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思维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关键词:中式英语;汉译英;负迁移;思维方式1 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
然而,中式英语阻碍了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学者都注意到了中式英语现象并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规避策略,但多是针对一般英语学习者,比如英语初级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写作或者中学教育方面。
这些策略对于专业的翻译学习者来说太过宽泛。
而在中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在上大学之前都很少接受翻译练习,尤其是汉译英练习。
因此,本篇论文主要关注汉译英练习中的中式英语并试图提出一些规避策略。
2 中式英语介绍2.1 中式英语的定义Joan Pinkham(1998)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 is a kind of abnormal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hybrid language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English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张慧芬和徐雅琴(1989)认为,中式英语是人们在用目的语英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或者文化来表达思想,产生的一种语言负迁移的现象。
汪士彬(2006)认为,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母语干扰和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出现的一种违反英语语言习惯和文化的非正式英语。
2.2 中式英语的成因2.2.1 母语的负迁移关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Robert Lado(1957)提出了比较分析假说,Selinker(1972)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还有学术界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熊德鲵说过:“我总喜欢把英语学习比做一场围攻战。
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
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
语言新探浅析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罗晓雨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干扰,试图从四个方面分析中英思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汉英翻译中中式思维的具体体现,最后将提出几点建议以避免中式思维对英语学习者的干扰。
关键词:差异;中国思维模式;干扰;转换一、思维,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语言和思想相互交织,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
虽然翻译以语言开头和结尾,但语言不应被视为一种单独的现象,它也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
例如,狗,与中国和英美国文化的人密切相关。
英语中的“狗”是中性词。
“Every dog has his day.”等于“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迎接他的成功”。
但是,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等词在汉语中意思并不好,所以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一)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具象思维是一个人研究和转变记忆表达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是想象力,这意味着在发现真实物体之前,图像首先出现在人类的大脑中。
抽象思想是通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称作逻辑思维。
具象和抽象思维是中英文的两种思维模式。
中国人更习惯于具象思维,但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抽象思维。
总的来说,除一些权威的杂志和期刊外,汉语易于使用具体的词汇而很少使用抽象的词汇。
他是个墙头草,谁硬就跟谁。
He always sits on the fence and fall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r.(二)分析思维和合成思维合成思维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不同的部分组合成一个联合。
它经常使用连词,介词和逻辑关系来进行整合。
但是,在分析思想中发展的人更有可能将联合分解成各个部分,或者将其关系分开。
人类基本上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模式,语言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导致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
中国人形成了分析思维但英语更多地采用合成思维。
最为常见的是,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发呆,他不在乎停在马路中央还是厕所旁边。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前言: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国际上的联系越来越多,英语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各个领域对于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其英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
