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探究式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方法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并学习科学的方法,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为注重过程的研究、科学方法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下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方法的心得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上创设情境,为学生寻找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供机会,触发学生寻求位置的迫切欲望,使教学过程的推进建立在学生“想学”、“愿学”的基础之上,从而更加自主地去探究新知。
1.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增强课堂感染力。
2.利用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
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因此,我经常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
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
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
学生身边的噪声污染来源有哪些及如何控制等。
4.创设教与学动态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师生互动,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
能使物理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过程,共同分享动态生成的结果,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在探究式教学中,设计策略还有许多许多,如:
合作交流策略、体验式策略、个体差异策略等等。
好的设计策略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自我、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创新性人才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在探究问题时,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例入手,这样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于日常生活的关系。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利用实验设计,培养发散思维,体现创新意识
在探究教学中,多选择适度开放的探究性课题,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灵活多变的探究途径或方法的引领,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习题教学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通过长期的训练一定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延伸实验活动――营造科学探究氛围
把物理实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营造一种科学探究的氛围。
如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手脚充分解放,思维充分活跃,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经历着一次次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利用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资源,大胆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总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项艰巨、长期的教学任务,要把科学探究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
为此,无论是实验探究还是其它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形式,都要有计划的针对教学内容实际,积极创设科学探究的教学情景,渗透科学探究要素,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从而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高效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
力求在教学效果上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转变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