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
【摘要】中药炮制为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为区别于天然药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自身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物质基础为中药炮制前后功能、性味等。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阐明中药炮制过
程中的化学变化。
为深入探讨中药的炮制过程,需要对其化学机理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对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异构化反应、置换反应以及分解反应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机理化学反应
中药炮制为我国中医学中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将中医药理论作为基础,根据辨证论治用药需求、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药物制剂、调剂不同要求等所应用的一项制药技术,为中华民族医家智慧结晶。
对中药材进行炮制加工后,被称作中药饮片,其为中医临床中一种处方药,也是一种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因此,对中药饮片炮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1]。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为更好了解中药炮制机理,需要对中药炮制过程的化学机理进行研究。
1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手段
中药炮制前后,在药性方面药物会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由于炮制过程中形成不同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变化时使结构发生变化[2]。
一般情况下,中药成分较多,主要由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组成,需要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对成分变化情况进行掌握,进而真正掌握中药炮制机理,完善炮制过程。
为加深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的研究,需要充分应用先进的现代化分析技术,如通过应用GC-MS/MS仪器,对中药成分炮制前、后的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总结。
另外,炮制过程具有复杂性,会涉及到物理过程,因此,为加深对中药炮制过程的研究,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将成分与药效机理相结合,进而对化学机理进行准确判断。
2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
通过对目前临床文献进行研究,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成分变化主要通过以下化学反应:
2.1 水解反应
通常情况下,在富含水、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苷类成分易出现反应速度比较小的水解反应,经过反应后会产生新化学构成,显著增强药效。
中药炮制过程主要经历洗、润、蒸以及煮等物理过程,在该过程中,中药均暴露于水中,发生水解反应。
除去黄铜苷类药物外,生物碱类、多糖类、环烯
醚萜苷类以及皂苷类等均会在适当条件下出现水解反应,最终产生化学成分[3]。
(1)黄铜苷类成分。
在中药使用过程中,黄铜苷类成分为中药应用较多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较多中药材里;随着中药炮制过程的发展,黄铜苷类成分会出现较大变化,显著增强疗效。
另外,应用黄铜苷类中药,能够起到消除炎症、清热止咳的作用,黄铜苷类成分一旦发生水解反应,成分不包括糖链。
经过炮制后,会大幅度增强甘草抗炎效果,并显著增强疗效。
(2)生物碱类成分。
生物碱类成分包括较多药理活性,附子、川乌等为其中较为典型的生物碱类中药。
生物碱类成分往往存在较多毒性,主要以乌头碱为主。
中药炮制后,基本上能够消除毒性,并增强疼痛抑制效果。
2.2 氧化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为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为反应物失去电子反应。
化学理论中的氧化反应指的是某物质失去氢或者结合氧的过程。
中药炮制学中,氧化反应速度较慢,且会生成新物质,进而使中药饮片临床疗效也出现变化[4]。
2.3 异构化反应
异构化反应指的是某种成分转变为异构体的过程,如内酯类、皂苷类等中药成分会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异构化反应,使中药疗效发生变化。
如对人参进行中药炮制后,其会变成
红参,一般情况下,天然人参出现水解反应时,也会导致发生异构化反应,其中,S-构型皂苷可经反应变化发展为R-构型次级苷[5]。
2.4 分解反应
炮制过程具有温度高、耗时长的特点,在该种条件下,某些化学成分易出现分解,进而影响药效。
如鲜人参中含有皂苷类成分,丙二酸单酰基人参易发生分解反应,乙酰基化合物为其主要产物,在该过程中会出现脱羧反应;黄连具备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有效清除头目之火。
经过分析观察,黄连内含有小檗碱型生物碱,呈红褐色,生黄连内不包括小檗红碱。
经过高温炮制,黄连内小檗碱含量明显减少,经过分析,小檗碱经过分解反应后生成小檗红碱与甲基。
2.5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指的是A单质与BC化合物经过反应后生成B 的过程,经过中药炮制,出现的有机化学反应也会存在于置换反应规律中,也就是基团与小分子有机物出现置换反应,使中药疗效发生改变[6]。
如乌头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祛寒止痛药物,但毒性较大,需要经过炮制处理后方可应用。
对乌头进行炮制时,脂肪酰基与乙酰基会出现置换反应,产物中的酯类生物碱毒性明显较乌头物质小,进行蒸制处理后,会显著提高酯类生物碱含量。
2.6 其他化学反应
以上描述的化学反应主要为有机化学的基本形式,在较为复杂的中药炮制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复杂化学反应,且受到化学成分分析技术水平限制,应用目前的理论方法,不能准确阐述化学反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3 结语
中药炮制学为我国医学中比较重要的文化财富,为众多学者世世代代的智慧火花与辛勤劳动。
中药炮制学理论也在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从化学成分、化学反应角度将炮制过程真正含义充分揭示出来,能够为中药临床疗效作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燕飞,周祺,陈华等.中药炭药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5(3):1-6.
[2] 徐月,高慧,贾天柱.五味子“生熟异用”之降血糖作用[J].中药材,2014(11):1977-1979.
[3] 杜伟锋,姜东京,蔡宝昌.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多维谱效研究中药产地加工“发汗”[J].中成药,2014(11):2377-2380.
[4] 李伟东,高倩倩,赵根华等.矿物药炮制研究方法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6):596-600.
[5] 范海洲.常用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与炮制原理[J].中
医学报,2014(9):1335-1336.
[6] 郭昊,杜伟锋,曹岗等.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成药,2013(4):819-822.
作者简介:关凤华(1972―),女,河南安阳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化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