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120例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120例临床观
察
作者于1999年2~4月开展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20例病人,ASAⅠ~Ⅱ级,其中男7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6.10±16.22岁,平均体重57.31±14.52kg。手术种类包括:胸部手术13例,腹部手术91例,下肢手术16例。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106例,硬膜外加全麻14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等共35例。
镇痛方法手术结束时将PCA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并开始给药。配方:Ⅰ组,吗啡5mg、氟哌啶2.5mg、布比卡因100mg、生理盐水加至100ml;Ⅱ组,芬太尼0.3mg、氟哌啶、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的用量与Ⅰ组相同。程序设置:背景剂量1ml/h,单次追加剂量每次1ml,锁定时间20分钟。Ⅰ组早期部分病人曾给负荷剂量,吗啡0.25~0.5mg(另配)。120例病人随机接受Ⅰ组或Ⅱ组镇痛液。术后随访48小时,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PCA按压次数和执行次数。镇痛效果评定分四级:优,术后伤口无痛,睡眠好,病人满意;良,平静时无痛,改变体位或深呼吸时微痛,睡眠欠佳;差,平静时仍感伤口胀痛,影响睡眠,病人不满意;无效,术后伤口持续疼痛,按压PCA无效。尿潴留评级:Ⅰ,排尿正常;Ⅱ,排尿困难,需采用辅助措施或下床才能排出;Ⅲ,尿潴留,需导尿者。
统计分析本文数据以±s表示,组间统计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0例病人中,Ⅰ组75例,Ⅱ组45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及麻醉方法均无显著差异,P>0.05。
镇痛效果见表1。2例无效病例中,1例为导管脱出,另1例男性病人术后一直诉痛,经加大背景剂量,单次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肌注哌替啶
50mg等措施均无效。
两组术后48小时按压PCA泵次数和执行次数见表2(Ⅰ组中加用负荷量者除外)。
不良反应,主要为尿潴留,见表3(手术前已导尿者除外)。Ⅰ组病例中恶心、呕吐1例,皮肤瘙痒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无论使用吗啡或芬太尼,PCA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优良率均在93%以上。尽管Ⅱ组病人按压次数明显多于Ⅰ组,但都达到了预期的镇痛效果,病人满意。一般主张,PCA应给予负荷剂量,为以后的持续输入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本组多数病例均未用负荷剂量,镇痛效果同样满意,只是多数病人需按压PCA泵,这样可避免镇痛药过量之虑。尿潴留是应用PCA的主要缺点之一,本组应用吗啡镇痛者72%需导尿,苑江等报道芬太尼PCA几乎没有副作用,但本组仍有28.1%的病人需导尿。但其发生率与手术因素、麻醉部位和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都有关[1]。腹部手术及骨科卧床的病人较易发生,而乳房手术均无尿潴留。本组只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因此,在所有应用PCA的病例中都加用氟哌啶是否必要,值得考虑。
表1 120例镇痛效果
两组优良率相比,P>0.05
表2 两组病人术后48h按压PCA情况
两组相比,P<0.01
表3 两组病例术后尿潴留评级
两组导尿率相比,P<0.001
我们体会,术后PCA是较理想的镇痛方法,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芬太尼与吗啡相比较,两药镇痛效果相似,但后者副作用较多。有关镇痛液的最佳配方,用药方法及如何避免尿潴留等不良反应,需进一步探讨。
王冬青(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214002)
参考文献
1,王冬青.术后硬膜外注射吗啡、哌替啶或芬太尼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临床
麻醉学杂志,1985,1:24-25.
收稿:1999-08-11 修回:20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