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多食性害虫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虫飞翔力强,在四级以下的风力常迎风
飞行,还能随气流作远距离迁飞。
一般平均每小时可飞行20~40 km,一次飞
行可达500 km左右。
二、生活习性
雌蛾产卵前活动力较强,食量较大,而开始产卵 后减弱。因此诱捕到的蛾子一般均未产卵。
羽化后2~5 d交配,6~12 d开始产卵,前3 d内产 卵数量多。
二、生活习性
产卵部位因作物有不同。
麦子上喜产于枯黄叶尖或叶鞘和被地下害虫危害
而造成的枯心苗上。
在大麦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大麦田里,则以病 株的半枯黄叶尖上卵最多。
水稻上,卵多产于下部半枯黄的叶尖上;
在玉米和高粱上,多产于干枯叶片边缘和叶尖或 穗部苞叶上。
生活习性
每雌产卵500~1600粒,少的数十粒,多则可达
(2)捕杀幼虫
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
阳坡表土,捕捉幼虫杀死。
用泡桐叶或莴苣叶放于田间,翌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幼
虫。
(3)诱杀成虫
利用糖醋诱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
份、90%敌百虫1份调匀); (小、大地老虎) 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 效果。 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 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一 形态特征
卵:馒头形,稍带光泽,表面有许多网状细脊纹。初为白
色,渐成黄褐色。将近孵化前变黑色。卵粒排列成块,呈 2~4行或重迭排列。
一 形态特征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38 mm,体色变化很大,且发生量
多时色较深。头部有明显的网状纹和“凸”形纹。体表有 5条纵纹,背中线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各有2 条红褐色纵纹,近背面的较宽。腹面污黄色,腹足外侧区 有黑褐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
农民望着一天工夫变成光杆的玉米 十分伤心 流泪的是 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营 盘村村民黄启生
简介
中文学名: 中文别名: 粘虫 粟夜盗虫、剃枝虫、五 彩虫、麦蚕等 、行军虫
双名法
界: 科: 目: 亚种: 分布
Mythimna separata
动物界 夜蛾科 鳞翅目 粘虫 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 布全国各地。
一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mm,翅展 35~40 mm。体淡褐色或淡
灰褐色,雄蛾色常较深。触 角丝形。前翅与体同色,散 布细微黑褐色小点;翅中央 有淡黄色近圆形斑2个,且 在外斑下方还有一个白点, 其两侧各衬以小黑斑;翅尖 有黑纹一条,斜伸至内缘末 端1/3处;翅外缘有7个小黑 点。雄蛾翅僵1根,雌蛾3根。
附近。
(2) 毒饵或毒草诱杀幼虫
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喷 拌50千克碾碎炒香的棉籽饼上,或用50%辛硫磷乳油
每亩50克,拌棉子饼5千克。
用0.25千克晶体敌百虫拌铡碎的鲜草30~50千克, 或用2.5%敌百虫粉剂0.5千克,拌鲜草50千克。毒饵每 亩用5千克,毒草每亩用15~20千克,傍晚撒在作物行 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
趋光性。
成虫产卵于土块、地面缝隙、土面的枯
草茎和根须、草秆、杂草和作物幼苗叶 片反面,一般土壤肥沃的田里产卵多, 卵为散产。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 幼虫共6龄,1、2龄虫常栖息于土表或寄主
叶背,昼夜活动,不入土;3龄以后潜入土 中1.6厘米左右处,夜晚出土为害,阴天也 能出土为害。
二、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补充营养,吸食花蜜以
及蚜虫等分泌的蜜露、腐果汁液及淀粉发 酵液等。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伏于草丛、柴垛、
作物丛间、茅舍等荫蔽处,傍晚开始出来 活动。在黄昏午夜活动最盛。
对糖醋液的趋性很强。
二、生活习性
取食高峰时间较短,第1代在晚上7时前至8
时半左右,第2、3、4代依次略有推迟。
