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测量设计

合集下载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贯通测量是在隧道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的两端能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保证隧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隧道贯通测量。

2. 测量方法2.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2.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和方位差。

2.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地形和地物遮挡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GPS接收器,并确定其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

3. 仪器设备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全站仪:用于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GPS接收器:用于测量隧道两端的位置数据;•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测量辅助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反光镜等。

4. 操作步骤4.1 全站仪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控制点上设置三角架,并固定全站仪;2.启动全站仪,并进行标定和校准;3.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并记录测量数据;4.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5.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6.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2 GPS测量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GPS接收器上设置天线,并确定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5.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管线建筑,是运输和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建设时需要严格的测量和监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二、贯通测量的目的1. 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性和精度;2. 提供隧道施工地质的实时记录和控制;3. 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1. 钻孔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测量钻孔的位置和深度来确定隧道的贯通情况。

2. 微震法:利用地震波检测地下岩层的变化,从而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贯通情况。

3. 雷达法:通过使用地质雷达来检测隧道位置和地层情况。

4. GPS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测量隧道位置和贯通情况。

5. 激光扫描: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隧道内部的三维数据,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形状。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测量的最佳方法;2. 对待测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勘测,确定地层情况和环境情况;3. 进行现场测量点的设置和标定;4. 确定测量设备和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五、测量过程1. 采用地质勘探工具进行现场勘探,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地质情况;2. 根据贯通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3. 对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对贯通点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因测量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六、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2. 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3. 将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进行修正。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隧道施工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 测量结果还可以作为后续隧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八、总结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

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3、洞内导线测量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

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

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

隧道贯通段测量内容

隧道贯通段测量内容

隧道贯通段测量内容隧道贯通段测量的主要内容有:1.进行贯通测量设计:这是确保隧洞准确贯通的技术基础,相向或单向掘进均宜事先做好贯通测量技术设计,并按设计进行作业。

2.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这是隧道贯通测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洞外控制网,可以对隧道内的施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测量。

3.进行施工放样:在隧道内进行施工放样,标出拱顶、边墙和起拱线位置,立模后检测。

4.测绘洞室开挖和衬砌断面:通过测绘洞室开挖和衬砌断面,可以计算开挖、填筑工程量及进行竣工验收。

5.计算开挖、填筑工程量及进行竣工验收:这是隧道贯通测量的最后环节,通过对开挖、填筑工程量的计算和竣工验收,可以确保隧道施工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贯通效果。

隧道贯通段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确保隧洞准确贯通的目标进行的,通过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进行施工放样、测绘洞室开挖和衬砌断面、计算开挖、填筑工程量及进行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实现隧道的准确贯通。

隧道贯通段测量的意义在于:1.保证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2.通过获取实际的贯通误差值,可以作为下一步调整施工中线的依据,以获得一条调整后的隧道中线,作为扩大断面、衬砌以及在铁路隧道中铺设铁轨的依据。

3.可加快施工进度,改善通风状况与劳动条件,有利于矿井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加快矿井建设。

隧道贯通段测量在确保隧道准确贯通、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隧道贯通测量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

2.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

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

4.通过比较两次测量数据,可以得出贯通误差值,以此调整施工中的误差。

贯通测量的目的是保证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科技创新导报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 工程概述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重庆至长沙公路(简称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1(b)-0153-02渝湘高速公路)D14合同段的肖家坡隧道位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和沙坝乡之间,为一座上、下分离的高速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为ZK51+386~ZK54+105,全长2719m;右线起讫桩号为YK51+400~YK54+130,全长2730m。

隧道线形为:左线洞身为左偏.. 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右线洞身为左偏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进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4000m,出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2600m;左右线纵面均为-1.950%的单向坡,隧道最大埋深约460m;进出口地形较平缓,黔江端洞门依据地形左线设置为削竹式洞门,右线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彭水端洞门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在隧道内设置4处行人横洞,3处行车横洞。

该隧道施工采用导坑开挖及全断面开挖先墙后拱法施工。

由于本隧道较长,采用两头掘进,不可能主洞贯通后进行二衬,因此测量精度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进行及质量,故对测量的要求很高。

