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 (×10-3 mol/l)
Na+
120
K+
5
Cl-
125
Na+
12
K+
125
Cl-
5
A-
108
1. Nernst方程:
膜内钾离子向膜外扩散到维持膜内外电化学动态平衡的水平 是形成静息电位的离子基础,所以静息电位主要决定于钾离 子的平衡电位。
•电化学平衡状态: ①K+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 侧移动趋势;
2.4 兴奋性的指标与兴奋性的变化
一、兴奋性的衡量指标 –阈强度:与兴奋性成反比 –时值:两倍基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利用时:用基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二、阈上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的变化过程:(图2-7)
1.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兴奋性为零 2.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引起兴奋的刺激强度
>阈强度 3. 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 :引起兴奋的刺激强度<阈强度 4. 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兴奋性又低于正常水平。(图)
组织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具有重要机能意义。
●阈下刺激的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2.6 神经干的损伤电位和动作电位
一、损伤电位和静息电位
C类纤维:无髓鞘传入纤维和无髓鞘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直 径0.3-1.3μm,传导速度0.6-2.3 m/s
2、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非衰减性 4)绝缘性 5)相对不疲劳性
2.8 静息电位的离子基础
表2-1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离子
浓度(×10-3 mol/l) 离子
4、 当膜电位上升趋近于ENa时,内流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 电位足以阻止Na+的净内流,从而达到动作电位的顶点d。
5、开放的钠通道失活、关闭。而此时延迟性钾通道开放,K+ 在强大的电动势(Vm-Ek)作用下迅速外流,使膜复极化, 回到静息水平(从d→ e )。
后电位 (图)
负后电位:在复极化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 侧附近,因而暂时阻碍了K+外流的结果。
(优选)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2.3 刺激的要素
刺激(stimulus):引起细胞兴奋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
(一)刺激的要素如下:
1、刺激的强度 ①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 ②阈刺激:达到这一临界强度的刺激。 (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③顶强度(maximal intensity):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水平后,
②形成的电位差抵制这种趋势。
两者达到动态平衡。
半透膜
•K+平衡电位 其大小可用Nernst方程计算:
R-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 F-法拉第常数
为形成平衡电位而移动的K+仅需占极少部分。(图)
2. Goldman方程
①如果细胞膜对某一种离子是不能通透的,则这种离子的电化 学梯度对膜电位不起作用。 ②通透性大的离子对膜电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大。只有微小通 透性的离子对膜电位的作用很小。 膜在安静时,PNa约为PK的1/100~1/50.
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7.超极化(hyperpolarizaton)
2、动作电位主要特点: (1)“全或无”性质:如果刺激未达到阈值,则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动作电位,而动作电位一经引起,其幅度便具有
最大值。(图2-14) (2)非衰减性传导 3、动作电位的主要生理功能
(1)作为快速、长距离传导的电信号; (2)调控神经递质的释放、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细胞内高K+浓度和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通透,是 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图2-42)
1、某种刺激使细胞膜产生较缓慢的去极化(从a → b)。
2、当膜电位达到阈电位,膜上的部分钠通道开放,允许 Na+顺着浓度梯度流进细胞。 3、 Na+流入细胞引起膜进一步去极化,从而引起新的钠通道 开放,进一步加快Na+内流,形成Hodgkin循环,产生膜的再 生性去极化。这个过程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相。(从b →d)
1、损伤电位(injury potential):存在于损伤部位与完整 部位之间的电位差。 (图2-11)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未受刺激时,即细 胞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内负外正。即极化状态(polarization)。图2-20
二、动作电位(细胞内记录)
1、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指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 而发生兴奋时所产生的外负内正的扩布性电位变化。
一些术语
极化(polarization) 1.去极化(除极化) (depolarization)
去极相 2.反极化(reversal polarization) 3.复极化(repolarization) 复极相 4.超射(overshoot) 5.峰电位(spike potential) 6.后电位(after-potential):
2.7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和传导特点
1、传导速度 1)测量 2)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的关系 (图2-21)
哺乳动物神经干内有A、B、C三类纤维:
A类纤维:有髓鞘的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直径1-22μm,传
导速度5-120 m/s
(图2-22 )
B类纤维:有髓鞘的内脏神经节前纤维,直径<3μm,传导速 度3-15 m/s
继续增加肌肉收缩不会再增加。
“全或无”原理 (“all or none”, “all or nothing”): 某些生理现象不发生则无,一旦发生即为最大反应,反应的 大小与引起这个反应的刺激的大小无关。
①动作电位 (单细胞或单神经纤维); ②骨骼肌单纤维的收缩; ③心脏的收缩; ④钠离子通道的开放
2、时间 基强度:阈强度不再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即最小阈强度
(二)、强度—时间曲线 (strength-duration curve)
类似于双曲线, 又不同于双曲线
基强度:阈强度不再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最短时间:小于此时间,不论强度多大,都不能引起兴奋。
曲线上每一点表示阈刺激。(阈值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