我国大多数的口译人才的母语都是汉语,所以,汉语对于口译人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口译人才经常会下意识的说出带有汉语味道的英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效果,降低了我国的口译质量,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建设。
一、思维模式与英语口译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是由词汇、语法、句子、段落等堆积而成的,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积累,还具有非常强大的思维能力。
人脑根据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知、结果就是思维,思维分为简单与复杂,像是大猩猩等高级动物就具有简单的思维,而人类则具有复杂的思维。
不同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思维模式的分类也是各有千秋。
英语口译是一种翻译形式,是将汉语用英语翻译过来,从而加强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与沟通。
很多人觉得只要认识的单词够多,掌握好固定的语法模式就能够做好英语口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就像中文里面有方言一样,英语中也存在一些俚语,或者是单词有引申含义的时候,而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书本中学不到的。
进行口译的过程中,不能直接机械的翻译词语,组成句子,而是要将自己的感情包含在其中,这样才能使口译结果更加富有生机,而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思维模式的点拨,总而言之,思维、口译、语言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二、思维模式在英语口译中的重要性就像笔者之前提到的,思维、语言、口译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英语口译受思维模式的支配,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进行语言的表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用翻译成英文就是“Love me,love my dog”,我们都知道“Dog”的意识是“狗”而并不是“乌”,但是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只是选择对比的事物不同罢了,但是在英语中,按照这种模式翻译就比按照原话翻译要文雅的多,而这都是通过人们思考出来的,由此可见,只是机械性的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是不对的,必须要经过思维模式加以点拨。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作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在翻译中灵活转换,就很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其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标签:思维模式;思维差异;英汉互译很多学者认为,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连淑能,2002)。
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形成两大类型的思维模式。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理性、逻辑、实证等等。
英汉互译中语言转换很大程度上受英汉思维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整体思维VS 分析思维(Synthetic thought VS Analytic thought)一般来看,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
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恰恰相反,会将整体分解成具体的部分,然后分析其特征、功用、关系等。
中国人计算时间一般按照年-月-日-小时-分钟从大到小的顺序,而英语中则从小到大,分钟-小时-日-月-年;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将姓置于前,名放在后,而英语国家的人名顺序是先名后姓。
二、形象思维VS 抽象思维(Imaging thought VS Abstract thought)中国人往往选择形象思维,西方人选择的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会选择形象思维,例如,“人”、“田”、“山”等;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含义。
例1:Now that the merger of “dot and com” has created so many young millionaires,there’s a new topic:venture capital.译文:既然网络公司的兼并造就了如此多的年轻百万富翁,我们面临一个新话题:风险资本。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
美 国学 者 琼 ・ 平 卡姆 ( J o a n P i n k h a m) 在其著作《 中式 英 语 忽 略 这 一 点 。因此 在 第 二 语 言 的 学 习 中最 困难 的应 该 就 是 容
之鉴》 中, 把“ 中式英语” 定义为: “ C h i n g l i s h , o f c o u r s e , i s t h a t mi s — 易受到母语潜 移默化 的影响 ,译者也会 不 自觉地受到 自己母
探讨在汉英翻译 中产生 中式英语的原 因和几种重要的表现形 对 于 第 二 语 言 的 学 习产 生 干 扰 的 作用 。如很 多 学 生 在 碰 到 英 式以及解 决办法 。
1 “ 中 式 英 语” 及 产 生 的 原 因
语的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 时态 的句子时常常忘记要在谓语
动词后加 “ S ” , 这化 的输 出还是输入 ,都离不开翻译这一重 n e x t t i me ” 等 。( 李明晔, 2 0 1 3 : 1 7 4 )
要的桥梁 与纽带。正是在文化不 断的交流下 ,越来越多的中
国人 开始 学习英语 ,但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一种
特 殊 的语 言 形 式 , 这 就 是 我们 所 说 的 “ 中 式英 语 ” 。 本 文 着 重 较快 , 叫做正迁移, 而负迁移 是指母语与第二语言 的不 同之处
