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df243bbcd126fff7050b6c.png)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主讲:赵海峰
马克思主义以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继续关注对象世界 后西方理性沿 两个方向走 关注人自己
人是什么? (现实)
人应该是什么? (理想状态)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康德:现实社会每一个人他的能力的发展是 片面的,而人类总体是全面的。他提出他的 理想:即到了理想社会,总体的全面下降到 了每一个个体身上。 黑格尔:人的全面发展是必然的,合乎“绝
马克思主义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 展,才能和需要的统一发展,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发
展,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能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和 创造力。
彻底更新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 教育,树立教育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确立和实践健康的休闲方式
谢谢!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个漫长 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根源于有效实践对自身要求 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生产的发展是同步的,一 致的 发展生产力是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道路和条件 消灭私有制,消灭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必要道路,也是必要条件。
对理念”,合乎“天道”的。
空想社会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圣西门:我终身的全部工作的目的就是对一切社 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才能。
傅利叶:理想的社会中,劳动者可以自由地转换
劳动单位,而且力求劳动的多样化。
欧文:一个社会有很多成年人,把这些成年人改
造成新人很难。所以一定要抓好儿童教育,出生 后儿童应受到优良的各种教育,这样,人类就可 以理所当然地向下个文明过渡。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0eb2a0bfa0116c175f0e489f.png)
三一文库()〔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篇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第一,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莫尔提出,未来社会应实行财产公有,大家都热心于公事,“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富裕”。
康帕内拉提出,未来社会要实行绝对的公有制,没有阶级的区分,没有贫富的对立,由贫富对立而引起的一切恶习也都不再存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和少数人发财、多数人贫困已成为过去。
梅叶提出,人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权利,自然权利就是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社会平等。
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和祸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有制。
私有制“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是隔阂、仇视、欺骗、敲诈、卖淫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也“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的纷争的永久根源”。
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但对私有制带来的弊端和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第二,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
莫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贫富两极对立,“一面穷困不堪,一面又奢侈无度”。
欧文通过对资本主义企业赢利的计算,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巨量财富,大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私囊,造成了工人阶级挨饿受冻,日益贫困。
欧文痛斥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是“知识与无知的结合,富贵与贫困的结合,奢侈与忍辱受苦的结合”。
欧文认为,资产阶级政府是掠夺、暴虐和欺骗的集合体,它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掠夺和折磨生产阶级,并为他们制造低劣、有害和罪恶的条件”;它经常宣称“保证人民得到持久的福利”,实际上是空话。
针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思想。
圣西门提出,“要各按其能,各按其劳”。
世界近代史——社会主义运动
![世界近代史——社会主义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59325c250e2524de5187ea3.png)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 拉夫、罗马尼亚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 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4个社会主义国家, 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 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 是苏联模式,各国纷纷效仿。但由于苏联模式的 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 改革突破这一模式,实践证明,苏联模式是失败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直接原因
临时政府企图解除人民武装
2.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 ①成立以 公社委员会 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 公职人员 选举 产生,人民有权 监督和罢免 , 任何公职人员的新进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特点: 自发性; 暴力斗争; 政治斗争。
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标志无产阶级作为 独立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含义: 提出独立政治经济 要求)
1831、1834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 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里 西亚织工起义
推翻富人政权, 争取民主共和国
要求普选权,工 人参与国家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20世纪初 列宁主义
40年代 毛泽东思想
80பைடு நூலகம்代 邓小平理论
90年代 三个代表
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 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 思主义在与时俱进,推动了各 国的社会进步和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的发展。
21世纪初
科学发展观
1.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建立起的资产 阶级政府软弱屈膝投降,同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合 约,激化了国内矛盾。(外部原因) (2)法国具备工人革命的条件: 阶级基础 19C中期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 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组织条件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db5b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8.png)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空想社会主义是指19世纪早期一些社会主义者通过推理和幻想,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或难以实现的社会改革观念与理想的思想流派。
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通过凭空想象出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型,而不是通过实践和社会发展来达到社会主义目标。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乌托邦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设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不存在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作和享受劳动成果。
2. 淘汰竞争: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竞争是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根源,应该通过消除竞争来实现平等和公正。
3. 人性的完美: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人性是完美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制度不公正造成的,只要改变制度就能消除社会问题。
4. 空想改革: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只要采取一些理性而彻底的改革措施,如共产主义、合作社等,就能实现理想社会的前景。
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不公正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的制约。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并未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被现实社会主义所取代。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6e14551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1.png)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是正在产生的无产阶级的象征、表现和先声,是早期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启示,特别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赞扬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成就。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定古代的炼金术士一样。