隧道的贯通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3 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故该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贯通测量的方表2 RI对应值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XX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专业完整模板

XX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专业完整模板

XXXXXXXXX 专线工程TJ-3标段XXXX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审定:______________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工区二。

一二年十一月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4)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 (4)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 (5)(一)洞外控制测量 (5)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5)2、外业要求 (7)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 (7)(二)洞内控制测量 (8)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 (9)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3、贯通中误差估算 (9)(三)高程控制测量 (10)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10)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 (10)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 (12)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 (12)5、贯通中误差估算 (13)佛爷沟2号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13)1、贯通误差的测量 (13)(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 (13)(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 (14)2、贯通误差的调整 (14)(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 (14)(2)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 (14)佛爷沟2号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XXX隧道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境内穿越辽东低山区。

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13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79+395,出口里程为DK181+435,隧道全长2040m。

隧道进口至DK180+486.5436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DK180+486.5436至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

的单面下坡。

DK179+395〜DK179+430、DK181+255 〜DK181+435 为V 级围岩,DK179+430 〜DK179+570、DK181+175 〜DK181+255 为W 级围岩,DK179+570 〜DK180+730、DK180+840〜DK181+175 为H级围岩,DK180+730〜DK180+840 为W级围 ^岩0为确保线路平纵曲线线型顺畅,管段内不出现断差现象。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工作报告-隧道贯通测量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测量目的本次测量的目的是对隧道贯通进行精确测量,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度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涵盖了隧道贯通的全程,包括隧道起点和终点的固定点、隧道断面的水平和垂直尺寸等。

三、测量仪器和方法1. 仪器本次测量使用了全站仪、水平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

全站仪提供了高精度的角度和距离测量,水平仪用于水平标定,测距仪用于测量隧道断面的水平尺寸。

2. 方法a. 建立基准点:在隧道起点和终点分别选择了稳定的地面点作为基准点,并进行了仪器校准。

b. 测量水平距离:沿隧道全程设置了一系列的测量控制点,使用测距仪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测量,计算得到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c. 测量垂直距离:使用全站仪对隧道断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进行了高差测量,得到了隧道断面的垂直尺寸。

d. 计算和分析:将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隧道贯通的水平和垂直尺寸,进行质量分析和数据校核。

四、测量结果1. 隧道贯通的水平尺寸为XXXX米,垂直尺寸为XXXX米。

2. 隧道贯通前后的差值分析表明,隧道的贯通准确度良好,质量合格。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1. 部分测量控制点的地面稳定性不好,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加强地面处理,确保测量点的稳固性。

2. 测量过程中,由于隧道内部状况限制,部分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在后续工作中优化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确度。

3. 建议在隧道贯通之后进行隧道的形变测量,了解隧道贯通后的变形情况,提供参考数据。

六、总结本次隧道贯通测量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结果,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对于今后隧道贯通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测量方法和加强地面处理的建议,为隧道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了参考。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

贾湾隧道贯通测量1、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和上下的偏差,为高程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2、工程概述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LXS-3合同段的贾湾隧道,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境内,隧道洞身穿越低山及河流高阶地,地势上隧道进出口两端低而洞身部位高,地势起伏,地面高程为1993~2087m,相对高差达约90m。

进、出口段地面高程多在1980~2000m之间,隧道进口自然坡度10°~25°,中线右侧10m-50m 范围内有村民沿卵石土中挖淘砂洞,隧道出口自然坡度为30°~40°,陡坡下分布有农宅。

隧道迄里程为DK129+093~130+610,全长1517m,为双线隧道。

隧道位于R=8000m的左偏曲线上,洞内纵坡为11.22‰单面上坡。

为大断面单洞室双线结构。

3、贯通误差测量3.1贯通测量方案西岗隧道施工采用出口单向掘进。

隧道贯通后,在隧道贯通面上钉一临时桩,用隧道进口的控制点,和隧道出洞洞外的控制点,各自向临时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临时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的差值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即为纵向贯通误差。

