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路径

合集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傅培华,等: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研究与探讨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9.01.001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傅培华,沈浩婷(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比较了供应链金融三个阶段的实务研究,得出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足之处;其次,通过分析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以及五种典型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实现创新和发展的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互联网技术、信用和风险管理、金融环境等要素是未来供应链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运作模式;金融生态[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5-152X(2O⑼01-0001-07Summary of Researches on Internet-Based Supply Chain FinancingFu Peihua,Shen Haoting(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E-Commerc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we first sort out and review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nd compare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 three stag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to bring out the inadequacies of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financing.Next,through analyzing the operation modes of the Internet-based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nd the problems with five typicalmodes,we propose four directions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gainst the Internet background.On thisbasis,the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gainst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is forecast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ternet technology,creditand risk management,financial environment,etc.,are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ndustry.Keywords:supply chain financing;Internet;operation mode;financial ecology1引言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为了解决成本最小化问题,供应链管理开始融入融资借款类的金融活动,伴随着国际金融贸易环境、资本融资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运作模式的改变,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贯穿于供应链整个价值链条的流动性资本外援,备受市场和企业的青睐。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以欧冶云商为例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以欧冶云商为例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以欧冶云商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的日益紧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并以欧冶云商为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与挑战。

文章首先将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背景进行概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将重点分析欧冶云商在供应链金融创新方面的实践,包括其业务模式、技术应用、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欧冶云商的案例研究,本文旨在揭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还将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而互联网金融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协同理论以及平台经济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协同理论则认为,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使整个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平台经济理论则强调,通过构建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这些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中企业的信用评估能力,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研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研究

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普惠金融等创新技术,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易平台和融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下一个投资新风口。

本文在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和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发展路径,并探讨了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政策推动+需求推动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1998年,深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在广东地区首创货物质押业务;2002年,深发展银行提出系统发展供应链金融理念并推广贸易融资产品组合;2005年,深发展提出要建设最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

此后我国供应链金融历经三个时代的发展后,现已形成多个主体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属性,多种组合的供应链金融.(一)供应链金融1。

0:线下“1+N”供应链金融模式统称为“1+N”,银行依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完成对一众中小微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

线下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二:一是银行对存货数量的真实性不好把控,很难去核实重复抵押的行为;二是经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难以控制。

(二)供应链金融2。

0:线上“1+N”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线上,让核心企业“1”的数据与银行完成对接,从而可以让银行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保证多方在线协同,提高作业效率.但其仍然是以银行融资为核心,资金往来被默认摆在首位.(三)供应链金融3.0:线上“N+N”电商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银行的思路也开始逐步转变,要搭建一个电商云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仓储等经营性行为都在上面进行,同时引入物流、第三方信息等,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这个系统中,核心企业起到了增信的作用,使得各种交易数据更加可信。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对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商业模式已经逐渐被打破,重新定义市场上的商业模式,其中供应链金融成为了目前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成为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新宠。

供应链金融,顾名思义,是通过金融机构将供应商、核心企业和终端客户联系起来,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的一种商业模式。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在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的金融营销与数据处理相结合,实现企业、商业银行和电商平台之间的紧密合作,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和增长点。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服务流程等手段,同时满足供应链上游货款的融资需求及下游企业的结算需求,促进供应链的顺畅运转,提高市场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商业价值。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受到了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创新中,资产证券化、供应链ABS、供应链微众银行等业务形式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首先,资产证券化是通过将原始债权资产打包成为定向流动性证券进行转让来实现债务融资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

在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中,资产证券化是为了提高供应链上游企业的融资效率,通过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打包成为优质资产证券化并放入债券市场,从而有效地实现公司的融资需求。

其次,供应链ABS是指将供应链上下游的权力主体参与到证券化的业务当中,通过评级、担保、发行和交易等手段,将各层级的资产打包产生证券产品,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和融资需求。

最后,供应链微众银行是将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以小微企业的融资为关注点,通过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智能金融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此外,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还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可以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精准、实时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管理风险和实现效益。

自贸区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自贸区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物流工程与管理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2022年第4期第44卷总第334期doi:10.3969/j.issn.1674-4993.2022.04.014自贸区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卢彦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不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而自贸区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高地,为实现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目标,其金融生态体系仍有待完善。