恩格斯也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历史功绩,首先在于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产生不久,就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批判了这个制度的几乎一切弊病,把这个制度日益加深而又不可克服的矛盾提到了人们面前。
他们都抱着深切同情无产阶级的态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残暴和无能,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诉说了遭受剥削和奴役的重重苦难。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三次引用莫尔在《乌托邦》中的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给予很高的评价。
例如,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就曾拟定过出版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优秀著作的计划。
当时出版的由恩格斯翻译并写了前言和结束语的《傅立叶论商业片断》,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因为这种批判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时代是过渡时代;傅立叶郑重提出,应该怀疑资本主义制度;欧文则宣布,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迫切要求进行人类事业中的巨大变革。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的空想社会主义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的空想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d1ddc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6.png)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的空想社会主义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的空想社会主义【内容摘要】空想社会主义也叫做乌托邦主义,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据《简明哲学百科辞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
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能实现的改革。
”所以根据这一概念,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譬如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甚至付出的实际的行动譬如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锅饭。
上述三者都是中国人民在寻求自强,致富道路上进行的探索。
特别是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锅饭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但殊途同归,都以失败而告终。
本文就是从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形成以及对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影响原因苏联科学院院士鲁缅采夫主编的《科学共产主义辞典》:“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并实行全社会规模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特征的、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第一阶段。
”为实现这一目标先人们经过了数百年的探索,逐渐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也在做同样的努力,逐步的探索新的出路。
而正是这些艰辛的过程才会有历史的逐步进步,使后人踏在先人的脚印上前进。
一,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从产生到19世纪初的300年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为代表。
一般认为,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aae7ba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e.png)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第一,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莫尔提出,未来社会应实行财产公有,大家都热心于公事,“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富裕”。
康帕内拉提出,未来社会要实行绝对的公有制,没有阶级的区分,没有贫富的对立,由贫富对立而引起的一切恶习也都不再存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和少数人发财、多数人贫困已成为过去。
梅叶提出,人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权利,自然权利就是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社会平等。
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和祸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有制。
私有制“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是隔阂、仇视、欺骗、敲诈、卖淫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也“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的纷争的永久根源”。
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但对私有制带来的弊端和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第二,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
莫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贫富两极对立,“一面穷困不堪,一面又奢侈无度”。
欧文通过对资本主义企业赢利的计算,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巨量财富,大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私囊,造成了工人阶级挨饿受冻,日益贫困。
欧文痛斥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是“知识与无知的结合,富贵与贫困的结合,奢侈与忍辱受苦的结合”。
欧文认为,资产阶级政府是掠夺、暴虐和欺骗的集合体,它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掠夺和折磨生产阶级,并为他们制造低劣、有害和罪恶的条件”;它经常宣称“保证人民得到持久的福利”,实际上是空话。
针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思想。
圣西门提出,“要各按其能,各按其劳”。
这已经隐约反映出他对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猜测。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5f8cf40242a8956bece485.png)
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它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良好愿望上升到科学论证;从说明它的必要性到揭示它的必然性的历史过程。
这一历史过程的实现,以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以产业革命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客观前提,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转变”为主观条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为理论基础,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主要标志,至《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而最终完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是欧洲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压迫,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初期,是与资本主义相伴随的。
它既根植于资本主义的土壤,又否定资本主义。
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代替封建主义的时期,同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时期。
针对资本主义高扬个性与自由经济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发展往往是被当作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结果。
相应地资本主义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就往往被当作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
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必须由社会自身来解决,而不可能依靠少数人道主义者的慈善事业。
于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否定形式,社会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了。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第一部著作。
《乌托邦》的发表,说明近代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初具轮廓,标志着社会主义正式诞生。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6—17世纪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展和多种社会矛盾的暴露而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
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728210d59eef8c75fbfb359.png)