高程贯通测量是测定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开始,各自向洞内进行,分别测出贯通面上同一点的高程,即获此点的两个高程之差。

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表6.1.4关于隧道贯通误差规定:注:1 本表不适用于利用竖井贯通的隧道2 相向开挖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应作特殊设计贾湾隧道全长1517m,故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00mm,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50mm。

高速公路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高速公路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清塘铺特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安化——邵阳公路编制:复核:中铁五局集团安邵高速公路项目部二0一0年三月五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作业依据 13、贯通测量方案 2~54、贯通误差调整 6~75、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71 概述二广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第TJ1标段起点桩号K94+112.169,终点桩号K127+660,全长33.54783公里;位于益阳市的安化县和涟源市境内,重点隧道清塘铺隧道左洞全长4800m,右洞全长4775m。

1、1 坐标系统1、1、1.平面坐标系统:清塘铺隧道进口至出口投影高为400 m。

1、1、2.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作业依据,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的测量方法及技术指标进行作业。

2、1洞内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表表3、隧道测量控制方案3、1隧道工程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不应大于表表8.6.2 隧道工程的贯通限差3、2清塘铺隧道洞外进洞平面控制点G003、G004,I024。

出口进洞平面控制点GPS029、GPS030、G005,为设计院交底三等平面控制点。

进出洞口高程点I024、GBM3为设计院交底四等平面控制点。

3洞内控制测量设计洞内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在平面位置上按规定的精度贯通和便于施工放样,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施测精度,既可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出口控制点,以相向施工进洞,贯通里程K112+008,导线长度为2700m左右。

为了保证隧道顺利贯通,根据《规范》表8.6.2“横向和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规定4~8km 隧道洞内贯通误差的限差为150 mm 的要求,以此作为测量设计的依据,不占用洞外控制网贯通精度的余额,使得设计的洞内测角、量距精度更为安全,同时,也符合《规范》规定。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2)洞内精密水准测量
六、测量方法及步骤
1.控制测量
1.1平面控制测量
采用静态GPS测量方法,布设一定密度的控制点,形成平面控制网。观测时,确保卫星截止高度角大于15度,数据采样间隔为10秒。观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1.2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点。水准测量时,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导线点,进行闭合或附合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水准点,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在关键部位布设精密导线,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2)洞内精密水准测量:在关键部位进行精密水准测量,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测量。
2.合规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测量过程的合法合规。
3.系统性: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测量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4.可靠性:采用可靠的测量设备和仪器,降低测量误差。
五、测量内容
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
(2)分析精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确保贯通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七、测量质量控制
1.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测量过程: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某集团有限公司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某年某月某日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1、说明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

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

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ZK165+303~ZK168+202(YK165+308~YK168+239)全长2899m(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

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3.1.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

隧道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

隧道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以隧道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贯通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为了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测量目标、制定测量计划、选择测量仪器设备等。

在确定测量目标时,需要明确测量的对象是隧道贯通的两端还是整个隧道的轴线。

制定测量计划时,需要考虑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方法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设备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二、测量基准线的布设在进行隧道贯通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测量基准线的布设。

测量基准线一般是指在隧道两端或隧道轴线上设置的测量基准点。

通过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可以确定隧道贯通后的轴线位置。

测量基准线的布设需要考虑基准点的间距、布设方式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测量隧道的初始状态在隧道贯通之前,需要先测量隧道的初始状态。

这包括测量隧道两端或隧道轴线上的控制点坐标、高程等参数。

通过测量初始状态,可以为后续的贯通测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四、隧道贯通测量的实施隧道贯通测量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贯通前的预测测量和贯通后的实际测量。

1. 贯通前的预测测量在隧道即将贯通前,可以通过预测测量来预测贯通后的隧道轴线位置。

预测测量一般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通过在隧道两端或隧道轴线上设置的控制点,结合全站仪的测角、测距功能,可以测量出隧道贯通后的轴线位置。

