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变速器齿轮设计
铣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1资料.doc
![铣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1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0a70deb725c52cc58bd6bee9.png)
铣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1资料.doc目录1.概述 (1)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机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1)1.3 操作性能要求 (1)2.参数的拟定 (1)2.1 公比选择 (1)2.2 求出转速系列 (1)2.3 主电机选择 (2)3.传动设计 (2)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2)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2)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2)3.2.2 传动式的拟定 (3)3.2.3 结构式、结构网的拟定 (3)3.2.4 转速图的拟定 (4)4. 传动件的估算 (4)4.1 V型带传动 (4)4.1.1 确定计算功率 (4)4.1.2 选择三角胶带的型号 (5)4.1.3 确定带轮直径 (5)4.1.4 计算V带速度V (5)4.1.5 初定中心距A (5)4.1.6 计算V带的长度 (5)4.1.7 计算实际中心距A (6)4.1.8 确定定小带轮的包角a (6)4.1.9 确定V型带的根数Z (6)4.1.10 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F0)min (6)4.1.11 作用在支撑轴上的径向力 (7)4.2 传动轴的估算 (7)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7)4.2.2齿轮模数的计算 (8)4.2.3 齿宽的确定 (10)4.2.4 确定各轴的间距 (11)4.2.5 带轮结构设计 (11)5. 动力设计 (11)5.1主轴刚度验算 (11)5.2 齿轮校验 (13)6.主轴空间位置图 (15)7.主轴箱位置展开图 (16)8.结构设计及说明 (17)9.总结 (22)10.参考文献 (23)1.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1.2机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本次设计的是普通铣床主轴变速箱。1.3 操作性能要求1)具有皮带轮卸荷装置2)主轴的变速由变速手柄和滑移齿轮完成2.参数的拟定2.1 公比选择已知最低转速n min =12.5rpm,最高转速n max =2120rpm,变速级数Z=12,转速调整范围:max min 2120169.612.5n n R n ===,1-=z n R ϕ 2.2求出转速系列根据最低转速n min =12.5rpm,最高转速n max =2120rpm,公比φ=1.58,按《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陈易新编)表5选出标准转速数列:2000 1250 800 500 315 200125 80 50 31.5 20 12.52.3 主电机选择合理的确定电机功率N,使机床既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已知电动机的功率是4 KW,根据《机床设计手册》选Y132S-4,额定功率4 kw ,满载转速1440 min r ,最大额定转距2.3。3.传动设计3.1 主传动方案拟定拟定传动方案,包括传动型式的选择以及开停、换向、制动、操纵等整个传动系统的确定。传动型式则指传动和变速的元件、机构以及组成、安排不同特点的传动型式、变速类型。传动方案和型式与结构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和工作性能也有关系。因此,确定传动方案和型式,要从结构、工艺、性能及经济等多方面统一考虑。传动方案有多种,传动型式更是众多,比如:传动型式上有集中传动,分离传动;扩大变速范围可用增加传动组数,也可用背轮结构、分支传动等型式;变速箱上既可用多速电机,也可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公用齿轮等。显然,可能的方案有很多,优化的方案也因条件而异。此次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传动型式的主轴变速箱。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 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1Z 、2Z 、……传动副。即 321Z Z Z Z =本设计中传动级数为Z=12。传动副中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合适,本课程设 选择方案: 12=3×2×2;12=2×3×2;12=2×2×33.2.2 传动式的拟定12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以及一个“前多后少”的原则。故离电动机近的传动组的传动副个数最好高于后面的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因此主轴上齿轮少些为好。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常选用2。综上所述,传动式为12=3×2×2。3.2.3 结构式、结构网的拟定对于12=3×2×2传动式,有6种结构式和对应的结构网。分别为:13612322=⨯⨯ 21612322=⨯⨯ 26112322=⨯⨯16312322=⨯⨯ 41212322=⨯⨯ 42112322=⨯⨯根据(1)传动副的极限传动比和传动组的极限变速范围(2)基本组扩大组的排列顺序,初选13612322=⨯⨯的方案。图1、63122312⨯⨯=结构网3.2.4转速图的拟定上述所选定的结构式共有三个传动组,变速机构共需4轴,加上电动机共5轴,故转速图需5条竖线,如下图所示。主轴共12速,电动机轴与主轴最高转速相近,故需12条横线。中间各轴的转速可以从电动机轴往后推,也可以从主轴开始往前推。通常以往前推比较方便,即先决定轴3的转速。图2转速图4. 传动件的估算4.1 V 型带传动4.1.1 确定计算功率j Nca A P K P (KW)P ——主动带轮传动的功率P =4KWK A ——工作情况系数工作时间为 二班制 K A =1.1故P ca =1.1×4=4.4kw4.1.2 选择三角胶带的型号小带轮的转速:n 1=1440 r/min 选用A 型带4.1.3 确定带轮直径12,D D小轮直径D 1应满足条件: 1min D D ≥(mm)D min =75mm 查《机械设计》图8-11取1D =125mm 大轮直径D 2= D 1 2n 为大轮的转速2n =1250rpm ∴ D 2=×125=144mm,查表8-8圆整为150mm 。4.1.4 计算V 带速度V V== =9.42m/s4.1.5 初定中心距A 0两带轮中心距应在0.7(D 1+D 2)<A 0<2(D 1+D 2)mm 则0.7×275< A 0<2×275,即192.5<A 0<550mm初定A 0=250mm4.1.6 计算V 带的长度0L22100120()2()24D D L A D D A π-=+++=2×250 + ×(125+150)+ = 932.38(mm)根据L 0由《机械设计》表8-2确定为1000mm,带长修正系数K L =0.894.1.7 计算实际中心距AA=A 0+=250+=284(mm)为了张紧和装拆胶带的需要,中心距的最小调整范围为:A min =A-0.015L=280-0.015×1000=265mm A max =A+0.03L=280+0.03×1000=310mm4.1.8 确定定小带轮的包角aa ≈180o -(D 2-D 1)×57.3o /A=180o -(150-125)×57.3o /284=174.96o4.1.9 确定V 型带的根数Z0100()jca a L N P Z N C P P K K ==+∆a K (包角系数)查《机械设计》表8-5a K =0.99L K (长度系数)查表8-2 L K =0.89 0P (单根V 带基本额定功率)由表8-4a 小带轮节圆直径1250P =1.91kw 0P ∆ 由表8-4b 传动比 i=1.15 P ∆=0.08ca P (计算功率)ca A P K P = A K (工作情况系数)A K =1.1 可得P ca =1.1×5.5=6.05kw,代入计算得 Z=4根。4.1.10 计算单根V 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F 0)min (F 0)min =500+qv 2,其中由《机械设计》表8-3得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0.10kg/m,所以代入计算得(F 0)min =153.6N4.1.11 作用在支撑轴上的径向力为QQ=2Z (F 0)min =2×4×153.6×=1227.6N4.2 传动轴的估算传动轴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刚度的要求,强度要求保证轴在反复载荷和扭载荷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机床主传动系统精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较大变形。因此疲劳强度一般不失是主要矛盾,除了载荷很大的情况外,可以不必验算轴的强度。刚度要求保证轴在载荷下不至发生过大的变形。因此,必须保证传动轴有足够的刚度。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1).