供应链金融作为自贸区金融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加快自贸区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归纳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在服务自贸区建设的意义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在支持自贸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自贸区;生态建设;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22)04-0047-03Study on the Optimal Path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Finance in Free Trade Area□LU Yan-qi(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710000,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unremittingly advancing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s,China's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been further optimized,and the free trade area,as a high ground for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which takes promot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s the goal,still needs to perfect the financal ecosystem.Supply chain finance i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ancial ecology of the free trade area,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free trade area.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onnotation o£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zon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supply chain finance in the process of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area,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supply chain finance;free trade area;ecological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strategy1引言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一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运行,截止2021年上半年,全国已经有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全方位、有梯度的开放,开创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自贸区比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供应链金融这个“老家伙”,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之下有了新业态

供应链金融这个“老家伙”,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之下有了新业态

供应链金融这个“老家伙”,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之下有了新业态!9月22日,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明确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和制度基础,谓供应链金融的纲领性文件。

供应链金融,并非新业务,却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之下有了新业态。

如果说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的关键词是围绕核心企业“中心化”,那么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潮之下,供应链金融的关键词正在升级为围绕技术与服务的“平台化”与“生态化”。

无论是银行还是金融科技平台,亦或是核心企业本身,我们都可以从中窥见,产业互联网的力量正在重构供应链金融业务逻辑。

而这种逻辑重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效率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01从中心化到平台化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基础的“中心化”模式开展融资服务,参与方主要是银行。

但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迅速扩容,信用及技术等“基建”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开始暴露,传统的“中心化”模式,业务效率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

显然,无论是银行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因而,在产业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近几年,各路机构都竞相引入科技手段,重新梳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逻辑。

以最早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为例,产业金融升级的信号,早已频繁出现在业绩报告中。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就曾在建行2019年报中明确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变化。

科技正在从底层基础设施跃升为顶层创新先导,驱动银行的流程再造、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

”而后,建行在近期披露的2020中报再次提及,以金融科技支持智慧金融和智慧生态建设,“构建产融结合的新对公生态,深化供应链行业应用”。

对产业金融服务进化的清晰认知,也直接反映在业务数据上。

自2018年起,建行网络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规模、服务企业数量、合作平台数量,都开始迅速增长。

