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类癌
肺类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类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65a797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8.png)
肺类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原发性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肺类癌)是一种原发于肺内的少见低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癌,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细胞,也可以来源于 Kulchitsky 细胞、神经内皮细胞戒多向分化的支气管内皮干细胞,在病理上主要根据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以及坏死区域增多分为典型类癌和非典型类癌。
按部位分为中央型类癌和周围型类癌,多数文献认为中央型类癌要比周围型类癌多见。
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与其它肺内肿瘤鉴别较难,易误诊为肺癌。
鉴于此,笔者先把园内有病理结果的 30 例肺类癌病例链接贴友的精彩分析,结合文献,初步归纳,旨在从影像上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类癌是好发于消化道的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在肺部较少见,据文献统计肺类癌发病率仅占肺部肿瘤疾病的1%-2%,发病年龄大多在 40 岁以上。
高少收集的园内 30 例肺类癌病例,男 13 例,女 17 例,与文献报道男女发病均等基本相符。
病患年龄大部(约占80%)超过 40 岁,只有 6 例在 32 岁以下,最小 13 岁,最大 75 岁,年龄跨度较大,平均 49 岁,与文献报道相符。
肺类癌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可有胸痛、咳嗽、咳痰、咯血,也可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
另外,由于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阵发性潮红、腹泻及哮喘发作样呼吸困难。
临床根据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分为分化较好的典型类癌和有侵袭性的不典型类癌,其中不典型类癌具有淋巴道与血道转移等特点,患者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可达到40%-48%,远处转移达到20%,转移至肝脏、肾上腺、骨骼、颅脑及皮肤等处常见,WHO 将它归为低度恶性肿瘤。
典型类癌则少有此特点,一般局限于支气管壁内。
肺类癌病理上分为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其中典型类癌占大多数,不典型类癌仅占11%-24%,有文献报道类癌和未分化小细胞肺癌均来自支气管黏膜上皮的 Kultchitsky 细胞(又称嗜银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根据组织学分 3 级:K 细胞 I 型,即典型类癌,K 细胞 II 型,即非典型类癌,K 细胞 III 型,即小细胞肺癌,从组织学上将类癌与SCLC 联系,表明同属一个家族,但恶性程度逐渐增高。
支气管肺类癌
![支气管肺类癌](https://img.taocdn.com/s3/m/05d730f2c5da50e2534d7f68.png)
类癌一、类癌病理学(1)来自于支气管粘膜表面的神经内分泌嗜银细胞,即Kulchtsky细胞,属于低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2)1991年Travis等提出将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二级四类,依据其恶性度由低到高名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肺小细胞癌。
(3)肺类癌是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4)典型类癌a. 占类癌的大多数(75%-90%),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肿瘤分泌激素的质和量。
b. 典型类癌分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占90%。
典型类癌中80%发生在主支气管、叶或段支气管,1%发生在肺内。
其中叶支气管受侵是最常见的。
c. 低度恶性,5年生存率95%-100%,10年生存率92.4%。
d. 中央型肺癌的分类:腔内型类癌: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到肿瘤主要向腔内生长,呈息肉状,多数支气管类癌表面覆盖一层完整的支气管粘膜上皮,可称为腔内型类癌。
壁间型类癌:某些类癌肿瘤也浸润支气管,有些肿瘤跨越支气管壁后向外生长,累及支气管旁淋巴结并与之融合,使整个肿瘤在CT影像上显示为哑铃状,称为壁间型类癌。
腔外型:肿瘤大部分在管壁外生长者更多见,称为腔外型。
e.周围型肺癌不足10%,发生于小支气管粘膜的腺体上,表现为肺周边的小结节,肿瘤细胞可浸润至周围肺组织甚至胸膜下。
(5)不典型类癌a. 属于中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b. 远比不典型类癌少见,占类癌总数的10%-25%。
c. 也分周围型及中央型d. 不典型类癌呈浸润性生长,易侵袭血管和淋巴管,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近70%,5年生存率74.5%,10年生存率49.8%。
二、类癌临床表现1.典型类癌平均年龄40-45岁,而且常发生于小于20岁的患者中,该肿瘤比其他类型肺癌更容易发生在更年轻的群体中。
女性常见,与吸烟无关。
2.肺类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相似。
3.临床表现依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而有明显的差异。
当瘤体较小或为周围型时可长期没有症状而被偶然发现。
(内科学课件)17.支气管肺癌
![(内科学课件)17.支气管肺癌](https://img.taocdn.com/s3/m/7d56a7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0.png)
营养康复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充
足的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与支持
患者护理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生活照顾、药物管理等。
家属支持
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支持者,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要了 解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监测与评估