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 混合 的、 既非英语又非汉语 的语言 “ C h i n e s e c a b b a g e ” 、 “ p u p p yl o v e ” 。( 冯庆华, 2 0 0 8 : 3 5 ) 文字, 也可称其为“ 具有汉语特色 的英语” 。 ) ( 2 0 0 0 : 1 ) 。
a b b a g e ” 、 “ 早恋” 翻译成 “ e a r l y l o v e ” , 这 些词 的 正确 翻 译 应 为 mi g h t b e d e s c r i b e d a s E n g l i s h w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 ( 所 谓 c
50个chinglish的例子
50个chinglish的例⼦含泪整理让⼈丢脸的那些“Chinglish(中式英语)2016-08-25 00:00额~学习英语的路任重⽽道远,很多学习英语的⼩伙伴,往往很⽤功,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般,这中间可能存在学习⽅法的原因,但有⼀个⼤家很容易忽视的点,那就是我们不经意间就会忽视中西⽅⽂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有⼈会觉得中西⽅⽂化差异听起来是⼀个很⼤的话题,其实往⼩了说,就是我们在不经意间常常会说⼀些“Chinglish(中式英语)”,我们以讲汉语的⽅式去讲英语肯定是⾏不通的,以汉语的思维去翻译英语那是⼀定会闹笑话的。
就好⽐这个例⼦,“⼤操厅”被翻译成了“big fuck hall”,让⼈看了是⼜想笑⼜尴尬啊!其实,这种思维在很多时候都是在潜意识⾥阻碍我们的英语的学习,所以,天才君为⼤家搜集了⼀些,很丢⼈的“Chinglish(中式英语)”说法,不求帮助⼤家改善思维模式,起码多学多看,多积累吧。
⼀、⽇常⼝语单词类busboy 餐馆勤杂⼯(不是“公汽售票员”)busybody 爱管闲事的⼈(不是“⼤忙⼈”)dry goods (美)纺织品;(英)⾕物(不是“⼲货”)heartman 做⼼脏移植⼿术的⼈(不是“有⼼⼈”)mad doctor 精神病科医⽣(不是“发疯的医⽣”)dead president 美钞(上印有总统头像)(并⾮“死了的总统”)sweet water 淡⽔(不是“糖⽔”)confidence man 骗⼦(不是“信得过的⼈”)rest room 厕所(不是“休息室”)sporting house 妓院(不是“体育室”)black tea 红茶(不是“⿊茶”)black art 妖术(不是“⿊⾊艺术”)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不是“⽪肤⽩的⼈”)green hand 新⼿(不是“绿⼿”)Chinese dragon 麒麟(不是“中国龙”)English disease ⽓管炎(不是“英国病”)Spanish athlete 吹⽜的⼈(不是“西班⽛运动员”)French chalk 滑⽯粉(不是“法国粉笔”)⼆、⽇常表达短句类What a shame! 多可惜!真遗憾!(不是“多可耻”)You don't say! 是吗!(不是“你别说”)You can say that again! 说得好!(不是“你可以再说⼀遍”)It has been 4 years since I smoked. 我戒烟4年了。
翻译中的中式英语之鉴
6. 近几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增长很快。
〔误〕For the latest couple of years the third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正〕For the latest couple of years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正〕Tea grows well in these mountain fields.
注:“茶树”、“果树”等在翻译成英语时常常省略tree,因为这些词本身就包含“树”的意思。如orange(橘子树),banana(香蕉树)等。
2. 淡季生意不好做。
〔误〕It's hard to do business in light seasons.
〔正〕It's hard to do business in slack seasons.
注:“淡”在英语中往往不用light表示。又如:“淡茶”(weak tea),“淡水”(fresh wateBiblioteka )。 3. 这可是件大事啊!
〔误〕This is a big thing!
〔正〕This is an important matter!
注:big thing是指体积大的东西,而“大事”是指“重要的事情”,它也可以用big issue来表达。随意中文的“大”不一定对应英文的big。如:“大雾”的表达就是thick fog。large则表示一个无体总的宽度和数量,有广阔和众多的意思。
4. 该停机检查故障了。
〔误〕It is time that we stop the machine and find the trouble.
英汉翻译中的chinglish
遵循翻译原则
准确性
在翻译过程中,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避 免歧义和误解。
流畅性
使译文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易于理 解和接受。
忠实性
保持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尊重原文的语境、风格和 信息,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改动。
04 Chinglish的实例分析
直译型Chinglish实例
总结词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词汇积累
01
扩大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量,特别是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
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准确性的把握。
语法训练
02
加强语法训练,提高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组织,确保译文的流
畅性和准确性。
语言对比
03
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如句法、词法、修辞等,加
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直译型Chinglish
总结词
直接将英文单词或短语翻译成中文,不考虑中文表达习惯。
详细描述
直译型Chinglish常见于初学者或对中英文化差异了解不足的译者,他们往往直接将英文单词或短语翻译成中文, 忽略了中文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例如,将“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翻译为“生活就像一盒巧克 力”,而不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特点
