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 PN⊥AD. 由 DC⊥AD,BC∥AD,BC=12AD,N 是 AD 的中点得 BN⊥AD.所以 AD⊥平面 PBN. 由 BC∥AD 得 BC⊥平面 PBN, 则平面 PBC⊥平面 PBN. 过点 Q 作 PB 的垂线, 垂足为 H,连接 MH,易知 QH⊥平面 PBC, 所以 MH 是 MQ 在平面 PBC 上的射影, 所以∠QMH 是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
令 y=1,则 n=(0,1,-1),
BF=1,EPPF=2,所以 EP=233,设 D 到面 PEA 的距离为 d,
因为 VA-EDP=VD-AEP,即13·AD·S△EDP=13·d·S△AEP,所以 d=
AD·S△EDP= S△AEP

3 3

33× 2
2 2.
【通法指导】 诚如上文所说,求点面距问题可以采用等积转换和向量 法求解,除此之外个别问题也可采用垂面法(利用面面垂直性 质定理)和等价转移法(利用线面平行)求解.当然,一些求几 何体体积问题,也是对点面距问题的相应考查.
因为A→P=-1,2
3
3,1,A→E=(-1,0,1)

所以xy==z0,, 令 z=1,则 n=(1,0,1). 因为D→A=(1,0,0),
所以
D
到面
APE
的距离为
d=|D→|An·|n|=
|1| = 2
2 2.
解法二:由(1)知,AD⊥平面 BFED,所以 AD⊥EP,
AD⊥ED.又因为 EP⊥ED,所以 EP⊥平面 ADE.BD= 3,
【题型分析】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AD=DC=CB=1, ∠BCD=120°,四边形 BFED 为矩形,平面 BFED⊥平面 ABCD,BF=1.
(1)求证:AD⊥平面 BFED; (2)已知点 P 在线段 EF 上,且EPPF=2,求 D 到面 APE 的 距离.
解 (1)证明:在梯形 ABCD 中,因为 AB∥CD,AD= DC=CB=1,∠BCD=120°,所以∠DAB=∠CBA=60°, AB=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BD= 3.因此 AB2=AD2+BD2, 所 以 AD ⊥ BD. 又 因 为 平 面 BFED ⊥ 平 面 ABCD , 平 面 BFED∩平面 ABCD=BD,AD⊂平面 ABCD,所以 AD⊥平 面 BFED.
设 CD=1.
在△PCD 中,由 PC=2,CD=1,PD= 2得 CE= 2,
在 Rt△PBC 中,PC=2,BC=1,得 PB= 3,
在△PBN 中,由 PN=BN=1,PB= 3得 QH=14,
在 Rt△MQH 中,QH=14,MQ= 2,
所以
sin∠QMH=
2 8.
所以直线
CE
与平面
PBC
因此 BC⊥AB1. ①
因为
tan∠
ABR
=AARB
=36=
A1B1 A1A

