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勘探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科技大学

一、名词解释题

1.勘查地球化学

是以地质学、地球化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测试矿体化学元素(包括同位素),研究其分布分配、组分分带、存在形式以及与成矿有关的物理化学参数(温度、压力、pH和EH)等,并用这些标志进行找矿的一门科学。

2.克拉克值

指地壳岩石圈中元素的分布量,亦称丰度。

3.浓度克拉克值

地质体中某元素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

4.浓集系数

各种矿产最低可采品位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5.原生环境

是指从循环雨水的最低水平向下延伸直至能够形成正常岩石的最深水平的环境。这是一个高温与高压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流体的循环受到限制,游离氧的含量比较低。

6.次生环境

是在地球表面风化、侵蚀与沉积的环境,它的特点是温度低,压力低且几乎压力不变,溶液可以自由流动,游离氧、水及二氧化碳很丰富。

7.地球化学

是研究地球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其中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共生组合与迁移规律、演化历史的科学。

8.复分解反应

指物质间离子相互交换而形成新的化合物的作用。

9.地球化学异常

是指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生物、空气)中,—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地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地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原生晕

是指在成岩、成矿作用影响下,在矿体附近围岩中所形成的局部地球化学原生异常地段。

11.找矿指示元素

是能够用来指示矿体的存在或能够指出找矿方向的化学元素(包括同位素)。

12.水成分散

指在表生作用下矿石中成矿元素呈液相(溶液)迁移而形成的分散。

13.线金属量

是指沿剖面线异常内单位长度地段土壤中元素的平均含量。

14.地化指标

是指能够用来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地球化学标志。

15.特征含量

能够利用某元素的含量范围区分不同地质体,指示矿化(矿体)存在或指出找矿方向的就称为“特征含量”。

16.精密度

是指对某一样品多次分析检测结果的彼此符合的程度。

17.背景上限

在地球化学背景范围内元素的含量是有波动起伏的,其最大值称为背景上限。

18.地化指标

是指能够用来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地球化学标志。

19.铁帽

硫化物矿床在地表氧化带的残留部分。

20.斑点分析

是用试剂与被测元素在固定面积的滤纸上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色沉淀(即色斑),然后将其与已知含量的标准色斑进行比较来测定被测元素的含量。

21.异常衬度。

异常点的元素含量与背景值的比值。

二、简答题

1.根据风化和成壤过程中的集散情况,可将元素分为哪三类(各举例代表元素)?

(1)在风化成壤过程中明显集中的元素:这类元素主要是一些在表生带能形成稳定矿物的元素,其土壤浓度克拉克值大于1.2,如Sn、As、Cd、Be、Cr、Ca、Zr、Li、Ag和Mo等。

(2)在风化成壤过程中明显分散的元素:属于这一类的是土壤浓度克拉克值小于0.8

的元素,如I、Hg、Na、Mg、Co、Ga、Cu、Ni、K、Ge、Fe、Zn、V、P等。可以看出这类元素除了易镕的碱金属外,主要是些亲硫元素。

(3)在风化成壤过程中聚散情况不很显著的元素:其土壤浓度克拉克值为1左右(0.8~

1.2),如Pb、Ti、Al、Mn、B、Si、Ba等。

2.地壳(岩石及土壤)中元素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吸附离子、气液包裹体、机械混入物、金属有机络合物等。3.地壳中元素的迁移形式分为哪三类?

(1)化学及物理化学迁移:①硅酸盐熔体迁移;②水及水溶液迁移;③气体迁移;

(2)机械迁移;

(3)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迁移。

4.地球化学异常根据规模可分为哪三类?(说明其各自大致规模。)

地球化学异常根据其规模可分为地球化学省、区域原生异常和局部原生异常。

地球化学省的范围可达几千至几万平方千米,并常与构造成矿带相重合。在地球化学省范围内,某些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壳岩石圈或同类岩石的平均含量相比显著增高,并有一定种类的矿产集中产出。

区域原生异常分布的范因为几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通常表现为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或含矿层中某些元素含量偏高。

局部原生异常地段中与矿床有关的主要是矿床的原生晕。在“晕”中,由矿体(或高含量中心)向外元素含量逐步降低,直至趋于正常含量。。

5.土壤汞气晕的特征是什么?

(1)汞含量可高于背景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地表土壤中汞气异常与下伏矿体之间的距离可比汞的原生晕范围大;

(3)地表所测得的土壤气异常的范围,大体上与矿体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相吻合。

6.选择指示元素的方法有哪三个?

(1)类比法:根据前人在不同矿床总结出得找矿指示元素,结合矿区具体情况参照选择;

(2)理论分析方法:以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做指导,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运用不同类型岩石、矿床元素共生组合规律来选择;

(3)扫视法:根据样品全分析的资料选择适当的指示元素。

7.指示元素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所选元素能够指示矿床存在的大致空间位置,或能指示找矿方向;

(2)所选指示元素及其组合特点能够区分含矿异常和非矿异常;

(3)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要清晰,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在普查勘探中容易被发现;

(4)选用的指示元素最好能用快速、灵敏、简便、经济的分析方法加以测定;

(5)选择的指示元素的数目在达到找矿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少。

8.勘查地球化学有哪三个特点?

(1)是一种直观的找矿方法;(2)是寻找盲矿和隐伏矿体的有效手段;(3)是快速、经济的勘探方法。

9.指示元素的定量(半定量)组合关系有哪四种?

主要表现为元素之间的数学特征值及该数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分四种:(1)简单含量关系;(2)比值;(3)多元素组合的比值;(4)指标元素之间含量的相关关系。

10.地壳中元素迁移过程中引起元素沉淀的因素有哪四种?

(1)复分解反应;(2)溶液pH值的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4)胶体作用。

11.评价铁帽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目前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用的评价铁帽的方法有:

(1)根据铁帽和原生矿石中各金属元素含量及残留比例的研究,预测原生矿石中元素含量和矿石的类型。

(2)根据各种类型矿石铁帽金属元素组分特征的研究,确定评价指标,以此来预测铁帽的矿石类型。

(3)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评价铁帽。这种方法能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能更好地划分铁帽类型,评价其含矿性。

12.化探试验工作有哪几种?

试验工作有以下几种:

(1)方法试验:解决化探方法的有效性问题。通过试验了解异常发育的基本特征,确定何种化探方法最适用;

(2)技术试验:是解决某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技术问题,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如采用怎样的采样和样品加工处理方法,选择哪些指示元素和分析方法等才比较适宜。方法试验和技术试验常在踏勘阶段一并进行。

(3)专题试验:是解决共些专门性的问题所进行的试验,如为解决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所进行的试验、新的化探方法的试验等,这种试验进行的时间视需要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