Chinglish通常表现为语法错误、词汇 选择不当、语义理解偏差等方面的问 题,有时还可能带有明显的中文表达 习惯和口音。
Chinglish产生的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习惯不同
语言环境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 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人们在语 言使用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同,从而 产生Chinglish。
chinglish特点
chinglish特点Chinglish,即中式英语,是指由中国人使用英语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语言现象。
这种语言现象一般是由于中文思维及语法习惯等因素导致的。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Chinglish 的特点。
一、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指的是将中文原意翻译为英文句子,而不意译。
这是由于中文与英文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所导致的。
例如“开会”直译为“open meeting”。
在英语中,其正确表达应该是“hold a meeting”或“have a meeting”。
二、错用英语词汇许多中国人在接触英语时,会试图吧自己的中文词汇照应到英语上,结果导致使用不正确的词汇。
例如,中国人会把“困难”翻译成“difficulty”,实际上,英语中的“difficulty”更准确地表达了“难度”。
再例如,中文中用汉字“冷”或“热”来形容天气的冷热程度,而英语中却要使用单词“cold”或“hot”。
三、语法错误另一种常见的Chinglish现象是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
例如,中国人往往会使用中文的倒装形式,如“看电视我喜欢”,但在英语中应该是“I like watchingtelevision”。
此外,中国人也容易混淆英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例如,“happy”在英语中是形容词,而“happen”是动词。
四、语言表达的夸张中文中有许多用词表达比较夸张,而在英语中不适用。
例如,中文中的“无比惊艳”在英语中通常使用“She looks great.”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夸张了表述,而且也导致含义模糊。
五、未显式的上下文信息在中文中,人们往往会通过上下文信息来推测一些含义。
而在英语中,由于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不同,这种推测很容易导致误解。
例如,中文中说“他有些厚脸皮”,这里的“有些”是贬义的,而使用英语翻译就需要明确表达出来,如果使用“a little”,就有可能被理解成褒义。
综上所述,Chinglish有其令人困惑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3篇】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浅析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3篇】《论语》中君子和小人出现的频率极高,因此准确解读君子和小人的内在含义,对《论语》的整体翻译尤为重要。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0句很不地道的Chinglish你有吗?
【导语】以下是整理的《10句很不地道的Chinglish你有吗?》,⼀起来看看吧!1.开灯turn on the light如果按照中式思维说英语,看到开灯会想到Open the light。
但英语中关于开关电器有固定的表达,那就是 turn on/turn off。
例如:I don't know how to turn on the computer, could you help me with it?我不知道怎么开电脑,你能帮我吗?2.喝汤eat soup吃饭时喝汤是中国⼈的饮⾷习惯。
那么喝汤在英⽂中是"drink soup"吗?当然不是,因为西餐⾥的汤⼀般很稠,汤⾥有奶油、⾁、蔬菜等很多种东西,没法喝,必须送到嘴⾥咀嚼。
所以喝汤在英语中就是eat soup。
同样的,中⽂⾥的喝稀饭也不能⽤"drink porridge"来表达,⽽是 eat porridge。
如果实在觉得不习惯,我们可以⽤中性词have来表达⾷⽤。
如:have soup喝汤have tea喝茶have a drink喝酒、喝⽔have a cigarette抽烟、吸烟have a candy吃糖have an apple吃个苹果have fish吃鱼3.吃药take medicine看到这⾥,还能认为吃药是"eat medicine"吗,因为英⽂中的eat,通常含有咀嚼的意味,但是我们很少会咀嚼药品,所以吃药的地道表达是take medicine。
如:A:I had a cold.B:No need to take medicine for this illness, with a couple of days of rest you'll be all right.A:我感冒了。
B: 这病不⽤吃药,休息⼀两天⾃然会好的。
当然了,我们这⾥⽤have medicine这个中性词表达也可以。
学好英语,先要意识到自己的中式思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介语变异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渡现象。
它是在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用于思维,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很难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
要学会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需要以对该种语言相当程度的掌握为前提。
不可能一开始就学会。
一汉语思维导致“中式英语”翻译的形成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制约着句子结构。
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上截然不同。
尽管我们希望英语学习者能达到用英语思维来思考,不用汉语思维直接进行交际或写作,但是,由于想进行的交际内容的广泛和以掌握的英语知识的贫乏,初学者在进行交际或写作时,仍然会很自然的先用汉语思维思考,再用英语将思维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中式英语。