建立肺癌防治协作网
对肺癌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致癌因素。
加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社区之间的协 作,形成肺癌防治的合力。
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肺癌的预防知识和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认知 度和参与度。
健康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邀请 专家为公众讲解肺癌的防治知识,提 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支气管袖状切除
适用于肿瘤位于支气管开口处 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支气管
来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
肺叶切除
对于较大的肿瘤或肿瘤位于肺 叶内的患者,需要进行肺叶切
除。
淋巴结清扫
手术时需对淋巴结进行清扫, 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
药物治疗
01
02
03
化疗
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 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 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 等。
肿瘤细胞可侵犯周围组织,并 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至其他部 位。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速度因 个体差异而异,与基因突变、 细胞凋亡和免疫逃逸等多种因 素有关。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肿瘤的生长通常呈浸润性,可沿 着支气管壁扩散,也可侵犯周围
肺组织。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出现支气管 阻塞、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
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https://img.taocdn.com/s3/m/bc94db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6.png)
胸部钝痛或隐痛, 深呼吸或咳嗽时加 重。
发热
不规则发热,抗生 素治疗无效。
咳嗽
持续咳嗽,尤其是 刺激性干咳,痰少 或无痰。
呼吸困难
活动后气短,休息 后可缓解。
体重下降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 降,食欲减退。
诊断方法与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家族史、 吸烟史等。
体格检查
检查肺部呼吸音、啰音等异常Fra bibliotek体征。感谢您的观看
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contents
目录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预防与康复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预后与转归
0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起源于 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肿瘤。
分类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可分为非小细 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 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以上,小 细胞肺癌占10%-15%。
手术效果
早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经过 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长期生
存率较高。
药物治疗
01
化疗
化疗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于 晚期患者,化疗可以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等。
02 03
靶向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原发性支气管肺 癌的重要治疗手段。靶向治疗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肺 癌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组织学类型
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预 后不同,其中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 较高,预后较差。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1)](https://img.taocdn.com/s3/m/7fef4a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4.png)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支气管肺癌是指肺内起源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支气管树的任何部位。
据统计,支气管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围绕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一些必要的介绍和概述。
一、疾病概述1.1 定义支气管肺癌是指肺组织内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结构的上皮细胞或腺体、黏液或其他组织,病变范围可涉及到任何一个肺叶以及周围组织。
1.2 分类根据病理形态特征和临床表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 腺癌:占原发性肺癌的40%至50%。
② 鳞癌:以烟草中的鳞状上皮细胞作为起源,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20%至30%。
③ 小细胞肺癌:也称为燃烧细胞或肺癌的橄榄球形细胞,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15%至20%。
④ 大细胞癌:起源于肺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5%至1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1 病因可以肯定的是,吸烟是导致支气管肺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可以导致多种致癌物质的积累,从而增加患支气管肺癌的风险。
