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看录像转视频材料《能量守恒定律建立》27′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建立
(初期思想萌生于17世纪的力学研究;定律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建立,是继牛顿力学建立之后近代物理学发展中又一次伟大的综合。它和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一起,被称为19世纪中叶的“三大发现”。
一、能量原理产生的时代因素
1.从“活力”到“功”(跳转1)
能量原理发展的前史表明,对运动转化过程定量化的认识,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初期,是以一个动力学定理的形式出现的,一直被称为“活力守恒原理”。早在17世纪初,伽利略已经发现了摆球的等高性,并且提出了“等末速原理”。1669年,惠更斯在弹性碰撞的研究中,提 出了这个量,并得出在完全弹性碰撞中,在碰撞前后不变的结论。年,莱布尼兹把称为“活力”,并断言宇宙中真正守恒的
mv m v 1686mv 2i i 2
2 量正是活力。到18世纪初,在约翰・伯努力利的著作里,就一再提到“活力守恒”。18世纪中叶后,欧勒已经认识到,在有心力作用下,从一个定点开始运动的物体,在它通过任意途径到达离辏力中心有同样距离的任何位置时,其活力都相等。“活力守恒”实际上是能量守恒原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语,定出其单位为千克・米,并提出了机械过程中的能量守恒的原理:功的代数和的二倍等于活力之和;任何时候都不能从无中产生功或
活力,功和活力也不能转化为无。科里奥利主张,活力应表示为,12
mv 2 因为这样一来,它在数值上就等于所能做出的功。这样功这一概念,就从机械效率的研究中引入了物理学。
至于“能”的概念,最早是由约翰・伯努利在1717年使用的。1807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建议将mv2称为能量,不过他的意见在很长时间里未能引起重视,科学家们仍然用“力”这个词来表示能量。
2.“永动机”幻想的破灭
永动机之不可能实现,是导致能量原理建立的另一重要线索。
早期一个很著名的永动机设计方案,是13世纪法国人亨内考(V.de Honnecourt)提出的“魔轮”。他在一个轮子的边缘等距离地装上12根活动杆,杆端装以重球。他设想,当轮子转动起来后,由于右侧的垂球离轮心更远,特别是重球向右甩出的作用,就会压使轮子永不停息地转动下去。但实际上轮子转动一两圈后就停了下来。
后来,意大利的达・芬奇(1452—1519)根据同样的原理,制造了一个“重球永动机”,利用轮辐的特殊形状,使右边的球滚向轮子的边缘,而左边的球会自动滚向中心。本以为在两边重球的作用下会使轮子失去平衡而转动不息,但试验的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但17世纪时,英国一个关在伦敦塔下的犯人马尔基斯,却重新制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转轮的直径大约5
米,内装40个弯曲轮辐,每个轮辐间放一个重25公斤的钢球。他用这个装置向国王查理一世作了表演,受到国王的嘉奖而特赦了他。其实这个转轮只能靠惯性维持短时间的运转。
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一个机械师斯特尔提出一个“螺旋汲水器永动机”设计方案:由高处水槽中流出的水,冲击水轮机转动,在带动水磨工作的同时,通过齿轮组带动螺旋汲水器,把流到下面蓄水池里的水重新提升到上面的水槽中。如此周而复始,整个系统就可以不停地运转下去,并完成有效的工作。一时间,形形色色的自动水轮机方案纷纷提了出来,但是没有一个能把流到下面的水全都提升上去;所以,上水槽的水很快流完了,机器也随之停转。
17世纪,英国人维尔金斯把磁力和重力结合起来,设计出了“磁力—重力永动机”。如图所示,在立柱上端放一个大磁体,立柱旁边倚靠着一个斜面和一个弧形轨道,斜面下放一个铁球,斜面上下各开一个可以通过铁球的圆孔。维尔金斯设想,由于大磁体的吸引,铁球会沿斜面滚上去;当它滚到上面的圆孔处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掉落下来,并沿着弧形轨道滚向下方;由于惯性的作用,铁球会绕过弯曲的地方钻出下方的圆孔,然后又被磁体吸引上去。这样,铁球不就可以连续上下滚动了吗?这个设想当然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果磁体的磁力特别强,可以把铁球吸引上去,那么就不会让它再滚落下来的。
层出不穷的永动机设计方案,都在科学的严格审查和实践的无情检
验下一一失败了,以致法国科学院在1775年作出决议,认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并严正声明:“本科学院以后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一切设计”。
3.自然现象之间联系和转化的普遍发现(跳转2)
18世纪未到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上一系列重大发现,广泛揭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普遍的联系和转化。
1798年伦福德的钻炮实验和1799年戴维的摩冰实验,证明了机械运动向热的转化;而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又实现了热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化。
1821年塞贝克发现了温差电现象(热电偶),1834年珀尔帖又发现了其逆效应,1840年焦耳定律的发现,都证明了电运动和热运动之间的相互转化。
1800年伏打电堆的发明以及随后发现的电解现象,完成了电运动和化学运动之间的转化。
总之,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欧洲科学界普遍酝酿着一种思想氛围,以一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现象。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以西欧为中心,从事七八种专业的十多位科学家,分别通过不同途径,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能量守恒原理。在这些天才人物中,迈尔、焦耳和赫姆霍兹更是声誉卓著的佼佼者,对这一普遍原理的确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跳转4)
二.迈尔—从自然哲学走到伟大定律面前的人(跳转5)
1840年,德国青年医生罗伯特・迈尔(R.Mayer,1814—1878)在一艘从荷兰驶往爪哇的船上作随船医生,他发现热带地方病员的静脉血像动脉血一样鲜红;他还听船员们讲暴风雨后海水比较热。这些现象促使迈尔去思考各种自然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1841年回国以后,他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据说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奔驰而过,他问朋友马的拉力产生了什么效果,朋友回答说使车子的位置了生了移动。他反问说如果马拉车回到原处呢?难道说马的拉力就没有任何效果了?他认为,马是靠食物的氧化产生体力来拉车的,车又通过磨擦使路面和车轴发热,它们之间必然有一种确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