预测测量结果可以为隧道贯通后的实际测量提供参考。

2. 贯通后的实际测量隧道贯通后,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以验证预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际测量一般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通过在隧道两端或隧道轴线上设置的控制点,结合全站仪的测角、测距功能,可以测量出隧道贯通后的轴线位置。

实际测量结果与预测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实际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比对等环节。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得出隧道贯通后的轴线位置、变形量等信息。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1. 背景介绍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项目,对于确保隧道的准确贯通,准确的测量方案是必需的。

在贯通测量方案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选择、测量步骤等。

## 2. 测量方法贯通测量是指在隧道工程贯通之前和之后对隧道进行测量,以保证贯通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 光学测量法:通过在隧道两端设置测量基线,通过测量基线两端的目标点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角度来确定隧道的轴线位置。

- GPS测量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隧道两端的坐标,通过计算两端坐标的差异来确定隧道的位移和偏差。

- 激光测量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使用激光仪器进行测量,通过计算测量点的坐标来确定隧道的轴线位置。

根据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 3. 仪器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对于隧道工程贯通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集合了测距、测角、测高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仪器,具有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优点,是隧道测量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 GPS接收器:GPS接收器可以接收卫星信号,测量位置坐标,常用于测量隧道的位移和偏差。

-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激光来测量距离,常用于隧道测量中的距离测量。

选择仪器设备时,应根据隧道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测量精度进行考虑,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4. 测量步骤隧道工程贯通测量通常包含以下步骤:1. 设置测量基线:在隧道两端设置测量基线,确保测量基线的稳定和准确。

2. 定位基准点:在隧道两端及隧道内部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用以确定隧道测量的坐标原点和参考点。

隧道施工测设—隧道贯通误差

隧道施工测设—隧道贯通误差

目 录
1 隧洞施工测设工作 2 贯通误差 3 洞外控制测量 4 进洞关系计算和进洞测量 5 洞内控制测量 6 隧洞施工中线测设
算例
算例
[例]某铁路隧道为直线隧道,设计长度为L = 1136. 29m,洞外平面 控制设计为单导线,其布设如图。试确定测量等级并判定该设计方案能否满 足贯通的精度要求。
a、 测角误差的影响: 设RX 为导线环在隧道两洞口连线的一列边上的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 离(m),则导线的测角中误差m (″)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为:
m y
m
RX2 (mm)
1. 导线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
贯通面
y
1
2
3
4 RX5 5 6
4
RX3 RX4 RX2 RX1
RX6
RX4 RX8
贯 通 面
3. 贯通误差对隧道贯通的影响
纵向误差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和线路的设计坡度。 横向误差影响线路方向,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引起隧道几何形状的改变,甚 至造成侵入建筑限界而迫使大段衬砌拆除重建,既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又延误 了工期。因此,必须对横向误差加以限制。 高程误差主要影响线路坡度。
注意:
计算洞外导线测角误差影响值时,不应计入始、终点(即洞口控制 桩)。但在引入洞内导线时,两洞口控制桩上需测角,故其测角误差应计 入洞内的测量误差。
dy2(m2)
19600 1600 25600 4900 16900 68600
m 4.0
ml 1 l 20000
m y
m
RX2 = ±13.4(mm)
myl
ml l
d
2 y
= ±13.1(mm)
m m2y m2yl = ±18.4(mm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与测量设计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与测量设计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与测量设计(来源:金测在线)为保证隧道准确贯通,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隧道控制测量应进行隧道贯通测量设计。

一般在隧道控制测量前,根据隧道长度、依据测量规范,选择适当的测量精度。

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采用三网合一的测量模式,根据高速铁路测量规范,基础控制网CPI 的方位精度达到1.3",铁路隧道长度在9km以下时,隧道洞外控制网可直接使用或采用同级扩展的方式加密CPI网即可;当隧道长于9km时,需要建立更高精度的隧道控制网(当采用有斜井、横洞的施工方式是可以酌情采用)。