此外,气体和颗粒物的长期暴露,如空气污染、工业环境污染和二手烟等,也被认为是支气管肺癌的诱因。
2.2 发病机制长期吸烟或暴露在环境致癌物质中会导致肺部内部的细胞皮层发生变化,与健康肺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便演变成为癌细胞。
这些癌细胞可以不断地分化和增殖,形成肿瘤。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3.1 临床表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往往无特殊症状,但一旦病情进展,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气喘、喉咙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咳血等。
此外,患者普遍出现了消瘦、疲劳、贫血、纳差等症状,造成身体的大量不适。
3.2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支气管肺癌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检测,包括病理学检查、血液和呼吸功能检测、胸部X光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还可以通过活检、淋巴结穿刺和骨扫描等进一步确定病情。
四、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4.1 治疗方法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非常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需根据病情、肿瘤部位和病人身体条件等因素进行度身定制。
支气管肺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
![支气管肺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https://img.taocdn.com/s3/m/6ed068ae647d27284b7351e4.png)
支气管肺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
支气管
肺癌
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如下,希望对各位主管
(1)胸痛:可出现持续、固定、剧烈的胸痛,由于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所致。
与呼吸、咳
嗽无关。
(2)呼吸困难:癌肿阻塞气道及并发肺炎、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等,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
(3)声音嘶哑:癌肿压迫与转移,压迫喉返神经。
(4)吞咽困难: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引起。
(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可有
头痛
、头昏或眩晕,是由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6)其他: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压迫综合征、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及肥大性骨关节病、高钙血症,还可有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肿大,部分肺癌病人有杵状指(趾)等。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诊断及鉴别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诊断及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d9f5269ddd88d0d233d46a22.png)
趋势 ,而且趋于年轻化。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 的早发现、早诊 断有重要 意义 。普通乳腺钼靶 x摄影的检查方法 ,已经不能适 应现代 医学 的发展 ,单靠此 方法检查乳腺 的恶性病 变 ,如肿 块 的阴影 、早期微小钙化灶等 ,容易造成 漏诊 、误诊 ,不能够清 晰 准确地反映真实的病情。而 随着 CR技术 的广泛应用 ,数字 化 图像的产 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 了这一 问题 ,提高 了早期乳腺癌
鉴 别 诊 断
3.0 mill,重 建厚度 3.0 mm,螺距 1.O;增 强扫描采 用高压 注射器
经肘静 脉团注碘海醇(300 m mL)90 mL,流率 3.5 mL/s.图像后
类癌是一种十分少 见的神经 内分泌肿 瘤 ,可发生于全身各 处理 主要采用 多平 面重 组 (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及 曲
不典 型类癌 (AC)主要需 与周 围型肺癌 、结 核球及转 移瘤
(KCC—I),即典型类癌(typicalcarcinoid,TC)。此型多表现为中 等相鉴别。周 围型肺癌周围常见 毛刺征 、胸膜 凹陷征 ,而 AC边 央型『】·21,病灶向支气管 内生长 ,形成突入管腔的息肉样肿物 ,边 缘较光滑 ,且常可见点状钙化特点 ,前者 钙化 罕见 ;结核球患者
个部位 ,绝大部分发生于消化道 ,阑尾较 多见 。而发生于支气管 面重组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技术。
肺部者 十分少 见 ,属低度 恶性 ,分 别约 占原发性肺肿瘤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1.3 图像分析 由 2名 主治 以上职称 的放 射科 医师共 同
7%和原发性肺恶性肿瘤 的 1%~2%.起源于支气管肺黏膜及黏 对病灶 的 CT表现进行全面分析 ,并 达成 一致 意见 。内容包 括 ,
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
![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18114d6369dc5022abea00bb.png)
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类癌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最常见于消化道、小肠和阑尾[1] ,肺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极低,占所有肺癌的1%- 2%[2、3]。
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肺类癌,结合文献总结其CT 表现,增加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2年2月至2006年11 月间的经手术和/或病理学证实的肺类癌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6~70岁,平均50岁,50岁以下3例(占37.5%)。
临床症状:咳嗽3 例,其中1 例伴咳血痰,1 例伴发热;胸闷2 例,其中1 例有胸痛;仅表现为发热者1 例;体检发现2 例,追问病史无任何不适。
