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 多生活在水中,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 与病害关系最大的是卵菌纲, • 病害常呈叶斑、猝倒、腐烂等症状。
腐霉菌-猝倒病,疫霉菌-疫病, 霜霉菌-霜霉病,白锈菌-白锈病。
24
牡丹疫病 25
人参疫病
26
• 延胡索(元胡)霜霉病
27
• 马齿苋白锈病
28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 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粪肥及其他无生命的有机物 上,多能引起药用植物贮藏器官的霉烂。 • 毛霉菌常引起药用植物产品贮藏期的腐烂, • 根霉菌能引起人参、百合、芍药等腐烂。
29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 该亚门真菌为陆生的寄生真菌. • 与药用植物病害关系密切,有的能引起各种缩叶 病、丛枝病及果实病害等,
• 6.1.3.2 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17
6.1.3.3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 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 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 害。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 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 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
7
6.1.1 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
• 症状:药用植物染病后,内部生理活动和在外部形 态上表现出来的病变现象 .包括病状和病症. • 病状:药用植物染病后所表现出的反常状态 • 病症:病原物在药用植物发病部位所形成的特征性 结构
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
8
• 人参褐斑病
9
龙 胆 草 斑 枯 病
10
病害; 4. 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
生物记录相同。
21
6.1.3.5.1 真菌性病害
• 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或稍加保湿培 养即可生出子实体来。
• 区分这些子实体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实体,还是 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实体,较为可靠的方法是从 新鲜病斑的边缘作镜检或分离。
• 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 害种类,如侵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 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 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
20
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
1. 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 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
培养; 3. 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
3
4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病害
5
主要内容
• 6.1.1 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 • 6.1.2 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 • 6.1.3 药用植物病害的诊断 • 6.1.4 药用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6
病害: 植物在栽培生产或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 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和干 扰,从生理机能到形态构造上发生一系列反常的病变现象。 病原:植物致病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干旱、洪涝、严寒等不利的环 境因素或营养失衡等所致的病害,没有传染性,也称为生理 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入植物体所 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也称为寄生性病害。 病原生物: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物 (简称病原物), -------------真菌、细菌----病原菌 寄主植物:被侵染的药用植物(简称寄主)。
•
天 麻 的 根 腐 病
11
பைடு நூலகம் •
白 术 白 绢 病
12
杨 梅 的 癌 肿 病
13
6.1.2 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
• (一) 非侵染性病原 非侵染性病原主要是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由此
而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 (二) 侵染性病原
药用植物的侵染性病原是病原生物。
14
6.1.2.1 非侵染性病原
• 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鉴定,尤其是接种后看是否发 生同样病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一项。
22
病原真菌
•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6.1.2.2 侵染性病原
• 1 病原真菌
病
• 2 病原细菌
原
• 3 病原病毒、类菌原体
生 物
• 4 寄生线虫
• 5 寄生性种子植物
16
6.1.3 药用植物病害的诊断
• 6.1.3.1 诊断的程序 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论
• 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 (3)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 (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① 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
或生理病害。 ② 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 ③ 化学因素恶化所致病害: 大气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灼伤或冻害; 大肥气料物元理素现供象应造过成多的或伤不害足,,如如风营、养雨失、调雷症电或、缺雹素害症等;; 大大气气与与土土壤壤水中分有和毒湿物度质的的过污多染与与过毒少害,;如旱、涝灾害; 农农事药操与作化或学栽制培品措使施用不不当当所造致成病的害药,害(光。照、养分)。 15
18
6.1.3.4 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特征: • 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 • 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 • 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
(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19
6.1.3.5 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 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 postulates ), 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
第七章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1
本章重点
药用植物病原及病害的诊断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昆虫的构造、习性与病虫防治的关系
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理
2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病虫害及其防治, 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 最为薄弱和关键的环节.