周观新金融梳理多份年中及年终业绩发现,其中“服务企业数量”,每个半年度都稳健保持40%左右的增速,而“合作平台数量”更是在2018、2019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智慧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智慧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智慧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方案第1章智慧供应链金融概述 (3)1.1 智慧供应链发展背景 (3)1.2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4)1.3 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4)第2章供应链金融主体与参与者 (4)2.1 核心企业的作用与职责 (4)2.2 银行与金融机构的转型与创新 (5)2.3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崛起 (5)第3章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 (5)3.1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5)3.1.1 区块链技术概述 (5)3.1.2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6)3.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6)3.2.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概述 (6)3.2.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6)3.3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6)3.3.1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概述 (6)3.3.2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6)第4章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7)4.1 贸易融资类产品创新 (7)4.1.1 数字化订单融资 (7)4.1.2 票据融资创新 (7)4.1.3 应收账款融资创新 (7)4.2 信用保险类产品创新 (7)4.2.1 供应链信用保险 (7)4.2.2 货运保险创新 (7)4.2.3 跨境信用保险 (7)4.3 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创新 (7)4.3.1 商品期货及期权 (7)4.3.2 利率互换及汇率衍生品 (8)4.3.3 信用衍生品 (8)4.3.4 跨境金融衍生品 (8)第5章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 (8)5.1 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 (8)5.1.1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8)5.1.2 资金流动性风险 (8)5.1.3 法律法规风险 (8)5.1.4 信息安全风险 (8)5.2 风险评估与度量方法 (8)5.2.2 定量评估方法 (9)5.2.3 智能评估方法 (9)5.3 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9)5.3.1 强化贸易背景审查 (9)5.3.2 提高资金流动性管理 (9)5.3.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9)5.3.4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 (9)5.3.5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10)5.3.6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10)第6章智慧供应链金融监管政策与合规 (10)6.1 监管政策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 (10)6.1.1 监管政策背景分析 (10)6.1.2 监管政策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影响 (10)6.1.3 监管政策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中的作用 (10)6.2 合规风险管理与实践 (10)6.2.1 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 (10)6.2.2 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0)6.2.3 合规风险管理策略与措施 (10)6.2.4 合规风险管理实践案例解析 (10)6.3 监管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10)6.3.1 监管科技的发展及其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 (10)6.3.2 监管科技在供应链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场景 (10)6.3.3 监管科技在合规风险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10)6.3.4 监管科技在供应链金融创新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0)第7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10)7.1 服务平台的架构与功能设计 (10)7.1.1 平台架构概述 (10)7.1.2 功能模块设计 (11)7.2 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服务 (11)7.2.1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11)7.2.2 人工智能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11)7.2.3 云计算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11)7.3 服务平台运营与优化策略 (11)7.3.1 政策法规与合规管理 (11)7.3.2 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11)7.3.3 风险管理策略 (12)7.3.4 服务优化与迭代 (12)7.3.5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2)第8章跨境供应链金融创新 (12)8.1 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12)8.1.1 跨境供应链金融概述 (12)8.1.2 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分类 (12)8.1.3 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12)8.2.1 跨境支付与结算现状分析 (12)8.2.2 跨境支付与结算技术创新 (12)8.2.3 跨境支付与结算模式创新 (12)8.3 跨境风险管理及合规 (13)8.3.1 跨境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13)8.3.2 跨境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3)8.3.3 跨境合规管理 (13)第9章供应链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13)9.1 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 (13)9.1.1 供应链金融概述 (13)9.1.2 供应链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3)9.1.3 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 (13)9.2 产融协同与产业升级 (13)9.2.1 产融协同的发展趋势 (13)9.2.2 产融协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13)9.2.3 产融协同促进产业升级的案例分析 (14)9.3 案例分析: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发展 (14)9.3.1 案例背景 (14)9.3.2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14)9.3.3 供应链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4)第10章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展望 (14)10.1 创新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前景 (14)10.1.1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14)10.1.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 (14)10.2 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14)10.2.1 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14)10.2.2 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15)10.3 供应链金融国际化与合作展望 (15)10.3.1 跨境供应链金融发展 (15)10.3.2 国际合作与交流 (15)第1章智慧供应链金融概述1.1 智慧供应链发展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金融科技创新对供应链金融的推动

金融科技创新对供应链金融的推动

金融科技创新对供应链金融的推动一、供应链金融简介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企业供应链互动为依托的融资方式,其特点是将贸易、物流和资金流整合在一起,以企业间的交易为基础,通过金融手段实现供应链上各方企业的资金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平衡,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企业互信为基础的金融服务,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企业间的资金利用效率,并有助于优化整个产业链的风险控制能力。

二、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金融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1. 互联网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在线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在线化,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互联网技术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提高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率。

2. 大数据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大数据技术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发现供应链中潜在的风险点,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从而降低融资风险。

3. 区块链技术增加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多个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验证,并且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点。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可信的、高效的数字化合同和信息共享平台,从而提高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4. 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模型优化等方法,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智能化,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供应链金融的自适应,通过对市场变化的实时响应和分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金融科技创新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金融科技创新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金融科技促进了供应链金融的在线化、智能化和透明化,有效地提高了融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产业链金融及其发展路径-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产业链金融及其发展路径-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产业链金融及其发展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产业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支持和促进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融资和融资活动,以提升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产业链金融中,金融机构通过向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促进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融资需求。

传统金融体系通常只关注单个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对于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则关注较少。

这导致了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限制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潜力。

产业链金融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和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支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通过产业链金融,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发展能力。

同时,产业链金融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联系,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目前,中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金融机构对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对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

其次,金融服务创新程度还相对较低,缺乏与产业链发展紧密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还没有完善,对于产业链金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然而,产业链金融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通过加强产业链金融的建设和创新,可以更好地支持中国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优化升级。

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加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

同时,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加强风险控制和监测,确保产业链金融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产业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通过加强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供应链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