洞外测量完成后,需要根据洞外实际测量精度估算洞内测量精度,一般是洞外测量精度高于预期,可以为洞内测量争取一定的贯通误差分配值。

洞内导线设计则是根据隧道中线形状、隧道断面宽度、视线要求等情况,设计洞内导线的长度,按照测量误差原理,由预计的贯通误差反算洞内导线测量需要的测量精度。

贯通误差估算时,可根据实用传统近似公式和严密公式,估算出洞外控制测量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值;根据总贯通误差和洞外占用值,估算或设定洞内剩余值;根据洞内中线形状,定出洞内导线位置,使用传统公式,进行洞内导线测量测角精度设计。

利用工测通GSP软件可以在几分钟内将上述工作悉数完成,方便的进行隧道贯通测量设计。

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控制网平差(利用GSP的GPS网或导线网平差功能,GPS网需要得到二维平面坐标,按三维平差方式时需要选中转换到高斯坐标选项),然后从菜单“控制网”-保存控制网数据,将控制网数据保存到文件中(如net.dat);2、在线路平纵计算项目中输入道路中线数据,并保存元素法表格数据到文件,如road.elm;3、准备隧道贯通数据:(1)在GSP中新建一个“隧道贯通误差”项目,(2)在【隧道位置】页面中,单击“获取”'按钮,选择中线数据文件如road.elm,载入道路中线数据;并输入隧道的位置即进出口及贯通点里程桩号,单击“查询”按钮,贯通点的坐标和贯通面的方位自动计算出来;(3)在【洞外估算】页面中,单击“获取”按钮,选择控制网数据文件如net.dat,载入控制网数据;4、洞外贯通误差估算:在【洞外估算】页面中(1)选择洞外贯通路线(隧道进出口的测量引测边)。

隧道贯通测量的概念

隧道贯通测量的概念

隧道贯通测量的概念
隧道贯通测量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手段确认隧道两侧洞壁之间的贯通情况的一项工作。

隧道贯通测量的目的是确认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保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隧道贯通测量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剖面测量:通过测量隧道断面的几何尺寸,包括宽度、高度等,以验证隧道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直通测量:通过测量两侧隧道洞壁的位置和高程,以确认洞壁的贯通情况。

3. 倾斜测量:用于测量隧道的倾斜情况,包括水平偏差和竖向偏差等,以验证隧道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竖向测量:测量隧道洞壁的竖向高程,以确保隧道的纵向坡度和穿越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5. 缝隙测量:测量隧道洞壁间的缝隙情况,以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隧道贯通测量通常使用的工具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或其他相关的测量处理软件进行,以提取关键的测量结果和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验证。

本溪市环城公路2号隧道贯通测量技术设计

本溪市环城公路2号隧道贯通测量技术设计

、树 : 、: ‘ 一
其中为测角中误差
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预计取 2 倍中误差Mx 预= ZMk = 2, . smm= 139 . 69
6nun < 150mm 。
表2 。
7 竣工测t
隧道竣工以后, 应在直线地段每SO , m 曲 线地段每20m , 或者需要加侧断面处, 以中线 桩为淮, 侧绘隧道的实际净空。测绘内容包 括: 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水平宽 度、铺底或仰拱高程。 该隧道中导坑贯通后, 实际侧定, 贯通相 遇点横向偏差 30mm , 高程偏差4mm , 导线闭 合 后的坐标闭合差为饮=0.018m, 厅=0.o s l m
双乏 贝
14 0 3m 10 5田 5
10 3 5m
2 工q 叮 夕
14 30 n I 10 5m 5 2 0 伪叮 2
为刃
场w 芯 氏w S姗
D匕 m
巧刃
2. 3 执行的 规范
《 程汉量规范) (GB 50026一 1 U } 93) ( 铁路测量规范》 (TB 10 10 1一 99) 《 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 042 一 ) (JT 94
刃。 常 为 数206265
p一为 导线点n 点与最弱点连线的长度 刃 — 为测距中 气 误差
该地面导线控制网最弱点中误差mHI 计
算如下:
(4 贯通相遇点K 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 ) 地面高程水准侧量引起的误差
材 士 麟二、在=月 硕 百 17 8 . 。石 =土 6 .
洞内水准侧量引起的误差
、 佣’ 珠 、卜 + + , 一 哈 二 ‘、‘
内2
DXi 值如表 7
地面导线边号

