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细胞因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1
型 细 胞 因 子
IL-2
Th1型细胞因子:干 扰 素(interferon, IFN)
分型(根据其来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I型 IFN-a、IFN-b
细胞来源:
IFN-a 白细胞(主要为单核吞噬细胞)产生
IFN-b 成纤维细胞产生(二者结合相同受体)
主要诱生剂:病毒,polyI-C (人工合成双股RNA)
主要生物学功能: 促进T细胞尤其是CD4 T细胞增 促进T细胞、APC产生IFN-g、IL-12,增强DC 的共刺激功能 具有抗肿瘤及其转移活性
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
IL-1(又称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细胞来源: 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上皮/内皮细胞产生
存在形式: IL-1a和IL-1b,由不同基因编码 主要生物学功能:
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 (IL-12)
Th1型细胞因子: IFN -g & IL-12
M
IL-12
IFN-g
T cells
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
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细胞来源: 主要由T细胞产生
作用方式: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主要生物学功能: 活化T细胞,促进细胞因子产生 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性及产生 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生 促进B细胞活化
主要起免疫调节作用
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直接诱导参与呼吸爆发中酶的合成, 增强M的杀伤能力,上调M表面IgG高亲和力激活性 受体FcgR1的表达。 促进APC(s)表达MHC-Ⅱ类分子,提高抗原递呈能力; 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和增强CTL细胞的杀伤活性; 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Th1型细胞因子:干 扰 素-g(interferon, IFN -g)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细胞来源 由单核巨噬细胞(主要), T细胞、 NK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低浓度 --- 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高浓度 --- 内分泌效应
Th17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主要生物学功能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的细胞因子受体
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膜外区(识别结合细胞因子的部位 ) 细胞因子受体 (跨膜糖蛋白)
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区)
胞质区(启动受体激活后的信号转导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造血因子受体家族)
结构特点:膜外区近氨基端有二个不连续保守半胱氨酸残基(C),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的功能主要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
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
Th2型细胞因子: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因子
Th3型细胞因子:介导免疫抑制的细胞因子 Th17型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的功能主要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 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Th1型细胞因子:干 扰 素-g(interferon, IFN -g)
分型(根据其来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Ⅱ型 IFN-g
细胞来源:
活化的Th1细胞、 CD8+ CTL和 NK细胞
主要诱生剂:抗原或有丝分裂原
Th1型细胞因子:干 扰 素(interferon, IFN)
主要生物学活性
I型 IFN-a、IFN-b
Nature. 2006;(11 May )441:166-168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的功能主要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
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Immunity. 2006/ 9/3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
IFN-g
与CD8+ CTL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有关 IL-12 促进细胞免疫应答
其羧基端 存在Trp-Ser-X-Trp-Ser (WSXWS,X代表任一氨基酸)残基序列。
成员包括:IL-2~7R,IL-9R、 IL-11R、 IL-13R、
IL-15R、GM-CSFR等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干扰素受体家族)
结构特点:膜外区近氨基端含有四个不连续保守半胱氨酸残基。 成员包括:
IL-17:新发现的促炎症性细胞因子
细胞来源: 由Th17细胞、活化CD4记忆T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招募中性粒细胞
促进多种细胞释放炎性因子
促进细胞增殖及抑制部分肿瘤生长
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3(IL-23)
IL-23:新近发现细胞因子
细胞来源: 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
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 (IL-12)
1. 组成:p35-p40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异二聚体
2 .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3. 主要功能:
激活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及IFN-g产生; 促进Th0向Th1细胞分化,分泌IL-2、IFN-g; 增强CD8+ CTL细胞杀伤活性; 可协同IL-2诱生LAK细胞; 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和IgE合成。
激活巨噬细胞
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
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IL-2Ra:CD25 IL-2Rb:CD122 IL-2Rg:CD132 CD4+CD25+ Treg
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Th2型细胞因子: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因子
1) 诱导炎症反应 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促白细胞聚集于炎症局部;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如IL-1、IL-6、IL-8、 TNF-α等),导致炎性细胞浸润和增强吞噬细胞的杀伤。 2) 促进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CTL对靶细胞(如 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 3) 杀伤肿瘤细胞 直接杀伤,引起组织出血坏死。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参与Th1和Th2细胞的极化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参与Th1和Th2细胞的极化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细胞因子胞因子连接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Th3型细胞因子:介导免疫抑制的细胞因子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的命名
