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论文目录和摘要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精选五篇)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5f29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1.png)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精选五篇)第一篇: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摘要]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如何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立足司法实践,从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据以提出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目的是动员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对策综合治理研究[目录]一、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这一严峻现实已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
仅据保定市两级法院统计,1990—1994年五年间共判处青少年罪犯1651名,1995年至2000年五年间,判处青年罪犯2330名,2000年至2004年间判处青少年犯罪4352名,后五年的增长的幅度竟达41%。
以上情况表明了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遏制、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青少年犯罪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青少年犯罪集中表现为几个类型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青少年犯罪中,侵犯财产型犯罪,突发性暴力伤害型犯罪,性犯罪和流氓犯罪占有较大比重。
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1990年至2000年,全省法院判处的青少年罪犯中,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罪的青少年罪犯,占到了总数的70%多。
此外,突发性暴力伤害型犯罪、性犯罪、流氓犯罪的人数也分别占到了总数的9.3%、7.5%、1.4%。
(二)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且罪犯年龄趋于低龄化近些年来,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上升势头,如秦皇岛市海港区1993至1998年11月份,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件,涉及罪犯134人。
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
![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4f72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e.png)
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青少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未来的新兴力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青少年发展好与坏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篇一《探析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摘要】心理学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支配并推动的,而动机来源于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不断上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青少年作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必须引起重视,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一、青少年犯罪概念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那么何谓“青少年”,顾名思义就是青年和少年,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只对未成年做了阐释。
那么在青少年犯罪学领域,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满14周岁至未满25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18周岁的人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14周岁至未满18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犯罪(已满18周岁至未满25周岁)。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剖析根据青少年特定的年龄阶层,叛逆是形容这个时期最贴切的词。
首先,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就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时间或者什么事物引起了某一犯罪者的好奇心继而产生了潜在犯罪的动机,于是他们采取过激的方式达到他们的目的,这种感情用事,不顾后果,肆意妄为的行为往往很单纯,并没有预谋,只是“想”然后就去“做”。
他们盲目而冲动,受不了激怒,往往逞强好胜。
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有的仅仅是为了偷点钱去上网而杀人。
其次,青少年犯罪具有“合伙性”,针对这个年龄段,并不是单一行动的个体,他们存在着胆小的心理,个人并不成事,因此这些青少年往往结伴壮大声势,在中小学门口实行恐吓勒索,他们往往醉翁之意不在于勒索到钱财而是那种气焰,觉得很自我,正因为此时青少年的心态十分的不稳定,因此很容易讲所谓的“义气”而盲目跟随。
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工作论文
![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工作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f1d8c05022aaea998f0f58.png)
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工作论文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是国家的未来发展的保障。
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专业的矫治社会工作还有相当的差距。
但是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矫治社会工作也必定能沿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青少年犯罪,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它是指儿童向成年过渡的特定年龄阶段(一般认为14- 25 周岁)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数量一直呈上涨趋势,犯罪类型向多样化发展,暴力性突出,手段残忍,低龄化、团伙化趋势明显,犯罪的科技化程度较从前有了很大提高。
一、青少年犯罪矫治的社会背景1.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其特有的社会性、心理性和生理性等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传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犯罪的总量持续增长;二是在刑事犯罪中的比率呈现增长趋势;三是种类多元化。
2.当前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存在的缺陷。
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影响甚大,既影响到其自身的成长,又牵涉到社会和青少年父母的心。
我国很早就注意到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问题,但是,回顾过去在这方面的工作,有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很多缺陷。
第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约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注重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
目前并没有一个有实际权力的部门能够对青少年问题负具体责任和贯彻各种责权。
第二,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
家庭教育对于正处于未成熟阶段并具有极大叛逆心理的未成年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就现阶段我国的家庭结构和家庭体系来看,存在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和转轨时期。
很多父母过多的依赖于学校和社会,却没有意识到自身对于监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
造成许多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成为流浪少年。
第三,缺乏健全的活动设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施和精神食粮,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一种根本性的发展战略,凸显了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战略的基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d66130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4.png)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引言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未成年人犯罪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之策。
一、原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暴力以及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学校暴力、学业压力过大等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道德败坏、犯罪行为的宣扬、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都会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不良影响。
二、后果分析1. 个人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可能会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被社会边缘化。
同时,犯罪行为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自卑、焦虑等问题。
2. 社会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犯罪行为会对社会的安全造成威胁,增加社会治安压力。