确定各变速齿轮传动副的齿数Ⅰ轴:111.58a i = 212a i = 313a i =取72Z S =,则从《金属切削机床》表8-1中查出小齿轮齿数分别为28,24,1812844a i =22448a i =31854a i =Ⅱ轴: 111b i =213b i =取80z S =从《金属切削机床》表8-1小齿轮齿数为40,2014040b i =22060b i =Ⅲ轴:12:1c i =21:4c i = 取 S z =90从《金属切削机床》表8-1查得小齿轮齿数为30,1816030c i =21872c i =1η为(V 带传动效率)=0.96 2η (滚子轴承)=0.98 3η (9级精度的齿轮)=0.964η为(十字滑块联轴器)=0.98Ⅰ轴:1250I n =Ⅱ轴:221235.50.960.980.96 4.87P P ηηη==⨯⨯⨯=ⅡKW 800II n =Ⅲ轴: 3232123 5.50.960.980.96 4.58P P ηηη==⨯⨯⨯=ⅢKW200n =ⅢⅣ轴:23 4.580.980.96 4.31P P ηη==⨯⨯=ⅣⅢKW 31.5IV n =445.1795510 3.95101250T =⨯⨯=⨯ⅠN·mm 444.8795510 5.8110800T =⨯⨯=⨯ⅡN·mm 454.5895510 2.1910200T =⨯⨯=⨯ⅢN·mm464.3195510 1.311031.5T =⨯⨯=⨯ⅣN·mm传动轴为Ⅰ,Ⅱ,Ⅲ轴, 一般传动轴ψ取0.5︒1.6423.76I d ===mm 取d=25 轴承302051.6426.02d ===Ⅱmm 取d=30 轴承302061.6436.25d ===Ⅲmm 取d=40 轴承302081.6456.7d ===Ⅳmm 取d=60 轴承30212轴承30205 30206 30208 30212T=15.25 T=17.25 T=19.75 T=23.75 C=12 C=14 C=16 C=19 D=52 D=62 D=80 D=110 d=25 d=30 d=40 d=60 B=15 B=16 B=18 B=22 4.2.2齿轮模数的计算 (1)I-Ⅱ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1.29m ≥==mm齿面点蚀的计算:37054.3A ≥==取A=55,由中心距A 及齿数计算出模数1222551.524824j A m Z Z ⨯===++所以取 2.5j m =(2)Ⅱ-Ⅲ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1.58m ≥=71.65A ≥=取A=751222751.346020j A m Z Z ⨯===++取m=2.5(3)Ⅲ-Ⅳ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321.9N =KW3.4j m ≥=177.01A ≥=取A=180 12221803.41872j A m Z Z ⨯===++ 取m=3.5(4)标准齿轮: 20α=︒,1a h *=,0.25c *=表14.2.3 齿宽的确定公式mB ψ=m (610mψ=,m 为模数)第一套啮合齿轮:(610) 2.51525I B =⨯=mm 第二套啮合齿轮:(610) 2.51525II B =⨯=mm 第三套啮合齿轮:(610) 3.52135III B =⨯=mm反转啮合齿轮:(610) 3.52135IV B =⨯=mm 118B =218B =325B =420B =520B = 625B=720B =818B =925B =1020B =1120B =1218B =1320B =1418B =4.2.4 确定各轴的间距a=2)(21Z Z m + a I-II =2.5(2844)2⨯+=90mma II-III =2.5(4040)2⨯+=100mma III-IV =3.5(6030)157.52⨯+=mm4.2.5 带轮结构设计当300d d ≤mm 时,采用腹板式,D 是轴承外径,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由《机械设计》表8-10确定参数11.0d b =,2.75a h =,min 8.7f h =,e =15, f =9, 34ψ=︒带轮宽度:B=(1)2(41)152963z e f -+=-⨯+⨯= 分度圆直径:(1.82)36~40dd d == (d 为轴直径)21502 2.75155.5a d a d d h =+=+⨯=mmL=B=635. 动力设计5.1主轴刚度验算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C ,参考《机械装备设计》P121,根据主轴端部的结构,前支承轴承配置和密封装置的型式和尺寸,这里选定C=120mm.5.1.2 主轴支承跨距L 的确定根据《金属切削机床》表10-6前轴颈应为60~90mm 。初步选取1d =90mm.后轴颈2d =(0.7~0.9)1d ,取2d =80mm.根据设计方案,选前轴承为30218型,后轴承为30216型。根据结构,定悬伸长度a=120mm 。 5.1.3求轴承刚度主轴最大输出转矩(未考虑机械效率)T= 5.595509550420212.5P N m N m n =⨯•=• 切削力:4202350170.12C F N N ==背向力:0.50.53501717509N p c F F ==⨯=故总此作用力:F=22223510717509=39231N C p F F +=+ 此力主轴颈和后轴颈个承受一般,故主轴端受力为F/2=19616N 。 在估算时,先假设初值,l=3⨯120=360mm 。前后支承的支反力A R 和B R :360120196162615523601201961665392360A B F l a R N N l F a R N Nl ++==⨯≈==⨯≈根据式(10-6)可求出前、后轴承的刚度:3081/A K N m μ= ;2388/B K N m μ=5.1.4 求最佳跨距3081 1.292388A B K K == 初步计算时,可假定主轴的当量外径e d 为前、后轴承颈的平均值,mm mm d e 852/)8090(=+=。故惯性矩为:44841183360.05(0.850.048)234.5102.110234.5100.1716770.1210A I m EI K a η-=⨯-=⨯⨯⨯⨯===⨯⨯ 查线图8.1/0≈a l 。计算出的a l /0与原假定不符。经过反复验算得a l /0仍接近1.8。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迭代过程,a l /0很快收敛于正确值。最佳跨距0120 1.8216l mm ≥⨯=。 5.2 齿轮校验齿轮校核:应选模数相同,齿数最小的齿轮 验算齿轮3,齿轮9,齿轮13 5.2.1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 齿轮3的齿数z=24,模数m=20t Fa SaF F Sa KFY Y Y bmσσ==Sa Y (应力校正系数)=1.58 Fa Y (齿形系数)=2.65K (载荷系数)=Av KK K K αβA K (使用系数)=1.25v K (动载系数)=1.4K α(齿间载荷分配系数)=1.0K β(齿向载荷分布系数)=1.1 K=1.93 b=25 m=2.541122 2.1610617.1470t T F d ⨯⨯∴===1.93617.142.16 1.58=65.04[]25 2.5F F σσ⨯⨯⨯=≤⨯ 合金调质(250HBS)齿轮9的齿数z=20,模数m=2.5 齿根弯曲强度计算0t Fa SaF F Sa KFY Y Y bmσσ==Fa Y =2.72SaY =1.57 K 1.93= 25b = m 2=.542222 3.1710126850t T F d ⨯⨯===N1.9312682.72 1.57167.2[]25 2.5F F σσ⨯⨯⨯==≤⨯齿轮13的齿数z=18,模数m=3.50t Sa FaF F Sa KFY YY bmσσ==Fa Y =2.91SaY =1.53 1.93K = 20b = 3.54332211.93103787.3N18 3.5t T F d ⨯⨯===⨯1.933787.32.91 1.53465[]20 3.5F F σσ⨯⨯⨯==≤⨯小齿轮选用2024r i C N (渗碳后淬火)Bσ(强度极限)=1200S σ(屈服极限)=1100 5.2.2轴的校核45#钢 调质 毛土坯直径200≤ 硬度217255抗拉强度极限640Bσ= []2545tτ=屈服强度极限355s σ= 弯曲疲劳极限1275σ-= 剪切疲劳极限1155τ-=许用弯曲应力1[]60σ-= 按扭转强度校验439551041.6[]0.2T t Pn dττ⨯==< n=12.5 P=2.35KW d=60mm故轴符合,轴选用45#钢调质处理。6.主轴空间位置图7.主轴箱位置展开图8.结构设计及说明8.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设计主轴变速箱的结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轴承、带轮、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主轴组件、操纵机构、润滑密封系统和箱体及其联结件的结构设计与布置,用一张展开图和若干张横截面图表示。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只画展开图。主轴变速箱是机床的重要部件。设计时除考虑一般机械传动的有关要求外,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精度方面的要求,刚度和抗震性的要求,传动效率要求,主轴前轴承处温度和温升的控制,结构工艺性,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原则,遵循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原则。主轴变速箱结构设计时整个机床设计的重点,由于结构复杂,设计中不可避免要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修改。在正式画图前应该先画草图。目的是:2)布置传动件及选择结构方案。3)检验传动设计的结果中有无干涉、碰撞或其他不合理的情况,以便及时改正。4)确定传动轴的支承跨距、齿轮在轴上的位置以及各轴的相对位置,以确定各轴的受力点和受力方向,为轴和轴承的验算提供必要的数据。8.2 展开图及其布置展开图就是按照传动轴传递运动的先后顺序,假想将各轴沿其轴线剖开并将这些剖切面平整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I轴上装的摩擦离合器和变速齿轮。有两种布置方案,一是将两级变速齿轮和离合器做成一体。齿轮的直径受到离合器内径的约束,齿根圆的直径必须大于离合器的外径,负责齿轮无法加工。这样轴的间距加大。另一种布置方案是离合器的左右部分分别装在同轴线的轴上,左边部分接通,得到一级反向转动,右边接通得到三级反向转动。这种齿轮尺寸小但轴向尺寸大。