由单个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 (Monokine);
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 (Lymphokine); 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
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等; 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通过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启动效应作用,高亲和力; 作用效应的非特异性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作用的特点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作用的特点
细 胞 因 子 以 网 络 形 式 发 挥 作 用
细胞因子的分类
按功能分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 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转化生长因子-b tranforming growth factor-b,TGF-b 趋化因子 chemokine
Th2
型 细 胞 因 子
IL-4
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有关 促进抗体生成
IL-5
增强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 (IL-4)
细胞来源:主要由Th2细胞、激活的肥大细胞及嗜碱性
粒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促B细胞增殖、分化; 诱导IgG1 和IgE产生;
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
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 旁分泌(paracrine)方式 自分泌(autocrine)或 内分泌(endocrine)方式
B
A
IL-2
IL-12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作用的特点
多数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
细胞因子的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过程,半衰期短;
抑制Th1细胞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 协同IL-3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等。
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 (IL-4)
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 (IL-5)
细胞来源:主要由Th2细胞、激活的肥大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生长、分化;
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增强其杀伤寄生虫的能力;
增强IgA的产生
Th17:新发现的表达IL-17的CD4+T亚群,
IL-17 IL-23 IL-1 IL-6
通过分泌IL-17促进炎症反应
Th17
型 细 胞 因 子
TNF
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
IL-17:新发现的促炎症性细胞因子
细胞来源: 由Th17细胞、活化CD4记忆T细胞产生。
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
低浓度 --- 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Th17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主要生物学功能 高浓度 --- 内分泌效应
引起发热;
协同IL-1、IL-6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 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 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恶液质; 介导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
局部低浓度--免疫调节:协同刺激APC和T 细胞活化,
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大量产生 -- 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 引起发热和恶病质。
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Th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CK)
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直接接触 — 黏附分子与配体
细胞间间接接触 —可溶性分子与其受体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cytokine,CK)概念
由机体多种细胞(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 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
促进血细胞发育。
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
mannan-binding lectin, MBL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与病原微生物 的糖类配体结合, 随后构象发生改变, 激活与之相连的 MBL相关的丝氨酸 蛋白酶
Th17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主要生物学功能:
Th3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 (IL-10)
细胞来源:主要由Tr1细胞、Th2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抑制M细胞MHC II类分子和B-7分子的表达及其 抗原递呈功能;
抑制Th1细胞合成IL-2、IFN-g等细胞因子
可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
Th17型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Th3
型 细 胞 因 子
TGF-b 介导免疫耐受、免疫抑制 IL-10
Th3型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b ( TGF- b)
细胞来源:主要由Th3细胞、Tr1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抑制效应性T 细胞的增殖
Th3型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b ( TGF- b)
细胞来源:主要由Th3细胞、Tr1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活性
I型 IFN-g
主要起免疫调节作用
促进IgG2a、IgG3类型转换而抑制IgG1、IgE类型转换:
IFN-g诱导产生的 IgG亚类能与M、NK细胞上FcgR1 结合,促进ADCC作用,并具有很强大的激活补体能力;
抑制Th2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合成。
Th1型细胞因子:干 扰 素-g(interferon, IFN -g)
抗病毒和抗肿瘤
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
增强NK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杀伤 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强CTL对病毒感染
细胞和肿瘤等靶细胞的杀伤。
免疫调节
与Ⅱ型干扰素类似
Th1型细胞因子:干 扰 素-g(interferon, IFN -g)
主要生物学活性
I型 IF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