如:①He kicked the ball with his foot,(He kicked the ball,他一脚把球踢开了。
)②Bob hit my face,(Bob hit me in my face,鲍勃打了我的脸。
)以上二个句子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均不符合英语习惯,就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如例句1,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踢”(kick)这一动作本来就只能由脚来完成,不必再加“with his foot”,因此不能延用汉语的“一脚踢开”的习惯。
在例句2中,汉语思维强调“打了脸”,而英语思维习惯则需表达为“打了我”,脸则只是打在身体上的某个地方。
二汉语主体思维的倾向差异使得“中式英语”翻译更为明显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描述实物和阐述事例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人或表示生物的词做主语(或潜在的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如:The thought of resuming filled her with fear,她一想到要返回去,心里就害怕。
什么是中式思维,什么又是典型的英语思维,用3个例子来说明
什么是中式思维,什么又是典型的英语思维,用3个例子来说明英语词汇的学习,要先学习与中式思维比较接近的词汇、搭配和句型,然后再逐渐过渡到那些典型的英语思维词汇、搭配和句型。
这是因为同学们已经熟悉了汉语的思维模式,要转换到另一种差别较大的思维模式时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这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中式思维阶段,简单英语思维阶段,典型英语思维阶段。
什么是中式思维,什么又是典型的英语思维?用3个例子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递进关系!请看这句汉语:这场车祸导致了10人死亡。
这句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可以有以下3种不同的表达,分别是:①The car accident caused (导致)10 people die(死).② The car accident killed (杀)10 people.③ The car accident claimed (请求)10 people lives(活).第一句基本是汉语表达的翻版,无论是在用词上还是语序上。
(中式思维)第二句是英语中口语化的表达,用了kill(杀)这个词。
(简单英语思维)第三句是英语的地道表达,或者说典型的英语式表达,用了claim (请求)这个词。
(典型英语思维)需要先说明的一点是,这三种表达都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很显然,同学们很容易接受第一种表达方式,因为这一句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思维转换,只要把这些词背会了就行。
第二句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中式思维做个调整,把一个“cause+直接宾语+补足语”的句型变成一个“动词+直接宾语”的句型,但因为用的是kill(杀)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口语词汇,所以这个转换也不难。
但第三句就难了,因为无论是在句型结构上还是用词上都与汉语的表达有很大差别。
重复一遍我在上一篇学习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哈。
从五个方面来说明英语思维(英语)与中式思维(汉语)的差别:一、汉语通常以“人”做主语,英语经常用“物”做主语;二、汉语强调动作,英语强调“方位”;三、汉语中的动词在英语中经常被“介词”来代替;四、英语的语序是先说主语和谓语,后说其他成分(主谓宾+状,各种形式的定语附着其修饰的任一名词),汉语经常把其他成分放在谓语前面;五、英语口语中“形象词汇”用得比较多。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论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摘要:具有汉语的思维方式及汉语的语言结构与特征的英语即通常所谓的Chinglish, 即中式英语。
但是,在目前环境下,汉英翻译绝大多数由具有汉语语言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完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很容易运用汉语的思维模式以及汉语的语言结构来行文,这样,其最终的的产品—英译文—很容易表现出汉语的思维方式特征以及汉语的语言结构特征。
这篇文章中式围绕“什么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哪些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一、理论探讨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是以规范的英语为核心,用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
而中式英语则是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因过分拘泥与原文字句而机械的从字面意义上以“对号入座”的方式来表述,导致一种在字面上看是英语译文但实际上却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言语形式,它暂不属于任何英语变体。
二、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1、用英文表达时以汉语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这是产生中式英语的最重要、也是最自然的原因。
比如,在用英语表达“你的身材很好”这句话时,说”Your figure is beautiful”就是中式英语,地道的英文表达应该是”You have a fair figure”。
2、对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英语而进行直译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新兴词汇不断涌现,而这些词汇带有中国特色,在英语中一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这时英译文往往采用解释性或字字对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这时就会出现中式英语。