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案,通过空心轴中的拉杆来操纵离合器的结构。总布置时需要考虑制动器的位置。制动器可以布置在背轮轴上也可以放在其他轴上。制动器不要放在转速太低轴上,以免制动扭矩太大,是制动尺寸增大。齿轮在轴上布置很重要,关系到变速箱的轴向尺寸,减少轴向尺寸有利于提高刚度和减小体积。8.3 I轴(输入轴)的设计将运动带入变速箱的带轮一般都安装在轴端,轴变形较大,结构上应注意加强轴的刚度或使轴部受带的拉力(采用卸荷装置)。I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由于组成离合器的零件很多,装配很不方便,一般都是在箱外组装好I轴在整体装入箱内。我们采用的卸荷装置一般是把轴承装载法兰盘上,通过法兰盘将带轮的拉力传递到箱壁上。离合器及其压紧装置中有三点值得注意:5)摩擦片的轴向定位:由两个带花键孔的圆盘实现。其中一个圆盘装在花键上,另一个装在花键轴上的一个环形沟槽里,并转过一个花键齿,和轴上的花键对正,然后用螺钉把错开的两个圆盘连接在一起。这样就限制了轴向和周向德两个自由度,起了定位作用。6)摩擦片的压紧由加力环的轴向移动实现,在轴系上形成了弹性力的封闭系统,不增加轴承轴向复合。7)结构设计时应使加力环推动摆杆和钢球的运动是不可逆的,即操纵力撤消后,有自锁作用。I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两端的齿轮是空套在轴上,当离合器接通时才和轴一起转动。但脱开的另一端齿轮,与轴回转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相对转速很高(约为两倍左右)。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这点。齿轮与轴之间的轴承可以用滚动轴承也可以用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在一些性能和维修上不如滚动轴承,但它的径向尺寸小。空套齿轮需要有轴向定位,轴承需要润滑。8.4 齿轮块设计齿轮是变速箱中的重要元件。齿轮同时啮合的齿数是周期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作用在一个齿轮上的载荷是变化的。同时由于齿轮制造及安装误差等,不可避免要产生动载荷而引起振动和噪音,常成为变速箱的主要噪声源,并影响主轴回转均匀性。在齿轮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齿轮块的结构形式很多,取决于下列有关因素:8)是固定齿轮还是滑移齿轮;2)移动滑移齿轮的方法;3)齿轮精度和加工方法;变速箱中齿轮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的精度选择主要取决于圆周速度。采用同一精度时,圆周速度越高,振动和噪声越大,根据实际结果得知,圆周速度会增加一倍,噪声约增大6dB。工作平稳性和接触误差对振动和噪声的影响比运动误差要大,所以这两项精度应选高一级。为了控制噪声,机床上主传动齿轮都要选用较高的精度。大都是用7—6—6,圆周速度很低的,才选8—7—7。如果噪声要求很严,或一些关键齿轮,就应选6—5—5。当精度从7—6—6提高到6—5—5时,制造费用将显著提高。不同精度等级的齿轮,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对结构要求也有所不同。8级精度齿轮,一般滚齿或插齿就可以达到。7级精度齿轮,用较高精度滚齿机或插齿机可以达到。但淬火后,由于变形,精度将下降。因此,需要淬火的7级齿轮一般滚(插)后要剃齿,使精度高于7,或者淬火后在衍齿。6级精度的齿轮,用精密滚齿机可以达到。淬火齿轮,必须磨齿才能达到6级。机床主轴变速箱中齿轮齿部一般都需要淬火。8.5 传动轴的设计机床传动轴,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作支撑。轴上要安装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传动轴应保证这些传动件或机构能正常工作。首先传动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如挠度和倾角过大,将使齿轮啮合不良,轴承工作条件恶化,使振动、噪声、空载功率、磨损和发热增大;两轴中心距误差和轴芯线间的平行度等装配及加工误差也会引起上述问题。传动轴可以是光轴也可以是花键轴。成批生产中,有专门加工花键的铣床和磨床,工艺上并无困难。所以装滑移齿轮的轴都采用花键轴,不装滑移齿轮的轴也常采用花键轴。花键轴承载能力高,加工和装配也比带单键的光轴方便。轴的部分长度上的花键,在终端有一段不是全高,不能和花键空配合。这是加工时的过D为65~85mm。滤部分。一般尺寸花键的滚刀直径刀机床传动轴常采用的滚动轴承有球轴承和滚锥轴承。在温升、空载功率和噪声等方面,球轴承都比滚锥轴承优越。而且滚锥轴承对轴的刚度、支撑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较高。因此球轴承用的更多。但是滚锥轴承内外圈可以分开,装配方便,间隙容易调整。所以有时在没有轴向力时,也常采用这种轴承。选择轴承的型号和尺寸,首先取决于承载能力,但也要考虑其他结构条件。同一轴心线的箱体支撑直径安排要充分考虑镗孔工艺。成批生产中,广泛采用定径镗刀和可调镗刀头。在箱外调整好镗刀尺寸,可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还常采用同一镗刀杆安装多刀同时加工几个同心孔的工艺。下面分析几种镗孔方式:对于支撑跨距长的箱体孔,要从两边同时进行加工;支撑跨距比较短的,可以从一边(丛大孔方面进刀)伸进镗杆,同时加工各孔;对中间孔径比两端大的箱体,镗中间孔必须在箱内调刀,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既要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又要符合孔加工工艺,可以用轻、中或重系列轴承来达到支撑孔直径的安排要求。两孔间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5~10mm,以免加工时孔变形。花键轴两端装轴承的轴颈尺寸至少有一个应小于花键的内径。一般传动轴上轴承选用G级精度。传动轴必须在箱体内保持准确位置,才能保证装在轴上各传动件的位置正确性,不论轴是否转动,是否受轴向力,都必须有轴向定位。对受轴向力的轴,其轴向定位就更重要。回转的轴向定位(包括轴承在轴上定位和在箱体孔中定位)在选择定位方式时应注意: 9)轴的长度。长轴要考虑热伸长的问题,宜由一端定位。10)轴承的间隙是否需要调整。11)整个轴的轴向位置是否需要调整。12)在有轴向载荷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弹簧卡圈。13)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性等。8.6 主轴组件设计主轴组件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安装工件(车床)或者刀具(铣床、钻床等)的主轴参予切削成形运动,因此它的精度和性能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设计时主要围绕着保证精度、刚度和抗振性,减少温升和热变形等几个方面考虑。8.6.1 各部分尺寸的选择主轴形状与各部分尺寸不仅和强度、刚度有关,而且涉及多方面的因素。14) 内孔直径铣床床主轴由于要夹紧刀柄,安装自动卡紧机构及通过卸顶尖的顶杆,必须是空心轴。为了扩大使用范围,加大可加工棒料直径,车床主轴内孔直径有增大的趋势。15) 轴颈直径前支撑的直径是主轴上一主要的尺寸,设计时,一般先估算或拟定一个尺寸,结构确定后再进行核算。16) 前锥孔直径前锥孔用来装顶尖或其他工具锥柄,要求能自锁,目前采用莫氏锥孔。17) 支撑跨距及悬伸长度为了提高刚度,应尽量缩短主轴的外伸长度a 。选择适当的支撑跨距L ,一般推荐取:a L =3~5,跨距L 小时,轴承变形对轴端变形的影响大。所以,轴承刚度小时,a L 应选大值,轴刚度差时,则取小值。跨距L 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其他结构的限制,常常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安排结构时力求接近上述要求。8.6.2 主轴轴承1)轴承类型选择主轴前轴承有两种常用的类型: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承载能力大,可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结构比较简单,但允许的极限转速低一些。与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配套使用承受轴向力的轴承有三种:600角双向推力向心球轴承。是一种新型轴承,在近年生产的机床上广泛采用。具有承载能力大,允许极限转速高的特点。外径比同规格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小一些。在使用中,这种轴承不承受径向力。推力球轴承。承受轴向力的能力最高,但允许的极限转速低,容易发热。向心推力球轴承。允许的极限转速高,但承载能力低,主要用于高速轻载的机床。2)轴承的配置大多数机床主轴采用两个支撑,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为了提高主轴刚度也有用三个支撑的了。三支撑结构要求箱体上三支撑孔具有良好的同心度,否则温升和空载功率增大,效果不一定好。三孔同心在工艺上难度较大,可以用两个支撑的主要支撑,第三个为辅助支撑。辅助支撑轴承(中间支撑或后支撑)保持比较大的游隙(约0.03~0.07mm),只有在载荷比较大、轴产生弯曲变形时,辅助支撑轴承才起作用。8.6.3 主轴与齿轮的连接齿轮与主轴的连接可以用花键或者平键;轴做成圆柱体,或者锥面(锥度一般取1:15左右)。锥面配合对中性好,但加工较难。平键一般用一个或者两个(相隔180度布置),两国特键不但平衡较好,而且平键高度较低,避免因齿轮键槽太深导致小齿轮轮毂厚度不够的问题。8.6.4 润滑与密封主轴转速高,必须保证充分润滑,一般常用单独的油管将油引到轴承处。主轴是两端外伸的轴,防止漏油更为重要而困难。防漏的措施有两种:1)堵——加密封装置防止油外流。主轴转速高,多采用非接触式的密封装置,形式很多,一种轴与轴承盖之间留0.1~0.3mm的间隙(间隙越小,密封效果越好,但工艺困难)。还有一种是在轴承盖的孔内开一个或几个并列的沟槽(圆弧形或v形),效果比上一种好些。