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12461 吕海龙空想社会主义由于其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导致其必然的不科学性,从而在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否定它,也无法否认它对于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种种积极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基本趋势是科学因素不断增长,空想因素不断减少。
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因此,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的影响显然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十六世纪初的西欧,以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的社会主义早期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具体学说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
他们的设想各有所长,却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以财产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没有阶级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人人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人自由平等的享受生活,教育普及,妇女解放,三大差别(脑体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在消失,国家逐渐消亡,等等。
作为共产主义学说的早期探索,他本身有着许多不成熟的局限性,主要包括:(1)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缺乏科学性。
(5)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6)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和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adf997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2.png)
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1. 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是指一种追求完美无缺、理想化的社会制度的思想。
这种思想通常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持有,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普遍的、永恒的真理或原则,通过努力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制度,消除一切不平等和矛盾。
这种思想往往被视为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理论,旨在为人们提供一种美好的愿景和追求。
2. 财产公有制:财产公有制是指将土地、生产资料等财富集中到公共机构中,实现财产公有化的制度。
这种制度通常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提倡,他们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因此主张将所有的财产变为公有,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平等。
在这种制度下,个人不再拥有自己的财产,而是由公共机构来管理和分配资源。
3.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指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制度。
这种制度通常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所主张,他们认为市场经济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
共同富裕。
在这种制度下,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来计划和管理。
4. 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指一种保障人民自由、平等和尊严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通常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强调,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民主政治才能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在这种制度下,人民享有选举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等权利,政府的行为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cefecc484254b35eefd34f3.png)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014年05月05日08:23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京)2013年5期作者:闫志民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经过大约3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他们尖锐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想,这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是欧洲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时期。
资本主义诞生使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但却给早期的无产者带来血与火的灾难。
马克思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状况。
当时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对受苦受难的无产者深表同情,尖锐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追求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于是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在16世纪初应运而生了。
它所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形成阶段的早期无产者的思想和要求。
16世纪和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由简单协作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加快进行。
新兴资产者通过残暴剥夺农民,拼命压榨工场工人,野蛮掠夺海外殖民地等办法,千方百计地聚集资本和扩大经营。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英国人莫尔,他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他在监狱中所写的《太阳城》一书,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在实际斗争方面的代表人物,是1524年德国农民起义领袖闵采尔和17世纪中叶英国掘地派运动领袖温斯坦莱。
18世纪的中期空想社会主义。
工场手工业在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60年代英国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之后又爆发了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简论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及人性
![简论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及人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d8944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e.png)
简论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及人性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简述四、五百年前,伴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运动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从城市平民和破产农民中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的始祖。
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不仅遭受封建力量的剥削和压榨,同时还受到新生的资产阶级在原始积累中的欺凌。
因此,他们不仅与封建势力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且又与资产阶级存在着矛盾。
于是他们一方面与资产阶级一起反对封建主义,另一方面又开始探索求得自己解放的独立道路。
社会主义学说就是这种探索的理论表现,其中。
空想社会主义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前身与依据。
(一)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即社会学家、哲学家关于理想社会的描述所形成的一系列的理论,其核心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及对现行社会体制的不满;其目标不仅在于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构想,更在于对社会的改造,以使得社会向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方面发展,并且,他们及其注重实践,其中以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为典型代表。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18世纪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19世纪前半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始创于16世纪。
此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披上某某神学的外衣,采取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X,表现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1516年出版)提出一种乌托邦国家的理想社会制度来代替私有制,这种制度叫做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共同生产,共同占有。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提出空想共产主义原则,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心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莫尔及其《乌托邦》至今还享有盛誉,其作品不失现实意义。
