 0°→90°→180°(不含 180°)变化时,k 由 0(含 0) 逐渐增大到+∞(不存在),然后由-∞(不存在)逐渐增大到 0(不含 0).
27
数学 ·必修2
例 4 两条直线 l1:ax-by+b=0 和 l2:(a-1)x+y+b
=0,若 l1∥l2,且 l1 与 l2 的距离为 22,则 a+b 的值是(
)
A.0 B.1 C.2 D.4
28
数学 ·必修2
解析 由 l1∥l2,可得 a×1-(-b)×(a-1)=0,得 a+ ab-b=0.显然 a≠1,∴b=1-a a,又 a=0 时,b=0,l1 不 存在,故 a≠0.
25
数学 ·必修2
解得 a=2 或 a=32.
因此 ab==-2,2
或a=23, b=2.
26
数学 ·必修2
四、距离问题 在应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时,要注意直线方程必须化为 一般形式.而在应用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时,要注意两直 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形式,且两条直线方程中 x 和 y 的系数 必须对应相等.高考中对本部分的考查常结合圆的知识进 行,如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等,下章我们将详细研究.题目 难度中等,以选择题、填空题居多.预计将来仍会沿此方向 命题.
将 b=1-a a代入两直线方程得 l1:(1-a)ax-ay+a=0, l2:(a-1)x+y+1-a a=0.将 l2 变形为(1-a)ax-ay-1-a2a= 0,于是有 1a-+a12-aa22a+ a2= 22,解得 a=2.
当 a=2 时,b=-2,适合题意,此时 a+b=0.
29
数学 ·必修2
12
数学 ·必修2
3学科思想培优
13
数学 ·必修2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问题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直线方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它们从“形”与“数”两个方面刻画了直线的倾斜程度.倾 斜角 α 与斜率 k 的对应关系和单调性,是做题的易错点,应 引起特别的重视.
14
数学 ·必修2
例 1 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点 A(-1,1),B(1,1), C(2, 3+1).
20
数学 ·必修2
即为 x+2y-4=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 a=3 时,直线的方程为3x+3y=1, 即为 x+y-3=0,也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综上可知,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y-3=0 或 x+2y- 4=0.
21
数学 ·必修2
三、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考查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时,通常有两种方式可 以选择:一是直线方程以斜截式给出,此时可通过斜率和直 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处理;二是直线方程以一般式给出,此时 可转化为斜率和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处理,也可直接利用系 数处理.考查的题目常有求直线方程,直接用平行与垂直求 未知系数、对称问题、过定点问题等,题型则以选择题、填 空题居多,属容易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始终以平行与垂直对 方程系数的要求为切入点.
5
数学 ·必修2
2.直线的几种方程及比较
6
数学 ·必修2
7
数学 ·必修2
8
数学 ·必修2
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注意其适用条件:点 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 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垂直和过原 点的直线,一般式虽然可以表示任何直线,但要注意 A2+ B2≠0,必要时要对特殊情况进行讨论.
即 yyx′′′2+--554=×33×=x-′12+,4+3, 所以 P′坐标为(-2,7).
解得yx′′==7-. 2,
34
数学 ·必修2
(2)解法一:设直线 l1:y=x-2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直线 为 l2,则 l1 上任一点 P1(x1,y1)关于 l 的对称点 P2(x2,y2)一 定在 l2 上,反之也成立.
所以 AB 的倾斜角为 0°;
因为 tan60°= 3,
所以 BC 的倾斜角为 60°;
16
数学 ·必修2
因为 tan30°= 33,
所以 AC 的倾斜角为 30°.
(2)如图,当斜率 k 变化时,直线 CD 绕点 C 旋转,当
直线 CD 由 CA 逆时针转到 CB 过程中,直线 CD 与 AB 恒
有交点,即 D 在△ABC 的边 AB 上,此时 k 由 kCA 增大到 kCB,
所以
k
的取值范围为
33,
3.
17
数学 ·必修2
18
数学 ·必修2
二、直线方程五种形式的应用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各有优劣,在使用时要根据题目条 件灵活选择,尤其在选用四种特殊形式的方程时,注意其适 用条件,必要时要对特殊情况进行讨论.
30
数学 ·必修2
(2)两直线关于点对称,设直线 l1,l2 关于点 P 对称,这 时其中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关于 P 对称的点在另外一条直线 上,并且 l1∥l2,P 到 l1,l2 的距离相等.
31
数学 ·必修2
2.轴对称 (1)两点关于直线对称,设 P1,P2 关于直线 l 对称,则 直线 P1P2 与 l 垂直,且线段 P1P2 的中点在 l 上,这类问题的 关键是由“垂直”和“平分”列方程. (2)两直线关于直线对称,设 l1,l2 关于直线 l 对称. ①当三条直线 l1,l2,l 共点时,l 上任意点到 l1,l2 的距 离相等,并且 l1,l2 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关于 l 对称的点 在另外一条直线上; ②当 l1∥l2∥l 时,l1 到 l 的距离等于 l2 到 l 的距离.
A.-∞,-13 B.32,+∞ C.-∞,-13∪23,+∞ D.无法确定
39
数学 ·必修2
解析 如图,由题意设 E(1,y0)(y0>0),
则由|AE|=|DE|得 25+y0-42= 16+y0-72,解得 y0=4.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B(-3,1),C(6,4),点 P(x,y)在 BC 上运动,∴yx=kOP.
解 (1)∵l1⊥l2, ∴a(a-1)+(-b)·1=0. 即 a2-a-b=0,① 又点(-3,-1)在 l1 上, ∴-3a+b+4=0.② 由①②解得 a=2,b=2. (2)∵l1∥l2 且 l2 的斜率为 1-a, ∴l1 的斜率也存在,ba=1-a,
24
数学 ·必修2
即 b=1-a a. 故 l1 和 l2 的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l1:(a-1)x+y+4a-a 1=0, l2:(a-1)x+y+1-a a=0. ∵原点到 l1 与 l2 的距离相等, ∴4a-a 1=1-a a,
32
数学 ·必修2
例 5 已知直线 l:y=3x+3,求: (1)点 P(4,5)关于 l 的对称点坐标; (2)直线 y=x-2 关于 l 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3)直线 l 关于点 A(3,2)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33
数学 ·必修2
解 (1)设点 P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为 P′(x′,y′), 则点 P,P′的中点 M 在直线 l 上,且直线 PP′垂直 于直线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