术前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1. 2检查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16排CT机,扫描参数:电压120〜140kv,电流240〜300 mA 螺距1. 375〜1. 75,层厚7. 5 mm 矩阵512X512,重建层厚0. 625〜1 . 25 mm用高压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100〜120 ml 。
注射速度3. 5〜4. 0 ml/s 。
?CT表现:本组病例均为单发的类圆形(6例)、分叶型(1 例)或不规则型肺内肿块,中央型及周围型各4例,肿块边界尚清, 2例见短毛刺, 6例位于右肺,其中1 例右肺门, 2例右上叶,2例右下叶,1例右中叶,2例位于左肺,分别位于上叶和下叶;肿块大小不一,最小3 cm x2 cm,最大7 cm x6 cm,平均直径4. 8 cm;平扫肿块密度均匀6例(占75% , 2例不均中心密度稍低,增强后中度以上强化(CT值上升40 Hu以上)5 例,轻度强化3例(CT值上升小于30 Hu),CT值平均上升40. 3 Hu;未见明显的钙化、空洞及出血坏死。
本组病例见阻塞性肺炎1例,未见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不张。
同侧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未见有远处转移(肝脏)。
?2手术及病理结果?6 例行手术切除, 2 例经纤维支气管内镜活检,其中典型类癌(TC)5 例,不典型类癌(AC)3 例,手术中行局部淋巴结清扫, 2例有肺门淋巴结转移。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https://img.taocdn.com/s3/m/bcc36c9125c52cc58ad6beb2.png)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尤其在发达国家。
世界上至少有35个国家的男性肺癌为各癌肿死因中第一位,女性仅次于乳腺癌的死亡人数。
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
男女患病率为2.3:1。
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
在我国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表明,肺癌在男性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中占第五位,全国许多大城市和工矿区近40年来肺癌发病率也在上升,个别大城市肺癌死亡率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病因】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
一般认为肺癌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一、吸烟已经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内外的调查均证明80%-90%的男性肺癌与吸烟有关,女性约19.3%-40%。
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
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
戒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随戒烟年份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戒烟持续15年才与不吸烟者相近。
吸纸烟者比吸雪茄、烟斗者患病率高。
经病理学证实,吸烟与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上皮细胞增生、鳞状上皮化生、核异形变密切相关。
动物实验也证明,吸入纸烟可使田鼠、狗诱发肺癌。
纸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benzopyrene),为致癌的主要物质。
被动吸烟也容易引起肺癌。
1979年第四届国际肺癌会议中报告女性中丈夫吸烟者肺癌危险性增加50%,其危险度随丈夫的吸烟量增加而增高,停止吸烟则减少。
上海市进行了人群中发病的1500例配对调查结果说明肺癌和被动吸烟的危险性只存在于18岁以前接触吸烟者,而18岁后与被动吸烟的相关不大。
二、职业致癌因子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铬及某些化合物、镍冶炼、氡及氡子体、芥子体、氯乙烯、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等。
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pt课件
![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ee215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1.png)
高危人群的排癌检查
• 1、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 治疗无效
• 2、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发生 改变者
• 3、持续或反复在短期内痰中带血而无其 它原因可解释者;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 的肺炎
• 4、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 大量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炎效果不 佳
• 5、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或杵状指
• 6、X线的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性肺不 张
• 7、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肺门阴影增大
肺癌的TNM ………………………....…分……期……………………………
0期
Tis原位癌(TisN0M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 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病理特点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烟 公认 2、大气污染 3、职业致癌因素 4、放射线 5、饮食营养 6、其他:感染(结核、真菌、病毒),
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低下
(二)化学药物治疗 小细胞癌 非小细胞癌
治疗
(三)放疗 姑息、根治 (四)肺癌介入治疗 (五)生物治疗 (六)基因治疗
复习思考题
1 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可分为哪几 类?按组织病理学如何分类? 2 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3 哪些辅助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 断? 4 试述肺癌的治疗原则。
谢谢!
