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理论考核复习提纲(100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和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是一种拳势刚烈、动作朴实,步法稳固,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鼓劲而使肌肉隆起,以发声吐气而助长发力特点的拳术。
38.拳谚说:“未学功夫,先学扎马”。扎马是指桩功练习,练南拳首先要练马步、半马步、一字马步、二字马步、虚步等。
19.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
20.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
21.武术运动中的“十二型”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22.传统武术中主要平衡动作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仰身平衡、望月平衡、卧云平衡、后插腿低势平衡、直立高举腿平衡、朝天镫等平衡动作。
39.桥手是南拳固有的手法,南拳的桥手是指前臂的尺骨侧和桡骨侧部位臂的运使。
40.麒麟步是南拳的独特步法,它由合而成的多动作的步法。
41.南拳中骑龙步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接近地面。
42.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23.劈掌的要求: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
24.丁字步的要求:两腿直立,全脚着地,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弓相靠,成丁字步。
25.直体前扫腿的要求:上身正直,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扫转一周以上。
26.朝天镫的要求: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与头平。
11.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武术随着生产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在体育领域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运动项目.自周秦到元明,据文字记载,武术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等。武术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戈舞、矛舞、刀舞、剑舞、双剑舞、戟舞、双戟舞、走戟、使耙、使枪、使拳、打拳等单人和集体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较高。
34.太极拳的特点主要有:①轻松柔和,②连贯均匀,③圆活自然,④协调完整,⑤刚柔相济 等五个方面。
35.太极拳对身体基本姿势要求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等七个方面。
36.太极拳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练习内容有: “太极桩”、“ 开合桩”、“ 升降桩”、“ 虚步桩”、“ 行功”等。
31.扣腿平衡、盘腿平衡是属于屈膝半蹲平衡。
32.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33.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8式、16式、24式、32式、42式、48式、88式太极拳,32式、42式太极剑,及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
27.贯拳的要求: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
28.虚步的要求: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29.伏地后扫腿的要求:上身前俯,两手推地,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后扫一周。
30.仰身平衡的要求: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平举于体侧,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7.传统器械有单刀、单剑、棍术、枪术、大刀、朴刀、蛇矛、双刀、双剑、双钩、双戟、双鞭、双枪、双匕首、峨眉刺、九节鞭、流星锤、绳镖、三节棍等。
8.传统对练项目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以及徒手对器械的三种类型。
9.集体项目是多人进行拳术、器械、拳械混合演练的形式。
10.中国武术具有古老的历史传统。远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就初步形成了角抵戏与干戚舞的运动形式,成为社会成员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培养斗志,操练军事技能的手段。它是武术两种运动形式的最早的雏形。
4.搏斗运动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进行斗智较技的搏击对抗。
5.武术的内容分类为拳术类,器械类,对练类,集体项目,对抗项目。
6.传统拳术主要包括长拳(查拳、华拳、红拳、炮拳、洪拳、少林等)、各类南拳、各式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掌、通背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等等。
武术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理论考核复习提纲(100题)
1.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
2.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和搏斗等运动形式,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运动。
3.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套路演练。
15.武术运动的作用:⑴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⑵具有自卫防身的作用;⑶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16.当前武术传统套路的技术特点:⑴内容丰富,⑵风格突出,⑶结构严密,⑷动作实用,⑸刚柔相济,⑹千姿百态。
17.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应包括腿功、腰功、桩功、臂功等功力的训练。
18.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显明,并有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是查拳、华拳、花拳、红拳、少林拳等一类拳术的总称。
12.源远流长的武术,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的理论指导,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之谓道”的阴阳学说为基础,以“刚健”、“柔顺”、“主动”、“主静”以及“中庸”等哲理为支架的。
