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复习课程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在幼儿园教育中,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充满挑战的领域。
特殊儿童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可能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前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园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资源投入相对有限,包括专业教师的缺乏、特殊教育教材和教具的短缺等。
许多幼儿园没有配备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而是由普通教师兼任,这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同时,缺乏适合特殊儿童的教材和教具,也使得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普通幼儿教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
他们可能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需求和教育方法了解不足,难以给予特殊儿童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此外,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时,可能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教育方法不当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中,一些幼儿园可能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方法,忽视了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例如,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特殊儿童的生活技能培养和社交能力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四)融合教育实施困难虽然融合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特殊儿童在普通幼儿园中的融合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普通儿童的家长可能对特殊儿童的存在存在顾虑,担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
同时,幼儿园在融合教育的环境创设、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
(五)缺乏家园合作家庭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幼儿园与特殊儿童家庭之间的合作往往不够紧密。
家长可能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或者缺乏与教师的有效沟通。
而幼儿园也可能没有为家长提供足够的教育指导和支持,导致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1. 引言1.1 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关乎着每个特殊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幸福。
特殊家庭教育不同于普通家庭教育,因为特殊家庭中可能存在一些独特的挑战和需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来应对问题,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来帮助他们成长。
特殊家庭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优质的教育,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
重视特殊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特殊家庭教育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重视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让特殊家庭成员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幸福。
1.2 特殊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问题一: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很多特殊家庭的家长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他们可能对孩子的特殊需求不了解,缺乏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问题二:孩子特殊需求难以满足特殊家庭的孩子可能有特殊的身体或心理需求,但很多家长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孩子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但家长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关爱和帮助。
问题三:家庭关系紧张和疲惫由于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特殊家庭的家庭关系往往会变得紧张和疲惫。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畅、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家庭冲突和矛盾。
这些问题给特殊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 正文2.1 问题一: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特殊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许多家长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对于如何教育和引导自己的特殊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感到手足无措,无法有效地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加强家长教育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摘要】特殊家庭教育对社会和家庭都至关重要。
特殊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挑战,如教育问题,方法不当等。
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家长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整合资源。
最终目的是再次强调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特殊家庭教育质量,为特殊家庭成员的教育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特殊家庭教育,问题,方法,沟通技巧,心理疏导,资源整合,重要性,挑战,必要性1. 引言1.1 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殊家庭教育是针对家庭中有特殊情况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等。
这些特殊家庭需要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特殊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困难和挑战。
在特殊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种压力和困难,特殊家庭教育可以提供专门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特殊家庭教育有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家长需要学会更有效地沟通、引导和教育孩子。
通过特殊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特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方式和细心的关怀,才能更好地帮助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健康成长。
特殊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也是家庭幸福和谐的重要保障。
1.2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挑战特殊家庭教育中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这些挑战不仅仅是对家庭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特殊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挑战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家长可能无法正确地了解和应对孩子的特殊需求,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特殊家庭教育中也常常面临社会歧视和排斥的挑战。
这种歧视不仅会给家庭带来压力,也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伤害。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在当今社会,特殊家庭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特殊家庭教育指的是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这些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等特殊群体。
这些特殊儿童在教育上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更为复杂和特殊。
本文将围绕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方法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大众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特殊儿童往往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但是当前社会上,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特殊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的数量较少,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问题依然存在。
这就导致了特殊儿童在教育上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教育问题更难以得到解决。
2.教育方式单一问题目前,特殊家庭教育往往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往往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
特殊儿童由于患有各种不同的疾病或障碍,他们对教育的接受方式和方法往往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他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目前的特殊教育往往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特殊儿童的家长往往对特殊家庭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了解不足。