(3)喷雾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或40%甲基异柳磷, 或50%辛磷乳油1000~1500倍,或2.5%溴氰菊酯,或 10%氯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3000倍液喷 雾。
第二节 粘虫
粘虫一夜啃光村民一年希望 (2005.8.2)
• “中午时我急着往玉米地赶, 一抬头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通往玉米地的田埂上黑压压 一大片虫子,数都数不过来。 那些虫子站着排从西向东走, 速度非常快,吓得我撒腿就 跑。”村民李宝娥说。 • 半个小时后,当李宝娥再次 返回来时,黑压压的“虫子 大军”已经在田埂上消失了。 再看看田埂两侧的玉米地, 硕大的玉米叶已经只剩下中 间的一根细梗儿。
呼和浩特小地老虎年发生三代。越冬 代成虫一般于3月下旬的后半旬出现,4月上句末至 5月上旬大量发蛾,高攀期主耍在4月中、下旬。发
蛾 盛期的早迟,因不同地点或不同年份的气候影响有 所 变化。全年发蛾量以越冬代蛾量最大,第一代很少, 第二代极少。田间亦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第二 代 幼虫显著下降,第三代罕见。
三、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 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 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 越冬幼虫,从早春开始食害植株,到4~5月, 由蛹化为成虫,直到秋季;可以发生两代。两 种害虫均昼伏夜出,成虫聚集蓝色荧光灯下。 黄地老虎,在被害作物叶背分散产卵,而小地 老虎在地表附近产卵。1只雌成虫可产数百粒 卵。初孵幼虫及若龄幼虫,取食叶片。大幼虫,
(2)幼虫特征
昆虫
黄地老虎
头部
额缝汇合于颅顶 两侧
腹背
臀板
背面有4个毛瘤,后 整个褐色 面两个稍大于前面两 个
头部
腹部
臀板
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
黄地老虎
二. 为害症状
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幼苗。 1、2龄幼虫在土表或寄主的叶背和心叶取食;
2、3龄幼虫将叶片咬成无数小孔或缺刻,有的也
为害生长点;
土下3~5厘米处筑土室滞育越夏(20℃以上开始), 越夏期长达3个多月,到秋季羽化成成虫。越冬幼虫 抗低温能力很强。
三.生活习性
(3)黄地老虎
在新疆、甘肃河西地区每年发生2~3代,华
北地区以及江苏一带3~4代不等。各地以幼 虫在麦田、绿地、菜田及杂草地等土中越冬。
三.生活习性
(3)黄地老虎 黄地老虎成虫有一定趋光性,对糖醋液
生活习性
幼虫老熟后,钻入作物根际1~2 cm深松土内作土
室化蛹。
在稻田内因田水或土壤过湿,常在离水面1寸左右
的稻丛基部把脚叶和虫粪粘成茧,化蛹其中。
雨水多的年份粘虫往往大发生。成虫产卵最适条
件19~23℃,相对湿度90%左右。粘虫成虫经补充 营养,蜜源植物的多寡对粘虫的发生量常常有一 定的影响。
无明显趋性,喜在大葱花蕊上取食,进 行补充营养。
卵常产在土面枯草须根上,有一部分产
在蓼、小蓟、苍耳、小旋花等杂草和棉 花、苘麻、芝麻、花生、豆类等幼叶的 背面。
三.生活习性
(3)黄地老虎 幼虫共6龄。为害高梁、玉米作物时,幼
龄幼虫把嫩叶咬成小孔。龄期稍大的幼 虫,多在苗茎基部紧贴土表咬断或蛀一 小洞,造成枯心苗。
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四川、贵州、江苏、浙江、福建等)、北 部地区(内蒙、黑龙江、河南、河北、甘肃、青海等)。 大地老虎:分布比较普遍,但以长江沿岸部分地区为主,常 与小地老虎混发。 黄地老虎:北方为主,如新疆、甘肃、东北、内蒙、河北、 河南、山西等;南方少,如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
州、台湾等。
3000粒左右。以胶质物粘结卵粒成条块状,包于 纵折枯叶内,外面不易见到。幼虫孵化后,群集 在折叶内,吃去卵壳后爬出叶面,吐丝分散。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低龄幼虫常躲于作物心叶和叶鞘中取食。不易发
现。
第4龄后,白天幼虫还常常潜伏于植物根旁的松
土里或土块下,潜土深度一般为1~2 cm。
第3龄后的幼虫还有受惊卷缩下落的假死习性。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精耕细作,除草灭虫 :在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
的整地工作,可消灭部分虫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
对冬闲地进行翻耕,可以杀死土中的幼虫和蛹。 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春播前或苗期清除杂
草,可消灭部分幼虫、卵。
轮作灌水: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并结合
苗期灌水,可以淹死部分幼虫和蛹。
怎么还发生?
