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研究_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_欧阳艳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研究
———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
欧阳艳文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和提供的不良示范促进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认知偏离、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妨碍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形成。
关键词: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
中图分类号:D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65(2006)01-0094-04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暴力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和重要的因素。本文试从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方面进行粗浅探析。
一、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现状
何谓家庭暴力,当今学术界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一方侵犯他方人身造成他方人身伤害的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以武力或胁迫手段侵害弱者人身权利并对其肉体或精神造成一定损害的强暴行为;第三种观点认为,家庭暴力包括夫妻、父母、子女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殴打、虐待;第四种观点根据国家反家庭暴力形势,主张凡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理的、精神的、性的暴力均纳入家庭暴力的范围。随着新婚姻法的出台,“禁止家庭暴力”第一次被写进我国的法律条文中,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婚姻法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1]
在我国,家庭暴力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引
收稿日期:2005-12-03
作者简介:欧阳艳文(1975-),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犯罪学。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在2.7亿个中国家庭中, 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有约10万个家庭因暴力而解体。[2]从家庭暴力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不断上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总体来看,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家庭暴力与80年代相比上升了25.4%。[3]本世纪的发展速度更快,2002年全国妇联组织接受关于家庭暴力信访达3.66万件,数量比往年上升了40%。[4](2)精神暴力更为普遍。一般情况下,提起家庭暴力,人们就会想到被害人身体上受到的伤害。而中国法学会进行了一项名为“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拳脚相加的身体暴力相比,精神暴力更加普遍。如果将三种暴力形式排序的话,精神暴力排第一,身体暴力排第二,性暴力排第三。参加研究的专家们还指出,精神暴力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长期遭受精神暴力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等。[5] (3)青少年实施家庭暴力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以往常见的家庭暴力常为丈夫虐待妻子、父母殴打孩子,但目前青少年对家长实施暴力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其手段往往更为残暴、凶狠,由此造成血淋淋的家庭惨剧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家庭暴力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很大,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从犯罪心理学上说,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是犯罪心理的外化,而每种犯罪心理都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性格没有定型,周围环境的刺激对他们的生长发育都可能产生很
2006年1月
第1期 总第85期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J ournalof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Jan.,2006
No.1 Ser.No.85
大的影响。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其状况如何必然影响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暴力是一种极为负面的家庭环境因素,它极易造成家庭气氛紧张,伤害家庭成员身心,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十分不利。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青少年受到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而是更为严重的心灵创伤与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方面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家庭暴力是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暴力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
二、家庭暴力是青少年不良心理形成的“催化剂”
犯罪心理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一般来说,它要经历内化、外化和强化三个阶段。犯罪心理形成中的内化是指个体将客观现实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和认识、情感等心理意识的过程。而外化是指个体形成了不良的心理意识之后,又反过来将其以各种消极的和错误的态度、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并影响周围的客观现实。强化是指行为结果作为一种刺激信息反馈到大脑后,使个体产生满意的评价效应,从而使原有的不良心理意识得到加强的过程。强化的结果是使个体不良心理意识得到鼓励、巩固和加强,从而促进其向犯罪心理转化。[6]可见,犯罪心理的形成都是以个体的不良心理意识为基础的,犯罪心理是不良心理意识的进一步恶性发展的结果。笔者认为,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以及提供的不良示范都会给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严重的心理创伤
笔者认为,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父母之间因不和产生的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心理学家测试表明,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没有安全感,情绪低落,容易导致其抑郁、急躁、易怒、自卑,生活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下滑;情绪波动大,事不如意易采取过激行为,且容易把家庭施暴的恶习传承下去。[7]二是因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包括父母离婚或其中一方被伤害致死)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家庭环境的依赖很大,健全、合理的家庭结构是家庭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而家庭暴力是导致家庭解体和角色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正在出现第三次离婚高潮。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意识,有的还因父子或母子之间的矛盾,引发犯罪。有调查显示,离异家庭犯罪青少年是正常家庭的4.2倍。[8]三是直接针对青少年的家庭暴力给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这种家庭暴力不管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还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都非常严重,很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仇恨父母、社会等不良的心理意识。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当问及未成年犯“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这样的问题时,两组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25. 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9]
(二)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缺陷
不良的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缺陷对青少年的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家庭如果存在暴力,是无法给青少年以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教育,它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不良的行为示范,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从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来说,存在家庭暴力倾向的家庭成员,其本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者,不可能给青少年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不和,心情不好,整天忙于打闹,在时间上和心境上也不可能给青少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其三,在家庭教育上采取暴力行为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有些家庭暴力是直接针对青少年教育的,父母对青少年的学习成才的期望过高,又不切合实际,当青少年没有达到其要求时,便随意打骂或限制其人身自由。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很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甚至憎恨父母。其四,家庭暴力造成的家庭结构缺陷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家庭教育缺陷。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结构对其非常重要。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至少应该包括父母双方的共同参与,缺少任何一方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缺陷。单亲家庭子女得不到应有的爱抚和管教,容易产生自卑和怨恨心理,或自暴自弃,或沾染不良习气,甚至到社会上寻找“关爱”、“同情”,往往被坏人拉拢、引诱,走上歧途。
(三)家庭暴力对青少年有着极为不良的示范作用
家庭暴力的不良示范作用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心理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是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基本技能的掌握、社会规范的接收、生活目标的确定、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培养,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而父母不良行为的熏陶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行为不端甚至违法犯罪。青少年分辨是非能力弱,受暗示性强,而且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青少年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家庭暴力行为是给青少年的一种攻击性示范。青少年长期目睹父母打闹或受到父母打骂,很容易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打架斗殴,因此常以暴力方式对待他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并会逐渐形
欧阳艳文: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