许多家长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并不清楚,他们没有接受专业的教育和指导,也缺乏相应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这就导致了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4.社会环境不利问题当前社会上,对于特殊儿童的社会环境仍然不够友好。
特殊儿童往往容易遭受欺凌和歧视,他们在社会交往和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障碍和困难。
这就导致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缺乏积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二、特殊家庭教育的方法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资源特殊家庭教育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特殊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支持,建立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开展更多的特殊教育培训和支持,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加强特殊教育资源的供给和分配。
2.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式3.提升家长教育意识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殊家庭教育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特殊教育案例问题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特殊教育案例的分析,探讨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简介小明,男,10岁,患有自闭症。
从小表现出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行为障碍。
小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如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学习效果不佳、情绪波动大等。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寻求专业支持。
二、问题分析1. 语言障碍小明患有自闭症,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导致其在学校中难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这不仅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也使其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2. 社交障碍小明在与人交往时存在困难,表现为缺乏眼神交流、表情单一、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等。
这使得小明在学校中感到孤独,难以建立友谊。
3. 行为障碍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如频繁地重复某些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等。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小明自身,也给周围同学和老师带来了困扰。
4. 教育方法不当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小明的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小明的特殊需求,导致其学习效果不佳。
5. 家校沟通不足家长和学校在沟通上存在不足,导致对小明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
这不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小明的发展。
三、解决方案1. 语言训练针对小明的语言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专业的语言训练,如语音训练、词汇训练、句子训练等。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小明理解语言。
(3)鼓励小明多与他人交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 社交技能训练针对小明的社交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社交技能训练课程,如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
(2)培养小明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度,提高其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3)鼓励小明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其社交能力。
3. 行为矫正针对小明的行为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行为矫正计划,如正面强化、惩罚等。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探析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有残疾儿童存在就有特殊教育,要提高残疾儿童的自身素质,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关键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家长必须正视现实,理性定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成才。
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残疾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应遵循特殊教育规律,按照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适于特殊儿童特点的方式方法施加影响,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的身心素质和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对孩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极其重要,不能忽视。
家长要走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接纳自己的孩子,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特殊儿童能够受到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
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孩子从出生起,父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父母者要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扬长避短,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利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
1.有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第二缺陷的出现父母通过多种方式的耐心教育,对孩子基本生存技能的培养有极大作用。
特殊儿童发育早期是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家长及时有效的干预、训练和教育既能有效发展残疾儿童的素质,又能有效防止第二缺陷的出现。
2.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养成,拥有健全人格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充分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帮助孩子学会与外界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怯懦、任性、粗暴、敏感等不良心理品质,树立自信,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建立健全人格。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父母或监护人外出打工,将儿童留在家乡或他乡的一种特殊人群。
然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缺乏足够的学校、教师和教育设施,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造成了知识与技能的差距。
二、情感缺失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家,留守儿童常常面临情感上的缺失。
缺乏亲情陪伴和关怀,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很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甚至走上不良道路。
三、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留守儿童通常需要独自处理各种生活问题,因此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
他们缺乏对危险事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和恶意人士的侵害。
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教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由于长期缺乏与父母以及同伴的接触,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差。
他们缺乏与人沟通和相处的机会,导致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不适应、不自信等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社交能力,也会对他们的未来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五、教育方式单一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教育方式相对单一。
父母在远离家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亲自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只能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远程教育。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容易造成知识和技能的片面发展。
六、缺乏家庭责任感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缺乏家庭责任感。
他们对家庭、对父母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较弱,容易产生家庭观念不健全、家风松散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情感缺失、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教育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家庭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家庭教育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特殊家庭教育指的是有残疾或特殊需要的孩子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这些孩子可能患有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他们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教育。
