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7《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中旬刊)总第488期
作为金融界的“朝阳产业”,信用卡业务目前正以“井喷式”的速度在飙升。根据央行的统计,截至2005年9月,我国银行卡发卡机构达190多家,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约9.18亿张(见图1),各金融机构装备的联网自动柜员机(ATM)总计约8万台(见图2)。截至2005年6月,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为24.06万亿元,实现跨行交易15.4亿笔,交易总额7451亿元。市场份额排名前11位的银行每年的发卡量都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从1999年~2005年的发卡量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最高如光大银行,2003年达到441.84%。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公民用卡意识的增强,各家银行未来几年每年至少能够保持15%~20%的增长率。但是,由于信用卡业务存在特殊性,信用卡风险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信用卡欺诈造成的损失达到1亿多元。因此,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原因1.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
我国发展信用卡业务的最大障碍是没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个人征信体系。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更是薄弱环节。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政府部门之间、甚至银行之间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没有实现共享。各商业银行对于目标客户的信用评估,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数据的限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目标客户的信用等级,使防
范信用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由于我国对个人资信系统缺乏统一的登记、管理,长期以来,个人失信的社会成本相当低廉,只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上,并不会受到相关严厉的惩罚。这样,必然造成恶意透支现象屡见不鲜。
2.网络支付蕴藏风险
电子商务近几年的遍地开花,网络交易的迅猛增长,并不能掩盖电子商务仍潜存着许多漏洞这一事实,而且伴随网络的“长大”,这些早先的技术“缺陷”与“漏洞”正迅速演变成足以致命的黑洞。最新数据显示,虽然欧盟各国网上支付只占信用卡支付总额的2%,但遭遇的消费者投诉却占总投诉量的一半。
3.商业银行发卡过度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信用卡这一高利润的市场,除少数几家银行还没有发行信用卡,大多数银行都全力以赴投入到抢夺信用卡用户的“圈地”运动中,而且都建立了各自的信用卡系统,导致信用卡的发行近乎泛滥。根据VISA国际的调查,中国信用卡潜在目标人群仅为3000万至6000万之间,而目前我国银行的设计发卡能力已经超过了3000万张。有许多银行重量不重质,降低了对信用卡用户条件的审核。其最终结果是信用卡用户含金量不高,尤其是在高端客户和产品细分上。与此同时,严格的信用卡管理措施没有跟上,内控制度不完善,必然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信用卡诈骗不断发生。
二、信用卡风险的类别1.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
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目前,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隐蔽性最强的信用卡犯罪手段,因而对发卡行的资金安全危害也极大。二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这是持卡人充分利用信用卡的责任条款,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称没有进行交易或者没有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一些持卡人假装信用卡丢失,即到商业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而银行误以为是窃取信用卡者透支,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四是利
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持卡人利用多张贷记卡大额透支,发放高利贷,从而达到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2.来源于商家的风险
一是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信息,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不法雇员会使用客户信用卡消费,并将非法使用出现的发票自行扣压,致使客户受到损失。 二是不法商家欺诈。不法商家通过与知名商店相近的域名或者邮件引导消费者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难以识别互联网商家的真伪,很容
信用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苗 绘 李海申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当前,信用卡的发卡数量急剧扩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信用卡风险愈来愈高,因此防范信用卡风险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国家建设信用体系,而且需要商业银行严格信用卡管理、持卡人增强防范意识,从而有效化解风险。
[关键词] 信用卡风险 成因 防范
378
《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中旬刊)总第488期
易轻易提交支付信息。特约商店老板自己伪造客户购货发票,然后拿假发票向银行索取款项。
3.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
