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毛柳珺;陈薇;廖曾珍;赵志英【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目的:优化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度。
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共聚维酮(PVP S630)为基质制备黄芩苷滴丸,以圆整度和重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
结果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黄芩苷、PEG 6000、PVP S630质量比为1∶9∶1,滴制时药料温度80~90℃,滴距6cm,滴速3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0~15℃。
制备的滴丸在40min的平均溶出度为86.54%。
结论优选的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Baicalin Dropping Pills and study its dissolution in vitro.METHODS The baicalin dropping pills were prepared with PEG 6000 and PVP S630 as ma-trix.Orthogonal design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icalin dropping pills by evaluating the in -dexes of roundness and weight difference.RESULTS The optimal technology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the ratio of baicalin,PEG 6000 and PVP S630 as 1∶9∶1,temperature of dropping drug liquid80~90℃,dropping distance 6cm, dropping speed 30d· min -1 ,dimethy-silicone oil as cooling agent and the cooling temperature was 10~15℃.Th e average dissolution amount of Baicalin from Dropping Pills was 86.54%at 40 min.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process of Baicalin Dropping Pills isreasonable and feasible ,which has a good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drug dissolu-tion.【总页数】3页(P24-26)【作者】毛柳珺;陈薇;廖曾珍;赵志英【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 541001;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 541001;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 541001;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0.4【相关文献】1.Caco-2细胞模型比较黄芩苷和黄芩苷滴丸在小肠的吸收 [J], 王玉秀;贾金萍;王玉璧;秦雪梅2.黄芩苷醇提工艺优选 [J], 王小平;毛友昌;钟瑞建3.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J], 陈志磊;刘娜4.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J], 洪怡;姚梦竹;刘亚杰5.金桑芪抗毒滴丸的成型工艺优选 [J], 刘鸿雁;姜专基;梁云;焦国莲;李波;刘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述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试述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试述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滴丸剂是一种将药物溶解、乳化或混悬于适宜的熔融基质中,通过滴制、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C 冷却剂温度 ( ħ) 1 0 1 5 5
2. 2. 2 正交实验结果 以黄芩苷滴丸 的 溶 散 时 限 ㊁ 圆整度以及拖尾评级为衡量 4 ( ) , 指标 , 按照 L 正交表安排试验 由 R 值可得出, 因素 B和 9 3 再结合 K 值大小 , 可得 C 是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 出最 佳 制 丸 工 艺 是 A 因素 C 影响明显显 1 B 3 C 2㊂ 由 此 可 知 , 著, 结论与直观分析结果统一 ㊂ 2. 2. 3 验证试验 按照最佳制丸工艺 A 结果见表 2㊂ 1 B 3 C 2 进行验证试验 , 1 ( ) 溶散时限 m i n 3. 1 8 溶出度 ( %) 8 8. 6 5 指标 表 2 验证实验结果 3. 1 5 2 2. 9 8 3 平均值 8 8. 5 6 3. 1 0
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3 3 7 2 0 1 5 1 0 1 5 0 8 0 2 中图分类号 : R 9 4 3 文献标识码 :A
V o l . 2 8
N o . 1 0
2 0 1 5 ㊃ 药学研究 ㊃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陈志磊