北纬33 ˚以北的虫源来源于长江以南的越
冬区迁飞而来。次年春季,越冬代成虫 垂直飞行高度达4000米左右,迁飞距离 可达1300公里,最远迁飞距离达1818公 里。迁飞时凭借高空与地面气流,经升 空—运转—迫降完成迁飞全过程。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 成虫昼伏夜出。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化性、
生7代。
(2)大地老虎
1年1代,以幼虫在田埂杂草丛及绿肥田中表土层越冬 。 成虫趋光性不强,交尾后第二天就能产卵; 卵一般散产于土表或生长幼嫩的杂草茎叶上,4龄以
前的幼虫不入土蛰伏,常在草丛间啮食叶片,4龄以 后的幼虫伏于土表下,夜间出土为害,幼虫有带育越 夏习性。
越冬后的幼虫4-5月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于6月份在
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2)幼虫特征
昆虫
小地老虎
头部
腹背
臀板
具黑色不规网纹、 体表粗糙、密被大小 有两条褐色纵纹 额缝汇合于颅顶 粿粒、背部有两条淡 之下 褐纵线,背面有4个 毛瘤,后面两个是前 面两个大小的2倍
(2)幼虫特征
昆虫
大地老虎
头部
额缝汇合于颅顶
腹背
臀板
背面有4个毛瘤,后 中部有一条黄色 面两个稍大于前面两 纵纹,将臀板后 个 成两块褐色
2015年5月5日,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测报站 黑光灯下诱到黄地老虎成虫1头,雄蛾 。始见日比 2014年晚21天。 2014年4月14日,乌拉特中旗农技推广中心乌加河 测报点黑光灯下诱到黄地老虎成虫2头,其中雌蛾 1头,卵巢发育进度1级 始见日比2013年早9天。 2013年4月23日,乌拉特中旗农技推广中心测报站 黑光灯下诱到黄地老虎成虫1头,雌蛾,卵巢发育 进度2级。始见比2012年早1天。
第七章 多食性害虫
第一节 地老虎(CUTWORM)
地老虎
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的幼虫,别名切根 虫、夜盗虫、土蚕等,是我国重要的地下害虫 之一。 我国记载的地老虎约有170多种,其中发生 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 其次是大地老虎、警纹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
地老虎的分布
小地老虎:世界分布;国内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
Baidu Nhomakorabea
一 形态特征
蛹:长约20 mm,红褐或黄褐色。腹部5~7节背面近前缘各 有一列深褐色隆起点刻。腹部末端有3对刺,中央1对粗直 强大,两侧2对细小弯曲。
粘虫危害
粘虫形态
二、生活习性
主要危害小麦类、小米、玉米、水稻、高
粱、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在大发生年,还 能取食豆类、棉花和蔬菜等。粘虫以幼虫 咬食叶片。 1~2龄幼虫仅食叶肉成白条斑, 3龄后才取食形成缺刻, 5~6龄幼虫可食尽叶片成光秆,继而危害 嫩穗和嫩茎。暴食期。
黑光灯诱蛾(主要是小地老虎,大地老虎趋光性不强,
黄地老虎有一定趋光性)。
性诱剂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
(1) 毒土或毒砂防治
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或50%辛硫磷或 40%甲基异柳磷500ml,加适量水,喷拌细土50千克, 配成毒土,每亩用毒土20~25千克,顺垄撒在幼苗根
幼虫有假死性,一遇惊动,就缩成环形,