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也会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冲击,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应对之策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3.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重要环节。
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帮助,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同时,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
结语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解决。
浅析青少年犯罪
![浅析青少年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763076b701f69e31433294fb.png)
浅析青少年犯罪摘要:青少年犯罪作为特殊的犯罪类型,由于犯罪主体的敏感性,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要求不同于一般犯罪治理,以做到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
对青少年犯罪的分析需要结合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心理特点等对其犯罪成因进行特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犯罪治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联系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对应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成因犯罪治理一、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一)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外部因素青少年时期的普遍要求为社会认同与社会尊重,他们希望社会不再把他们当做儿童来看待,而是当做成人来对待。
这种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发展导致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开始逐渐疏远,留在家中的时间逐渐减少,而将生活的重心更多地转移到同伴及家庭以外的活动中去。
因此青少年的朋友的行为也与青少年犯罪行为有密切关系。
朋友的问题行为与青少年犯罪之间具有密切关联,犯罪学习理论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所谓犯罪学习理论也即不同交往理论,其认为犯罪的学习机制和其它种类行为的学习机制是一样的,都是在沟通过程中通过社会互动习得的,犯罪行为是通过与违法者联系或通过观察犯罪活动的机制学会的。
之后,又发展出多种理论,理论之间虽然具有细微的差别,但共识大于分歧。
犯罪的学习理论大都将犯罪行为看作是社会化过程的产物,是习得的,是受同伴和其他有着越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人影响的社会化后果。
现实中同样已经证实,朋友能够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和适应结果,在青少年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没有不良问题行为的朋友能够有效防止青少年参与反社会行为,但与有不良问题行为的朋友交往则会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对朋友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青少年的朋友圈中,具有问题行为的朋友数量越多,青少年自我报告的犯罪水平越高,同伴的不良行为和个体本身的犯罪行为之间具有高度相关。
因此,朋友对青少年个体良好发展意义重大,与具有问题行为的朋友交往能够导致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不良同伴在其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不良同伴交往被看做是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的重要转折点。
未成年人犯罪的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dafb0eff00bed5b9f31d10.png)
未成年人犯罪的论文未成年人犯罪的论文内容提要: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并将成为我国犯罪的主体,其社会危害性极大。
未成年人犯罪同成人犯罪不同,它拥有自身的特点,并且趋向于智能化、成人化、暴力化,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毒品犯罪日益增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他们既有自身原因,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等。
本论文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主要特点、成因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就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未成年犯罪,从家庭、学校、人际关系、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探讨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越来越呈现复杂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成年人全国就有4.23亿之多。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且已有成为我国犯罪主体的趋势,社会危害性极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1世纪的主力军,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与培养、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还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就未成年人犯罪状况、主要特点、犯罪原因、预防对策及司法完善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未成年人犯罪状况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状况较之以前也有了新的变化。
笔者综合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简称未管所)十年来的有关数据,未成年人犯罪总的状况是:1、犯罪数量呈持续高发状态,平均每年递增15.1%,全所未成年犯关押量是十年前的两倍多。
2、犯罪性质趋于复杂化和严重化。
未成年犯行为上有明显的盲动性、逞强性、野蛮性特征。
表现为遇事不能三思而后行、头脑简单、鲁莽行事、说干就干、不计后果,缺乏自控力。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fa821aa1c7aa00b42acb5e.png)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青少年犯罪总数达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左右[1],并且朝着年轻化、暴力型、团伙犯罪等方向发展,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儿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应该时刻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把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矫正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正面的心理引导,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1.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1法制观念缺乏1985年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但生活中学校和家长往往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分数,忽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引导,导致相当多的孩子在生活中没有法制观念,很多青少年在实施犯罪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当被公安机关逮捕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违法,但此时后悔已经为时已晚。
1.2生活方式不健康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对外界不良信息和诱惑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和人员的影响,沾染上不良的嗜好和习惯,再加上现在信息时代网络泛滥,很多孩子整天沉浸在上网聊天、玩游戏和收看一些低俗、暴力的视频,生活上没有积极的目标,一味追求新鲜和刺激,久而久之,很容易就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北京在一次针对本市6个城区、53所中学的3000名中学生的上网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上网的学生达到总数的84%,其中上网聊天的占34%,玩游戏的占28%,查资料的30%,其他的占8%,可见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网上都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2]。
1.3家庭教育环境影响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家庭成员的暴力行为呈正比,父母之间经常使用暴力解决日常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高达44.4%,父母从不使用暴力行为,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暴力的仅占14.2%,前者是后者的3倍还多。
同时浙江省少管所对在押的150名少年犯的调查结果也显示,51%的家庭有剧烈冲突,21%有一般冲突。
青少年犯罪问题论文
![青少年犯罪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028e56ad02de80d4d8404b.png)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内容摘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自身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良的社会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已经刻不容缓,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让全社会共同努力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社会工作教育文化市场司法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如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其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已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