供应链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

供应链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供应链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3)1.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4)2. 供应链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关联性分析 (5)3. 供应链金融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机制 (6)三、现实困境 (7)1. 当前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8)2.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10)3. 供应链金融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的局限性表现 (10)四、实现路径 (12)1. 加强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3)2. 完善供应链金融体系构建 (14)3. 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16)4. 强化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 (17)5. 推动供应链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19)五、案例分析 (20)1. 典型供应链金融应用案例分析 (22)2. 案例分析中的成功因素与启示 (23)六、前景展望 (24)1.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预测 (26)2. 供应链金融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的未来作用 (27)七、结论 (29)1. 研究总结 (3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1)一、内容综述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它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主体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优化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供应链金融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在实践中,供应链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如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了供应链金融的广泛应用;其次,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难度较大,由于供应链涉及的主体众多、环节复杂,且市场竞争激烈,使得风险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给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风险管理压力;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和不完善也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金融创新与解决方案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金融创新与解决方案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金融创新与解决方案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传统企业需要结合互联网和金融服务,寻求创新的商业模式与解决方案,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演进。

本文将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以及介绍几种常见的金融创新与解决方案。

一、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义与特点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连接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消费者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链上所有参与方之间的高效协同与交流。

产业互联网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平台,更是一个整合了供应链、物流、支付和金融服务的综合型平台。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驱动: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实现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分析和预测,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

2. 用户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等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3. 跨界融合:整合了各个行业的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4. 金融服务增值:通过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参与方提供金融服务,实现更加便捷的支付、融资、结算等功能。

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随着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兴起,金融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创新机遇。

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需要结合互联网和金融科技进行相关创新,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降低金融交易成本:通过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的金融交易,降低传统金融交易的中间环节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2. 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各类参与方的不同需求,包括小微企业、个体户等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群体。

3. 优化风险管理与控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参与方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风控水平。

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研究以京东为例

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研究以京东为例

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研究以京东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商平台在推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紧密结合的金融服务模式,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优化供应链运营、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显著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并以京东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将首先概述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阐述电商平台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角色和优势。

接着,本文将详细分析京东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布局和实践,包括其盈利模式的设计、资金来源、风险控制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

通过对京东案例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为其他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推动电商平台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创新,进而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二、电商平台与供应链金融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全球商品交易的重要渠道。

电商平台通过整合线上资源,为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

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商平台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电商平台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天然地具备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条件。

一方面,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交易数据和用户信息,可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与物流、支付等机构的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和风险控制。

以京东为例,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早在年就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业务。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京东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京东白条、京东供应链金融、京东保理等。

这些服务不仅为京东平台上的商家提供了便捷的融资解决方案,也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创新作者:张建军赵启兰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06期摘要:平台商业模式由核心竞争优势、运营管理模式、客户服务模式、赢利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构成,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是服务于供应链的新模式,对于优化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经历了物流服务导向、物流与金融服务导向和增值服务导向的不同阶段,包括广度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和深度供应链平台生态圈等不同类型。

其创新路径包括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延伸服务链条,打造深度服务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打造价值增值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打造共赢共生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

关键词: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互联网+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8)06-0037-08一、引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市场竞争已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竞争优势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博弈的重要工具,而如何获取供应链竞争优势则是制造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均将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作为核心业务,而将其他中间环节外包,以此来优化自身供应链,强化竞争优势。

然而目前从总体看,我国的企业供应链呈现明显的“两头大,中间小”格局,中间的流通环节长期弱化,严重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此外,处于中间环节的企业大多在资源、服务、网络、规模、人才、运营、管理、市场等方面存在短板,且组织化程度低,只能通过层层转包、人为增加繁多商业环节的方式,导致我国供应链服务严重分散化、碎片化、低效化和长期“规模不经济”,难以满足制造企业全程供应链服务的需要,难以提供适应中国制造的一揽子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制约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乃至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瓶颈。

云信: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云信: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云信”是由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实践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商业模式。

公司成立于2015年,目前公司14家股东都是世界五百强,有央企、国企和民企。

按照国资委的文件实施联合持股,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国中车,持有22%的股权,央企合计占股54%,是国企混改的一个典范。

普惠金融路径“中企云链”打造的“云信”,是N+N+N 平台化供应链金融,暨反向保理在线标准化。

“云信”利用大企业在银行的优质信用,变被动确权为主动确权,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确权难的问题。

同时,也由于全程线上化,解决了拆分流转问题、实现了闭环管控。

这一基于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过去三年得到了专家和业界高度认可,2017年获得中央企业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