食料不足时有转移为害习性。老熟幼虫大 都迁移到田埂、杂草根旁较干燥的土内深 6~9厘米处筑土室化蛹。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
一般日平均气温达5℃左右时即可见越冬代成虫。当日 均气温达10℃以上时进入高峰。 各地发生代数不同:东北及内蒙等烟区,年发生2-
3代;黄淮海烟区1年发生3-4代;华南各烟区1年发
一. 形态特征
(1)成虫特征
名称
小地老虎
体长(mm)
16-23
前翅特征
肾形斑外有1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亚缘线上有2个 尖端向内的楔形黑斑,斑尖相对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14-19
20-23
黄褐色,环纹、肾纹、楔形纹明显,中央暗褐,边缘 黑褐色
环纹、肾纹明显,肾形斑外有1不规则黑斑,近达外 缘线
临河农技推广中心测报人员于5月5日在测报站虫情测 报灯内查到黄地老虎成虫1头,为雄蛾
3 龄以后入土,夜间出土咬断整株苗,连茎带叶,
拖入穴中,常留少许叶尖露出土表。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属于迁飞性害虫
发生1~7代。在北纬33˚以南地区越冬,1
月份0℃等温线以南越冬。(在南岭以南 地区可终年繁殖为害;南岭以北至秦岭以 南有少量幼虫和蛹在当地越冬)。
北纬33 ˚以北不能越冬。北方的小地老虎
飞行,还能随气流作远距离迁飞。
一般平均每小时可飞行20~40 km,一次飞
行可达500 km左右。
二、生活习性
雌蛾产卵前活动力较强,食量较大,而开始产卵 后减弱。因此诱捕到的蛾子一般均未产卵。
羽化后2~5 d交配,6~12 d开始产卵,前3 d内产 卵数量多。
二、生活习性
产卵部位因作物有不同。
麦子上喜产于枯黄叶尖或叶鞘和被地下害虫危害
而造成的枯心苗上。
在大麦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大麦田里,则以病 株的半枯黄叶尖上卵最多。
水稻上,卵多产于下部半枯黄的叶尖上;
在玉米和高粱上,多产于干枯叶片边缘和叶尖或 穗部苞叶上。
生活习性
每雌产卵500~1600粒,少的数十粒,多则可达
(2)捕杀幼虫
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
阳坡表土,捕捉幼虫杀死。
用泡桐叶或莴苣叶放于田间,翌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幼
虫。
(3)诱杀成虫
利用糖醋诱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
份、90%敌百虫1份调匀); (小、大地老虎) 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 效果。 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 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一 形态特征
卵:馒头形,稍带光泽,表面有许多网状细脊纹。初为白
色,渐成黄褐色。将近孵化前变黑色。卵粒排列成块,呈 2~4行或重迭排列。
一 形态特征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38 mm,体色变化很大,且发生量
多时色较深。头部有明显的网状纹和“凸”形纹。体表有 5条纵纹,背中线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各有2 条红褐色纵纹,近背面的较宽。腹面污黄色,腹足外侧区 有黑褐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