润内导线边 号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郭政超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郭政超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郭政超发表时间:2019-09-11T15:35:14.5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郭政超[导读] 摘要:随着隧道贯通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测量经验的积累,地下隧道贯通误差愈加可靠。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95摘要:随着隧道贯通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测量经验的积累,地下隧道贯通误差愈加可靠。

随着GPS空间定位技术、高精度陀螺经纬仪的普及和自动跟踪技术、全站仪空间交会解析技术等测绘科学新技术的大力发展与应用,为隧道建设提供了安全与精度的保障。

文章重点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及误差控制分析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误差分析引言隧道项目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隧道施工通常都会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进行误差预计目的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目的和意义隧道控制测量目的在于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在允许的贯通误差范围内,保证隧道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沿着隧道线路前进,在贯通面处将隧道贯通;隧道贯通面结合处的偏差可以分解为空间的三个方向,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与隧道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出现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就是掘进过程中出现的高程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只影响贯通长度,不影响隧道的质量,只要在定测中线的误差范围内,满足隧道铺轨要求即可。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摘要:误差在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测量过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隧道测量误差也不例外。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因为加快项目进度,缩短工程施工期限和改善隧道工作的环境,以隧道两端的开切口为施工起点,从隧道两端同时进行掘进。

为了确保隧道在贯通方向与贯通点的误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且误差最小化,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引言:隧道贯通误差的控制通常采用高精度的仪器,以达到测角、量边的误差尽可能的小,让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误差、高程误差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各项测量技术与测绘仪器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隧道贯通测量将越来越简便、快捷和高效,而且精度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隧道贯通施工的各项技术规范也将逐步完善,未来我国的隧道和地下工程事业也将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并且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连霍高速宝鸡过境线冯家塬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的重要性简析隧道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与地面控制测量统一的坐标系统,建立地下控制系统,保证隧道的贯通误差在允许的贯通误差范围内,保证隧道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沿着准确的隧道线路前进,在贯通面处将隧道精准贯通;隧道贯通面结合处的偏差可以分解为空间的三个方向,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与隧道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出现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就是掘进过程中出现的高程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只影响隧道长度,不影响隧道的质量,只要在定测中线的误差范围内,满足隧道设计和规范要求即可。

高程误差影响隧道的坡度,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很容易达到所需的要求。

而横向误差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引起隧道中线几何形状的改变,甚至洞内建筑侵入规定限界而使之前衬砌部分拆除重建,给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角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摘要:根据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将测量技术运用到隧道工程控制领域,对隧道贯通误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拟定了现在工程中最常用的测量控制方案—地面GPS控制网、洞内导线控制网。

重点阐述了控制网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引起贯通误差大小的原因及精度估算,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推导出能满足贯通误差要求的理论性方案,指出了运用不同方案测量时所采用的精度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精度估算发现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羊角隧道GPS控制网控制测量设计主副导线网测量精度联测贯通误差估算引言:众所周知:隧道贯通面上贯通误差的影响值,由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两部分组成。

为了保证高精度贯通,本设计按《测规》规定横向中误差75mm,高程中误差25mm进行设计,分配给洞外横向中误差为45mm,高程中误差18mm,分配给洞内横向中误差为60mm,高程中误差为17mm。

在保证精度足够的条件下,从省时省工和经济合理等角度考虑,本次设计对控制测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分析,选择其最佳方案,作为该隧道的施工测量方案。

对洞外采用GPS控制网,洞内采用环形导线网的形式进行设计。

1 编制依据㈠、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的《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武隆至水江段高速公路第B7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送审稿第一册、第二册。

㈡、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武隆至水江段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预审意见》。

㈢、交通部“关于武隆至水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交公路发[2005]65号)。

㈣、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武隆至水江段高速公路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㈤、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沿线地方政府有关的函件、文件、规划资料。

