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5期总第132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6,No.5
Serial No.132
◆语言学
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分析
武建国 秦秀白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0)
提 要:篇际互文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是属于互文性的一个特例,对我们研究语言和社会具有重要启示。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它关注很少。本文将明确界定篇际互文性,回顾和评述其历史渊源和现有研究路径,指出现有研究路径的优劣,在此基础上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解释篇际互文性的运作机制和功能,提出篇际互文性的顺应理论,希望为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篇际互文性;文体学;批判性话语分析;顺应性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5-0032-05
1 引言
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例如,在法律调解语篇中就存在当事人讨价还价、咨询仲调人以及仲调人提出调解、诊断三种体裁的混合。篇际互文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不仅可以深化话语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发展辩证语言观,避免由于割裂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符号性与非符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导致的种种局限,而且对社会研究颇具借鉴作用。本文在回顾篇际互文性的历史渊源和现有理论模式的基础上,试图从顺应理论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2 文献回顾
2.1 篇际互文性的历史渊源
“篇际互文性”这一概念可追溯到Bakhtin (1981)提出的多语杂存现象,即“众声喧哗”。(heteroglossia)在Bakhtin看来,语言由话段而不是句子组成,所有话段都具有对话性。Bakhtin认为文学是一种异质话语,并以互文方式置身于社会和历史的“众声喧哗”之中。因此,他十分重视多语杂存和多体裁混合的语言现象。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转型期,Kris teva将Bak htin的理论介绍到法国并首创“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词,她将互文性看作是“文本与历史的交互穿插”。(Kris teva1986:39)Bakhtin关注的是具体社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而Kristeva则更关注抽象的文本或文本性。二人都认为语篇不能脱离文化和社会语境,但均未谈及人类使用语言的认知过程。后来,法国话语分析家将互文性分为明显互文性与建构互文性。对此,可参阅孙秀丽(2006:27)。
Fairclough继承Bakhtin的对话理论并发展法国话语分析家对互文性的分类。为了强调体裁、话语和风格等话语秩序成分,并与Pücheux(1982)提出的话语互文场形成对应,Fairclou gh(1992)将建构互文性称作篇际互文性,首次采用interdis-curs ivity这一术语。所以,Püch eux的话语互文场和Foucault(1984)的话语秩序可以看作篇际互文性的理论前身,也可以看作批判性话语分析(CDA)中研究篇际互文性的理论基石。这一语言
本文得到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编号为:125N7040450。
现象在文学与非文学领域都受到一定关注。前者主要集中在文体学研究中,后者主要在批判性话语分析中展开。
2.2 文学中篇际互文性:文体学研究路径
在文体学研究路径中,篇际互文性常常表现为文学作品中的体裁混合与体裁转换。例如, Bak htin(1981)从文学与非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出发,讨论体裁的混合。他认为诗歌与散文语言在形式和文体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批评意义。Knee(1994)讨论影视文本中的体裁混合,并认为体裁交互是形成叙事的主要因素。Allen (2000)认为,在叙事过程中,个人、社会、心理和文化诸成分交织在一块,并将这种现象归于社会语境。例如,在分析Robert B urn s的名诗《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Red Ros e)时,Allen(2000:27)指出它反映了官方英语与苏格兰方言之间的冲突,以及意识形态、阶级和文学规约之间的张力。Bradford(1997)用他的双重模式理论分析诗歌、小说和戏剧中的体裁混合与体裁转换(武建国秦秀白2004)。他认为诗歌中的篇际互文性是构成双重模式两极间张力的主要原因;小说中的篇际互文性主要体现为非文学风格与虚拟叙事风格间的张力关系,体裁、话语或风格交织技巧不佳正是小说不成熟的体现;而Shakes peare戏剧中韵文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混合反映人物出身的高贵与卑微,甚至映射新世界的野性与欧洲文明之间的冲突。
不难看出,文体学的研究路径成功地将社会因素考虑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与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表层的分析很难引导我们了解篇际互文性的运作过程,因为这一路径没有将交际的动态性和认知因素考虑在内。
2.3 非文学语篇中的篇际互文性: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路径
批判性话语分析将篇际互文性作为切入点进行社会研究。Fairclough(1992,2003)认为,篇际互文性不仅是一个文体现象,而且是我们理解社会变迁的切入点,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Fairclou gh对篇际互文性的界定是建立在Foucault(1984)的话语秩序和Püch eux(1982)的话语互文场理论的基础上的,他将Foucault(1972)的话语建构观、话语实践动态观及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结合起来,借用Gra ms ci(1971)的语篇霸权理论(hegemon y)和Habermas(1984)的社会制度对生活领域的“殖民化”理论解释篇际互文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今公共话语的三大趋势:商业化、口语化和技术化(Fairclough1992)。许多分析家借用Fairclou gh的分析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如Candlin&Maley(1997)分析法律调解语篇,解释其中的讨价还价、咨询和诊断三种不同体裁之间的交织。Wodak(2001)从历史角度讨论篇际互文现象,论及种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将篇际互文性与历史演变联系起来,探讨通过新体裁混合产生新的篇际互文现象等问题。
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路径成功地将篇际互文性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重视交际的动态性和语料的真实性,不过未充分考虑交际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此外,批判性话语分析者对权力关系的单向理解也存在一定片面性。尽管Fairclou gh(1992)提出用分裂模式(fragmentation model)弥补这一缺陷,但问题仍悬而未决。遗憾的是,这一学科本身遭到多方批评。如Widd ows on(1998)认为批判性话语分析应该考虑到话语产出者与阐释者的作用,提出类似批评的还有Pen nycook(1994),Toolan (1997),Stubbs(1998)等。
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两种研究路径虽对我们理解这一现象提供许多帮助,但它们未考虑到篇际互文性的产出者与阐释者。因此,我们应该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产出者如何生成篇际互文性,阐释者如何进行阐释。而且,现有的研究路径都未能对篇际互文性的运作机制和功能等问题作出全面解释。据此,我们不妨从Ver-schueren(1999)的语用综观论出发,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和认知三个因素,尽量全面系统地分析。篇际互文性之所以能使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和谐、兼容并行使不可替代的交际功能,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因此,我们认为,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3 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研究
3.1 篇际互文性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Verschueren将进化认识论应用到语言研究中,并在1999年出版的Un derstandin 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语言顺应论,为我们的语言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模式。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地对语言形式和策略作出选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作出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特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语言可供选择的一系列可能性。协商性指人类对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死板的,而是基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