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5期总第132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6,No.5
Serial No.132
◆语言学
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分析
武建国 秦秀白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0)
提 要:篇际互文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是属于互文性的一个特例,对我们研究语言和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它关注很少。

本文将明确界定篇际互文性,回顾和评述其历史渊源和现有研究路径,指出现有研究路径的优劣,在此基础上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解释篇际互文性的运作机制和功能,提出篇际互文性的顺应理论,希望为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篇际互文性;文体学;批判性话语分析;顺应性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5-0032-05
1 引言
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

例如,在法律调解语篇中就存在当事人讨价还价、咨询仲调人以及仲调人提出调解、诊断三种体裁的混合。

篇际互文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不仅可以深化话语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发展辩证语言观,避免由于割裂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符号性与非符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导致的种种局限,而且对社会研究颇具借鉴作用。

本文在回顾篇际互文性的历史渊源和现有理论模式的基础上,试图从顺应理论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2 文献回顾
2.1 篇际互文性的历史渊源
“篇际互文性”这一概念可追溯到Bakhtin (1981)提出的多语杂存现象,即“众声喧哗”。

(heteroglossia)在Bakhtin看来,语言由话段而不是句子组成,所有话段都具有对话性。

Bakhtin认为文学是一种异质话语,并以互文方式置身于社会和历史的“众声喧哗”之中。

因此,他十分重视多语杂存和多体裁混合的语言现象。

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转型期,Kris teva将Bak htin的理论介绍到法国并首创“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词,她将互文性看作是“文本与历史的交互穿插”。

(Kris teva1986:39)Bakhtin关注的是具体社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而Kristeva则更关注抽象的文本或文本性。

二人都认为语篇不能脱离文化和社会语境,但均未谈及人类使用语言的认知过程。

后来,法国话语分析家将互文性分为明显互文性与建构互文性。

对此,可参阅孙秀丽(2006:27)。

Fairclough继承Bakhtin的对话理论并发展法国话语分析家对互文性的分类。

为了强调体裁、话语和风格等话语秩序成分,并与Pücheux(1982)提出的话语互文场形成对应,Fairclou gh(1992)将建构互文性称作篇际互文性,首次采用interdis-curs ivity这一术语。

所以,Püch eux的话语互文场和Foucault(1984)的话语秩序可以看作篇际互文性的理论前身,也可以看作批判性话语分析(CDA)中研究篇际互文性的理论基石。

这一语言
本文得到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编号为:125N7040450。

现象在文学与非文学领域都受到一定关注。

前者主要集中在文体学研究中,后者主要在批判性话语分析中展开。

2.2 文学中篇际互文性:文体学研究路径
在文体学研究路径中,篇际互文性常常表现为文学作品中的体裁混合与体裁转换。

例如, Bak htin(1981)从文学与非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出发,讨论体裁的混合。

他认为诗歌与散文语言在形式和文体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批评意义。

Knee(1994)讨论影视文本中的体裁混合,并认为体裁交互是形成叙事的主要因素。

Allen (2000)认为,在叙事过程中,个人、社会、心理和文化诸成分交织在一块,并将这种现象归于社会语境。

例如,在分析Robert B urn s的名诗《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Red Ros e)时,Allen(2000:27)指出它反映了官方英语与苏格兰方言之间的冲突,以及意识形态、阶级和文学规约之间的张力。

Bradford(1997)用他的双重模式理论分析诗歌、小说和戏剧中的体裁混合与体裁转换(武建国秦秀白2004)。

他认为诗歌中的篇际互文性是构成双重模式两极间张力的主要原因;小说中的篇际互文性主要体现为非文学风格与虚拟叙事风格间的张力关系,体裁、话语或风格交织技巧不佳正是小说不成熟的体现;而Shakes peare戏剧中韵文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混合反映人物出身的高贵与卑微,甚至映射新世界的野性与欧洲文明之间的冲突。

不难看出,文体学的研究路径成功地将社会因素考虑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与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种表层的分析很难引导我们了解篇际互文性的运作过程,因为这一路径没有将交际的动态性和认知因素考虑在内。

2.3 非文学语篇中的篇际互文性: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路径
批判性话语分析将篇际互文性作为切入点进行社会研究。

