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因此,目前各中小学都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改”已呈“井喷”之势不足为奇。
那么,如何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呢?
一、召开各种形式的学生动员大会,营造课改氛围
目前课改,表现突出的课堂模式是:班级学生分小组按《导学案》合作探究之后,在老师的掌控下学生代表展示,点评,质疑,拓展。
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主动的感知、理解、表达、审美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只有课改,才能让教师真正感受到高效课堂的魅力,体会到作为教师的幸福,触摸到课改的成果。
要通过广播、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年级会等大力宣传,介绍课改相关知识,要拉横幅,布置教室、文化长廊等营造课改氛围。
树立参与课改光荣,不参与课改将被淘汰的生存意识。
要重点打造一、二个示范班级,供全校师生借鉴学习。
当然,有些学校搞集中军训,师生顶烈日,在队列、集会、进餐、大课间、内务整理等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课改奠定坚实的基础,也非常有必要。
二、有计划开展课改相关的讲座、讲演和交流会
课改要突破的瓶颈就是教师理念的转变。
学校课改领头人要让老
师们亲自去触摸课改区的成果,要对比传统教学和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譬如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到底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笔者认为一是做一名足智多谋的导演,只要让学生处在学习的亢奋状态,想去做事,你就是有办法的老师,你就是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二是做一名专业而缜密的编辑,设计好课堂流程;三是做一名技艺精湛的演员,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参与表演;四是做一名细致入微的听众,捕捉哪怕是一个细小的错误,及时纠正;五是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表扬批评有度。
三、组建学习小组,对小组长开展培训,让组长尽快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是课改的主推手。
在初中多以组建学习小组的模式运行高效课堂,高中可作借鉴。
小组建设是突破口,在学案式教学中,班级教学更重视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因此,班主任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先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对坐的模式排列,分组坐定,确定组长,给学生编号,然后建立小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灵活,想要什么评什么,评什么就有什么。
建立评价机制,实际是建立竞争机制。
接下来,要对学生的各种习惯进行训练。
例如可让全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同进班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移动的速度,规定学生移动时所站的位置,训练学生大声说话,要求学生展示时面向学生,自信大方,能与学生互动,能有肢体语言,敢于点评,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等等。
四、各教研组挤时间开展多轮集体备课,超前撰写导学案
笔者建议以导学案为抓手,狠抓集体备课。
导学案的编写,要求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编写导学案,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要求每位老师要对导学案进行第二次备课,避免编写的导学案是学案、教案两张皮。
五、注重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通过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地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或给予激励性的语言,或给予象征性的物质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表扬时,要注意表扬的层次、表扬的个性和表扬的时机。
对优秀的学生表扬要“精”,对中等层的学生,表扬力求“勤”,对较差的同学表扬要注意“诚”,不要让学生感到不舒服和尴尬。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个体的差异,注意公正合理,并且善于坚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
六、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改效率
在当前,如果不利用现有的现代科技手段,那么将事倍功半。
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教师要不断提升
自己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与能力。
(责任编辑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