农民望着一天工夫变成光杆的玉米 十分伤心 流泪的是 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营 盘村村民黄启生
简介
中文学名: 中文别名: 粘虫 粟夜盗虫、剃枝虫、五 彩虫、麦蚕等 、行军虫
双名法
界: 科: 目: 亚种: 分布
Mythimna separata
动物界 夜蛾科 鳞翅目 粘虫 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 布全国各地。
一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mm,翅展 35~40 mm。体淡褐色或淡
灰褐色,雄蛾色常较深。触 角丝形。前翅与体同色,散 布细微黑褐色小点;翅中央 有淡黄色近圆形斑2个,且 在外斑下方还有一个白点, 其两侧各衬以小黑斑;翅尖 有黑纹一条,斜伸至内缘末 端1/3处;翅外缘有7个小黑 点。雄蛾翅僵1根,雌蛾3根。
附近。
(2) 毒饵或毒草诱杀幼虫
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喷 拌50千克碾碎炒香的棉籽饼上,或用50%辛硫磷乳油
每亩50克,拌棉子饼5千克。
用0.25千克晶体敌百虫拌铡碎的鲜草30~50千克, 或用2.5%敌百虫粉剂0.5千克,拌鲜草50千克。毒饵每 亩用5千克,毒草每亩用15~20千克,傍晚撒在作物行 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
趋光性。
成虫产卵于土块、地面缝隙、土面的枯
草茎和根须、草秆、杂草和作物幼苗叶 片反面,一般土壤肥沃的田里产卵多, 卵为散产。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 幼虫共6龄,1、2龄虫常栖息于土表或寄主
叶背,昼夜活动,不入土;3龄以后潜入土 中1.6厘米左右处,夜晚出土为害,阴天也 能出土为害。
二、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补充营养,吸食花蜜以
及蚜虫等分泌的蜜露、腐果汁液及淀粉发 酵液等。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伏于草丛、柴垛、
作物丛间、茅舍等荫蔽处,傍晚开始出来 活动。在黄昏午夜活动最盛。
对糖醋液的趋性很强。
二、生活习性
取食高峰时间较短,第1代在晚上7时前至8
时半左右,第2、3、4代依次略有推迟。
(3)喷雾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或40%甲基异柳磷, 或50%辛磷乳油1000~1500倍,或2.5%溴氰菊酯,或 10%氯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3000倍液喷 雾。
第二节 粘虫
粘虫一夜啃光村民一年希望 (2005.8.2)
• “中午时我急着往玉米地赶, 一抬头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通往玉米地的田埂上黑压压 一大片虫子,数都数不过来。 那些虫子站着排从西向东走, 速度非常快,吓得我撒腿就 跑。”村民李宝娥说。 • 半个小时后,当李宝娥再次 返回来时,黑压压的“虫子 大军”已经在田埂上消失了。 再看看田埂两侧的玉米地, 硕大的玉米叶已经只剩下中 间的一根细梗儿。
呼和浩特小地老虎年发生三代。越冬 代成虫一般于3月下旬的后半旬出现,4月上句末至 5月上旬大量发蛾,高攀期主耍在4月中、下旬。发
蛾 盛期的早迟,因不同地点或不同年份的气候影响有 所 变化。全年发蛾量以越冬代蛾量最大,第一代很少, 第二代极少。田间亦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第二 代 幼虫显著下降,第三代罕见。