17世纪空想共产主义者意大利人托马佐·康帕内拉(1568—1639)的《太阳城》(1623年出版)阐述了共产主义理想,设想出没有私有制、没有社会不平等和压迫,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繁荣创造前提的社会。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https://img.taocdn.com/s3/m/803093beff00bed5b8f31d95.png)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
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意即“乌有之乡”)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
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l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到l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
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
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
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
l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试验。
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
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答:无论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和欧文的“和谐社会”,它们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想社会形态。
但是,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启示
![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71909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3.png)
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启示【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展开论述。
在介绍了作者简介和主题介绍,引出了讨论的主要内容。
在首先探讨了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研究,分析了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
接着讨论了社会主义科学阶段的探讨,分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道路。
探讨了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分析了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
在总结了成果并展望未来。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空想、科学、发展、启示、当代社会、引言、作者简介、主题介绍、正文、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研究、社会主义科学阶段的探讨、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结论、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1. 引言1.1 作者简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探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到科学阶段发展的历程。
马克思(1818-1883年)是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1820-1895年)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两位作者在这部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向科学阶段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他们强调了社会主义科学阶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对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主题介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著的重要著作,旨在探讨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向科学阶段的发展过程。
主题介绍部分将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科学阶段的探讨,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密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7c20ebb68a98271fefa45.png)
1、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答: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原因:1,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不称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2,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着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看着省略吧。
)2、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性质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并且包括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两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作为这两个历史进程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
性质:科学社会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社会主义”一词包含哪三方面含义?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社会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个要点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经途径。
这个要点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社会区别开来。
第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
这三个要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第2次课: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世界和中国)
![第2次课: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世界和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c5da3cd128ea81c758f57867.png)
1、《乌托邦》
托马斯· 莫尔(1478— —1535)是英国著名 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 人。
13 2013-7-24
《乌托邦》
《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 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1516) 在此书中,莫尔采用了人文主义时代常 见的叙述方式,运用了游记体小说的表 现形式,将自己的现实思考和对未来憧 憬借一位航海者拉斐尔· 希斯拉德之口讲 叙出来。
35 2013-7-24
假定二:
假如法国只是“不幸地”突然失去了国王的 兄弟和那些王公大臣、参事、议员、主教、 元帅、省长……法国失去了总数达到三万名 称为“国家栋梁”的达官贵人,只会使善良 的法国人”懊丧“(出于人道主义),但绝 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这是因 为他们的死亡而缺出的职位不仅可以很容易 补上,而且新来的人工作得还会比他们更好。 (因为写了这篇《寓言》,圣西门被控犯了 诬蔑波旁王朝罪。列宁对这篇《寓言》很欣 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摘述了一段话,并标 上了“圣西门的名言”。)
36 2013-7-24
恩格斯——
圣西门主义很象一颗闪烁的流星,在引 起思想界的注意之后,就从社会的地平 线上消失了。现在没有一个人想到它。 没有一个人谈起它。它的时代过去了。
37 2013-7-24
2、傅立叶
1772年4月7日,傅立叶诞生于法国东部贝桑 松的一个富商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即遵照 父亲的遗嘱学习经商,在里昂独立经营一家 商店。1792年,20岁的傅立叶继承了他应得 的遗产,第二年,吉伦特派策划反雅各宾派 叛乱。不久,雅各宾派攻克里昂,他被逮捕。 从此,他由对革命冷漠到否定革命,坚决主 张用改良的手段来改造社会。 傅立叶从19世纪初,他先后发表了《全世界 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 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主张以他 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百一测评——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3)
![百一测评——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3)](https://img.taocdn.com/s3/m/3f09fd52a8956bec0875e304.png)
参考答案:第一,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包含有唯物主义合理成分和辩证法因素,这些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素材。第二,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为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充分利用了这些材料。第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和合理设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思想来源。
答案:B
34.[单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_______。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答案:C
35.[单选]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_______。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答案:C
40.[单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____
A.贯彻教育为本的思想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发展科学技术
D.把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答案:D
二.