Fairclough(1992,2003)认为,篇际互文性不仅是一个文体现象,而且是我们理解社会变迁的切入点,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Fairclou gh对篇际互文性的界定是建立在Foucault(1984)的话语秩序和Püch eux(1982)的话语互文场理论的基础上的,他将Foucault(1972)的话语建构观、话语实践动态观及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结合起来,借用Gra ms ci(1971)的语篇霸权理论(hegemon y)和Habermas(1984)的社会制度对生活领域的“殖民化”理论解释篇际互文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今公共话语的三大趋势:商业化、口语化和技术化(Fairclough1992)。

许多分析家借用Fairclou gh的分析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如Candlin&Maley(1997)分析法律调解语篇,解释其中的讨价还价、咨询和诊断三种不同体裁之间的交织。

Wodak(2001)从历史角度讨论篇际互文现象,论及种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将篇际互文性与历史演变联系起来,探讨通过新体裁混合产生新的篇际互文现象等问题。

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路径成功地将篇际互文性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重视交际的动态性和语料的真实性,不过未充分考虑交际过程中的认知因素。

此外,批判性话语分析者对权力关系的单向理解也存在一定片面性。

尽管Fairclou gh(1992)提出用分裂模式(fragmentation model)弥补这一缺陷,但问题仍悬而未决。

遗憾的是,这一学科本身遭到多方批评。

如Widd ows on(1998)认为批判性话语分析应该考虑到话语产出者与阐释者的作用,提出类似批评的还有Pen nycook(1994),Toolan (1997),Stubbs(1998)等。

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两种研究路径虽对我们理解这一现象提供许多帮助,但它们未考虑到篇际互文性的产出者与阐释者。

因此,我们应该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产出者如何生成篇际互文性,阐释者如何进行阐释。

而且,现有的研究路径都未能对篇际互文性的运作机制和功能等问题作出全面解释。

据此,我们不妨从Ver-schueren(1999)的语用综观论出发,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和认知三个因素,尽量全面系统地分析。

篇际互文性之所以能使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和谐、兼容并行使不可替代的交际功能,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

因此,我们认为,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3 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研究
3.1 篇际互文性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Verschueren将进化认识论应用到语言研究中,并在1999年出版的Un derstandin 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语言顺应论,为我们的语言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模式。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地对语言形式和策略作出选择的过程。

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作出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特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

变异性指语言可供选择的一系列可能性。

协商性指人类对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死板的,而是基于高度
灵活的原则和策略。

以上两个特性意味着语言选择的不确定性。

既然如此,我们的交际又何以成功呢?原因就在于语言的第三个更重要的特性:顺应性。

顺应性能使人类从许多可能的选项中作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以便满足交际的需要。

这三个特性不可分离,共同构成语言的基本属性。

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现象,篇际互文性也同样具有这些属性。

事实上,Fairclou gh(1992:220—221)从批判性话语分析角度研究语言时也映射了这一观点。

从语言的顺应性出发研究语言的使用,可从4个方面入手: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实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它们共同构成语用综观的4个聚焦点。

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结构实体顺应指根据一定的话语构建原则从各个层次对语言作出顺应性的选择。

这两者界定顺应的范围,即言语交际中的语言与非语言要素的总和。

而顺应的动态性是指在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作的动态顺应,也即语言交际中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则说明并非所有的语言选择都是在同等意识程度下作出的,有些选择是不自觉的,而另一些则可能目的性很强。

就语言的变异性而言,篇际互文性的生成和阐释过程也是在语言结构和策略方面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

具体说,在篇际互文性的生成过程中,产出者会选择不同的互文成分或话语秩序成分,即不同的体裁、话语或风格。

在选定这些成分后,语言使用者还会选择各种语言结构和语言策略。

以广告语篇为例,从语篇产出角度来看,篇际互文性就体现在它经常选择图片体裁、诗歌语言形式、谚语和口号等话语类型以达到促销目的,而阐释者若要成功地领悟广告,也须在阐释过程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这两方面都体现语言的变异性。

就语言的协商性而言,尽管篇际互文性使特定语篇包含多种互文成分,但通篇仍然流畅自如,这说明语言使用者在篇际互文性的生成过程中并不遵守机械的规则,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进行的。

换言之,篇际互文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动态协商过程。

从语言的顺应性来看,篇际互文性的生成和阐释过程顺应交际目的(如在广告语篇中)或交际语境(如在法律调解语篇中)。

尽管Verschueren 的顺应理论倾向于强调语言的生成过程,但我们认为,篇际互文性的阐释过程也同样是一个顺应过程,两种顺应对交际的成功都很重要。

3.2 互文性运行机制和功能的顺应性解释
3.21 篇际互文性的生成过程
篇际互文性的产出者在交际过程中要么动机很强,具有特定目的;要么高度自动化,顺应特定的交际情境。