左下叶后基底段腺癌
左上叶肺癌并左上叶不 张
左下叶肺癌并左下肺阻塞性肺炎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https://img.taocdn.com/s3/m/c8a7562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a.png)
1.概述
主要内容
2.病因
3.临床表现
4.诊断
5.鉴别诊断
6.治疗
一、概述
• 1.定义: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及腺体的癌症。
• 2.分类
• 1)临床: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比非小细胞恶性程度比较高,
容易发生远处的转移。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一般比
较短。)
3.胸外转移表现
颅内转移—神经症状 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
异常。 癫痫发作、偏瘫、小脑功能障碍、定向力和
语言障碍
3.胸外转移表现
骨骼转移—骨痛、病理性骨折
多见于小细胞肺癌
腹部转移—胰腺炎症、阻塞性黄疸
4.非转移性胸外表现(副癌综合征)
内分泌及代谢:库欣氏综合征、高钙血症、低 钠血症、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 皮肤:皮肌炎、异常的皮肤色素沉着等。 肌肉:肌无力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神经系统:精神异常、痴呆等。
• 1.2周围型肺癌
⑧ 空泡征 肿瘤内小的低密度影,为未闭塞的小支气管或肺泡, 多2~3 mm大小。
• 1.2周围型肺癌
⑨ 癌性空洞 恶性结节(肺癌)的中央缺血坏死,坏死物经支气管 排出形成空洞称癌性空洞。癌性空洞常为厚壁偏心空洞,洞 壁厚薄不均。
• 1.2周围型肺癌
⑩ 钙化 斑片状钙化位于肿 瘤中心, 肿瘤坏死后发生; 结节状钙化多位于周边, 肿瘤将原有钙化包裹所致。
提示结节为恶性结 节、肿瘤已向淋巴 管转移。
• 肿瘤向淋巴管转移主要有3种途径: ①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使癌细胞逆行通过淋巴系统向
肺内淋巴管扩散; ②肺毛细血管内的多发癌栓子通过毛细血管向血管周围 的淋巴管扩散;
原发性肺癌
![原发性肺癌](https://img.taocdn.com/s3/m/6804c2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2.png)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肺系统的恶性肿瘤。
肺癌患病率日前已列为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其病死牢也位居各种癌症之首。
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常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前者肿瘤发生在段及段以上支气管,后者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
病理组织学将肺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
此外尚有腺鳞癌、癌肉瘤、巨细胞癌等。
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措施,但其远期疗效均不理想。
【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大小、病理类型、病程及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其表现可分为:1.原发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块引起的症状咳嗽(特别是刺激性干咳)、痰血或咯血、哮喘、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发热、咳痰)。
2.原发周围型引起的症状胸膜或胸壁受累引起的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肿瘤形成空洞而发生的癌性脓疡。
3.淋巴结转移引起的症状气管受压引起呼吸困难、食管受压引起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引起音嘶、膈神经受累引起的膈麻痹和呼吸困难、颈交感神经受累引起Horner氏征、颈8和胸l神经受累引起的疼痛和肺上沟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心包积液、心律不齐及小力衰竭、淋巴梗阻导致胸腔积液、肺内淋巴管播散引起呼吸困难、缺氧。
4.胸膜转移产生胸水。
5.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骨转移:疼痛及运动障碍,脑转移: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限局性症状和体征,肝转移:上腹痛、黄疸。
6.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癌综合征)。
【诊断要点】1.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
2.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警惕本病可能:(1) 刺激性咳嗽2~3周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呼吸系疾病咳嗽性质及频度发生改变者;(2) 持续或反复短期内痰中带血,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3) 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炎者;(4) 持续存在的局限性哮鸣音;(5) 胸片显示肺不张或孤立球形病灶、胸腔积液。
(6) “肺结核”病人经正规抗痨治疗无效,或X线胸片发现病灶逐渐增大者3.对可疑病变需考虑以下检查:(1) 痰查癌细胞;(2) 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刷检和活检;(3) 经支气管肺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4) 胸水病理检查;(5) 胸腔镜肺活检;(6) 肿大的浅表淋巴结活检。
原发支气管肺癌(一)
![原发支气管肺癌(一)](https://img.taocdn.com/s3/m/1ee1da7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8.png)
原发支气管肺癌(一)原发支气管肺癌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肺癌类型,占据了肺癌的大部分比例。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癌发病率有所上升,其中原发支气管肺癌也随之增多。
什么是原发支气管肺癌?原发支气管肺癌是指肺部的恶性病变,从支气管起源的癌症。
支气管分支复杂,因此该癌症的浸润范围也比较广泛,病变的恶性程度也较高。
病变通常在支气管管壁开始,然后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
该癌症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气喘等,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等。
发病原因原发支气管肺癌的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是明显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二手烟、空气污染和遗传。
长期吸烟是导致原发支气管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导致的肺癌也占据了全球肺癌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此外,空气污染和遗传也可以导致肺癌发生,但是其比较低而且复杂度较高。
预防方法为了预防原发支气管肺癌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远离吸烟:长期吸烟可以导致原发支气管肺癌的发生,因此戒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2.减少暴露于空气污染中:工作和居住环境中的空气污染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少暴露于污染空气中。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支气管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主要是将癌症肿瘤切除;放疗则采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治疗,也就是放射治疗;化疗则是通过药物治疗,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靶向治疗则是针对癌症细胞表面的分子靶标,使用特定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总结原发支气管肺癌是一种侵犯性强、危害巨大的肺癌类型。