每题分值:2分
是否题目乱序:是
是否选项乱序:是
是否可回溯:是
难度:中
41.[多选]马克思主义暂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___
A.纸上谈兵
B.画饼充饥
C.实事求是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答案:CD
46.[多选]从产生上说,意识主要是____
A.理性的产物
B.感性的产物
C.社会的产物
论空想社会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美好愿景
![论空想社会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美好愿景](https://img.taocdn.com/s3/m/4d1ecf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c.png)
论空想社会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美好愿景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前后历经300多年,空想社会主义者先后萌生了“人类理想社会”的愿望、产生了带有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观念的“人类理想社会”、构想了“人类理想社会”的雏形。
关键词:空想社会追;美好愿景;雏形一、16-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萌生了“人类理想社会”的愿望16世纪,英国封建制度迅速解体,加之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加速了英国等欧洲国家殖民掠夺、财富的集聚、资源的攫取等,资本的“原始积累”给人们带来了无比深重的苦难。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被公认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该篇文章中,托马斯·莫尔把英国的“圈地运动”说成是“羊吃人”的运动,满怀悲愤地记述着失地农民的苦难:“这些不幸的人在各种逼迫之下非离开家园不可……却找不到安身的去处”“除去从事盗窃以致受绞刑外……或者除去沿途讨饭为生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何况即使讨饭为生,他们也是被当做到处浪荡不务正业的游民抓进监狱。
”[1]尽管“乌托邦”意指子虚乌有的地方,但它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地位平等、集体劳动、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人类美好的愿望。
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也指出,私有制社会“就好像一所培养罪恶的学校,培养出那么多的懒汉和恶棍,以致使国家濒于灭亡。
”[2]他在《太阳城》中所构想的社会是一个彻底废除私有制,生产资料归公占有,由社会组织生产,每个人都从事劳动,实行按需分配、贤人治国的社会。
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想把人民从苦难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进入“千载太平王国”。
英国的温斯坦来想建立一个“自由共和国”,在那里,财产公有,人人参加劳动,各级权力机构由民主选举产生。
二、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产生了带有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观念的“人类理想社会”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兴盛于法国,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后发国家,到1789年才爆发大规模的暴力革命斗争。
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贡献、设想及历史局限性
![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贡献、设想及历史局限性](https://img.taocdn.com/s3/m/4b35eac976eeaeaad1f330e7.png)
教学内容: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自学为主)
(一)批判的矛头直指私有制
(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三)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自学为主)
他说和谐制度是以自愿参加为原则的协作社的总和。作为和谐制度的基本单位的协作社,称为“法郎吉”,它既组织生产,又组织生活。每个“法郎吉”由1620人组成,根据不同种类的劳动分为若干“谢利叶”的专业劳动队;队下面又分成若干小组。“法郎吉”的领导机关称为权威评判会,由各“谢利叶”的领导人、大资本家和其他受人尊敬的人组成。各“法郎吉”之间是完全平等友好的关系。
又如:建立能够实现满足人们需要和造福民族这一目的的财产所有制。圣西门认为,社会的存在决定于所有权的保存,而不是制定这项权利的法律,所有制是社会大厦的基石。因此,应当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规定所有制,使它既兼顾自由和财富,又造福于整个社会。他明确指出:“必须使所有制方面的革命带来使大多数无产者拥有财产的结果,以使无产者能出色地管理财产”。
重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
难点: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理论历史局限性的客观认识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理论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课程类别
理论课 □实验课 □技能课
课时
□1课时2课时 □3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新课导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生平及其著作
一、圣西门及其“实业制度”(讲授为主)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年10月17日生于法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1779年,圣西门随军赴美洲参加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战争,屡立战功。1783年,圣西门回国,晋升为上校。但是,圣西门并没有沉醉于豪华的生活,1797年开始潜心钻研科学知识。1802年写作出版第一部著作《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初步阐述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1821年出版的《论实业体系》,系统地阐述了圣西门对未来社会的设想。1825年出版的《论文学、哲学和实业》一书,反复强调了无产阶级有充分的远见和理财能力,同年出版的《新基督教》,是他最后的代表作。马克思认为他在这一著作中直接以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出现,宣告他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1825年5月19日,这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逝世。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