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产出者在每个阶段都要作出一定选择,这些选择包括语言形式(如体现语言变异性的话语秩序成分和语言结构形式)和语言策略(往往要受产出者意识程度的影响)。

须要注意的是,这些选择并非静态或机械的,而是动态协商的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和协商,篇际互文性机就能顺应特定交际目的或交际情境,生成具体的篇际互文语篇。

请看下例:中医药知识:核桃
……中医认为核桃不仅具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的功效,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还可以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核桃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还能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此,繁忙的上班族时常吃一些核桃,身体就不会过度疲劳,自然也就容光焕发而且朝气十足了。

该例选自中央电视台网上健康频道,是一则关于中医药常识的介绍。

在原文中,文字上方配有核桃的图像(现略),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个中医语篇中夹杂着西医术语(划线部分)。

当这一语篇的作者打算与潜在的读者进行交际时,他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提供信息并进行劝说,给读者一些保健知识和建议。

为了实现这些交际目的,他选择图片和文字两种话语类型、中医和西医两种语域、科普与广告两种体裁(斜体字部分)。

不难看出,这些与话语实践活动对应的话语秩序成分和谐地交融起来,行文流畅,未留下任何拙劣的痕迹。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在这一选择过程中,作者进行动态协商,而且协商过程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的。

整个协商过程都受其交际目标驱使。

在成功完成选择、协商和顺应之后,这一语图互文、中西医话语混合、科普文献与广告体裁交融的篇际互文性便生成了。

3.22 篇际互文性的阐释过程
篇际互文性的阐释过程同样也是一个顺应过程。

我们认为,其中心任务是从顺应的4个方面(语境、结构、动态性和意识程度)追溯意义的生成。

为了成功地解读篇际互文性,阐释者须辨认并顺应语篇中的结构实体及其隐含的语境关系(如话语实践活动的语境)。

其实,阐释者和产出者通过语篇相互影响并相互顺应完成阐释过程,当然产出者的交际目的要被成功追溯。

例如:
我们不妨从上面提及的顺应理论的4个组成部分出发进行讨论。

首先从语境关系来看,该例选自非典传播时期的一则公益广告,它告诉人们如何预防非典。

标题“还有:别相信谣言!”中的“还有”二字表明:这个例子通过互文手段与其它更多的建议链接。

一般来说,这类广告往往会在开头描述一下危急形势,表明采纳广告中建议的必要性。

这一广告也不可能以文中所选例子唐突结尾,在后面还可能会提出更多的建议甚至鼓励。

这种互文关系形成我们阐释该语篇的一个重要的语境因素。

从结构实体来看,这个例子是由图像和文字两种话语类型交融、幽默喜剧与广告两种体裁混合而成的。

文字部分的信息均属直接引语,其风格亲切自然。

第一句以问题形式出现(既然尼古丁能够克制S ARS,咱变成个瘾君子又有何妨?),而第二句以陈述形式道出这个男孩的计划(听说酒精能消毒,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我都要喝上两盅,嘿嘿……)。

就意义生成的动态性而言,我们应关注其作出的协商性选择:作者在此选择两个幼稚的小孩,他们以一种滑稽的喜剧性行动去预防非典。

由于他们幼稚无知,这种情境下的话语实践很难被理解为两条建议,而恰恰是“相信谣言”的具体表现。

就顺应的意识程度而言,作者几乎没有明确告知读者应该怎么做,但是在他看来这两个小孩的言行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作者在此有意识地妙用内隐与外显意义的区别。

不难看出,作者是在幽默地告诫读者:不要像那两个小孩一样去轻信谣言!
3.23 篇际互文性的语用功效
篇际互文性的语用功效与其运行机制息息相关。

当这一语言现象得到成功阐释后,它的许多功能也得以实现。

其实,从社会实践角度来看,篇际互文性最终还是顺应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实践交织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现代语篇呈现出商业化、口语化和技术化趋势,并通过篇际互文性行使相应的功能。