不良的社会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预防、减少和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已经成为社会各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急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让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把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接下来,我主要从社会工作学的角度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什么是青少年犯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
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的不良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让我们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十五”期间青少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少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将进一步增加。
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
![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da22ddc1c708a1284a44c3.png)
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目录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青少年犯罪团伙化(二)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三)青少年犯罪成员低龄化一、青少年犯罪的主客原因(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因素(二)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一)家庭预防(二)学校预防(三)社会预防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高危犯罪人群之一,带来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分析研究当前条件下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进而教育改造违法青少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
本文试结合主、客观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一、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青少年是一特殊的群体,我国由于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加之有关的制度、法规的不健全,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
青少年犯罪人数越来越多,明显的上升趋势。
比如以盗窃、抢劫为手段,兼报复、敲诈、强奸等,呈低龄化、谋财化、暴力化、团体化趋势发展。
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这既扰乱社会秩序,也给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
(—),青少年犯罪团伙化。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力量单薄,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差,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会在同乡、同学、同宗族、亲戚邻居、同龄人之间形成小的团伙,他们在遭受挫折或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在同伙之间不良情绪的互相感染下,往往不计后果实施犯罪。
团伙犯罪主要体现在盗窃、抢劫及寻衅滋事犯罪中,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敌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
如团伙犯盗窃犯罪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
据统计,我省遵义市2005年以来发生的30多起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作案15起,占全部案件的57.6%。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6ae1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5.png)
青少年犯罪论文引言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给社会秩序和民众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父母的爱和关注、家庭暴力或家庭成员吸毒、独生子女过度宠爱等因素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从而可能引发犯罪行为。
2.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欺凌、师生关系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等问题都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此外,缺乏良好的性教育和法律教育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性侵犯和违法行为。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问题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困、失业、社会不公平等社会现象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无法获得应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 个体影响青少年犯罪对个体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他们可能面临终身犯罪记录,限制了他们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犯罪行为还可能导致违法者内心的阴影和社会形象的破坏。
2. 家庭影响家庭成员往往也受到青少年犯罪的冲击。
亲人的犯罪行为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压力,甚至破裂家庭关系。
3. 社会影响青少年犯罪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犯罪行为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增加社会安全风险。
此外,治安问题还会影响到经济和城市形象,妨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方法1.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此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2.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性教育和法律教育,帮助青少年了解和遵守法律。
此外,学校应提供安全、健康、全面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业压力和欺凌现象。
3. 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应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给予贫困家庭和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培训、心理辅导和各类帮助,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
法学毕业论文浅析青少年犯罪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浅析青少年犯罪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9c22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2.png)
法学毕业论文浅析青少年犯罪毕业论文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专业论文浅析当今中国的青少年犯罪姓名学号学校指导老师XXXXXXXXXXX写作时间目录1、摘要 (3)2、关键词 (3)3、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3)4、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7)5、青少年犯罪比较集中的几种家庭类型 (9)6、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10)7、参考文献 (13)浅析当今中国的青少年犯罪摘要: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制约和决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心理学分析社会学分析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
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16岁的少年陈某将与其家有过节的13岁小孩陈某杀害并勒索被害者家人20万元;初中生徐某为与另一学生团伙“抗衡”,竟购买枪支;17岁少年小新为偷钱上网,竟残忍地砍死奶奶,并砍伤爷爷。
青少年本是天真无邪的,如此骇人听闻、丧失人性的案例,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敲响了警钟。
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继父母离异、毒品、电子游戏等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后,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
学生由沉迷网吧发展到有轻微违法行为,就是由于在网上浏览到了暴力、色情等网页,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犯罪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1、因沉迷网吧而导致犯罪。
上网是近两年来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的事,同样在犯罪的青少年群体中也毫不逊色。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3e45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7.png)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定义、原因和后果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犯罪的策略,旨在为社会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引言】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
这对于社会治理、公共安全、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部分:定义与范围】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贩毒等。