在轴上增开了沟槽(矩形或锯齿形),效果又比前两种好。在有大量切屑、灰尘和冷却液的环境中工作时,可采用曲路密封,曲路可做成轴向或径向。径向式的轴承盖要做成剖分式,较为复杂。2)疏导——在适当的地方做出回油路,使油能顺利地流回到油箱。9.总结通过此次设计,我觉得能做类似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把过去所学的知识来一个全面性的总结,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大量的设计手册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手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作设计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作为一名机械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次也是检验我们用CAD制图软件的考察,以后我们还要好好掌握proe、UG等设计加工软件。我在课程设计中不仅弥补了过去CAD 软件的空白处还大大提高了绘图的速度。边学边用这样才会提高效率,这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但是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争取毕业设计做得更好。10.参考文献[1] 戴曙主编.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1993.5[2] 陈易新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手册.[3] 曹玉榜易锡麟.机床主轴箱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1987.5.[4]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5] 黄鹤汀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冯开平左宗义主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华南理工出版社.2001.9[7] 唐金松主编.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上海.1992.06[8] 卢秉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9] 孙恒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10]曹金榜主编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变速器齿轮工艺设计说明书
![变速器齿轮工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21801cb7360b4c2e3f64d2.png)
变速器齿轮工艺设计说明书一、分析零件图(如图1)1、零件名称:变速器齿轮12、材料:18CrMnTi3、产量:100件4、技术要求:1)、齿面渗碳层深度0.6-1.0,表面淬硬度HRC56-62,齿心部硬度HRC 33-48;2)、齿廓倒角0.5x45;3)、未注倒角为1x45。
二、锻造工艺性分析首先,运行计算机辅助自由锻锻件工艺设计软件,进入用户界面。
在主菜单中,选择"工艺方法分析"子菜单。
点击后进入"工艺方法分析"界面,此时,对零件可进行结构分析,缺陷分析,零件作用分析。
对零件的锻造工艺性分析完成后,点击"返回",系统则回到计算机辅助自由锻锻件工艺设计软件的主界面。
下面是变速器齿轮的锻造工艺性分析结果:(1)分析该零件,得出:锻造的目的是侧重于成形、减少加工余量。
(2)分析锻后零件性能可能变化的趋势。
在锻造时,由于锻件本身的成分、组织的不均匀和各处受力情况不同,锻件内各处的变形情况也不同,变形首先发生在那些先满足屈服准则的部分。
因此,有的地方先变形,有的地方后变形;有的地方变形大,有的地方变形小,由于存在变形的不均匀性,将在个部分变形金属之间产生相互影响,产生附加应力(例如在镦粗时坯料侧表面切向产生的附加拉应力等)和残余应力等,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锻造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为防止镦粗时产生纵向弯曲,圆柱体坯料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应超过 2.5~3,在2~2.2的范围内更好。
二,镦粗时每次的压缩量应小于材料塑性允许的范围。
三、绘制锻件图在主菜单中,选择"工艺制定"子菜单。
点击后进入"工艺制定"界面,在菜单项中,选择"根据零件图绘制锻件图" 子菜单,双击进入"根据零件图绘制锻件图"界面。
根据提示可完成变速器齿轮的锻件图绘制过程。
步骤如下:(1)确定锻件形状。
汽车变速器齿轮设计及问题分析
![汽车变速器齿轮设计及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460768dd3383c4bb4cd2ee.png)
汽车变速器齿轮设计及问题分析摘要:在车辆传动齿轮的设计和应用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了两个重要的原因,即传输的强度和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高刚度齿轮的设计应该更深入地研究。
在传统的机械传动齿轮的设计中,模块、压力角、速度梯度和螺旋角等参数是影响机器噪声和强度的重要因素。
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传输类型的选择计算的。
与此同时,齿轮的尺寸和强度可以根据相关公式精确地获得。
关键词:齿轮载荷谱;压力角;齿轮噪声指标前言:在变速箱的设计应用中,变速箱的强度和结构越来越频繁。
研究高风险变换器的设计是很有意义的,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并在这些问题的背景下进行了研究。
重要的是要确定模块的数量,压力角,齿轮齿数,螺旋桨角等,这些都是传统机械齿轮的噪声和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变速箱的选择中采用了上述参数的计算公式。
与此同时,齿轮的尺寸和强度可以根据相关公式来精确计算,这是不重复的。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设计出更精确的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
但它不只是依赖于软件,它只是一个辅助计算工具,更合理的齿轮必须是由人设计的。
1齿轮载荷谱的制定在计算齿轮强度时,最重要的测量是建立齿轮载荷谱。
在齿轮上的应力是用理论的最大载荷来计算的,并与齿轮的可采性相比较。
然而,理论结果与所使用的齿轮有很大的不同。
1.1齿轮载荷的差异在齿轮的实际应用中,由于紧急停车、启动和道路状况等因素,齿轮并不总是承载额定载荷,这将导致比变速箱等传动部件的额定载荷更大的冲击载荷。
但是,当车辆处于良好状态时,负载小于额定负载。
因此,在确定试验方法时,应准确进行技术处理。
例如,峰值负载大于120%,小于50%的负载被删除,或者直接使用额定负载。
1.2齿轮工作循环次数的差别不同类别的齿轮的工作周期数必须与实际使用的周期不同。
不同的模型之间存在差异,即使它们使用相同的速度盒。
例如,起重设备和拖拉机,其使用基本上是不同的。
使用高质量的建筑设备的效率比拖拉机低,因为拖拉机通常在道路或道路上行驶。
浅谈汽车变速器中的齿轮设计
![浅谈汽车变速器中的齿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71a67858fafab069dc0280.png)
256理论研究1 齿轮的材料选择 国内汽车变速器齿轮的材料主要采用20CrMnTi、20Mn2TiB、15MnCr5、20MnCr5、25MnCr5、28MnCr5,而国外汽车变速器齿轮大都选用铬镍合金钢。
变速器齿轮的渗碳层深度推荐采用下列数值:法面模数mn≤3.5mm ,渗碳层深度为0.8~1.2mm;法面模数3.5<mn<5mm,渗碳层深度为0.9~1.3mm;法面模数mn≥5mm,渗碳层深度为1.0~1.6mm。
某些轻型货车和乘用车的齿轮采用40Cr 钢,并进行氰化处理。
2 齿轮的结构形式 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是变速器中最常用到的两种结构形式。
在变速器设计中,不同档位选取的齿轮形式可能不同,倒挡和低档一般用直齿圆柱齿轮,而对于常啮合齿轮则选用斜齿圆柱齿轮。
3 齿轮主要参数选择3.1 模数和压力角选择 模数对于齿轮有很大影响,选用较大的模数可以减少齿轮质量,而选用较小的模数则可以降低变速器的噪声。
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变速器应选用的模数也不同,乘用车减小工作噪声比较重要,因此齿轮要选较小模数,而货车减小质量更为重要,因此齿轮要选较大模数;变速器低挡齿轮应选用大些的模数,其他挡位选用另一种模数,很少情况下会选同一种模数,而倒挡齿轮选用的模数往往与一挡接近。
对于直齿轮,压力角为28°时强度最高,超过28°时强度增加不多;对于斜齿轮,压力角为25°时强度最高。
乘用车为了增加齿轮重合度来降低噪声应选15°或16°等较小的角度,而商用车为了提高齿轮承载力应选22.5°或25°等较大的角度。
3.2 螺旋角和齿宽 螺旋角的选取对于变速器中的斜齿轮有着很大影响,这包括齿轮工作时的噪声大小,齿轮轮齿的强度以及轴向力等。
在进行螺旋角选择时,可以通过选取较大一些的螺旋角来加大齿轮轮齿之间相互啮合的重合度,从而使齿轮工作更加平稳,并减小其工作噪声,但螺旋角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轮齿的抗弯强度降低。
变速器齿轮设计PPT演示课件
![变速器齿轮设计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2fd35e10661ed9ad51f36f.png)
图1 中间轴式四挡变速器传动方案
© GJT, 08 November 2019,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