( 解放军第 1整度以及拖尾评级为指标来考查滴丸的基质配比 ㊁ 药液温度以 及 冷 却 剂 温 度 , 以确定黄芩苷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 采用高效 药液温度为 8 冷却剂温 度 为 1 野黄芩苷与其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回 归 方 程 为 y=1 2, 0~9 0 ħ, 0ħ 左 右 ; 8 3 2 0. 5 x-2 0 1. 3 4( r= ) , , 线性范围为 1 试验的精密度 ㊁ 重复性 ㊁ 稳定性以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 , 可用于半枝莲总 黄 酮 注 射 液 的 质 量 分 析 ㊂ 实 0. 9 9 9 8 2~3 5 m g / , 验测得黄芩苷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为 2 最 佳 制 备 工 艺 稳 定 可 行, 所 建 立 的 含 量 测 定 方 法 准 确 可 靠, 可 5 m R S D 为 0. 8 4% ㊂ 结论 : g g 用于黄芩苷滴丸制备及质量控制 ㊂ 关键词 : 黄芩苷滴丸 ; 黄芩苷 ; 制备 ; 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法测定黄 芩 苷 滴 丸 中 黄 芩 苷 的 含 量 ㊂ 结 果 : 黄芩苷滴丸滴丸最佳制备工艺为: 以P E G 4 0 0 0 为 基 质 ,药 物 与 基 质 配 比 为 1ʒ
中药滴丸的制法

中药滴丸是将中药饮片或提取物与基质混合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其制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中药饮片的处理:将中药饮片进行加工处理,如粉碎、筛分、浸泡等,以便更好地提取有效成分。
2.提取:将中药饮片或提取物与适当的溶剂进行混合,并进行提取,以获得中药的有效成分。
提取的方法包括水提、乙醇提、超临界流体提取等。
3.混合:将提取液与基质进行混合,以制备出中药滴丸的混合物。
基质是指滴丸中不含中药成分的成分,一般为糖类、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4.滴丸:将混合物滴入不相溶的冷凝介质中,如液体石蜡、硅油等,并进行震荡,使其均匀分散。
5.冷凝:将混合物放入冷却器中进行冷凝,使其形成固体滴丸。
冷凝介质可以是液体石蜡、甘油明胶等。
6.包衣:将制好的滴丸进行包衣,以增加其稳定性和美观度。
包衣材料可以是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7.包装:将制好的滴丸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使用。
以上是中药滴丸的一般制法,具体的制法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和基质进行调整和优化。
黄芩苷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t e o xu e i 9 ℃ , r p ig s e d i 4 r p r a f mit r s O d o p n p e s 5 d o ・mi 。 5 C d meh li c n i i c n e s t a d d o p n i a c s6 a Co - n- ,  ̄ i t ysl o e o l s o d n ae, r p ig d sn e i m. n i n t
度和黏度直接影响着药液 的沉 降速 度和滴丸的圆整度 。经过 预试 , 以二 甲基硅 油为冷 却剂 , 能满足制备滴 丸的要求 。
2 4 滴 制 口径 及滴速 的选择 . 选 择滴制 口径分 别 为 2 3 4 、 、 m 滴速在每分钟 3 5 m, O~ O滴 的范 围内进行试 验。结果 , 口 当 径取 3mm, 滴速每分钟 4 5滴 时 , 丸 的圆整度 好 , 滴 丸重 差异
苷 为难溶 性药物 , 出速度慢 , 溶 吸收不好 , 通 固体 制剂 生物 普 利用 度低 J 目前 生产的黄芩 苷制剂 主要是 片剂 和胶囊 , 。 品
Ab ta t Ai sr c : m T p i z h e tt c n c lp r me e s t r u h c nr l n h i e e tfc o s M e h ds Dis l t n a p a a c oot mie t e b s e h ia a a t r h o g o t l g te d f r n a t r. oi to sou i , p e r n e o a d w ih o f c e t fv rai n w r s d a o rh n ie e au t n id c tr o s lc o d p e c p in n r p ig c n i o s n eg t ef i n a t e e u e sc mp e e sv v ai n iao t e e tg o r s r t s a d d o p n o dt n . c i o i o l o s i o i Re u t T e o t z d p e a ain c n i o swe ea olws wi P G 0 0 a p i l a e , p i l r g n a e s1 2,e ea s ls h p i e r p t o d t n r sf l mi r o i o : 山 E 4 0 so t ma b s s o t ma d u sa d b s si : tmp r -
黄芩提取工艺流程图

黄芩苷提取工艺流程图
黄芩药材10kg
粉碎成粗粉
加水浸泡1h,提取三次,2h/次,每次加水10倍量。
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当于药材3倍量水。
药渣备用。
50℃调酸,70℃保温1h
静置至室温
虹吸上清液备用
取沉淀
加4倍量水,离心
黄芩苷(含量80%以上)1.2kg
取药渣
沥水至近干
加入8倍量80%乙醇,温浸2h
取滤液,药渣再加入4倍量水煎煮1h 合并滤液
60℃调酸,70℃保温1h静置至室温虹吸上清液备用
取沉淀
加4倍量水,离心
105℃,减压干燥
黄芩苷o.25kg
合并以上两种酸液
浓缩至相当于药材重量
静置析晶
虹吸上清液,沉淀加4倍量水。
离心
105℃,减压干燥
黄芩苷o.25kg。
试述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试述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制备滴丸剂的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1. 确定药材和辅料:根据药方要求,确定所需的药材和辅料,如中药颗粒、淀粉等,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滴丸剂制备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1. 材料准备:根据配方要求,准备所需的药物原料和辅料。
2. 检查原料:对原料进行检查,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制备要求。
二、配方
1. 确定配方:根据临床需要和药物特性,确定滴丸剂的配方。
2. 计量配方:按照配方比例,准确计量所需原料,并进行称量、混合。
三、制粒
1. 混合原料:将粉状原料加入制粒机中,进行混合均匀。
2. 加液制粒: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湿法制粒,通过搅拌和添加适量溶剂使原料粘合成颗粒。
