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肝肾同源和脾胃同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肝肾同源和脾胃同论的的医学渊源

很多中医古籍将肝肾同列为“先天之本”,将脾胃同列为“后天之本”,这样的依据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医海钩沉,做一次“考古”。

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肾属于母子关系,肾藏精,肝藏血,肾为肝之母。

概括来说,肝肾同源含义有三:1、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2、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3、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

“肝肾同源于精血”意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肝肾之间盛则同盛,衰则同衰。如肝气郁结日久则使肝阴耗伤,肝阴损耗又导致肾阴虚亏;但也常有因肾阴虚而致肝阴不足的,中医上也有肝肾两虚的说法,治疗的时候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肝肾同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脾胃同论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高度概括了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同属土而居中央,生理相依,病理相

及,功能相近,共主水谷运化、气血生化、肌肉生长、充养四肢等功能,故而《黄帝内经》中脾胃同论。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脾主升,胃主降,相辅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脾胃共同承担着从外界摄取养分并化生为气血的重任,是后天的能量之源,故历代医家均称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则不思饮食,四肢瘦弱无力,面黄肌瘦,故后世医家主张脾胃同治,如健脾开胃等。

脾肾同补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左房贷,右车贷……闭上眼梦见钱,睁开眼得挣钱;胡吃海喝伤脾伤胃,拼酒熬夜伤肝伤肾……严重透支了身体。常常感觉腿脚乏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脑胀、面黄肌瘦、食欲不振、大便时干时稀、小便赤黄、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等待……这是典型的脾肾双亏,气阴两虚症!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年轻时用身体换钱,年老了用钱换身体”的发家路径,拼的是前途,但透支的是身体,是生命!体弱多病,未老先衰,雄风不再,完全没有了昔日的精气神……盲目服用壮阳药后,感觉身体被掏得更空!

河西脾肾双补丸专家组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脾为后

天之本,能量之源。两者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缺一不可”。故发出严重警告:身体被透支,光补肾,是不够的!必须先天后天一起补,一起固。补肾又补脾,才能重振精气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