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
© GJT, 08 November 2019,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3
变速器齿轮设计
二、中间轴式变速器的特点
中间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的共同特点是:(1)设有直接挡; (2)一挡有较大的 传动比; (3)挡位高的齿轮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挡位低的齿轮(一挡)可以采 用或不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 (4) 除一挡以外,其他挡位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 挡; (5)除直接挡以外,其他挡位工作时的传动效率略低。
变速器齿轮设计
产品开发中心 2008.10.18
© GJT, 08 November 2019,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1
变速器齿轮设计
目录
一、 概述 二、 中间轴式变速器的特点 三 、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四、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五、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六、 GJT使用的齿轮CAE分析工具 七、 GJT齿轮开发流程
越复杂,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也增高。 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变速器的挡数会使变速器相邻的低挡与高 挡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减小,使换挡工作容易进行。 挡数选择的要求: 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 高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比值小。 目前,轿车一般用4~5个挡位变速器, 货车变速器采用4~5个挡或多挡,多 挡变速器多用于重型货车和越野汽车。
变速器齿轮设计共51页
![变速器齿轮设计共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f41835e383c4bb4cf6ecd182.png)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设计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整理)变速器设计参数.
![(整理)变速器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eeaed968a6c30c2258019e1e.png)
l挡采用滑动直齿齿轮传动,模数m为3.0,中心距A=141.8mm,计算后得=2A/m=94.53,取为整数95,然后进行大、小齿轮齿数的分配。
中间轴上的1挡齿轮z10。
一般可取为12~17, z10取17,1挡大齿轮齿数为z9=zh- z10= 48(78)。
2)对中心矩A进行修正A==105mm(142.5)3)确定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
由公式(10-6)求出常啮合传动齿轮的传动比==1.775 (1.199) (10-7)而常啮合传动齿轮中心距和1挡齿轮的中心距相等。
中型、重型货车螺旋角的初选范围是18°~26°,初选螺旋角β2=26°,由式(10-7)、式(4-16)求得z1=38.8,取整为z1=39,z2=46.2取整为z2=47。
验证l挡传动比= = 6.95(5.53)> 7.1(5.5),齿数分配合理,则根据传动比=5.5满足要求。
根据所确定的齿数,按公式(4-16)算出精确出螺旋角值β2为25°。
4)确定其他各挡齿数。
先进行2挡齿轮齿数z7、z8的分配, z7、z8有如下关系==2.41 (2.99)(10-8)由得从抵消或减少中间轴上的轴向力出发,还应尽量满足下列关系式取β8=22°进行试凑tanβ2/tanβ8=1.15相差较多,为尽量缩小差距,取β8=18。
,已是极限值。
将数据代入式( 10-8) ~式(10-13)求得,z8=22.6取整为23,z7=67.8取整为68,验证传动比为=3.56,齿数分配不合适。
进行齿数调整,令z1=23,z2=69,则根据传动比=3.62满足要求。
根据所确定的齿数,按式(10-10)算出精确的螺旋角β8值为20.6°。
同样方法求得β6=19。
,z6=27,z5=51,验证传动比为=2.43,满足要求,精确的螺旋角β2值为20.5°;取β4=20°,z4=36,z3=32,验证传动比为=1.61,满足要求;根据所确定的齿数,按式(4-16)算出精确的螺旋角值β4为21°。
变速器齿轮设计
![变速器齿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3536f17c1cfad6195fa7e0.png)
变速器齿轮设计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之一,形式很多,应用广泛,传递功率可达近十万千瓦,其主要特点: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
一、齿轮材料的选取齿轮是机械设备中应用最常见的机械零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速和方向。
齿轮材料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要求制造齿轮的材料应具有下列性能: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足够的齿心强度和韧性,防止疲劳、冲击和过载断裂;2)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及高的齿面硬度和耐磨性,防止齿面损伤;3)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及焊接工艺性能。
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1)齿轮材料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这是选择齿轮材料首先考虑的因素;2)应考虑齿轮尺寸的大小、毛坯成型方法及热处理和制造工艺;3)正火碳钢,不论毛坯的制作方法如何,只能用于制作在载荷平稳或轻度冲击下工作的齿轮,不能承受大的冲击载荷,调质碳钢可用于制作在中等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4)合金钢常用于制作高速、重载并载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汽车、拖拉机齿轮主要分装载变速箱和差速器中,他们工作时,承受载荷大,超载和受冲击频繁,工作条件恶劣,目前广泛使用的齿轮用钢是20CrMnTi合金渗碳钢,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σ=1100MPa),径淬火及低温回火后,表面硬度可达HRC58~62,心部硬度为HRC30~45,并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渗碳速度块,淬火变形小,对过热不敏感,渗碳后可直接淬火。
二、齿轮参数的初步确定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可按下述两种方法来确定:(一)除受外部结构尺寸限定外,可参照同类产品用类比法确定,然后再进行强度校核,确定齿轮的参数 1.模数和压力角齿轮模数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齿轮的强度、质量、传动噪声、工艺要求。
减小模数,增加齿宽会使传动噪声降低,反之则能减轻变速器的质量。
主要从工艺要求出发,所有斜齿轮的法向模数均取mm m t 5=,所有直齿轮的模数均取mm m 4=。
变速器齿轮设计
![变速器齿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ae0d9c6edb6f1afe001f2f.png)
8.4 变速箱齿轮设计方法8.4.1 变速箱齿轮的设计准则:由于汽车变速箱各档齿轮的工作情况是不相同的,所以按齿轮受力、转速、噪声要求等情况,应该将它们分为高档工作区和低档工作区两大类。
齿轮的变位系数、压力角、螺旋角、模数和齿顶高系数等都应该按这两个工作区进行不同的选择。
高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三、四、五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内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较高,因为它们是汽车的经济性档位。
在高档工作区内的齿轮转速都比较高,因此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特别是增速传动,但是它们的受力却很小,强度应力值都比较低,所以强度裕量较大,即使削弱一些小齿轮的强度,齿轮匹配寿命也在适用的范围内。
因此,在高档工作区内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求是降低噪声和保证其传动平稳,而强度只是第二位的因素。
低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一、二、倒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内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低,工作时间短,而且它们的转速比较低,因此由于转速而产生的噪声比较小。
但是它们所传递的力矩却比较大,轮齿的应力值比较高。
所以低档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求是提高强度,而降低噪声却是次要的。