四、造丸
1. 滚圆造丸:将制粒后的颗粒放入滚筒造丸机中,通过滚动使颗粒逐渐成形。
2. 干燥成型:将造丸好的颗粒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成型,确保颗粒均匀、无裂痕。
五、包衣
1. 准备包衣液:根据制备要求,准备包衣所需的溶剂和材料。
2. 包衣处理:将干燥成型的颗粒放入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处理,使颗粒表面光滑、易溶。
六、包装
1. 包装材料准备:准备好滴丸剂的包装材料,包括瓶子、标签等。
2. 填充包装:将滴丸剂按照规定数量填充入包装瓶中,然后进行封口、贴标签等包装作业。
七、质检
1. 视觉检查:对包装好的滴丸剂进行外观检查,确认产品无异常。
2. 质量检测:对滴丸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含量测定、溶解度、包衣厚度等指标。
如此,滴丸剂制备工艺流程完成,产品即可投入市场销售或医疗用途。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

黄芩苷(Baicalin)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 利 胆 、抗 炎 、镇 静 以 及 抗 肿 瘤 等 作 用 [1], 黄 芩 苷 难 溶 于 乙 醇 、 甲 醇 、丙 酮 ,微 溶 于 三 氯 甲 烷 和 硝 基 苯 , 几 乎 不 溶 于 水 [2], 使 得 其 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黄 芩 苷 (江 苏 正 大 天 晴 药 业 ,批 号 :090808),黄 芩 苷 对 照 品(中药固体制剂制造 技 术 国 家工 程 研 究 中 心 ,批 号 :1084050514),聚 乙 二 醇 (PEG,国 药 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滴 丸 机 (DWJSY-11I, 博 森 制 药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 电 子 天 平 (METTLER TOLEDO),其他均为化学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
滴丸是固体或液体的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 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 介质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形而制成的制 剂,主要供口服,具有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制备简单、质量 易控等特点[3]。 用聚乙二醇做基质,制成黄芩苷滴丸剂,具有 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特 点。 本试验制备黄芩苷滴丸剂,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溶散时间短,30 min 释放度大于 80%。 结论 该滴丸处方合理,工艺简单,符合《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标准。
[关键词] 黄芩苷;滴丸;制备;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 R94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1(b)-0120-02
黄芩滴丸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黄芩滴丸的制备过程,掌握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黄芩苷的药理作用,探讨黄芩滴丸的制备工艺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3. 分析黄芩滴丸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验原理黄芩滴丸的制备原理基于固体分散法。
将黄芩苷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成均匀的混悬液或溶液,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形成球形丸粒。
由于药物在基质中高度分散,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快速疗效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黄芩苷、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液态石蜡、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蒸馏水。
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滴丸试验机、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离心机、干燥箱、超声波清洗器、显微镜、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黄芩苷、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液态石蜡、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原料,按比例混合。
2. 将混合原料加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溶解,制成均匀的溶液。
3. 将溶液滴入预先制备好的冷却剂中,滴速控制在30-40滴/分钟。
4. 滴丸形成后,取出并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去除多余冷却剂。
5. 将离心后的滴丸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
6. 将滴丸放入干燥箱中,于50℃干燥2小时,取出并过筛。
7. 将干燥后的滴丸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制备的黄芩滴丸外观呈球形,色泽均匀,无杂质,滴丸大小均匀,重量差异小。
2. 结果分析(1)黄芩苷在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液态石蜡等基质中的溶解度较高,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能改善滴丸的流动性,降低药物与冷却剂的粘附性。
