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单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单晶制备大多采用传统的加热铸型的水平连铸方式进行生 产。存在着对加热炉和坩埚要求较高、坩埚容量限制生产线材 的长度、铸型温度控制困难、温度场的精确测控困难、液面高 度测控要求严格等局限,无法生产无限长金属线材, 不利于 该技术的推广。
区域熔化-热型连铸法制备单晶金属线材技术在传统
单晶连铸技术上对熔炼、铸型加热和冷却系统进行了改造, 集成化为一个单晶化处理系统。利用区域熔化与热型连铸的方 法克服了传统单晶连铸技术制备单晶金属线材的长度和直径限 制,制备出了长度可控的小直径单晶铜线材。
1热电偶、2液面控制棒、3液面探测器、4加热器、5铸型、6铸件、7牵引系统、8熔炼炉、9金属 液导流管、10热电偶、11冷却系统
在这些设备当中,最常用的是横引式单晶连铸试验设备,主要由柑祸熔炼炉、 横引管、铸型、冷却系统以及牵引机构组成。增祸内金属液面高度由液位探 测器和液面控制压棒监控,通过调节压棒控制增锅内熔液液位的高度。这种类 型的单晶连铸试验装置采用水平引锭法,铸型出口处的压力容易控制,结构简 单紧凑,铸型温度容易调节,冷却装置易于设计和安装.
随着电子元件都趋向于微型化、轻量化,线径要求 也越来越细,已达 0.012mm,国内其它方法生产的 铜材(如无氧铜杆)由于是多晶组织,就不可避免 地存在内部缺陷及在晶界处的氧化物等杂质,从而 影响其后续的加工(拉细丝),而用无晶界的单晶 铸坯作为深加工的坯料,为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 路。
三、制造方法
高导高保真铜线材发展历 程
二、技术应用
可作为民用、工业、国防等用的电线电缆大部分用的是铜制品 线缆,如,据报道,随着近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国庆60周年庆 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系列国家级活动的举办与召开 ,相应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应运而生,如在国家大剧院、天安门 地区的音响扩声系统、世博会议中心等高标准、高质量的国家 级基础项目中,在电线电缆选用方面,绝大多数选用了单晶铜 制品的线缆。
提拉法生长铜单晶
提拉法可以对晶体的生长过程进行直观的观察,并且通 过调节提拉速度、籽晶旋转速度以及加热功率对晶体的 大小、形状、生长速度进行控制。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可 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单晶。并且与前 两种生长方法想比较,提拉法更容易控制单晶的结晶取 向,其他两种方法较难生长出<111>取向的铜单晶。其不 足之处在于,所生长的材料易到坩埚的污染,材料中含 有易挥发成分时难以控制生长出的晶体组分,生长单晶 的质量更多地依赖操作者的实验经验等。
缩颈技术淘汰其他晶粒示意图
放肩阶段 为了得到足够大的晶体,缩颈之后需要经过放肩来增大晶 体的直径。均匀而缓慢的放肩过程被认为有利于提高晶体 质量。在放肩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考虑降低加热功率和系统 散热量增加对温场的影响,理想的放肩过程要让晶体的直 径均匀缓慢的被放大。
等径阶段 等径阶段是指通过放肩,晶体的直径增加到所需尺寸之后 需要让晶体以固定的直径进行生长,这有利于得到可利用 尺寸最大的单晶。
收尾阶段 当晶体生长到一定长度时,需要让晶体脱离熔体以完成晶体生 长。生长结束后让晶体具体距离熔体一定距离处保温一段时间, 然后缓慢降温至室温并将晶体取出。 整个晶体生长过程是一 个动态过程,需要时刻对晶体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生长参 数进行调控。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使用上、下称重等方法有效地提高提拉法生 长单晶的自动化程度的研究,但是具体参数仍然需要反复摸索。 晶体生长质量仍然依赖于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
提拉法生长的铜单晶
不同熔体温度时晶体底部形貌
(a)熔体温度较高;(b)熔体温度较
• 作为一种新的金属成形工艺,单晶连铸法具有以下特点:
• (1)在铸型(结晶器)的出口端与冷却区之间存在悬殊的温度差和高的温度 梯度,铸型内金属液的热量主要沿拉铸方向单向传输,造成有利于单向凝固 的条件,可铸得长度不受限制的单晶或柱状晶铸锭; • (2)金属液在铸型出口端凝固结壳,显著减小了铸锭与型壁之间的摩擦磨损 ,可铸得表面呈镜面的复杂截面形状的薄壁型材,实现近终形制造; • (3)沿拉铸方向定向凝固,补缩良好,并能将金属液中的气体和杂质从凝固 前沿推斥到铸型内金属液中,从而获得纯净致密的铸造型材 • (4)铸锭性能得到改善。单晶连铸技术消除了铸锭中的横向晶界,没有气孔 、缩孔、夹杂、偏析等缺陷,有利于后续的冷加工,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冷加 工过程中的中间退火,节省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 (5)熔炼铸造设备结构紧凑,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日本、加拿大等国对此技 术的研究开发较为活跃,并且已经开发研究出不 少推向市场的产品,而我国目前仍主要停留在开 发研究阶段,同时研究的金属品种较为单一,在 工业化生产、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还很少见报道。 因此,开展该技术的攻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谢谢观赏
提拉法生长单晶的过程:
包括引晶、缩颈、放肩、等径、收尾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晶体炉内温场情况各不相同,每个阶段 的生长条件都对晶体的质量有复杂的影响。所以 要尽可能地控制好每个阶段生长条件以获得高质 量的单晶体。
引晶阶段 首先提高加热功率,使原料在坩埚内熔化。然后调整电源功 率,使熔体温度略高于铜的熔点。降低籽晶高度,使籽晶与 熔体接触。提拉初始阶段应使用较低拉速,以避免拉脱。引 晶的好坏决定着整个晶体的质量,对后续步骤有很大影响。
铜单晶的两种制备方法
组 员: 李 涛 孙逸翔 韩辉辉 卢盼盼 高世军 指导老师:李 谦
2015.05.25
1
背景介绍
2
内 容
4
技术应用
3
制造方法 国内外现状
一、背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通讯、电子、音像技术的迅猛 发展,高清晰度、高保真地传递各种信息是现 代科学技术对通信技术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 信息传输用的导线和电缆,其品质也成为影响 整机保真度、清晰度的突出问题。为改善信号 传输质量,就要求导线和电缆在塑性加工之前 没有偏析、气孔、夹杂等缺陷。
本机构主要包括铸型、中频磁感应加热器、石英管、冷却器铜水套以及冷指等。其中中 频感应加热器要求功率可调冷却器的设计要求对铸锭均匀冷却。 冷指与铸型的间距以及水套 的流量的设计要求可以调节。 送料系统与牵引系统的电机要求配有变速器,要求传动平稳, 其电机的速度要求在 较宽的范围内能实现可调,送料系统还应对多晶金属线材有校直作用。 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送 料系统和牵引系统电机的转速与电源,送料速度与牵引速度之间匹配, 以及中频感应加热器 的输出功率等。该装置省去了液面高度的测控系统,很好的克服了传统单晶连铸装置的生产 线材直径、长度的局限,并大大降低了控制的复杂程度,有利于生产技术推广、利用。
提拉法的原理:
首先将所需要生长的原料在坩埚内熔化,再将具有特殊 取向的籽晶浸入熔体之中,缓慢向上提拉,同时调整好转速、 拉速与加热功率之间的协同关系,这样晶体就从熔体中不断 的生长出来。提拉过程中需要观察炉内变化并对生长参数进 行适时调整。控制提拉速度和加热功率可以控制生长晶体的 直径。平稳的熔体和生长参数的精确控制是制备高质量晶体 的重要因素。 生长晶体时,提拉速度要选择适当,既要尽可能快速地生长晶 体,又要避免晶体中引入过多的缺陷。晶体要有一定的旋转速 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搅拌熔体以均化熔体组分,同时提高整个 体系的热对称性。提拉法生长晶体是一个直观可控的过程,有 效地控制晶体生长中传质传热过程是获得高质量单晶的关键。
缩颈阶段 为了提高铜单晶质量,引晶之后一般采用缩颈技术以使那些 由于偶然因素产生的偏离主方向的晶粒被淘汰。为了保证获 得缺陷少的高质量单晶,经常采用缩颈和放肩多次交替使用 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缩颈是为了防止籽晶当中的缺陷影响到 晶体的质量。由于选用了优质的籽晶,而且过高的拉速也是 使晶体中引入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可以跨过缩颈而直 接进入放肩阶段。采用这种方法生长可以提高生长晶体的效 率,但是籽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晶体的质量。