㈥、国家、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试验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㈦、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有关技术规定及有关会议纪要、规定。

2 工程简述2 1 工程概况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武隆至水江段,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宁波至樟木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二环八射”,主骨架公路网中的重要射线之一,是连接我国西南、中南、东南地区的重要横向经济干线,是连接重庆市东南部老、少、边、穷地区的交通要道。

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它对于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完善重庆市“两环八射”主骨架公路网络的布局,加快重庆东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该合同段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武隆县,南川市境内,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武隆县城乌江水岸的苏家河,与重庆至长沙公路的彭水—武隆段终点衔接,经过土坎、羊角、白马、长坝、双河口,止于南川水江镇,于重庆长沙高速公路水江—界石段起点衔接。

地理位置;东经107º16¹—107º46¹,北纬29º14¹—29º18¹。

路线总长51.981公里。

该隧道称羊角隧道,为特长双洞单向行车隧道,左线全长6655m,右线全长6676m,B7合同段为K24+500—K27+835,全长3335m,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白马镇境内,左线设计纵坡为+0.84﹪,右线设计纵坡为+0.85﹪,出口段平面线形均为直线,隧道轴线间距为45.57-50.43m,单洞净宽10.79m,净高7.0m,m。

隧道设4处车行横通道及相应紧急停车带与9处人行横通道,内净空面面积为64.252停车带在主洞行车方向右侧加宽3m。

本合同段总投资为196105700元,于2005年12月开工,预计2008年5月完工,合同工期为30个月。

本合同段由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建设,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是西安方舟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2 地质2.2.1 地质构造隧道区地质构造位处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东褶带东缘之羊角背斜西翼,其西邻北东南西构造体系之白马向斜,东邻冷水垭甘田湾向斜。

羊角隧道位处羊角背斜西翼,隧道穿越地层为单斜岩层,岩层产状290~300°∠20~34°,由进口至出口倾角呈变缓的趋势,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

区内构造较简单,未发现有断层通过,隧道轴线与岩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

2.2.2地层岩性隧道区表层零星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崩破积层(Q4c+dl)、滑坡堆积体层(Q4del)、残坡积层(Q4el+dl)块、碎石土,下伏岩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1~3)一至三段、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T2w1~2)一至二段、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

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S1lz1~2)一至二段、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S1x)、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L)、奥陶系中上统五峰组(Q1w)、林湘组(Q3L)、宝塔组(Q2b)、十字铺组(Q2s)、奥陶系下统大湾组(Q1d),岩性主要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水云母页岩、炭质页岩、石英粉砂岩等。

2.2.3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区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采空区、岩溶与岩溶水、穿煤压煤及有害气体等。

①采空区主要分布于羊角镇后山,分别为大湾煤矿(武隆县硫铁矿)、朱家湾的石合煤矿以及岩角坪煤矿,均对隧道无影响。

②岩溶与岩溶水隧道区岩溶受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控制,分布成带状,与岩层走向近一致,其发育区主要分布于里程ZK24+000~ZK26+700段的P1q、P1m、P2c、T1f1、T1f2、T1f3地层。

隧道岩溶地下水丰富,赋存于岩溶管道(暗河、溶洞)中,当隧道通过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的地段时,可能发生突发性突水、突泥。

③穿煤压煤及有害气体隧道穿越含煤地层P2w,其底部仅含一层可采煤层,煤层厚0.30~0.80m,煤层上部为0.40~0.80m,厚的硫铁矿。

隧道区有毒、有害气体主要为P2w,煤层瓦斯和P1q灰岩中浅层天然气,羊角隧道穿过深部K1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2.2.4 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图A1和图B1,线路所经地区地震烈度为Ⅵ,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为坚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Ⅴ级,为建筑抗震一般地带,设计特征周期0.35s。

2.2.5 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出口的山间冲沟(郭溪沟)和北侧乌江及南侧白果坪~摩子岩一带垄状山脉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单元内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较好,雨量充足,分布较丰富的地下水。