三、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 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 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 越冬幼虫,从早春开始食害植株,到4~5月, 由蛹化为成虫,直到秋季;可以发生两代。两 种害虫均昼伏夜出,成虫聚集蓝色荧光灯下。 黄地老虎,在被害作物叶背分散产卵,而小地 老虎在地表附近产卵。1只雌成虫可产数百粒 卵。初孵幼虫及若龄幼虫,取食叶片。大幼虫,
(2)幼虫特征
昆虫
黄地老虎
头部
额缝汇合于颅顶 两侧
腹背
臀板
背面有4个毛瘤,后 整个褐色 面两个稍大于前面两 个
头部
腹部
臀板
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
黄地老虎
二. 为害症状
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幼苗。 1、2龄幼虫在土表或寄主的叶背和心叶取食;
2、3龄幼虫将叶片咬成无数小孔或缺刻,有的也
为害生长点;
土下3~5厘米处筑土室滞育越夏(20℃以上开始), 越夏期长达3个多月,到秋季羽化成成虫。越冬幼虫 抗低温能力很强。
三.生活习性
(3)黄地老虎
在新疆、甘肃河西地区每年发生2~3代,华
北地区以及江苏一带3~4代不等。各地以幼 虫在麦田、绿地、菜田及杂草地等土中越冬。
三.生活习性
(3)黄地老虎 黄地老虎成虫有一定趋光性,对糖醋液
生活习性
幼虫老熟后,钻入作物根际1~2 cm深松土内作土
室化蛹。
在稻田内因田水或土壤过湿,常在离水面1寸左右
的稻丛基部把脚叶和虫粪粘成茧,化蛹其中。
雨水多的年份粘虫往往大发生。成虫产卵最适条
件19~23℃,相对湿度90%左右。粘虫成虫经补充 营养,蜜源植物的多寡对粘虫的发生量常常有一 定的影响。
无明显趋性,喜在大葱花蕊上取食,进 行补充营养。
卵常产在土面枯草须根上,有一部分产
在蓼、小蓟、苍耳、小旋花等杂草和棉 花、苘麻、芝麻、花生、豆类等幼叶的 背面。
三.生活习性
(3)黄地老虎 幼虫共6龄。为害高梁、玉米作物时,幼
龄幼虫把嫩叶咬成小孔。龄期稍大的幼 虫,多在苗茎基部紧贴土表咬断或蛀一 小洞,造成枯心苗。
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四川、贵州、江苏、浙江、福建等)、北 部地区(内蒙、黑龙江、河南、河北、甘肃、青海等)。 大地老虎:分布比较普遍,但以长江沿岸部分地区为主,常 与小地老虎混发。 黄地老虎:北方为主,如新疆、甘肃、东北、内蒙、河北、 河南、山西等;南方少,如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
州、台湾等。
3000粒左右。以胶质物粘结卵粒成条块状,包于 纵折枯叶内,外面不易见到。幼虫孵化后,群集 在折叶内,吃去卵壳后爬出叶面,吐丝分散。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低龄幼虫常躲于作物心叶和叶鞘中取食。不易发
现。
第4龄后,白天幼虫还常常潜伏于植物根旁的松
土里或土块下,潜土深度一般为1~2 cm。
第3龄后的幼虫还有受惊卷缩下落的假死习性。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精耕细作,除草灭虫 :在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
的整地工作,可消灭部分虫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
对冬闲地进行翻耕,可以杀死土中的幼虫和蛹。 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春播前或苗期清除杂
草,可消灭部分幼虫、卵。
轮作灌水: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并结合
苗期灌水,可以淹死部分幼虫和蛹。
怎么还发生?