种类繁h多ttp://icgr.caas.管ne理t.c粗n/d放isease/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 多生活在水中,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 与病害关系最大的是卵菌纲, • 病害常呈叶斑、猝倒、腐烂等症状。
腐霉菌-猝倒病,疫霉菌-疫病, 霜霉菌-霜霉病,白锈菌-白锈病。
24
牡丹疫病 25
人参疫病
26
• 延胡索(元胡)霜霉病
27
• 马齿苋白锈病
28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 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粪肥及其他无生命的有机物 上,多能引起药用植物贮藏器官的霉烂。 • 毛霉菌常引起药用植物产品贮藏期的腐烂, • 根霉菌能引起人参、百合、芍药等腐烂。
29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 该亚门真菌为陆生的寄生真菌. • 与药用植物病害关系密切,有的能引起各种缩叶 病、丛枝病及果实病害等,
• 6.1.3.2 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17
6.1.3.3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 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 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 害。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 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 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
7
6.1.1 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
• 症状:药用植物染病后,内部生理活动和在外部形 态上表现出来的病变现象 .包括病状和病症. • 病状:药用植物染病后所表现出的反常状态 • 病症:病原物在药用植物发病部位所形成的特征性 结构
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
8
• 人参褐斑病
9
龙 胆 草 斑 枯 病
10
病害; 4. 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
生物记录相同。
21
6.1.3.5.1 真菌性病害
• 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或稍加保湿培 养即可生出子实体来。
• 区分这些子实体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实体,还是 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实体,较为可靠的方法是从 新鲜病斑的边缘作镜检或分离。
• 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 害种类,如侵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 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 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
20
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
1. 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 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
培养; 3. 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
3
4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病害
5
主要内容
• 6.1.1 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 • 6.1.2 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 • 6.1.3 药用植物病害的诊断 • 6.1.4 药用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6
病害: 植物在栽培生产或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 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和干 扰,从生理机能到形态构造上发生一系列反常的病变现象。 病原:植物致病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干旱、洪涝、严寒等不利的环 境因素或营养失衡等所致的病害,没有传染性,也称为生理 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入植物体所 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也称为寄生性病害。 病原生物: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物 (简称病原物), -------------真菌、细菌----病原菌 寄主植物:被侵染的药用植物(简称寄主)。
•
天 麻 的 根 腐 病
11
பைடு நூலகம் •
白 术 白 绢 病
12
杨 梅 的 癌 肿 病
13
6.1.2 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
• (一) 非侵染性病原 非侵染性病原主要是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由此
而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 (二) 侵染性病原
药用植物的侵染性病原是病原生物。
14
6.1.2.1 非侵染性病原
• 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鉴定,尤其是接种后看是否发 生同样病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一项。
22
病原真菌
•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6.1.2.2 侵染性病原
• 1 病原真菌
病
• 2 病原细菌
原
• 3 病原病毒、类菌原体
生 物
• 4 寄生线虫
• 5 寄生性种子植物
16
6.1.3 药用植物病害的诊断
• 6.1.3.1 诊断的程序 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论
• 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 (3)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 (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① 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
或生理病害。 ② 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 ③ 化学因素恶化所致病害: 大气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灼伤或冻害; 大肥气料物元理素现供象应造过成多的或伤不害足,,如如风营、养雨失、调雷症电或、缺雹素害症等;; 大大气气与与土土壤壤水中分有和毒湿物度质的的过污多染与与过毒少害,;如旱、涝灾害; 农农事药操与作化或学栽制培品措使施用不不当当所造致成病的害药,害(光。照、养分)。 15
18
6.1.3.4 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特征: • 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 • 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 • 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
(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19
6.1.3.5 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 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 postulates ), 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
第七章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1
本章重点
药用植物病原及病害的诊断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昆虫的构造、习性与病虫防治的关系
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理
2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病虫害及其防治, 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 最为薄弱和关键的环节.
种类繁h多ttp://icgr.caas.管ne理t.c粗n/d放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