例如,将“国际关系民主化”翻译成”demo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而正确的译文为”Democracy should be practiced 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符合英的习惯用法,同时避免翻译时的画蛇添足与重复用词。学生们平时应当多多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资料,了解西方国家的化历史背景,这样翻译时用词选词会更地道。学生们习惯用汉语句子结构罗列单词,忽视了单词的习惯用法,从而译出不符合英习惯的句子。比如:“他左眼失明了。”,译不是“His left ee is blind”,而是“He is blind in the left ee”;“千万别灰心丧气。”,译不是“Dn’t lse ur heart”,而是“Dn’t lse heart”还有时候,学生们受到汉语的影响而习惯添加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比如“他的健康得到了改善。”,译不是“His health has iprved better”而是“His health has iprved”
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思维
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思维
一、引言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一种洋泾浜语言。“中式英语”这个词语在英语里面被称为“hinglish”,意思是汉语及英语组合而成的语言。是指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在英语的运用中经常会受到中式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干扰,尤其在翻译中这样的毛病比较普遍,比如“hen u leave ar,please turn ff dr and ind,tae ur valuable things(离开车时,锁好门窗,拿走贵重物品。)”,“Tda’s eather is nt ver gd(今天天气不是很好。)”,“The lassr is quite ht(教室里面很热。)”等等。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中式英语思维的造成往往是学习者在翻译中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中英思维各自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但是翻译的目的是符合译入语的思维。比如“I have read ur artial,but I have expeted t eet an lder an(我读过你的,但没料想你会这样年轻。)”,“er,as tie ges n,is a seletive thing(随着时间语的策略
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受到中式英语的影响,如何在翻译中避免中式英语的用法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与自身的心得,希望能得到大家建议与指正,以期能帮助学生避免再次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
1避免生搬硬套,确保使用正确的英句式结构,改变思维模式。学生们在进行翻译时,普遍存在的倾向就是根据所给出的中提示,逐字逐句地机械转换。建议大家在思考翻译的同时,首先应当抛弃中式思维,因为思维方式制约着句子的构成形式,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大不相同,要做到吃透中意思,摆脱中字面束缚,以清晰的、正确的符合英句式结构表达原的意思。比如:“我们学校有很多漂亮的花。”不是“ur shl has an beautiful flers”,而应当使用英的存在句型“There are an trees in ur shl”;“今天天气不错。”不是“Tda’s eather is quite gd”,而应当用it be句型“It’s fine tda”。
4英语注重客观,重视语言结构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力求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而汉语注重主观,在形式上受到主观意念引导比较强,形散而意不散,句子结构松散,概念推理不严,以神统形需要读者自己去推理和感悟。比如“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Let the rld get t n abut hina,let hina g glbe)”。
四、结语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英中出现的一些翻译问题,本通过比较中英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纠正学生的中式英语思维,对学生的翻译水平提高有指导作用与借鉴意义。
二、中英思维对比分析
其实,所谓地道的英语,就是所表达的语言符合英语思维方式与习惯。想要正确运用英语的思维模式,唯一且最好的方式就是模仿。下面试比较中英思维的差异:
1思维方式:中式思维善于把握事物的整体特性。主体意识善于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性出发,以人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为标准,以主体介于客体,客体融入主体的形式,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上多以“人”为主语,语态上多用主动语态。而西方人多以客体为认知对象,把自然作为探索和征服的对象,因而主客对分,天人对立,对自然持尊重客观的态度,导致客体意识为主,以科学认知为基础,由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区分主客观,语态上多用被动语态。
2西式思维喜外露,中式思维喜含蓄。英语经常开门见先论述观点态度,再开始叙事表达;而汉语则往往相反。比如“I’ ver happ t reeive ur essage f greetings(收到你的问候消息我很开心。)”,“The t sides fund it benefiial t have this pprtunit t present t ne anther their vies n a variet f issues(双方借此机会交换了各自在多领域的意见,认为意见交换非常有利。)”
3学语言贵在模仿。既然是学习外国人的一门语言,那么就应当多多模仿外国人的表达,得到对该语言的一种油然而生的语感。俗话说“Pratie aes perfet(熟能生巧)”,只有在平时注意积累,每天或定期接触大量的地道的英内容,各种方面的知识,才能多方位地模仿地道的英表达,在翻译中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