青少年犯罪行为违背了社会规范和价值,严重威胁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第二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犯罪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压力、失业问题、社会不公平现象等都可能使青少年产生挫折感和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3.学校环境: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同龄人影响、校园暴力等都可能使青少年迷失自我、走上犯罪道路。
4.个人因素:青少年个人特质、个人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都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第三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后果】青少年犯罪的后果严重而长远。
青少年犯罪会严重威胁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
青少年犯罪会对青少年本人造成伤害,破坏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
青少年犯罪也会对家庭、学校和社区造成一系列问题。
【第四部分:预防与解决青少年犯罪的策略】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解决策略:1.加强家庭教育,推动健康家庭关系,提升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行为道德观念。
2.改善社会环境,缓解经济压力,提供就业机会,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3.加强学校教育,改善教育质量,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特色活动,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行为方式。
毕业论文-浅谈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
![毕业论文-浅谈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c5563a0975f46526d3e122.png)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摘要在犯罪率不断升高的过程中以青少年犯罪为主要,其中又以青少年暴力犯罪最为突出,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变故,也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使得社会、国家不仅关注青少年犯罪,更从实际行动过程中积极参与治理青少年犯罪。
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法制教育已不能有效的治理,需要采取新的教育方式与宣传模式健全他们的法制理念,法律意识,从小给他们灌输道德观念等等,要完善法制的不健全带来的问题,就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传统的治理过程中寻求创新与突破,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治理青少年暴力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法律机制法律教育ABSTRACTIn juvenile crime in the process of rising crime rate as the main,with youth violence crime and among them the most outstanding,cause the harmful consequences of not only give family bring heavy accident,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society,which makes the society,not only focused on the juvenile crime,more from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actio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management of juvenile delinquency.From a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education of legal system is not effective governance,need to take a new mode of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 patterns and improve their legal concept,legal consciousness,from small to inculcate moral ideas,and so on,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sound problems,you need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to seek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governance,thus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youth violence crime. KeyWord:Violent crime;Combined with animation;Legal mechanism is not sound目录序言 (1)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特点 (2)(一)由愚昧向高智能型的转变 (2)(二)冲动、偶发型向预谋型团伙作案 (2)(三)天生的模仿性缺乏正确的指引 (2)(四)三观缺乏的病态心理具有严重的报复性 (2)二、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 (3)(一)治标不治本的家庭教育是其主要原因 (3)(二)脱节的学校教育是次要原因 (4)三、法律机制的不健全起到催化剂作用 (5)四、如何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 (5)(一)标本兼治的方式代替传统教育 (5)(二)新型的法制宣传让催化剂转变为稀释剂 (7)(三)完善法制是降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保障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序言在犯罪率不断升高的过程中以青少年犯罪为主要,其中又以青少年暴力犯罪最为突出,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变故,也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使得社会、国家不仅关注青少年犯罪,更从实际行动过程中积极参与治理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4f97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e.png)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如果青少年犯罪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处理,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本文将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章青少年犯罪概况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员犯罪行为。
据统计,全球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其中,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占比最高。
而在中国,青少年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且犯罪类型也趋于复杂。
与此同时,犯罪手段也不断更新,网络犯罪、侵犯隐私等信息化犯罪现象也开始涌现。
第二章青少年犯罪成因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就社会因素而言,首先是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的质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是社会教育问题。
不良的社会风气、追求物质与享乐心态的培植,以及文化软实力弱化等因素,都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再者是校园教育问题,学校是青少年的第二个家。
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不完善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青少年个体因素也是其犯罪行为的重要成因。
例如,受父母关注程度低,交友圈子狭窄,求知欲和批判思维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都可能引导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深渊。
第三章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治理首先是要进行预防。
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多方联合,围绕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社会都应该加大投入。
对学校应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建立全面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及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综合治理能力。
对于家长,应该在家庭中要加强亲子沟通,并确立合理家庭规矩和关心关爱的氛围。
对于社会,应从制度层面,强化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制度。
此外,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网络教育,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再者,对于已经犯罪的青少年,应进行及时的矫治。
在矫治治疗过程中,应该不仅只是对少年的犯罪行为进行制裁,还应该对少年进行综合化的矫治,为其提供教育、工作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904f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9.png)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一个社会问题的深度探讨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伤害,也对犯罪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等多个角度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社会背景:1.1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工作忙碌、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导致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出现。
1.2 媒体与网络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媒体与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加深。