2.3 气象、水文气象:遂址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冻寒期短,且春夏之交多暴雨,湿度大,具有多雨、多雾、寒冷的特点,雨量充沛,境内四季分明。

据武隆气象局资料,7至9月时有伏旱、秋旱出现。

最冷月为1-2月,最热月为7-8月,年平均气温17.5℃,日最高气温40.7℃(1997.8.31),日最低温-1.8℃(1993.1.24),月平均最低气温6.0℃,月平均最高气温29.2℃,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3.5℃,多年平均气温17.9℃。

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82.2-1181.5 mm 之间,雨季降雨(5-8月)约为全年降雨量的40%。

1993—2002年历年日最大雨量138.5mm(1998.7.21),年平均降雨量986.82mm,最大年降雨量1417.2mm(1998年)。

历年主导风向为E,历年平均雾天数44天,年平均无霜期310天。

水文:遂址区均属乌江水系,其支流在隧道进口为猫儿沟,隧道出口为郭溪沟,其次急水流一般发源于中底山沟谷中,明显受构造控制,多为树枝状水系,局部也形成羽毛状水系。

白果坪~郭房子~摩子岩一带山脉为分水岭。

总体上区内横向冲沟不发育,垂直隧道轴线南西~北东向发育少量的斜向发育少量的斜向季节性冲沟,冲沟坡度较大,坡角一般为25°~35°,局部为50°。

地表冲沟担负起了隧道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任务。

由于冲沟不发育且浅切,沟底坡角大,故每当暴雨发生,地表排水通畅,山洪暴发时消涨快。

2.4 隧道施工方案2.4.1方案概述采用“新奥法”施工,以超前预测探测为手段,管超前、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检查、勤量测,适时衬砌、稳妥前进、不留隐患,确保安全、质量,实现工期的原则,认真贯切“光面爆破是基础,喷锚支护保安全,围岩量测明情况,施工通风出效率,仰拱先行快封闭,衬砌质量树形象”的工作原则。

采用无轨方式实施掘进、喷锚、衬砌三条机械化作业线,开挖利用钻孔台架采用风动凿岩机打眼,光面爆破,装载机装碴,18T自卸汽车出碴。

喷砼、挂网、锚杆,并结合钢架、超前支护等;大功率通风布置;电动液压钢模台车(12m)全断面一次衬砌(非标准段采取组合钢拱及大块钢模);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供应砼,砼罐车运输,泵送入模,附着式、插入式振动器双重捣固,形成机械化作业一条龙施工。

及时进行围岩量测,并根据量测反馈的围岩变形信息,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模筑混凝土时间等。

对不良地质地段,切实做好超前钻探、预测、预报,超前支护等工作。

做到先固结,后开挖,同时搞好控制爆破及沉降监测工作。

ZK24+707~ZK27+687为Ⅴ级围岩,采用分部短台阶开挖(台阶长不超过3m),每循环进尺1.0~1.2m,每0.8m支立一榀I18工字钢支撑,并进行洞身超前及初期支护,形成一个完整封闭洞内支护体系。

其中洞口施作时,要快速支护,快速封闭,形成体系,并建立一个完整的监测体系,确保安全进洞。

2.4.2 钻孔组织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有爆破证的工人操作钻爆作业。

使用自制简易台车配多台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孔。

钻孔前,先进行钻爆设计,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施工时严格按钻爆设计实施,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定人、定位,周边眼、掏槽眼由经验丰富的司钻工司钻确保位置和角度的正确。

严格控制炮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特别是掏槽眼和周边眼,采用斜眼掏槽时,外插角必须控制好,严禁相互交错穿孔。

周边眼数量,间距要严格按照钻爆设计施作。

爆破后要求硬岩残眼率达80%以上,中硬岩达到70%以上,软岩开挖轮廓要圆顺,符合设计轮廓,周边眼外插角应严格控制,并根据钻孔深度进行调整,使相应邻两茬炮之间错台不大于15cm。

钻孔施工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b.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

c.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外斜率不大于5cm/m,眼底不超出开挖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

d.内圈炮眼到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应采用相同斜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