在传统金融的产业链上,供销企业很少被银行关注,传统金融服务从单个行业、企业出发提供服务,不关注流程和交易。

供应链金融就是集物流、商业、信用、金融为一体,将贸易中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金融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用供应链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乃至信用拉动供应链的作用。

这是普惠金融的最Dialogue 面对面云信: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如何盘活大型企业银行授信?如何优化企业债务结构?经过三年时间的创新实践,“中企云链”做出了有益探索:基于互联网,构建供应链金融“云信”模式。

刘 江54 | 创新世界周刊 | . All Rights Reserved.佳实现路径。

核心企业和供应链、经销商三方是密切关联的。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第一是必须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供应链为基础,金融是供应链润滑剂;第二是一定要闭环,因为不闭环,就难以控制现金流。

闭合式资金运作,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刚性要求。

全链条的供应链金融其实涵盖的非常多,订单、生产、交付、结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供应链金融专家宋华说,中国应该做的既不是大型垄断企业自己搞的供应链金融,也不是金融机构纯粹自己搞供应链金融,它一定是平台化的供应链金融。

浅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产业经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开始与各个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对它们的行业模式进行集成和优化,提高其生产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和信息化的手段,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转型、融合、延伸,形成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的模式,并对新的业态予以创新。

在物流行业上,互联网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速度,也对物流仓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效率和水平予以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物流成本得到了降低。

一、概述通过互联网对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将其创新成果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对实体经济的创造力和发展力得以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的各项能力和智能化的手段,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经济业态。

“互联网+”可以和各个传统行业相融合、渗透及改革,与物流业行而结合,可以对物流行业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起到巨大的影响。

二、发展中的阻碍随着互联网的高度运用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客户的需求,传统的物流行业运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同时还成了发展和转型中的阻碍,对行业的改革和创行都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一)送货上门。

在传统的物流行业中,因其管理方式简单,在基础设备方面,传统物流行业存着着兼容性、完善性和相关性都较弱的情况,整个行业内部缺乏协作,各自发展。

在物流行业中,因各种原因,送货上门等服务仍然存在着问题。

(二)联动不足。

传统物流行业只依靠着电商进行发展,与其他如农业、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的互动不足,缺乏联系,而且整个发展模式不仅陈旧,而且还很单一,快递和物流速度都受到影响,成本也一直无法降低,造成了自身与其他行业发展的难点。

(三)效率。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物流行业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可是在管理方面,支付、议价、时效及交付等问题上,甚至还使用邮件、传真等方式来实现,造成了环节过多,效率低下的问题。

(四)创新活力。

对于物流企业,对于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新挑战不愿意投入资本进行创新和研发,不仅管理手段落后,而且整个商业模式、组织机构也存在着创新滞后的问题,对技术更新更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通过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服务,为企业间的供应链关系提供支持,以协助其加强贸易往来的信用风险管理、资金流动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作用以及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定义与作用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以企业供应链关系和资金流为主线,以融资和支付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进一步支持企业运营和贸易往来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

该服务模式主要围绕供应链的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展开,通过对供应链的整体流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实现供应链企业的优化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对于资金流链、物流链和信息链均整合到一起的供应链体系中,供应链金融机构可以基于数据算法和风险评估模型,对供应链参与者的信用评级进行评估,贷款和融资的授信决策成为了重要的基础。

2. 增强资金流动性:向供应链各个环节提供快捷的资金融通和支付渠道,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并促进资金的正常流动,提高企业财务效率。

3. 优化库存管理:通过对供应链信息劣势的优化,企业可以实现实时库存数据的监测和优化降低库存运营成本等优点。

二、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采用合理的创新模式是供应链金融趋势的必然选择。

现有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包括贷款、保理、应收账款融资等。

贷款是最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指金融机构向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以满足他们在交易中的资金需求。

保理是指金融机构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和风险担保服务。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通过将某些企业的应收账款转移给金融机构作为担保,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融资形式的多元化:随着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融资工具和模式将不断涌现,从单纯的贷款、保理到供应链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种类和形式将会呈现多样化格局。

供应链金融如何构建创新体系

供应链金融如何构建创新体系

供应链金融如何构建创新体系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经济环境中,供应链金融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构建一个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金流动,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金融如何构建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