在特殊家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时也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特殊需要的孩子。
1.问题在特殊家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1 教育资源不足针对特殊需要的孩子,教育资源一般都比较匮乏。
特殊教育师资不足、教具设备缺乏,这给家长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2 学习困难特殊需要的孩子通常都会面临学习困难,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而且学习效果也可能不如普通孩子。
1.3 沟通障碍有些特殊需要的孩子可能存在沟通障碍,他们无法用语言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这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4 心理压力特殊需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老师可能都会面临心理压力。
孩子因为有残疾或特殊需求,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无助;父母可能会因为操劳过度而感到疲惫和挫败;教育工作者也可能面临心理和职业上的挑战。
2.方法虽然特殊家庭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教育特殊需要的孩子:2.1 提供专业支持面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寻求专业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特殊家庭教育更加顺利地开展。
2.2 个性化教学针对特殊需要的孩子,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了解孩子的特殊情况和需求,设计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育。
针对沟通障碍的问题,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沟通技巧。
采用肢体语言、图示和声音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沟通和表达。
2.4 心理健康支持特殊需要的孩子和家长都需要心理健康支持。
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组织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3.结语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值得关注的议题。
特殊教育儿童案例(2篇)
一、背景介绍小明,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时一切正常,但在1岁半时,家人发现他的语言能力发展滞后,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经过一系列评估,小明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小明在学校的表现也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问题分析1. 语言能力发展滞后:小明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2. 社交能力差:小明不善于与人交往,缺乏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难以融入集体。
3.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
4. 情绪波动大:小明在遇到挫折或压力时,容易情绪失控,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特殊教育措施1. 语言训练:针对小明的语言能力发展滞后,学校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语言训练计划。
通过一对一辅导、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 社交技能训练:学校为小明安排了专门的社交技能训练课程,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小明学会与人交往,提高社交能力。
3. 注意力训练:针对小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校采用注意力训练法,如定时学习、完成任务奖励等,帮助小明提高注意力。
4. 情绪管理:学校对小明的情绪管理进行重点关注,通过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小明学会控制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5. 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定期为小明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自闭症相关知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教育,小明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注意力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融入集体,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同时,小明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明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儿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努力,他的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充分说明,针对特殊教育儿童,我们需要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第2篇小明,一个8岁的男孩,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特殊家庭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得到适当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但是,在特殊家庭教育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问题一:教育支持不足在许多地方,特殊家庭教育的支持不足,有些孩子可能无法得到适当的教育和支持,甚至可能会被遗忘。
应对方法: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特殊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更多的资源、培训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等。
问题二:家长焦虑许多特殊家庭的家长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焦虑,因为他们需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应对方法: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可以向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此外,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家庭在孩子教育和照顾方面减轻负担。
问题三:社交能力欠缺许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由于过于依赖家人或者是独立能力不足,社交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
应对方法: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机会,鼓励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社交能力。
问题四:适应能力低下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可能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应对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慢慢适应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同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家长和社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
总之,特殊家庭教育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要想为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与支持,需要政府、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在应对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才能让这些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部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家庭中,孩子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能接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
第二部分:缺乏时间和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父母为了追求事业和经济利益,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而忽视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这导致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忘,孩子们的成长也受到了限制。
第三部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够深入和有效,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疏远会导致孩子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部分:过度溺爱和粗放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过度溺爱。
部分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护和关心,过分宠爱孩子,不愿意给孩子们设置合理的规矩和限制,导致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感的减弱。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粗放,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导致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出现问题。
第五部分:缺乏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许多父母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他们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知识,往往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进行教育,但这种方式可能并不科学和有效。
缺乏专业指导导致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和不足。