在高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小的模数、较小的压力角、较大的螺旋角、较小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大的齿顶高系数。
通过控制滑动比的噪声指标和控制摩擦力的噪声指标以及合理选用总重合度系数、合理分配端面重合度和轴向重合度,以满足现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达到降低噪声、传动平稳的最佳效果。
而在低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大的模数、较大的压力角、较小的螺旋角、较大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小的齿顶高系数,来增大低档齿轮的弯曲强度,以满足汽车变速箱低档齿轮的低速大扭矩的强度要求。
以下将具体阐述怎样合理选择这些设计参数。
8.4.2 变速箱各档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1 合理选用模数:模数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模数越大,齿厚也就越大,齿轮的弯曲强度也越大,它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
反之模数越小,齿厚就会变薄,齿轮的弯曲强度也就越小。
对于低速档的齿轮,由于转速低、扭矩大,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大,所以需选用较大的模数,以保证其强度要求。
汽车制造与维修——变速器齿轮设计
![汽车制造与维修——变速器齿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e8a6d4a45177232e60a284.png)
图3 中间轴式六挡变速器传动方案
© GJT, 22 November 2020,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6
变速器齿轮设计
图4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图4b方案的优点是倒挡利用了一挡齿轮,缩短了 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挡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挡困难。图4c方案能获 得较大的倒挡传动比,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图4d方案对4c的缺点做了修改。 图4e所示方案是将一、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图4f所示方案适用于 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的齿轮,挡换更为轻便。
5~6之间,其它货车则更大。
© GJT, 22 November 2020,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9
变速器齿轮设计
4、中心距A
▪ 对中间轴式变速器,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
变速器中心距是一个基本参数,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 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
为了缩短变速器轴 向长度,倒挡传动采用 图4g所示方案。缺点是 一、倒挡各用一根变速 器拨叉轴,使变速器上 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 些。
图4 倒挡布置方案
© GJT, 22 November 2020,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7
变速器齿轮设计
三、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图1中的中间轴式四挡变速器传动方案示例的区别为图1a、b所示方案有四对 常啮合齿轮,倒挡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挡,图1c所示传动方案的二、三、四挡用常 啮合齿轮传动,而一、倒挡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挡。
图1 中间轴式四挡变速器传动方案
© GJT, 22 November 2020, Guo Zu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8.4变速器齿轮设计
![8.4变速器齿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aca34ca8114431b90dd8f3.png)
8.4 变速箱齿轮设计方法8.4.1 变速箱齿轮的设计准则:由于汽车变速箱各档齿轮的工作情况是不相同的,所以按齿轮受力、转速、噪声要求等情况,应该将它们分为高档工作区和低档工作区两大类。
齿轮的变位系数、压力角、螺旋角、模数和齿顶高系数等都应该按这两个工作区进行不同的选择。
高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三、四、五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内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较高,因为它们是汽车的经济性档位。
在高档工作区内的齿轮转速都比较高,因此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特别是增速传动,但是它们的受力却很小,强度应力值都比较低,所以强度裕量较大,即使削弱一些小齿轮的强度,齿轮匹配寿命也在适用的范围内。
因此,在高档工作区内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求是降低噪声和保证其传动平稳,而强度只是第二位的因素。
低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一、二、倒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内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低,工作时间短,而且它们的转速比较低,因此由于转速而产生的噪声比较小。
但是它们所传递的力矩却比较大,轮齿的应力值比较高。
所以低档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求是提高强度,而降低噪声却是次要的。
在高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小的模数、较小的压力角、较大的螺旋角、较小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大的齿顶高系数。
通过控制滑动比的噪声指标和控制摩擦力的噪声指标以及合理选用总重合度系数、合理分配端面重合度和轴向重合度,以满足现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达到降低噪声、传动平稳的最佳效果。
而在低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大的模数、较大的压力角、较小的螺旋角、较大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小的齿顶高系数,来增大低档齿轮的弯曲强度,以满足汽车变速箱低档齿轮的低速大扭矩的强度要求。
以下将具体阐述怎样合理选择这些设计参数。
8.4.2 变速箱各档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1 合理选用模数:模数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模数越大,齿厚也就越大,齿轮的弯曲强度也越大,它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
反之模数越小,齿厚就会变薄,齿轮的弯曲强度也就越小。
对于低速档的齿轮,由于转速低、扭矩大,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大,所以需选用较大的模数,以保证其强度要求。
变速器设计
![变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74d1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e.png)
变速器设计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变速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变速器的用途和要求。
例如,设计一个汽车变速器时,需要确定最大扭矩、最大转速、最小转速、理想传动效率等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所使用的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和动力要求。
第二步:设计参数确定设计参数的确定非常重要,包括传动比的选择、传动器件的类型等等。
传动比取决于所需的车速范围和所使用的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传输装置可以是齿轮、链条、带传动等等,这取决于设计需求和空间限制。
第三步:齿轮设计齿轮设计是变速器设计中最复杂的部分之一、首先,需要根据所需的传动比和齿轮类型来确定齿轮的参数,例如齿轮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然后,利用齿轮模数、转速和所需传动比等信息,计算齿轮的尺寸和齿形。
第四步:经济性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经济性因素。
这包括变速器制造成本、使用寿命、能源效率等等。
根据所设计的变速器方案,可以进行整体经济性评估,包括成本评估和能源效率评估。