(3)滴丸制备过程中,控制滴速和冷却剂温度对滴丸大小和均匀性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讨论1. 在黄芩滴丸的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确保滴丸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 滴丸剂制备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冷却剂,以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滴丸工艺流程

滴丸工艺流程
滴丸工艺是一种制药工艺,用于制备微小的药丸或微粒,通常用于医药领域。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 原料筛选:选择适合滴丸工艺的药物原料。
2. 溶解:将药物原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3. 滴丸:采用滴丸机将已溶解的药物液均匀滴入到滴丸器中,使其逐步形成药丸或微粒。
4. 熟化:对已制备的药丸或微粒进行熟化,提高其稳定性和质量。
5. 干燥:将熟化后的药丸或微粒进行干燥,控制其水分含量,以保证质量稳定。
6. 包装:将干燥后的药丸或微粒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使用。
总之,滴丸工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制药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所制备的药品符合医药领域的标准。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课件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评估黄芩苷滴丸的药效和安全性。
3 生产工艺控制
严格控制黄芩苷滴丸的生产工艺,以保证每一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黄芩苷滴丸的药理作用研究
抗菌作用
镇痛作用
黄芩苷滴丸对部分细菌具有抑制 作用,有助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黄芩苷滴丸能够缓解疼痛症状,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抗肿瘤作用
1
草药炮制
进行黄芩苷滴丸所需各种草药的炮制,以提高其药效。
2
草药配伍
按照特定比例,将各种炮制好的草药进行合理配伍,以达到最佳的药效组合。
3
制粒丸
将配伍好的草药制成小丸状,保证丸剂使用的方便性和一致性。
黄芩苷滴丸的质控制方法
1 理化性质检测
通过检测黄芩苷滴丸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含量测定等,来评估其质量。
黄芩苷滴丸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的治疗 具有一定效果。
黄芩苷滴丸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临床应用范围 疗效评价 进一步研究
黄芩苷滴丸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肝病和肿 瘤等多个领域。
经过临床实践,黄芩苷滴丸被证实具有显著的疗 效和少量不良反应。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黄芩苷滴丸的临床应用,进 一步明确其适应症和治疗效果。
抗氧化作用
黄芩苷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少自由基的损伤,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抗肝纤维化
黄芩苷能够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保护肝脏功能的正常运转。
黄芩苷滴丸的成分和配方
主要成分
黄芩根、石膏、桔梗、杏仁、薄荷等。
配方优势
经过多次优化,黄芩苷滴丸的配方能够充分发挥各 种草药的药效,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制备黄芩苷滴丸的步骤和工艺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 PPT课件
黄芩苷生产工艺

黄芩苷生产工艺一、黄芩苷简介黄芩苷是一种天然的药用成分,主要存在于黄芩根中。
它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二、原料准备1. 黄芩根:采摘新鲜的黄芩根,去除杂质,洗净并切碎。
2. 乙醇:选择纯度高的乙醇作为提取剂。
三、提取工艺1. 粉碎:将切碎的黄芩根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粉碎处理。
2. 提取:将粉碎后的黄芩根加入提取罐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进行浸泡提取。
提取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
3.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掉固体杂质,并使用压滤机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4. 蒸发:将过滤后的提取液置于蒸发器内进行蒸发浓缩,使其浓缩至一定程度。
5. 结晶:将浓缩后的液体置于结晶器内进行结晶处理。
结晶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温度和搅拌速度,以促进结晶。
6. 过滤:将结晶后的黄芩苷用乙醇洗涤,并使用压滤机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7. 干燥:将过滤后的黄芩苷放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标准。
四、工艺优化1. 提取剂选择:乙醇是常用的提取剂之一,但也有其他提取剂可供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剂可以提高产品纯度和产量。
2. 提取时间控制:提取时间过短会导致产品纯度低,而提取时间过长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好提取时间。