tan
∠A1AB1
,所
以∠
ABR=∠A1AB1,因此∠ABR+∠BAB1=∠A1AB1+∠BAB1
=90°,于是 AB1⊥BR,再由①可知 AB1⊥平面 PRBC,又
PQ⊂平面 PRBC,故 AB1⊥PQ.
证法二:由题设知,AA1,AB,AD 两两垂直,以 A 为 坐标原点,AB,AD,AA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以 D 为坐标原点,D→A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建立如 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当三棱锥 M-ABC 体积最大时,M 为C︵D的中点. 由题设得 D(0,0,0),A(2,0,0),B(2,2,0),C(0,2,0), M(0,1,1),
A→M=(-2,1,1),A→B=(0,2,0),D→A=(2,0,0). 设 n=(x,y,z)是平面 MAB 的法向量,则
【针对训练】 如图,已知四棱台 ABCD-A1B1C1D1 的上、下底面分别 是边长为 3 和 6 的正方形,AA1=6,且 AA1⊥底面 ABCD,点 P,Q 分别在棱 DD1,BC 上.
(1)若 P 是 DD1 的中点,证明:AB1⊥PQ; (2)若 PQ∥平面 ABB1A1,二面角 P-QD-A 的余弦值为37, 求四面体 ADPQ 的体积.
n·A→M=0,
n·A→B=0,
即n=(1,0,2).
D→A是平面 MCD 的法向量,因此,
cos〈n,D→A〉=|nn|·|DD→→AA|= 55,sin〈n,D→A〉=255,
所以面
MAB
与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2
5
5 .
【通法指导】 1.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的步骤: (1)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出相关点的坐标,写出相关向量的坐标; (3)结合公式进行论证和计算; (4)转化为几何结论. 2.也可以利用综合法进行空间角的计算,其主要思想 是转化,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把角的计算转化为三角 形边角关系来计算.
(2)解法一:由(1)知,AD⊥平面 BFED,DE⊥BD,以 D 为原点建系如图所示.
所以 D(0,0,0),E(0,0,1),A(1,0,0),B(0, 3,0),F(0, 3,1),因为EPPF=2,