一是盗窃。盗窃者会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如果持卡人挂失不及时,将给欺诈者更多的盗刷机会。二是复制。在宾馆、饭店这类场所,授权环节通常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道德的职员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得磁条信息。三是ATM欺诈。发生于ATM设备的欺诈通常是因为密码被窃取或者被伪造,甚至是暴力抢劫。通常欺诈者会在ATM插卡槽中置入微型读卡设备,并在隐蔽处安装微型摄像头记录持卡人输入密码的动作。四是伪造。犯罪分子先获取客户的信用卡资料,如盗取,或在键盘输入设备里非法安装接收设备获取,或计算机黑客通过攻击网上银行系统获取,再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五是身份冒用。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个人身份信息如社会保险号码、信用卡号码、家庭地址、电话等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而网上罪犯可以破入虚拟叫款机,窃取商户的网络标信之后模拟商户行为。六是虚假申报。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或谎报卡片丢失,然后实施欺诈消一费或取现,使银行蒙受损失。
4.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已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或擅自超越权限,套取大额现金;或通过更改电脑客户资料和存款余额,盗取现金。有时发卡行内部人员同社会上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共同作案。
三、信用卡风险的防范
1.完善监管信用卡业务的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虽然有《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但关于信用卡犯罪的细则规定及具体实施办法尚不完善,应尽快出台一部关于信用卡的专门法规。一是要将与伪卡犯罪相关的各环节的行为定为犯罪行为。包括:以非法获取利益为目的,盗取、持有、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的行为;持有、制造、提供、收受或变造信用卡器材或原料的行为;持有、使用、骗领、运输、销售、提供伪造或变造信用卡的行为。二是应修改“恶意透支”的认定标准。由于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应当适当提高认定恶意透支的限额标准,另外应区分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界限。
2.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一要建立信用档案,形成信用长效机制。应建立个人信用收集、评估和供给的中介机构。个人信用状况可以上网供发卡银行等各方面查询和使用,实现信用资料的查询、交流与共享的系统化。二要建立严格的信用监督机制。应加强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将个人履行信用的相关信息定期公布,置于公众舆论监督之下。另外,应建立信用奖惩制度。不断考查个人的信用状况,使守信者真正得到实惠,使失信者得到惩罚,恶意透支者受到打击。通过信用监督机制,使个人在短期的违约收益和长期的个人信用损失之间做出明智选择,规范自身行为,向守约和长期化发展。
3.发卡银行要严格信用卡管理
一是严格发卡制度。商业银行应认真审核客户资料,谨慎发
卡,把好“准入关”。发卡银行在受理客户信用卡申请业务时,须严格审核客户所提供的信息材料,确定其真实性后,进行相关资信评估、区别授信。二加强透支管理。应及时掌握信用卡透支情况并加以区别。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要区别对待;经常透支的客户应建立专门档案并加强管理。三要严格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从临柜收表、调查、审查、档案的建立、打卡、发卡、索权、授权、微机操作、透支款的追索、空白重要凭证的管理等建立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有效地遏制违章违纪案件的发生。四是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高信用卡竞争力及效益。
4.持卡人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持卡人必须了解自身的权益和责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损失。一要经常查询余额,核对每笔支出,发现问题及时举报。二要采取相应保密措施。如正确设置密码,密码应不容易被别人想到;应将信用卡、身份证、密码分开放置,不能将密码写在卡上;将卡号登记在案,或注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便于及时挂失。三要作好保护措施。办理存取款手续应与别人保持“一米线”;信息勿在公共场所被他人发现;信用卡绝对不要离身,不要拥有二张以上的信用卡。四是取款后妥善处理自己凭条,以免被他人获得。
5.利用高科技手段控制风险
一是要提高防伪技术。到目前为止,磁条是应用最广泛的防伪技术。磁条包含标准的数据道,保存持卡人账号、密码、余额等信息。今后可尝试采用更新的技术用于防伪。比如,照片身份识别,将持卡人的照片印在卡片上;全息摄影,在卡片中嵌入全息摄影标签,欺诈者复制出来的质量通常无法过关;紫外打印,类似于纸钞的防伪,商家必须配备紫外照射设备以检验卡的真伪。二要提高验证技术。传统的验证技术是设置签名区与作废日期。提交签名是验证持卡人合法身份的重要步骤,由商家职员比较收据与卡背面的签名来完成。在争议处理过程中,收据上的手写签名也是最重要的证据。在美国,对付无卡交易欺诈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地址验证服务。通过比较送货地址与注册的账单寄送地址以验证持卡人的身份。三是加强欺诈监测与预防工具。止付名单可以有效防止可疑卡的非法使用。银行在持卡人挂失后便在授权系统中冻结该卡并提交信用卡国际组织,信用卡国际组织维护该名单并分发至收单行与商家。
总之,信用卡犯罪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我们防范信用卡风险的方法、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风险防范的新方法,加强风险控制的措施,从而保障正常的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胡 勇 张永青:信用卡风险管理[J].特区经济,2006, (1)[2]叶 莹:论我国信用卡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06, (4)[3]迟国泰 许 文 孙秀峰:个人信用卡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与模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
[4]殷 建: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的分析[J].中国信用卡,2006, (14)
[5]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自主创新继往开来推动金卡工程向纵深发展[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