3. 结晶条件调整:结晶温度和搅拌速度对结晶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适当调整这些条件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五、总结黄芩苷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提取、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和干燥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好提取剂选择、提取时间控制和结晶条件调整等关键技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性。
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滴丸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剂型,它将液体药品制成固体剂型,便于患者服用和储存。
下面是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药物原料,包括药物成分、辅料以及溶剂。
每种原料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检验,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
2. 混合: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确保药物成分均匀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原料吸湿或挥发。
3. 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得颗粒尺寸均匀细小。
4. 滴丸:将粉碎好的原料放入滴丸机中,按设定的规格和形状进行制丸。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压力和温度,以确保制丸的质量。
5. 干燥:滴丸成型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将剩余的溶剂蒸发掉,使得滴丸剂变得干燥坚固。
6. 包装:最后将干燥好的滴丸剂进行包装,确保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滴丸剂就制备完成了。
制备滴丸剂的关键是控制好原料的质量和比例,严格控制制丸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以及对制成的滴丸剂进行干燥和包装,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

谢谢
20
LOGO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
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 凉血安胎,解毒等功效。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 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 芩新素Ⅰ,Ⅱ,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 素,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等.
2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 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 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 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 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 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 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 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 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3、盐酸调PH至1-2,80 ℃保温30min,静置→离心 ,弃上清→粗黄芩苷
6
黄芩苷的精制
1、加7倍水量,70 ℃氢氧化钠调PH至7 →盐 酸盐酸调PH至6 →加乙醇至含醇量70% → 盐酸调PH至1-2 →静置,离心,弃上清 1、沉淀,60倍量甲醇,索氏回流至颜色很 浅→抽滤→浓缩→静置,抽滤,甲醇洗涤 1、沉淀,40倍量甲醇,索氏回流至颜色很 浅→抽滤→浓缩→静置,析出结晶
7
滴丸的制剂工艺
用聚乙二醇做基质,制成黄芩苷滴丸 剂,具有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 确,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
8
滴丸的形成过程中,黄芩苷以高度分散 的状态分散到亲水性的 PEG 中,药物以分 子状态,胶态微晶或亚稳态微粒等高能态形 式存在,减小了难溶性药物的粒度,增大其 扩散面积,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9
根据相关资料及文献,在预试验的基础 上,选择以聚乙二醇 1000 和聚乙二醇 6000为基质,以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滴丸 的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选 用选择正交表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 11 月第 9 卷第 32 期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洪 怡 姚梦竹 刘亚杰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摘要] 目的 制备黄芩苷滴丸。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滴丸的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对滴丸的硬度、
圆整度、拖尾的评级和溶散时间影响,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 结果 制备的黄芩苷滴丸外观圆整,丸重差异小,