第六部分:缺乏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意识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学术成绩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孩子在社会生活和与他人交往中出现困难,缺乏应对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七部分:缺乏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在家庭教育中,很多时候父母只关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缺乏对其优点和潜力的积极引导。
这种消极的态度容易让孩子们产生自卑和自责的情绪,影响其自信心的建立。
第八部分:总结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时间和关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过度溺爱和粗放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缺乏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意识,以及缺乏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
小学生特殊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特殊儿童指的是在智力、感知、语言、情绪、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要特殊教育支持和服务的儿童。
本案例讲述的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关爱和帮助这类孩子,使其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强(化名),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他出生时因缺氧导致脑瘫,智力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行为上存在攻击性和自我伤害倾向。
小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
(二)教育现状1. 家庭教育:小强的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缺乏了解,家庭环境较为紧张,对小强的关爱和支持不足。
2. 学校教育:学校对小强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师对小强的特殊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小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3. 社会支持: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相关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如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师资等。
三、教育策略(一)家庭教育指导1. 提高家长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使其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2. 教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
(二)学校教育改进1. 建立特殊儿童教育团队,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等组成,共同关注小强的学习和生活。
2. 优化教学方法,针对小强的特殊需求,采用个别化教学策略,如简化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提供辅助工具等。
3. 加强情感教育,关注小强的情绪波动,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和自我伤害行为。
(三)社会支持体系1. 建立健全特殊儿童教育政策法规,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益。
2. 加强康复机构建设,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
3. 培养特殊教育师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家庭而言,教育孩子却可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等,这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
本文将从特殊家庭的角度出发,探讨特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方法。
1. 单亲家庭缺乏陪伴单亲家庭中,孩子常常面临缺乏父母双方的陪伴,只有一个父母亲来照顾孩子的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和缺乏安全感,缺少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这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 离异家庭带来的心理影响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父母的离异而导致心理上的困扰和挑战。
孩子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行为反叛等问题,甚至对家庭、父母失去信任和安全感。
3. 重组家庭的融合问题重组家庭指的是离异再婚的家庭,父母双方可能带有不同的孩子,这样的家庭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孩子们可能会面临和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系问题,家庭中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对孩子造成困扰。
1. 父母间的沟通与协调在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中,父母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是特别重要的。
父母双方应该尽量将矛盾和分歧放在一边,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2.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单亲父母应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虽然不再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仍然是孩子的父母,应该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3. 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怀针对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关怀。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感受,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扰。
4. 孩子教育的规划和执行特殊家庭中的孩子,教育是更为重要的。
父母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规划,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本模板】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年级 2016级专业公共管理二班学号 201632030206姓名贺梦瑶二零一七年六月内容摘要我们生活的社会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智障儿童,智障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无法接收全面的教育来帮助他们弥补智力、身心的发展缺陷,习得必要的知识和基本的生存技能,他们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迟早会成为被社会所淘汰的群体。
针对智障儿童,国家为他们开办了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优秀的特殊教育人才为他们提供早期教育、中期教育和高等教育来帮助他们习得必要的知识和基本的生存技能。
只有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对智障儿童的早期干预、训练,习得强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充分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智障儿童的生涯谋取福利.然而,国家一直把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重点落脚于特殊学校教育和社会福利机构的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着重对当前中国的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分析.通过对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找出智障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让智障儿童更好地接受完整的教育,更快地康复并适应社会。
“关键词”: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前言(一)概念界定1、智障儿童本文所指的“智障儿童”是:在0-18岁之间的智力低下和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孩子。
2、家庭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辈进行的教育”。
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是:智障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二)问题的提出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口总数8296万,智力残疾人数554万,1352万的多重残疾人中伴有智力残疾的人数430万,其中智力残疾儿童101万,占智力残疾总人数的10。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特殊儿童是指患有各种智力、情感、身体或社交方面的障碍的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特殊的教育方式。
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1.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
首先,很多家庭缺乏对特殊儿童的正确认识,对他们的需求和行为缺乏理解,导致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存在偏差。
其次,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家庭无法获得专业的辅导和指导,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一些家庭面临经济困难,无法为特殊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公平性。
2.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挑战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特殊儿童的需求多样化,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方法,而家庭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其次,特殊儿童的教育周期长,需要家庭长期的支持和关怀,而一些家庭缺乏耐心和精力,无法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
另外,特殊儿童的教育成本高昂,对家庭经济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家庭难以承担这种压力。