语篇的商业化趋势常常体现在广告语篇中。

广告中的篇际互文性顺应其交际目的,所以具有劝说和促销功能。

商家往往以文字形式提供产品信息,以图片等其它形式促销。

《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7日A1版中刊登一则电脑广告。

其中有一幅引人深思的图片:在风景优美的山腰上,一位优雅漂亮的女士沿着山路拾阶而下,而一位颇具上进心的男士逐级而上,就在他们将要相遇的地方有一首短诗:
品味、价格相遇在Aspir e T310
大多数人都认为
品味与价格是两条平行线
不会相遇
宏基执著巧思

价格拾阶而下
品味逐级而上
品味、价格相遇在Aspir e T310
广告作者运用篇际互文手段抓住影响消费的两大主要因素:品味与价格,顺应消费者的心理,有效地达到劝说和促销的目的。

当代公共话语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口语化。

许多属于私人的话题常通过传媒手段在公共场合随便谈论。

换言之,公共话语已被私人谈话“殖民化”了,导致篇际互文性将公私话语混杂交融,实现话语口语化功能。

此外,在对话中,篇际互文语篇还常以高雅的韵文语言和粗俗的散文语言交织而成,前者是上层社会的身份标志,而后者反映出身的卑微。

这一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刘姥姥的对话、《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武攸嗣的对白等,都是通过篇际互文手段将两种谈话风格混合,行使身份识别功能。

现代语篇的第三个特点是技术化。

这些语篇常常借用采访、教育和咨询等语域的话语技术,有效顺应语言使用者的交际目的。

例如,在规章制度性质的语篇中,篇际互文性能顺应产出者的命令或劝诫目的,从而实现相应语用功能。

这样的语篇一般先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然后发出警告以确保有关读者能够遵守这些规定。

例如:从9月1号起,在北京长安街……白天人们将看不到高排放载客汽车,又称“黄标车”……
黄标车限行规定:
从9月1号开始,8时至19时,19座(含)以下的高排放载客汽车在长安街……被限行。

……
……如果违反限行规定,交管部门将给予罚款20元或掉扣……黄标车的车主们该怎么办呢?
北京市环保局在接受采访时说:1)尽早淘汰更换;2)调整出行时间……3)车况好的车辆……
本例选自中央电视台网上生活频道,是一个关于“黄标车”在北京限行的规定性文件。

开头两段以通知的口吻向公众提出规定,然后以处罚违反者的形式向他们发出警告(斜体部分)。

作者进而用一个问题(划线部分)引出三条建议,打消司机的后顾之忧。

于是,这一篇际互文语篇就和谐地同时完成了通知、命令和劝诫三种语用功能。

此外,有些语篇还常借用篇际互文手段在文字中穿插诙谐幽默的图片或喜剧性故事,以实现娱乐和消遣功能。

前面提及的预防SARS的公益广告一例就是以幽默悦人,让读者在“非典”阴影下放松心态,以乐观态度去预防病魔入侵。

4 结束语
篇际互文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对我们研究语言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它关注甚少。

本文在回顾和总结篇际互文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从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出发研究篇际互文性,并用顺应性理论模式解释这一语言现象的机制和功能,希望引发更多的讨论。