虽然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是吸烟和空气污染等因素都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减少原发支气管肺癌的发生,我们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戒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尽量减少暴露在污染环境下。
当然,及早发现和治疗原发支气管肺癌也是十分重要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pt课件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9a5a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d.png)
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疗
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实时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综合治疗
将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THANK YOU
0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症状和诊断
早期症状
咳嗽
持续咳嗽,尤其在夜间,无痰或仅有少量痰 液。
呼吸困难
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胸痛
胸部钝痛或隐痛,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发热
持续低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晚期症状
体重下降
无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
声音嘶哑
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 哑。
咯血
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
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病 情发展,制定相应的护理 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预后效果。
0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科研进展
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
针对肺癌细胞中的特定基 因突变,研发出针对性的 药物,如EGFR抑制剂、 ALK抑制剂等。
免疫治疗
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 瘤细胞的方法,如PD-1抑 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药物治疗
化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 或阻止其生长,化疗是原发性 支气管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 杉醇等。
靶向治疗
针对肺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 ,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常 见的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等。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 免疫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攻击能 力,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免 疫治疗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 、纳武利尤单抗等。
支气管肺癌诊断金标准
![支气管肺癌诊断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cd90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c.png)
支气管肺癌诊断金标准支气管肺癌是指来源于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
支气管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难以发现。
随着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指标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气管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肺癌诊断的金标准。
1. 影像学检查支气管肺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MRI、PET-CT等。
其中,CT是支气管肺癌诊断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等。
PET-CT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并不是所有支气管肺癌都能检测到代谢亮点。
因此,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提高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支气管肺癌诊断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是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学、痰液细胞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细胞学检查对于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可以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评估来确认肿瘤的类型和程度,以及肺外转移的情况。
支气管肺癌诊断的最终手段是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病理标本,可以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边缘状态、深度浸润程度、侵犯周围组织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是支气管肺癌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指导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4.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组织中产生或在患者体内产生的物质,常用于协助诊断、评估疗效和预后。
支气管肺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YFRA21-1、SCC等。
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对支气管肺癌诊断、分期和预后进行辅助诊断,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支气管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综合多种检查手段的结果。
应按照诊断流程,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和分期,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名词解释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362da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8.png)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名词解释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位于支气管和肺软组织的恶性肿瘤,也称为肺癌。