黄 芩 苷 (江 苏 正 大 天 晴 药 业 ,批 号 :090808),黄 芩 苷 对 照 品(中药固体制剂制造 技 术 国 家工 程 研 究 中 心 ,批 号 :1084050514),聚 乙 二 醇 (PEG,国 药 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滴 丸 机 (DWJSY-11I, 博 森 制 药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 电 子 天 平 (METTLER TOLEDO),其他均为化学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
滴丸是固体或液体的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 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 介质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形而制成的制 剂,主要供口服,具有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制备简单、质量 易控等特点[3]。 用聚乙二醇做基质,制成黄芩苷滴丸剂,具有 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特 点。 本试验制备黄芩苷滴丸剂,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水平
1 2 3
表 1 正交试验水平
因素
PEG1000∶PEG6000 药液温度(℃)
A
B
2∶1601Fra bibliotek170
1∶2
80
冷 却 剂 温 度 (℃) C 5 10 15
选择滴口内外径为 4.6/6.0 mm 的滴头,滴口距离冷却液 6 cm,滴 速 60 滴/min,分 别 选 用 表 中 不 同 基 质 及 冷 却 液 ,滴 入 80 cm 长的不同温度的液体石蜡冷却液中,观察滴丸的成 型状况及沉降时间,以滴丸硬度、圆整度、脱尾情况及溶散时 限为考察指标。 硬度由硬至软分为 1~5 级,外形由圆整至不 圆整分为 1~5 级,脱尾情况由好至差分为 1~5 级,记录溶散 时间。 以硬度、圆整度、拖尾的评级和溶散时间作为评分标 准,即 K=硬度评级+圆整度评级+拖尾评级+溶散时间,以 K 值越小越好。 结果见表 2。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 B 和 C 对试验结果有着显著影 响,即冷却剂温度影响最大,其次药液温度,基质配比虽有影 响,但溶散时限均在 30 min 内,无显著性差异。 由正交试验 结果可知,最佳滴制条件为 A1B3C1。 2.2 体外释放度测定 2.2.1 线 性 关 系 考 察 精 密 称 取 干 燥 至 恒 重 的 黄 芩 苷 20 mg 至 10 mL 容量瓶中,用 95%乙醇溶液溶解定容,精密量取 1 mL 到 50 mL 容量瓶中,用 95%乙醇溶液溶解定容成 0.04 mg/mL 的储备液, 取储备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波长扫描,在 276 nm 处有最大吸收。精密量取储备液 0.5,1.0,1.5,2.0,2.5 mL
黄芩苷(Baicalin)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 利 胆 、抗 炎 、镇 静 以 及 抗 肿 瘤 等 作 用 [1], 黄 芩 苷 难 溶 于 乙 醇 、 甲 醇 、丙 酮 ,微 溶 于 三 氯 甲 烷 和 硝 基 苯 , 几 乎 不 溶 于 水 [2], 使 得 其 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根 据 相 关 资 料 及 文 献 [4], 在 预 试 验 的 基 础 上 , 选 择 以 聚 乙 二醇 1000 和聚乙二醇 6000 为基质,以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 滴 丸 的 基质 配 比 、药 液 温 度 和 冷 却 剂 温 度 ,选 用 选 择 L9(34) 正交表进行试验。
[基金项目]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生开放性实验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 洪怡(1979-),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药 物新 剂型 与 新技术。
HONG Yi YAO Mengzhu LIU Yajie College of Pharmacy,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the Baicalin Guttate Pills.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 was selected by orthogonal design and the investigation index were the effect of the ratio of groundsubstance, the temperature of drug and refrigerant to the hardness, the circular degree, the tail formation and the dissolution time. Results The appearance and the sharp of Baicalin Guttate Pills were circular. The difference of weight was small. The dissolution time was short. The release rate of 30 min was more than 80%.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is reasonable, the technology is simple, and the quality is according with the standard of Chinese Pharmacopeia (2010 edition, 2 volume). [Key words] Baicalin; Guttate Pills; Preparation; Orthogonal design
溶散时间短,30 min 释放度大于 80%。 结论 该滴丸处方合理,工艺简单,符合《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标准。
[关键词] 黄芩苷;滴丸;制备;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 R94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1(b)-0120-02
Study on the preparative technology of Baicalin Guttate P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