13.传统武术套路训练的内容应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套路技术的训练。
14.传统武术运动在锻炼方法上有以下独自的传统特点:⑴刚柔相兼;⑵内外合一;⑶运气调息;⑷筋骨遒劲;⑸气势连贯;⑹击法严格。
38.拳谚说:“未学功夫,先学扎马”。扎马是指桩功练习,练南拳首先要练马步、半马步、一字马步、二字马步、虚步等。
19.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
20.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
21.武术运动中的“十二型”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22.传统武术中主要平衡动作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仰身平衡、望月平衡、卧云平衡、后插腿低势平衡、直立高举腿平衡、朝天镫等平衡动作。
39.桥手是南拳固有的手法,南拳的桥手是指前臂的尺骨侧和桡骨侧部位臂的运使。
40.麒麟步是南拳的独特步法,它由合而成的多动作的步法。
41.南拳中骑龙步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接近地面。
42.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23.劈掌的要求: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
24.丁字步的要求:两腿直立,全脚着地,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弓相靠,成丁字步。
25.直体前扫腿的要求:上身正直,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扫转一周以上。
26.朝天镫的要求: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与头平。
11.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武术随着生产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在体育领域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运动项目.自周秦到元明,据文字记载,武术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等。武术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戈舞、矛舞、刀舞、剑舞、双剑舞、戟舞、双戟舞、走戟、使耙、使枪、使拳、打拳等单人和集体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较高。
34.太极拳的特点主要有:①轻松柔和,②连贯均匀,③圆活自然,④协调完整,⑤刚柔相济 等五个方面。
35.太极拳对身体基本姿势要求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等七个方面。
36.太极拳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练习内容有: “太极桩”、“ 开合桩”、“ 升降桩”、“ 虚步桩”、“ 行功”等。
31.扣腿平衡、盘腿平衡是属于屈膝半蹲平衡。
32.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33.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8式、16式、24式、32式、42式、48式、88式太极拳,32式、42式太极剑,及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
27.贯拳的要求: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
28.虚步的要求: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29.伏地后扫腿的要求:上身前俯,两手推地,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后扫一周。
30.仰身平衡的要求: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平举于体侧,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7.传统器械有单刀、单剑、棍术、枪术、大刀、朴刀、蛇矛、双刀、双剑、双钩、双戟、双鞭、双枪、双匕首、峨眉刺、九节鞭、流星锤、绳镖、三节棍等。
8.传统对练项目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以及徒手对器械的三种类型。
9.集体项目是多人进行拳术、器械、拳械混合演练的形式。
10.中国武术具有古老的历史传统。远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就初步形成了角抵戏与干戚舞的运动形式,成为社会成员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培养斗志,操练军事技能的手段。它是武术两种运动形式的最早的雏形。
4.搏斗运动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进行斗智较技的搏击对抗。
5.武术的内容分类为拳术类,器械类,对练类,集体项目,对抗项目。
6.传统拳术主要包括长拳(查拳、华拳、红拳、炮拳、洪拳、少林等)、各类南拳、各式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掌、通背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等等。
武术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理论考核复习提纲(100题)
1.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
2.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和搏斗等运动形式,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运动。
3.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套路演练。
15.武术运动的作用:⑴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⑵具有自卫防身的作用;⑶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16.当前武术传统套路的技术特点:⑴内容丰富,⑵风格突出,⑶结构严密,⑷动作实用,⑸刚柔相济,⑹千姿百态。
17.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应包括腿功、腰功、桩功、臂功等功力的训练。
18.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显明,并有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是查拳、华拳、花拳、红拳、少林拳等一类拳术的总称。
12.源远流长的武术,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的理论指导,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之谓道”的阴阳学说为基础,以“刚健”、“柔顺”、“主动”、“主静”以及“中庸”等哲理为支架的。
13.传统武术套路训练的内容应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套路技术的训练。
14.传统武术运动在锻炼方法上有以下独自的传统特点:⑴刚柔相兼;⑵内外合一;⑶运气调息;⑷筋骨遒劲;⑸气势连贯;⑹击法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