1.传统制备法-提拉法 单晶材料的传统制备方法主要是提拉法(即 Czochralski 法) Czochralski 法即晶粒提拉法,是将籽晶插入熔体,在适当的温度下,使 籽晶既不熔化也不长大,然后缓慢向上提拉并转动晶杆,最终得到以籽晶 为初始核心的单晶体。此方法生产的单晶铸件长度均受到装置和坩埚尺寸 的限制,不能生产近终行、任意断面形状和长度的单晶线和板等型材。 2. 热型连铸法 热型连铸法是将连续铸造与定向凝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可用来生产 长度不受限制的定向凝固单晶和准单晶的金属型材。技术核心是用加热的 铸型代替冷铸型及与之分离的冷却系统。热铸型的作用在于使液态金属和 凝固铸坯间的固/液界面位于型口附近,避免在铸型内部结晶成核,促进晶 粒择优生长,实现单晶铸造。
单晶铜质信号传输——网络电缆线 (3)深加工坯料——超细线
(1)金属导线——键合丝
在集成电路的引线键合中,随着封装要求的不断提高, 传统的金丝、铝丝等键合丝已满足不了引线键合要求。 而单晶铜制键合丝由于消除了横向晶界,大大提高了 塑性加工性,又能满足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为 集成电路的封装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从导体材料品质的角度出发,提高传导性能,改善信 号传输质量主要有两条途径: (1)提高导体材料的纯度。 (2)减少导体材料的内部缺陷。
目前研究表明,在电子通信装置中,高保真音像装置 采用无缺陷、无晶界的单晶导体,显著提高了信号传 输的保真度,因此,为提高信号传输速度,要求电缆、 网络线等用的线材为少晶界甚至没有晶界的单晶材料。 为了制得这样一种优良性能的单晶材料。在 1978 年, 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大野笃美发明了单晶热型连铸 法(Ohno continuous casting,简称OCC)。
我国该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1985 年西安交通大学邢建东教授首次将单晶 连铸技术介绍到中国,并进行了单晶连铸 Sn、Al 线材的研究工作。随后的 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西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 并取得显著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装置结构类型和参数控制装置两方面, 对后续参数控制精度、热型连铸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品质信号传输——网络电缆线
网络线的传输速度慢、失真度大主要是因为其高频信 号的强烈集肤效应和在晶界处的衰减及损耗造成的。 单晶材料使传输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在音视频信号传 输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无氧铜一般传输频率最高 为 120MHz,而采用单晶铜可达到 350MHz。
(3)深加工坯料——超细线
四、国内外现状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该技术展开了广泛的 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千叶工业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并取得了显 著成果,主要体现在热型连铸成形工艺及产品应用方面的研究。 在工艺研 究方面,早期通过对低熔点金属如 Al、Sn、Zn 及其合金的成形工艺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得到了工艺参数之间的合理匹配。关于单晶铜的连铸工艺也有 些报道,但对具体的工艺细节报道很少。采用计算机模拟温度场、流场及固 /液界面的形状和位置、晶体结晶过程、晶体的竞争生长等方面的研究,目 前更是尚不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