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已成为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可能会伴有血痰,当咳嗽很久但无法缓解时,应该及早就诊。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咳痰会有血丝、气促、呼吸困难、乏力、咯血、胸痛等。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也有一些已知原因,比如吸烟,也有一些事件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比如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及家族遗传等。
研究表明,吸烟是引起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主要原因,90% 以上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病者都曾吸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CT扫描、螺旋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有时还需要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也称为多模式治疗,目的是为了将患者病情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或避免吸烟,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的体重,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保护健康。
此外,每年进行完整的筛查检查,及早发现肿瘤,进行及早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因此,大家应该加强对肿瘤的认识,注意自身的健康,避免暴露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及早发现病变,进行及早治疗,并遵医嘱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肿瘤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癌
一、类癌病理学
(1)来自于支气管粘膜表面的神经内分泌嗜银细胞,即Kulchtsky细胞,属于低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2)1991年Travis等提出将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二级
四类,依据其恶性度由低到高名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
癌和肺小细胞癌。
(3)肺类癌是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4)典型类癌
a. 占类癌的大多数(75%-90%),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肿瘤分泌激
素的质和量。
b. 典型类癌分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占90%。
典型类癌中80%发生在主支
气管、叶或段支气管,1%发生在肺内。
其中叶支气管受侵是最常见的。
c. 低度恶性,5年生存率95%-100%,10年生存率92.4%。
d. 中央型肺癌的分类:
腔内型类癌: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到肿瘤主要向腔内生长,呈息肉状,多数支气
管类癌表面覆盖一层完整的支气管粘膜上皮,可称为腔内型类癌。
壁间型类癌:某些类癌肿瘤也浸润支气管,有些肿瘤跨越支气管壁后向外生长,累及支气管旁淋巴结并与之融合,使整个肿瘤在CT影像上显示为哑铃状,称
为壁间型类癌。
腔外型:肿瘤大部分在管壁外生长者更多见,称为腔外型。
e.周围型肺癌不足10%,发生于小支气管粘膜的腺体上,表现为肺周边的小结节,肿瘤细胞可浸润至周围肺组织甚至胸膜下。
(5)不典型类癌
a. 属于中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b. 远比不典型类癌少见,占类癌总数的10%-25%。
c. 也分周围型及中央型
d. 不典型类癌呈浸润性生长,易侵袭血管和淋巴管,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近70%,5年生存率74.5%,10年生存率49.8%。
二、类癌临床表现
1.典型类癌平均年龄40-45岁,而且常发生于小于20岁的患者中,该肿瘤比
其他类型肺癌更容易发生在更年轻的群体中。
女性常见,与吸烟无关。
2.肺类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相似。
3.临床表现依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而有明显的差异。
当瘤体较小或为周
围型时可长期没有症状而被偶然发现。
4.瘤体较大的中心型类癌尤其是腔内型,常可引起咳嗽和咯血,支气管狭窄
和梗阻可引起哮喘样发作及远端肺部感染症状。
5.关于类癌综合征:
(1)仅约2%的病例有心慌、面部潮红等类癌综合征或库欣综合征,当肿瘤局限于肺内时通常没有类癌综合征
(2)只有发生远处气管转移,尤其是肝脏转移时,常可出现类癌综合征。
(3)类癌综合征包括:面色潮红、发热、呕吐、腹泻、低血压和哮喘。
来源于5-羟色胺和其他活性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
三、诊断
1.支气管类癌X线和CT表现与肺癌相似:
(1)中心型瘤体向腔内外生长时可表现为气管或支气管内肿瘤或肺门区域肿瘤,或哑铃状肿物。
(2)周围型肺癌常为偶然发现的肺孤立结节。
(3)中心型可伴有阻塞性肺不张相关的CT表现。
2.痰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因为支气管内息肉状癌常覆盖支气管上皮,
痰细胞学检查常为阴性。
3.纤维支气管镜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
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低于一
般中心型肺癌的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率。
阳性不高的原因是:
(1)类癌表面常覆盖着正常或化生的支气管粘膜,镜下可见到的气管粘膜完整光滑故刷检细胞学阳性率低。
(2)活检容易出血,术者害怕出血继发的窒息,咬取常常较浅使活检标本不能得到确诊的证据。
(3)类癌肿瘤细胞分化良好,细胞学可显示均匀一致的肿瘤细胞,由于细胞没有多形性,没有经验的细胞学专家可能漏诊。
(4)纤维支气管镜深取标本和镜下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纤支镜的阳性率,但必须警惕出血。
(5)发生出血时可局部应用肾上腺素喷雾剂。
4.化验室检查可发现伴库欣综合征患者血浆中ACTH升高。
伴类癌综合征的患者血清和尿中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升高。
四、治疗
1.外科手术切除肺部癌灶是治疗支气管肺类癌的主要手段。
肺类癌的手术方式有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二种。
(1)根治性手术:全肺切除或双肺叶切除或单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
手术指征是外围型病灶,肿瘤有外侵或有多个病灶,或已有淋巴结转移,
即术前临床分期已达II期或III期,或肺实质有破坏(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实变等)或术前已经有病理证实为非典型类癌(AC)的患者。
(2)保守性手术:因为支气管类癌是局部浸润,生长缓慢,转移发生率低,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无肿瘤侵犯的有功能的肺组织,如肺
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支气管成形术、支气管袖状切除术。
主要适应
于I期典型类癌(TC)病人,无淋巴结转移,无阻塞性肺部感染的病人。
2.内窥镜切除不能作为一种根治性手术,除非肿瘤小,带蒂肿瘤完全位于支气
管内,然而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做支气管切除时必须用现代激光技术或电刀,否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大出血。
3.不能承受根治性手术的AC病人,可行保守性手术后附加化疗及放射治疗。
五、预后
肺类癌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