P0,2
3
3,1.设面
AEP
的法向量为
n=(x,y,z),
则nn··AA→→EP==00,,
所以 cos〈n1,n2〉=|nn11|·|nn22|=
3 6-m2+62+32
= 6-m32+45,
而二面角 P-QD-A 的余弦值为37,
因此 6-m32+45=37,
解得 m=4 或 m=8(舍去),此时 Q(6,4,0).
设D→P=λD→D1(0<λ≤1),而D→D1=(0,-3,6),由此得点 P(0,6-3λ,6λ),P→Q=(6,3λ-2,-6λ).因为 PQ∥平面 ABB1A1,且平面 ABB1A1 的一个法向量是 n3=(0,1,0),所以 P→Q·n3=0,即 3λ-2=0,亦即 λ=23,从而 P(0,4,4),于是, 将四面体 ADPQ 视为以△ADQ 为底面的三棱锥 P-ADQ, 则其高 h=4,故四面体 ADPQ 的体积 V=13S△ADQ·h=13×12 ×6×6×4=24.
【针对训练】 (2017·浙江高考)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PAD 是以 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 PC=AD=2DC=2CB,E 为 PD 的中点.
(1)证明:CE∥平面 PAB; (2)求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证明:如图,设 PA 的中点为 F,连接 EF,F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2 8.
热点2 空间距离的计算 【方法结论】 点面距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求解: (1)利用三棱锥体积转换,求点到面的距离; (2)利用空间向量点到面的距离公式:若 P 是面 α 外一 点,A 是面 α 内一点,n 为 α 的法向量,则 P 到面 α 的距离 为 d=|P→|An·|n|.
【题型分析】 (2018·全国卷Ⅲ)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所在的 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上异于 C,D 的点.
(1)证明:平面 AMD⊥平面 BMC; (2)当三棱锥 M-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 MAB 与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 (1)证明:由题设知,平面 CMD⊥平面 ABCD,交 线为 CD.因为 BC⊥CD,BC⊂平面 ABCD,所以 BC⊥平面 CMD,故 BC⊥DM.因为 M 为C︵D上异于 C,D 的点,且 DC 为直径,所以 DM⊥CM.又 BC∩CM=C,所以 DM⊥平面 BMC.而 DM⊂平面 AMD,故平面 AMD⊥平面 BMC.
因为 E,F 分别为 PD,PA 的中点, 所以 EF∥AD 且 EF=12AD. 又因为 BC∥AD,BC=12AD,
所以 EF∥BC 且 EF=BC, 所以四边形 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CE∥BF. 因为 BF⊂平面 PAB,CE⊄平面 PAB, 所以 CE∥平面 PAB. (2)分别取 BC,AD 的中点 M,N. 连接 PN 交 EF 于点 Q,连接 MQ. 因为 E,F,N 分别是 PD,PA,AD 的中点, 所以 Q 为 EF 的中点. 在平行四边形 BCEF 中,MQ∥CE.
解答题 规范踩点 多得分
立体几何
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
[考情分析] 空间角与距离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并 且多在解答题的第二、三问中出现,难度适中,为中档题, 其中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是重点.
热点题型分析
热点1 空间角的计算 【方法结论】 1.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若异面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b,异面直线所成 的角为 θ1,则 cosθ1=|cos〈a,b〉|=||aa|·|bb||. 2.向量法求线面所成的角 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n,直线的方向向量 a,设线面所成的 角为 θ2,则 sinθ2=|cos〈n,a〉|=||nn|·|aa||.
3.向量法求二面角 求出二面角 α-l-β 的两个半平面 α 与 β 的法向量 n1, n2,若二面角 α-l-β 所成的角 θ3 为锐角,则 cosθ3=|cos〈n1, n2〉|=||nn11|·|nn22||;若二面角 α-l-β 所成的角 θ3 为钝角,则 cosθ3 =-|cos〈n1,n2〉|=-||nn11|·|nn22||.
专题作业
1.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 ABF-DCE 中,∠ADE=90°, ∠ABC=60°,AB=AD=2AF,平面 ABCD⊥平面 ADEF, 点 M 在线段 BE 上,点 G 是线段 AD 的中点.
(1)试确定点 M 的位置,使得 AF∥平面 GMC; (2)求直线 BG 与平面 GCE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取 FE 的中点 P,连接 CP 交 BE 于一点,则该 点即所求 M 点.
连接 PG,∵G 是 AD 的中点,P 是 FE 的中点, ∴PG∥AF, 又 PG⊂平面 MGC,AF⊄平面 MGC, ∴直线 AF∥平面 MGC, ∵PE∥AD,AD∥BC,∴PE∥BC,∴BMME=BPCE=2, 故点 M 为线段 BE 上靠近点 E 的三等分点.
∵∠ABC=60°,AB=AD=2AF, ∴△ADC 为正三角形,GC= 3,AF=DE=1, ∴G(0,0,0),C( 3,0,0),D(0,1,0),E(0,1,1), ∴G→E=(0,1,1),G→C=( 3,0,0), 设平面 GCE 的法向量为 n=(x,y,z), 则由 n·G→E=0,n·G→C=0,可得y+3xz==00,,
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 A(0,0,0),B1(3,0,6),D(0,6,0),
D1(0,3,6),Q(6,m,0),其中 m=BQ,0≤m≤6,若 P 是 DD1 的中点,则 P0,92,3,P→Q =6,m-92,-3,A→B1= (3,0,6),于是A→B1·P→Q=18-18=0,所以A→B1⊥P→Q,即 AB1 ⊥PQ.
(2)不妨设 AD=2,由(1)知 PG⊥AD,易知 GC⊥GD.
又平面 ADEF⊥平面 ABCD,平面 ADEF∩平面 ABCD =AD,PG⊂平面 ADEF,
∴PG⊥平面 ABCD. 故 PG⊥GD,PG⊥GC. 以 G 为坐标原点,GC,GD,G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Gxyz.
(2)由题设知,D→Q=(6,m-6,0),D→D1=(0,-3,6)是平 面 PQD 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设 n1=(x,y,z)是平面 PQD 的一个法向量,则
n1·D→D1=0, n1·D→Q=0,
即6-x+3y+m6-z=6y0=,0, 取 y=6,
得 n1=(6-m,6,3).
又平面 AQD 的一个法向量是 n2=(0,0,1),
解 (1)证法一:如图,取 A1A 的中点 R,连接 PR,BR, 因为 A1A,D1D 是梯形 ADD1A1 的两腰,P 是 D1D 的中点, 所以 PR∥AD,于是由 AD∥BC 知,PR∥BC,所以 P,R, B,C 四点共面.
由题设知,BC⊥AB,BC⊥A1A,所以 BC⊥平面 ABB1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