首先,为了构建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体系,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关系和信息流动的金融服务,有效的信息共享可以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供应链各方的信用评估准确性,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

其次,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体系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尤其是发展多元化的融资工具。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主要包括银行信贷和应收账款融资,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创新金融产品涌现,如供应链ABS、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等,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便捷的融资选择。

此外,构建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体系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力。

供应链金融涉及多个参与方,在资金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因此,金融机构在向供应链各方提供融资时,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监控和管理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另外,推动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也是构建创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融资效率和风险可控性,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构建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体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政府应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应加强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和创新产品;企业则应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水平,拓展融资渠道,提升供应链效率。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风险控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是指以企业订单和供应链流程作为支撑,基于供应链成员间的信用和信息互助,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从而提供融资、保险、结算等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首先,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推进。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会越来越高,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其次,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是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崛起。

供应链金融是以供应链为支撑的一体化服务,未来将会出现综合性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将整合各类金融服务和资源,形成全链条金融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再次,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是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扩张。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正在逐渐区域化,成为各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此外,还有一些金融企业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展了国际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这将有助于优化全球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最后,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是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

作为金融科技公司,供应链金融企业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需要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探索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路径。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服务的领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信贷风险、债务违约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

因此,供应链金融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并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加强合作方的风险管理。

银行和供应链金融平台需要加强对合作企业的信用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等级较高的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

第二,完善监管机制。

监管部门应该及时了解企业借贷的情况,加强对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并营造诚信的金融环境。

第三,探索多元化的信贷模式。

供应链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贷模式,例如供应链核心企业授信、订单预付款贷、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融资效率。

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新思路

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新思路

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新思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新思路,以期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智能投资理财产品随着人们对金融投资理财需求的增长,传统的投资理财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思路之一是开发智能投资理财产品,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的投资建议。

这些产品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收益预期等个人需求,智能地推荐适合的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

二、区块链金融产品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等特点。

互联网金融创新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推出各种区块链金融产品。

例如,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即时交易。

区块链金融产品还可以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股权融资等领域,提高金融交易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三、金融科技结合的创新产品金融科技(FinTech)的兴起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金融科技结合了金融和科技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新思路之一是将金融科技应用于产品创新。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金融科技可以提供更快速、准确的信用评估,为无抵押贷款、消费信贷等创新产品提供支持。

四、社交化金融产品社交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将社交化元素引入金融产品创新,也是一种新思路。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社交化金融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和粘性。

例如,社交化投资理财平台可以让用户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与其他投资者交流,形成投资者社区,提升投资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社交化金融产品还可以通过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提供更为便捷的支付、转账服务,方便用户间的金融交易。

详解“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

详解“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

商业BUSINESS0732016年第3期 中国经济报告扩张信息经济增量、改造传统经济存量,利用市场大、网民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弯道超车,最终实现公平高效信息社会的信息发展模式。

因此,“互联网+”是中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简单相连,它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过程。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将以其强大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应用创新能力的优势,从市场、资本、资源等层面破除行业垄断,促进要素重新分配和产业结构升级。

“互联网+”的要义不是拼接,而是融合。

只有让互联网技术、手段、思维与传统产业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甚至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上全方位融合,才能形成新的业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既是在拯救传统产业,也是互联网产业的自我救赎。

另外,“互联网+X”不同于“X+互联网”,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互联网+X”是战略要素,而“X+互联网”是技术要素。

“X+互联网”是一种物理叠加,更多的是改善社会上的经济存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原有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环节,去实现效率的重建;而“互联网+X”是个化学问题,它能创造增量,创造新的东西,是产生供需的重构。

“互联网+X”对供给端的作用是点石成金,对需求端的作用是从无到有。

当前,“互联网+”是新一轮改革的倒逼利器。

从社会层面讲,互联网平等、开放、共享的精神决定了“互联网+”可为大众提供创业机会和话语权,释放蕴藏在社会中的巨大能量。

信息服务可直接为大众服务,促进普惠社会建设。

从企业层面讲,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以其应用创新能力等优势,对传统产业形成具有变革意义的冲击和倒逼,刺激传统行业对生产要素、商业模式进行“互联网+”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简单相连,而是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过程详解“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以其应用创新能力等优势,刺激传统行业对生产要素、商业模式进行主动调整,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驱动力量□程会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