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跳读、浏览等方式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了文 章的脉络,并通过那些日常琐事,对母亲忠厚、质朴、勤劳的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 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文,深层次的感受母亲的伟大。 五、练习设计
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 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爱的散文—— 《回忆我的母亲》。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其 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 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 86 个春秋,于 1944 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
1 / 10
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 1944 年 4 月 5 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
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 回忆,于是 1984 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沿用至今。
累赘 léi 积累 lěi 劳累 lèi (2)词语释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不仁, 不仁慈。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2 / 10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指从各处设法凑集。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辍,停。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 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答案示例: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其中, “爱”是基本感情,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 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作者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 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 2—8 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 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 9—13 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儿子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 14、15 段):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其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 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叙事方法:倒叙、顺叙。作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晰,内容安排极其自然。 4.请试着在第 2—8 段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用笔先标注出来。 答案示例:第 2 段:我家是佃农。第 3 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第 4 段:母亲是 个好劳动。第 5 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第 6 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 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第 7 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 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第 8 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 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回忆录 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 会活动。 回忆录有“公撰”“私撰”两种。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 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 是依第一人称来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事件,进 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 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妯娌(zhóu li) 和睦(mù)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差役(chāi yì) 横蛮(hènɡ mán) 不辍劳作(chu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形象特征。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 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让学生上台朗读) 在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
Fra Baidu bibliotek3 / 10
5.作者回忆母亲,为什么选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又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 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答案示例: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选材虽从小 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 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贯穿一生的品质“勤劳”。 四、课堂小结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具体 事例写人的手法。
2.能力目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揣 摩质朴、自然、真挚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的 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 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爱的散文—— 《回忆我的母亲》。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其 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 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 86 个春秋,于 1944 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
1 / 10
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 1944 年 4 月 5 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
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 回忆,于是 1984 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沿用至今。
累赘 léi 积累 lěi 劳累 lèi (2)词语释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不仁, 不仁慈。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2 / 10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指从各处设法凑集。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辍,停。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 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答案示例: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其中, “爱”是基本感情,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 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作者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 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 2—8 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 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 9—13 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儿子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 14、15 段):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其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 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叙事方法:倒叙、顺叙。作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晰,内容安排极其自然。 4.请试着在第 2—8 段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用笔先标注出来。 答案示例:第 2 段:我家是佃农。第 3 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第 4 段:母亲是 个好劳动。第 5 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第 6 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 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第 7 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 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第 8 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 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回忆录 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 会活动。 回忆录有“公撰”“私撰”两种。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 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 是依第一人称来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事件,进 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 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妯娌(zhóu li) 和睦(mù)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差役(chāi yì) 横蛮(hènɡ mán) 不辍劳作(chu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形象特征。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 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让学生上台朗读) 在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
Fra Baidu bibliotek3 / 10
5.作者回忆母亲,为什么选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又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 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答案示例: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选材虽从小 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 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贯穿一生的品质“勤劳”。 四、课堂小结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具体 事例写人的手法。
2.能力目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揣 摩质朴、自然、真挚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的 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