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特征
作者:曹寄奴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8期
摘要教育优先发展是一个动态范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变量而非常量,随着社会的前进与时代的变迁而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其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等内在特征。
关键词教育先行教育预见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曹寄奴,浙江省丽水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222-02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工作方针。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政治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该书阐述了现代教育存在三种新的现象即“教育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
在论述“教育先行”时指出:“第一点所要讲的是,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
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
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
豍基于经历“文化大革命”之痛的中国教育状况极不乐观,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非常贫乏,“教育先行”和“教育预见”相对于“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更适合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教育先行”呼之而出,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中国得以广泛地传播。
随着“教育先行”的理念广泛地传播,对教育优先发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展开研究。
柳海民认为教育先行是相对于教育后行和教育并行而言的,又称为教育优先发展或教育超前发展,是指“教育发展先于其它业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提前发展。
豎于述胜、李兴洲、倪烈宗、李涛在《中国教育三十年(1978-2008)》一书指出:“‘教育先行’是指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优先发展地位的观
念、理论和主张,以此区别于人类历史上长期把教育视为经济发展之后的消费性、福利性事业的观念、理论和主张。
豏孙霄兵在《教育优先法理研究》一书中根据国家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开拓性地对教育优先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教育优先的哲学含义是人的自由优先,教育学含义是促进人的发展优先,法学含义是受教育权优先;提出了教育活动优先、教育关系优先、教育事业优先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等新的重要范畴。
这些研究对理解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很有裨益,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教育优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动态范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变量而非常量,随着社会的前进与时代的变迁而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党的十二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将发展战略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之中,指出:“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豐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全民族素质提升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豑199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法律保障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规范了关乎国家教育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一章第四条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豒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分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时,将教育质量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阐述了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转变”,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简单地说,一是适应问题,二是提高问题。
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
变。
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豔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由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指出:“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豖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教育公平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豗2007年8月,胡锦涛在分析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时,将政府责任和公共财政理念纳入教育優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阐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优先”,指出:“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豘2007年10月,党
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将民生理念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中,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豙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提出新的要求。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优先发展”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之首,在序言和第二、三、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条以及“发展任务”各章和最后的“实施”中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豛的战略目标,与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相比,呈现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态势。
教育优先发展基本内涵虽然随着社会的前进与时代的变迁而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但其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等内在特征。
教育优先发展的超前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将教育置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之中优先予以规划,基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发展超前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为教育发展提供所需的条件。
一方面,教育发展的速度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超前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变革某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进步的观念而超前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的未来性包括教育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教育自身面向未来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遵循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的原则,依据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发展和改革教育事业,为未来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在分析“教育先行”同时认为“教育预见”应该给予同等重要的关注,指出:“按照社会学的顺序,对于未来同样重要的另一件事实是,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
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了一项崭新的任务,因为自古以来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的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
如果拿过去相对稳定的社会同今天加速发展的世界相比,这种变化就很容易解释了。
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
豜教育优先发展要求预期和展望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长远的、历史的眼光改革和发展教育。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不但要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要适应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注释:
豍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36.
豎柳海民.略论教育优先发展.高校理论战线.1995(6).
豏于述胜,李兴洲,倪烈宗,李涛.中国教育三十年(1978-2008).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39.
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
豑豒豓何东昌.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468,3790,3964.
豔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5-36.
豖何东昌.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17.
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54.
豘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09-01.
豙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