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媒体内容中的暴力、犯罪元素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原因分析:2.1 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父母忽视等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2 学校因素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一些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问题。
学校欺凌、教师纵容等现象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2.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的不公平、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心理压力,从而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三、预防措施:3.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2 学校教育的改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3.3 社会关怀的加强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帮助,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减少贫困家庭的压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进学校教育、加强社会关怀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青少年犯罪的论文
![青少年犯罪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49f8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2.png)
青少年犯罪的论文引言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和犯罪行为的严重性逐渐增加。
青少年犯罪对个体和社会都造成了无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因素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是他们形成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的不稳定性、父母的缺席、父母的不良行为、家庭暴力和虐待等,都会给青少年的行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和缺乏让青少年发展积极行为的培养环境,也会导致青少年偏离正轨,走向犯罪。
2.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不平等、贫困、教育机会不足、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等都会造成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
社区的不安全、犯罪率高、毒品泛滥等也对青少年形成不良影响。
3. 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会化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发展有直接影响。
学校的纪律严重不足、教师的督促管理不力、同伴压力等都会引导青少年走向错误的道路。
缺乏适当的学校教育和指导,让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后果1. 对个体的伤害青少年犯罪对个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犯罪行为不仅摧毁了他们自己的未来,也剥夺了其他人的幸福。
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可能受伤,甚至丧失生命。
同时,青少年犯罪也对其家庭和亲密关系造成了困扰和痛苦。
2. 对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和负担。
犯罪行为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加重了社会安全问题。
青少年犯罪还会增加司法和执法机构的负担,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容忽视。
此外,长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会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青少年犯罪的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为了防止青少年走向犯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培养。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渠道,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正面的榜样,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2.加强社会关怀和帮助社会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4608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8.png)
青少年犯罪论文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十三至十九岁之间的青少年参与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有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威胁。
本论文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首先,需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非常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个人特点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导致。
例如,缺乏家庭监督、家庭不稳定、家庭成员犯罪史等因素会增加青少年参与犯罪的风险。
此外,学校环境、同伴影响、媒体暴力等社会因素也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个人特征如情绪不稳定、低自控力、冲动行为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其次,研究青少年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青少年犯罪对个人来说,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学业受到影响、职业前景受损等长期负面影响。
对社会来说,青少年犯罪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全感、增加犯罪率、破坏社会秩序等问题。
青少年犯罪还可能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包括执法成本、司法程序成本等。
最后,研究和提出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至关重要。
一方面,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监督和指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机构也应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媒体监管,减少暴力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可以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和集体活动,提供积极的课外活动项目等。
总之,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对于理解和解决该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青少年犯罪论文提纲
![青少年犯罪论文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01f9abf524ccbff1218422.png)
论文提纲题目: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讨中文摘要: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增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
简述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其次对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关键字:青少年犯罪;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目录引言对于青少年犯罪而言,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
这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古语“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穷则国穷”突显出青少年群体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
可在社会不断前进的道路上,这些后辈力量却在不断的被“蚕食”。
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日益增多,并一发不可收拾,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一章青少年犯罪的现状1.1 犯罪数量日趋增多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角1.2 年龄层次日趋降低从犯罪的年龄上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在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中越来越多。
青少年犯罪向低龄化发展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值得人们关于“未成年”这一群体1.3 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从文化层次上来看,青少年犯罪中文化层次低的群体又占很大的比例1.3 犯罪类型日趋多样化杀人,抢劫,伤害,盗窃,强奸等类型的多样化1.4 犯罪日趋团伙化存在着结伙犯罪的情况很多第二章青少年犯罪原因1.1 家庭原因1.1.1 家庭暴力,目前社会上的家暴现象越来越对,家庭暴力对亲少年的潜移默化。
1.1.2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亲少年的教育力度不够,使青少年无法辨别什么是犯罪。
1.1.3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现在很多父母存在着只顾着赚钱,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跟缺乏与孩子之前的沟通,无法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并指引准确的道路。
1.1.4 父母离异,父母离异使青少年处于离异家庭,调查发现处于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很大。
1.1.5 家长过于溺爱,现在很多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长辈对孩子过于的溺爱,滋养了青少年的很多不良习惯。
1.2 学校原因1.2.1 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只关心学生的成绩,缺少了对青少年各方面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