北纬33 ˚以北的虫源来源于长江以南的越
冬区迁飞而来。次年春季,越冬代成虫 垂直飞行高度达4000米左右,迁飞距离 可达1300公里,最远迁飞距离达1818公 里。迁飞时凭借高空与地面气流,经升 空—运转—迫降完成迁飞全过程。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 成虫昼伏夜出。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化性、
生7代。
(2)大地老虎
1年1代,以幼虫在田埂杂草丛及绿肥田中表土层越冬 。 成虫趋光性不强,交尾后第二天就能产卵; 卵一般散产于土表或生长幼嫩的杂草茎叶上,4龄以
前的幼虫不入土蛰伏,常在草丛间啮食叶片,4龄以 后的幼虫伏于土表下,夜间出土为害,幼虫有带育越 夏习性。
越冬后的幼虫4-5月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于6月份在
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2)幼虫特征
昆虫
小地老虎
头部
腹背
臀板
具黑色不规网纹、 体表粗糙、密被大小 有两条褐色纵纹 额缝汇合于颅顶 粿粒、背部有两条淡 之下 褐纵线,背面有4个 毛瘤,后面两个是前 面两个大小的2倍
(2)幼虫特征
昆虫
大地老虎
头部
额缝汇合于颅顶
腹背
臀板
背面有4个毛瘤,后 中部有一条黄色 面两个稍大于前面两 纵纹,将臀板后 个 成两块褐色
2015年5月5日,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测报站 黑光灯下诱到黄地老虎成虫1头,雄蛾 。始见日比 2014年晚21天。 2014年4月14日,乌拉特中旗农技推广中心乌加河 测报点黑光灯下诱到黄地老虎成虫2头,其中雌蛾 1头,卵巢发育进度1级 始见日比2013年早9天。 2013年4月23日,乌拉特中旗农技推广中心测报站 黑光灯下诱到黄地老虎成虫1头,雌蛾,卵巢发育 进度2级。始见比2012年早1天。
第七章 多食性害虫
第一节 地老虎(CUTWORM)
地老虎
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的幼虫,别名切根 虫、夜盗虫、土蚕等,是我国重要的地下害虫 之一。 我国记载的地老虎约有170多种,其中发生 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 其次是大地老虎、警纹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
地老虎的分布
小地老虎:世界分布;国内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
Baidu Nhomakorabea
一 形态特征
蛹:长约20 mm,红褐或黄褐色。腹部5~7节背面近前缘各 有一列深褐色隆起点刻。腹部末端有3对刺,中央1对粗直 强大,两侧2对细小弯曲。
粘虫危害
粘虫形态
二、生活习性
主要危害小麦类、小米、玉米、水稻、高
粱、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在大发生年,还 能取食豆类、棉花和蔬菜等。粘虫以幼虫 咬食叶片。 1~2龄幼虫仅食叶肉成白条斑, 3龄后才取食形成缺刻, 5~6龄幼虫可食尽叶片成光秆,继而危害 嫩穗和嫩茎。暴食期。
黑光灯诱蛾(主要是小地老虎,大地老虎趋光性不强,
黄地老虎有一定趋光性)。
性诱剂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
(1) 毒土或毒砂防治
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或50%辛硫磷或 40%甲基异柳磷500ml,加适量水,喷拌细土50千克, 配成毒土,每亩用毒土20~25千克,顺垄撒在幼苗根
幼虫有假死性,一遇惊动,就缩成环形,
食料不足时有转移为害习性。老熟幼虫大 都迁移到田埂、杂草根旁较干燥的土内深 6~9厘米处筑土室化蛹。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
一般日平均气温达5℃左右时即可见越冬代成虫。当日 均气温达10℃以上时进入高峰。 各地发生代数不同:东北及内蒙等烟区,年发生2-
3代;黄淮海烟区1年发生3-4代;华南各烟区1年发
一. 形态特征
(1)成虫特征
名称
小地老虎
体长(mm)
16-23
前翅特征
肾形斑外有1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亚缘线上有2个 尖端向内的楔形黑斑,斑尖相对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14-19
20-23
黄褐色,环纹、肾纹、楔形纹明显,中央暗褐,边缘 黑褐色
环纹、肾纹明显,肾形斑外有1不规则黑斑,近达外 缘线
临河农技推广中心测报人员于5月5日在测报站虫情测 报灯内查到黄地老虎成虫1头,为雄蛾
3 龄以后入土,夜间出土咬断整株苗,连茎带叶,
拖入穴中,常留少许叶尖露出土表。
三.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属于迁飞性害虫
发生1~7代。在北纬33˚以南地区越冬,1
月份0℃等温线以南越冬。(在南岭以南 地区可终年繁殖为害;南岭以北至秦岭以 南有少量幼虫和蛹在当地越冬)。
北纬33 ˚以北不能越冬。北方的小地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