参考文献
Allen,G.Intertextualit〔M〕.London:Routledge,2000.
Bakhtin,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C〕.Austin:Univers ity of Texas Press,1981.
Bradford,R.Stylistics〔M〕.New York:Routledge,1997.
Candlin,C.&Y.Maley.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discursivity in the discourse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In B.Gunnarsson, P.Linell&B.Nordberg(eds.)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scourse〔C〕.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 gman Limited, 1997.
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Fairclough,N.Analysing Discourse:Text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Foucault,M.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 ge〔M〕.New York:Pantheon,1972.
Foucault,M.The order of discourse〔A〕.In M.Shap iro(ed.)The Language of Politics〔C〕.Oxford:Blackwell,1984. Gramsci,A.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M〕.London:Lawrence&Wishart,1971.
Habermas,J.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M〕.(Vol.1).London:Heinemann,1984.
Knee,A.The compound genre fil m:Billy the Kid versus Dracula meets The Harvey Girls〔A〕.In E.D.Cancalon&A.Spacagna (eds.)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and Fil m: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hirteenth Annual Florida State Univers ity Conference on Literature and Film〔C〕.Gainesville,FL: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1994.
Kristeva,J.Word,dialogue and novel〔A〕.In T.Moi(ed.)The Kristeva Reader〔C〕.Oxford:Blackwell,1986.
Pücheux,nguage,Semantics and Ideology〔M〕.London:Macmillan,1982.
Pennycook,A.Incommensurable discourses?〔J〕.Applied Linguistics15.2(1994):115—137.
Stubbs,M.Whorf's children:critical comment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In A.Ryan&A.Wray(eds.)E volving Models of Language〔C〕.Clevedon:BAAL/Multilingual Matters,1998.
Toolan,M.What 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why are people saying such terrible things about it?〔J〕.Language and Literature6.
2(1997):83—103.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Widdowson,H.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Applied Linguistics19.1(1998):136—151. Wodak,R.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A〕.In R.Wodak&M.Meyer(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孙秀丽.解析符号学批判———克里斯蒂娃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06(5).
武建国 秦秀白.Brad ford和他的文体分析“双重模式”〔J〕.外国语,2004(5):70—74.
收稿日期:2005-09-29【责任编辑 李凤琴】
2006年第5期总第132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6,No.5
Serial No.132
W ang Yin Em bodied,Cognitive and Dialectical View of Language by Xunzi—Rethinking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The Fifth Paper on Linguistic Embodiment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Many wor ks and textbooks in China regard Xunzi as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nominalist,but through repeated r eading and interpreting Xunzi's works,especially his”On Zheng Ming”,we have found that Xunzi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nominalist,because his accounts are full of clear-cut embodied,cognitive and dialectical vie ws,thus he should be considered more of a realist.The basic ideas of con-temporar y Cognitive Linguistics both at home and abr oad are similar to his accounts.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Embodiment;Nominalism;Realism,Xunzi
Li Hongru On C ategories of Opinion Propositional Attitude and Object Proposition—Serial Research 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5)
Propositional attitude is put forward by Bertrand Russell,but is ignored b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western linguistics including Russell himself.They focus on sentence pro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outside world.In fact,more important in a sentence is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 in c ontrast to pr oposition.It is the prerequisite of a sentence and the central carrier of a person's mental condition and his/her at-titude to wards the world.Through propositional attitude,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n be combined or-ganically.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relevant predicate of propositional attitude and the proposition dominated by it on the basis of relatively abundant verbal material in perspective of opinion pr oposi-tional attitude,and puts the predicates of opinion propositional attitude and relevant proposition into different types in an effor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rr elevant study of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Key Words:opinion pr opositional attitude;predicate of opinion proposition;proposition;combination
Wu Jianguo Qin Xiubai An Adaptation Analysis of Interdiscursivity
With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shifting its attention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atomic reality to the context and meaning of language,the research focus of propositional attitude changes as well to the pragmatic factors.This paper pr esents how the topicalizaion embodies various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relative to the speaker.It is hoped that the pr esent investigation will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
Key Words:topicalization;propositional attitudes;assessment
W ei Naixing A C 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Semantic Prosodies in Leaner English This paper is 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semantic prosodic features of the lexical combinations in the Chinese learners'English production.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exist three major types of word combinations in the learners'interlanguage,including typical collocations,interlanguage collocations and unusual collocations. The typical collocation reveals strong conventionality and noticeable prosodic harmony.The interlanguage collocation br eaches the c onventionality and weakens the prosodic har mony.The unusual collocation violates the conventionality and also causes a prosodic clash as well as a functional infelicity.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emantic preference of a node word is a powerful mechanism which controls the choice of its collocates to appear in the context.The paper argues that collocational acceptability is no less important than grammatical acceptabili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It has indicated that the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 is a useful approach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diagnosi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errors.
Key words:Semantic prefer ence;collocational conventionality;prosodic harmony;interlanguage collocation; unusual c ollocation;functional felicity
Peng Lingling Interdependent Development in Bilingual Grammar Acquisition-What We C an Learn From a Case Study of Development of Wh-questions in an English-Cantonese Bilingual Child This paper,based on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ho w an English-Cantonese bilingual child acquir es wh-questions in the two languages,addresses the two funda ment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bilingual acquisition:(1) whether two grammars develop autonomously in the sense that two language systems are constructed separately,each resembling that developed by monolingual children or whether there is inter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wo langua ge systems whereby one system interacts with the other,resulting in a different picture of development;(2)what is the directionality of transfer i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 systems exists?Based on findings of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we argue that one developing stage can be identified where wh-questions pr oduced by the child reveal sys-tematic influence coming from Cantonese with many cases of wh-words remaining in-situ.The direction of influ-ence goes fr om the dominant language to the less dominant one.This result lends strong support to the interdepen-dent development hypothesis.
Key words:wh-questions;interdependent development;dominant/less dominant langu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