如果经济性不满足要求,可能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第五步:验证和测试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变速器进行验证和测试。
这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室测试和实际使用测试等方式来完成。
验证和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设计满足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变速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直到设计满足各项要求为止。
总结起来,变速器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设计者需要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设计参数,然后进行齿轮设计,并对设计进行经济性评估。
最后,通过验证和测试来确认设计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浅析变速器齿轮设计
![浅析变速器齿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95f04865ce0508773213ee.png)
(5)齿宽:齿宽的选取一般围绕齿轮模数进行。齿宽选取不 当,会影响齿轮的运转稳定性。齿宽越大其承载能力越高,但易导 致轴的挠度变形等问题,使齿轮受力不均,因此齿宽不宜过大。
计算轮齿实际强度值时,可查阅相关经验公式、经验值与具体 参数,得到轮齿接触作用力与弯曲作用力。然后不断调整参数值以 使轮齿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因强度不足而出现表皮脱落、轮齿断 裂、轮齿严重磨损等问题的产生。
作者简介: 段辉,学生,本科,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2018.0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 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1)齿数:齿数的选择一般应满足以下4个条件:满足传动比及 行星齿轮互不干涉等要求;获得尽可能高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要求;不 产生根切现象;可相互啮合的齿轮,其齿数不能存在公因数。
(2)压力角:一般选择25º压力角以获得最大强度,直齿轮一般 保持在28º。此外,节圆处渐开线曲率半径与齿根圆齿厚会随着压力角 的增大而增大,使不根切的最少齿数减少,接触强度提高。
(6)齿顶高系数:为了保证轮齿弯曲强度与重合度,齿顶高 系数不宜过小,实际运用中大都采用标准为1.00的齿顶高系数。少 数变速器采用的长齿齿轮,使用的齿顶高系数会>1.00,因为它相 较于普通齿轮,在动载荷、振动及噪音控制等方面具有更加优异的 性能,而且可增大重合度。
(7)端向变位系数:若变位系数选择合理,可使齿轮产生根切 的概率降低,从而使其中心距达到配凑。变位系数选择原则为:保证 啮合时不干涉、保证必要的重合度与齿顶厚、保证加工时不顶切、保 证加工时不根切。
变速器齿轮设计共51页文档
![变速器齿轮设计共5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31195a97fd5360cbb1adb8d.png)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8+4变速器设计24页word文档
![8+4变速器设计24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07acde8d1f34693daef3ed3.png)
第一章绪论随着社会经济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拖拉机保有量迅猛增长,同时对拖拉机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拖拉机制造商不仅面临着用户对产品性能与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面临着严格的技术法规约束以及降低产品成本等压力。
因此在拖拉机与拖拉机的开发过程中,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方法,使设计过程自动化,以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工程设计中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方法,使设计过程自动化、合理化,以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优化设计方法则提供了一条可能高效率的求得最优的设计方案的途径。
传动系是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变速器又是传动系的重要部件,因此拖拉机变速器的性能改良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传动系的性能。
在拖拉机制造的多年发展历史中,变速箱的技术进步和水平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传统的拖拉机变速器存在着诸多的陷,虽然随着我国农机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成熟,但变速器方面的技术,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拖拉机的制造和使用在数量上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如果能够实现拖拉机的优化,相信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增产增收的美好愿望,本人此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以东方红1302R履带拖拉机为为原形,对其传动方案实现优化设计。
履带拖拉机车适用于在大型农场和工作量较大的农村作业,主要应用在深耕,旋耕,收获谷物,播种等农业生产场合。
为此在动力性、通过性、工作稳定速度,可靠性,耐用,等方面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落后的拨齿换挡式变速器,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性能,进一步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意义重大。
此次设计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以期能够最大限度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优化的目的。
这是本人的毕业设计课题,我会力争做到最好,在此次设计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经过复杂的运算,并且与导师和同组的队友经过深刻的探讨与交流,终于完成了这份设计,而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巨大的成长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变速箱齿轮设计方法8.4.1 变速箱齿轮的设计准则:由于汽车变速箱各档齿轮的工作情况是不相同的,所以按齿轮受力、转速、噪声要求等情况,应该将它们分为高档工作区和低档工作区两大类。
齿轮的变位系数、压力角、螺旋角、模数和齿顶高系数等都应该按这两个工作区进行不同的选择。
高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三、四、五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较高,因为它们是汽车的经济性档位。
在高档工作区的齿轮转速都比较高,因此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特别是增速传动,但是它们的受力却很小,强度应力值都比较低,所以强度裕量较大,即使削弱一些小齿轮的强度,齿轮匹配寿命也在适用的围。
因此,在高档工作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降低噪声和保证其传动平稳,而强度只是第二位的因素。
低档工作区:通常是指一、二、倒档齿轮,它们在这个区的工作特点是行车利用率低,工作时间短,而且它们的转速比较低,因此由于转速而产生的噪声比较小。
但是它们所传递的力矩却比较大,轮齿的应力值比较高。
所以低档区齿轮的主要设计要提高强度,而降低噪声却是次要的。
在高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小的模数、较小的压力角、较大的螺旋角、较小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大的齿顶高系数。
通过控制滑动比的噪声指标和控制摩擦力的噪声指标以及合理选用总重合度系数、合理分配端面重合度和轴向重合度,以满足现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达到降低噪声、传动平稳的最佳效果。
而在低档工作区,通过选用较大的模数、较大的压力角、较小的螺旋角、较大的正角度变位系数和较小的齿顶高系数,来增大低档齿轮的弯曲强度,以满足汽车变速箱低档齿轮的低速大扭矩的强度要求。
以下将具体阐述怎样合理选择这些设计参数。
8.4.2 变速箱各档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1 合理选用模数:模数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模数越大,齿厚也就越大,齿轮的弯曲强度也越大,它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
反之模数越小,齿厚就会变薄,齿轮的弯曲强度也就越小。
对于低速档的齿轮,由于转速低、扭矩大,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大,所以需选用较大的模数,以保证其强度要求。