3.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有成果尽管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些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找到了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效提升了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
此外,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相关和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二、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1. 家庭教育资源的丰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多样。
家庭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和资源,专业的特殊教育机构也会逐渐增多,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家庭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而是能够与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 教育方式的个性化未来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异类儿童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但在学习上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他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上成绩优异,但在体育、美术等课程上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小明在课堂上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且动手能力较差。
此外,小明还存在着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与同学的关系较为紧张。
二、案例分析1. 异类儿童的定义异类儿童,又称特殊儿童,是指在学习、智力、行为、情感等方面与同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的儿童。
他们可能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超常能力,也可能在多方面存在障碍。
本案例中的小明,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上表现出超常能力,但在其他方面却存在障碍,属于异类儿童。
2. 异类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异类儿童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异类儿童,教育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3. 案例中异类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往往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明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上表现出超常能力,但在其他方面却存在障碍,教育工作者没有针对小明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教学方法单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明在体育、美术等课程上表现不佳,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3)缺乏家校合作: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可能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未能形成合力。
4. 异类儿童教育对策(1)关注个体差异: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小明,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同时在体育、美术等课程上为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创新教学方法:教育工作者应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最新 特殊家庭教育问题分析-精品
特殊家庭教育问题分析一、特殊家庭学生面临的问题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难以保证。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特殊家庭学生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特殊家庭学生厌学、逃学、辍学。
2.缺少关爱,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以特殊家庭中留守儿童为例,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3.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学生防护能力弱,农村特殊家庭学生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二、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本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超过七十名,占学生总人数的10%以上。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
通过观察、谈话、问卷、家访等调查分析笔者发现,特殊家庭学生在心理上共有以下几个特点:1.消极心理。
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增强,特殊家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一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幸,情绪不稳定,忧虑,消极悲观,对前途信心不足。
中学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非常脆弱,加上特殊家庭子女特殊的情感体验,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理又蒙上了阴影。
2.孤独心理。
由于特殊家庭的家长常常一个人要扮演双重角色,其权威性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特殊家庭家长本身心理上就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使学生感到委屈,内心的情感不能向父母倾诉,又不愿向教师和同学诉说,久而久之,形成孤独心理。
3.逆反心理。
由于家庭原因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因而,心中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对周围产生了怀疑。
他们的知己朋友很少,与教师的相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合作,甚至反感,导致行为上的逆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探析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有残疾儿童存在就有特殊教育,要提高残疾儿童的自身素质,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关键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家长必须正视现实,理性定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成才。
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残疾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应遵循特殊教育规律,按照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适于特殊儿童特点的方式方法施加影响,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的身心素质和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对孩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极其重要,不能忽视。
家长要走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接纳自己的孩子,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特殊儿童能够受到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
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孩子从出生起,父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父母者要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扬长避短,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利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
1.有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第二缺陷的出现父母通过多种方式的耐心教育,对孩子基本生存技能的培养有极大作用。
特殊儿童发育早期是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家长及时有效的干预、训练和教育既能有效发展残疾儿童的素质,又能有效防止第二缺陷的出现。
2.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养成,拥有健全人格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充分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帮助孩子学会与外界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怯懦、任性、粗暴、敏感等不良心理品质,树立自信,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建立健全人格。
二、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社会和相关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由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教育观念的落后(1)片面认为教育仅是学校的事。
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而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到学校。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认为孩子自身存在缺陷,应依附家长。
很多特殊儿童家长把孩子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归因于孩子自身的残疾,从而过分强调孩子对家长的依附,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更难以给予孩子应有的地位。
过分强调儿童自身存在的缺陷,不但不能帮到孩子,反而会影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2.教育方法的落后(1)缺乏耐心与信心。
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特殊儿童的康复是一个缓慢、艰巨而又长期的过程。
例如,一个在智力上有着特殊需要的儿童从接受康复训练到有相应的反馈可能要经过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可能我们的家长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却不能迅速表现出来。
由于家长在心理上的不自信,在认识上不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再加上康复心切,想通过训练使孩子立即获得应有的能力,当这一切都来得太迟时,家长就会对自己的努力产生质疑,对孩子康复的可能性加以否定,对孩子失去耐心和信心。
(2)过分的溺爱。
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被过分溺爱的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娇气、自主意识差,任何事都依赖父母,过分溺爱还会使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的爱因强烈的内疚、负罪感而发生偏差,不能理智地关爱特殊孩子,而是溺爱,甚至是放任。
三、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1.家长思想观念的错误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儿童自身的不足,限制其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明白,特殊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应立足于促进特殊儿童身体、认知、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对特殊儿童实施康复的同时,要帮助特殊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特殊儿童所做的努力不应仅仅局限于“不足”。
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低期望,导致教育的低要求,使特殊教育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育效果不好。
受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都误读了缺陷的影响,只看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忽视他们的特殊潜能。
2.不良的家庭环境(1)父母工作忙。
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消极的作用。
一些家长由于在外地工作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把孩子寄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
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他们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同时,老人由于身体条件或是知识水平的限制,一般都难于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完整的家庭干预。
(2)生活环境单一。
由于特殊儿童生活环境单一,与同龄伙伴接触少,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来到特殊学校即使渴望与伙伴交往,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在环境单一的条件下生活,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及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及时训练,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单亲家庭。
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严峻考验。
特殊儿童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家长付出更过的关爱,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使特殊儿童连基本的关爱都得不到,身心健康发展更得不到保障。
四、解决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积极参加学校教育。
家长和教师都有着让特殊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家长可通过书信、电话或面谈经常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向教师提供孩子的个性、成长史、在家表现、对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对孩子的期望等供教师参考,按时参加家长会,积极参加和协助学校的活动,家长还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班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如何克服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等。
通过沟通,可以使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关于特殊儿童的教学安排和课程开发,家长也要积极和学校合作,与学校共同制定有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课程。
(2)正视残疾事实,尊重孩子的基本权益。
残疾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
随着特殊教育由慈善型向权益型发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益,让他们具有独立人格。
不要因为孩子的缺陷而将他们限制于封闭的家庭环境中,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应协助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走向社会,让他们与同龄人享有相同的基本权益。
2.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成才(1)家庭教育以表扬为主,树立信心。
家庭教育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表扬和批评并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能够理解特殊儿童,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并加以疼爱和关怀,这才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态度。
(2)不过分溺爱,家长及时对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独立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家长应该摆正心态,落实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并将三者统一起来。
(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只关注特殊儿童的身体健康远远不够,家长还应该从细微处关心和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给以辅导,让孩子的心理一直处于积极、阳光的状态。
(4)家庭教育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家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必须重视榜样的感化、熏陶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树立自身的优良形象,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成长甚至未来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特殊儿童的家长还是特殊教育的研究者,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高度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特殊儿童的教育不仅需要家长担负主要职责,学校和社会应给家长必要的支持和配合,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给特殊儿童一片蓝天。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旦发现孩子在任何方面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地采取措施,尽量从最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分析,了解了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2篇:对现代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分析众所周知,特殊儿童的发展跟家庭教育的程度是分不开的。
我们必须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以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研究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受到的社会的支持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措施,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帮助。
第一章研究设计一、调查对象该项研究主要以特殊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学前儿童康复中心的特殊儿童的父母。
这些特殊儿童的身体障碍主要包括: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等,正是由于这些障碍才使得这些孩子需要特殊的照顾。
特殊儿童的年龄在4-12岁之间。
二、调查方法从所有的调查情况中随机选出20份调查情况表,与此同时,对调查表中所涉及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清楚的了解作为特殊儿童的父母他们的看法。
根据访谈的结果,加上一些调查清况,相关人员编制一套《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问卷》初稿。
用编制的初稿对内蒙古自治区内的6所特殊儿童教育机构(3所公立,3所民办)近100名父母进行测试,并及时的将问卷收回。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删除了部分题目,最后形成20道题的问卷定稿。
问卷定稿共发放800份,收回745份(有效份为741,有效率约为93%)。
三、分析框架通过专业人士对数据的分析,了解了社会的支持情况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是客观的、可见的、比较实际的支持。
第二种是主观的、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这能够得到广大社会认识到支持和理解。
第三主要是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
第二章调查结果一、客观支持方面(一)微观层面特殊儿童的父母受到的客观支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经济支持,另一个是技术支持。
特殊儿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花费的费用占了家庭总支出的80%及以上。
约40%的家长认为在所有的费用中90%的经济支持都是源自于自己最亲的人,另有10%的家长认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基本没有提供任何的经济支持。
在技术支持这一方面,技术支持比如为特殊儿童提供矫正的方法、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能力,约20%的父母认为技术支持75%以上都是来自于家庭主要成员。
约18%的人认为家庭主要成员没有提供任何的技术支持。
(二)中观层面特殊儿童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得到最多经济支持或技术支持的是教育机构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