而高速档齿轮,由于转速高、扭矩小,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小,所以在保证齿轮弯曲强度的前提下,一般选用较小的模数,这样就可以增加齿轮的齿数,以得到较大的重合度,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在现代变速箱设计中,各档齿轮模数的选择是不同的。
例如,某变速箱一档齿轮到五档齿轮的模数分别是:3.5;3;2.75;2.5;2;从而改变了过去模数相同或模数拉不开的状况。
2合理选用压力角:当一个齿轮的模数和齿数确定了,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也就确定了,而齿轮的渐开线齿形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大小又受到压力角的影响。
对于同一分度圆的齿轮而言,若其分度圆压力角不同,基圆也就不同。
当压力角越大时,基圆直径就越小,渐开线就越弯曲,轮齿的齿根就会变厚,齿面曲率半径增大,从而可以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
当减小压力角时,基圆直径就会变大,齿形渐开线就会变的平直一些,齿根变薄,齿面的曲率半径变小,从而使得轮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均会下降,但是随着压力角的减小,可增加齿轮的重合度,减小轮齿的刚度,并且可以减小进入和退出啮合时的动载荷,所有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噪声。
因此,对于低速档齿轮,常采用较大的压力角,以满足其强度要求;而高速档齿轮常采用较小的压力角,以满足其降低噪声的要求。
例如:某一齿轮模数为3,齿数为30,当压力角为17.5度时基圆齿厚为5.341;当压力角为25度时,基圆齿厚为6.716;其基圆齿厚增加了25%左右,所以增大压力角可以增加其弯曲强度。
3 合理选用螺旋角:与直齿轮相比,斜齿轮具有传动平稳,重合度大,冲击小和噪声小等优点。
现在的变速箱由于带同步器,换档时不再直接移动一个齿轮与另一个齿轮啮合,而是所有的齿轮都相啮合,这样就给使用斜齿轮带来方便,因此,凡带同步器的变速箱大多都使用斜齿轮。
由于斜齿轮的特点,决定了整个齿宽不是同时全部进入啮合的,而是先由轮齿的一端进入啮合,随着轮齿的传动,沿齿宽方向逐渐进入啮合,直到全部齿宽都进入啮合,所以斜齿轮的实际啮合区域比直齿轮的大。
当齿宽一定时,斜齿轮的重合度随螺旋角增加而增加。
承载能力也就越强,平稳性也就越好。
从理论上讲,螺旋角越大越好,但螺旋角增大,会使轴向分力也增大,从而使得传递效率降低了。
在现代变速箱的设计中,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低噪声和少冲击,所有齿轮都要选择较大的螺旋角,一般都在30 左右。
对于高速档齿轮由于转速较高,要求平稳,少冲击,低噪声,因此采用小模数,大螺旋角;而低速档齿轮则用较大模数,较小螺旋角。
4合理选用正角度变位:对于具有良好润滑条件的硬齿面齿轮传动,一般认为其主要危险是在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齿根的疲劳裂纹逐渐扩造成齿根断裂而失效。
变速箱中齿轮失效正是属于这一种。
为了避免轮齿折断,应尽量提高齿根弯曲强度,而运用正变位,则可达到这个目的。
一般情况下,变位系数越大,齿形系数值就越小,轮齿上弯曲应力越小,轮齿弯曲强度就越高。
在硬齿面的齿轮传动中,齿面点蚀剥落也是失效原因之一。
增大啮合角,可降低齿面间的接触应力和最大滑动率,能大大提高抗点蚀能力。
而增大啮合角,则必须对一副齿轮都实行正变位,这样既可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又可提高齿根的弯曲强度,从而达到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效果。
但是,对于斜齿轮传动,变位系数过大,又会使轮齿总的接触线长度缩短,反而降低其承载能力。
同时,变位系数越大,由于齿顶圆要随之增大,其齿顶厚度将会变小,这会影响齿顶的强度。
因此在现代变速箱的设计中,大多数齿轮均合理采用正角度变位,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优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准则:●对于低速档齿轮副来说,主动齿轮的变位系数应大于被动齿轮的变位系数,而对高速档齿轮副,其主动齿轮的变位系数应小于被动齿轮的变位系数。
●主动齿轮的变位系数随档位的升高而逐渐xiajiang。
这是因为低档区由于转速低、扭矩大,齿轮强度要求高,因此需采用较da的变位系数。
●各档齿轮的总变位系数都是正的(属于角变位修正),而且随着档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总变位系数越小,一对齿轮副的齿根总的厚度就越薄,齿根就越弱,其抗弯强度就越低,但是由于轮齿的刚度减小,易于吸收冲击振动,故可降低噪声。
而且齿形重合度会增加,这使得单齿承受最大载荷时的着力点距齿根近,使得弯曲力矩减小,相当于提高了齿根强度,这对由于齿根减薄而消弱强度的因素有所抵消。
所以总变位系数越大,则齿根强度越高,但噪声则有可能增大。
因此高速档齿轮要选择较小的总变位系数,而低速档齿轮则必须选用较大的总变位系数。
5、提高齿顶高系数:齿顶高系数在传动质量指标中,影响着重合度,在斜齿轮中主要影响端面重合度。
由端面重合度的公式可知,当齿数和啮合角一定时,齿顶圆压力角是受齿顶高系数影响的,齿顶高系数越大,齿顶圆压力角也越大,重合度也就越大,传动也就越平稳。
但是,齿顶高系数越大,齿顶厚度就会越薄,从而影响齿顶强度。
同时,从最少不根切齿数公式来看,齿顶高系数越大,最少不根切齿数就会增加,否则的话,就会产生根切。
因此,在保证不根切和齿顶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增大齿顶高系数,对于增加重合度是有意义的。
因此在现代变速箱的设计中,各档齿轮的齿顶高系数都选择较大的值,一般都大于1.0,称为细高齿,这对降低噪声,增加传动平稳性都有明显的效果。
对于低速档齿轮,为了保证其具有足够的齿根弯曲强度,一般选用较小的齿顶高系数;而高速档齿轮,为了保证其传动的平稳性和低噪声,一般选用较大的齿顶高系数。
以上是从模数、压力角、螺旋角、变位系数和齿顶高系数这五个方面去独立分析齿轮设计趋势。
实际上各个参数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牵连的,在选择变速箱的参数时,既要考虑它们的优缺点,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以最大限度发挥其长处,避免短处,改善变速箱的使用性能。
8.4.3 变速箱齿轮啮合质量指标的控制:1 分析齿顶宽:对于正变位齿轮,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大,齿顶高也增大,而齿顶会逐渐变尖。
当齿轮要求进行表面淬火处理时,过尖的齿顶会使齿顶全部淬透,从而使齿顶变脆,易于崩碎。
对于变位系数大,而齿数又少的小齿轮,尤易产生这种现象。
所以必须对齿轮进行齿顶变尖的验算。
对于汽车变速箱齿轮,一般推荐其齿顶宽不小于(0.25-0.4)m。
2 分析最小侧隙: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避免因工作温度升高而引起卡死现象,保证轮齿正常润滑以及消除非工作齿面之间的撞击。
因此在非工作齿面之间必须具有最小侧隙。
如果装配好的齿轮副中的侧隙小于最小侧隙,则会带来一系列上述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低速档齿轮,由于其处于低速重载的工作环境下,温度上升较快,所以必须留有足够的侧隙以保证润滑防止卡死。
3 分析重合度:对于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来说,是指端面重合度与轴向重合度之和。
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连续性、传动平稳性、减少噪声以及延长齿轮寿命,各档齿轮的重合度必须大于允许值。
对于汽车变速箱齿轮来说,正逐渐趋向于高重合度化。
尤其对于高速档齿轮来说,必须选择大的重合度,以保证汽车高速行驶的平稳性以及降低噪声的要求。
而对于低速档齿轮来说,在保证传动性能的条件下,适当地减小重合度,可使齿轮的齿宽和螺旋角减小,这样就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4 分析滑动比:滑动比可用来表示轮齿齿廓各点的磨损程度。
齿廓各点的滑动比是不相同的,齿轮在节点啮合时,滑动比等于零;齿根上的滑动比大于齿顶上的滑动比;而小齿轮齿根上的滑动比又大于大齿轮齿根上的滑动比,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只需验算小齿轮齿根上的滑动比就可以了。
对于滑动比来说,越小越好。
高速档齿轮的滑动比一般比低速档齿轮的要小,这是因为高速档齿轮齿廓的磨损程度要比低速档齿轮的小,因为高速档齿轮的转速高、利用率大,所以必须保证其一定的抗磨性能以及减小噪声的要求。
5 分析压强比:压强比是用来表示轮齿齿廓各点接触应力与在节点处接触应力的比值。
其分布情况与滑动比分布情况相似,故一般也只需验算小齿轮齿根上的压强比就可以了。
对于变速箱齿轮来说,压强比一般不得大于1.4-1.7。
高速档齿轮的压强比一般比低速档齿轮的要小,这是因为在高速档齿轮传动中,为了减少振动和噪声,其齿廓上的接触应力分布应比较均匀。
8.4.4 降低变速箱齿轮噪声的设计:发动机、变速箱和排气系统是汽车的三大主要噪声源,所以,对于变速箱来说,降低它的噪声是实现汽车低噪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起变速箱噪声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其中齿轮啮合噪声是主要方面,其次,如箱体轴轴承等也会引起噪声,从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得到,提高变速箱零部件特别是齿轮的加工精度是降低噪声的有效措施,但追求高精度会造成成本增加、生产率下降等。
因此要降低变速箱的噪声,应该从优化设计齿轮参数和提高齿轮精度等诸多途径出发,从而达到成本、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