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元素的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设计元素的概念
在当代服装设计商业运作中时常提及“设计元素”一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服装设计中的“设计元素”呢?根据《辞海》的解释,元素的定义如下:
(一)一般指化学元素。

(二)见“集”: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组成集的每个事物称为该集的元素。

可见,元素最初是被应用在化学和数学领域的名词,是指构成事物的基本物质的名称。

这是普遍意义上对元素的理解。

服装设计中的“元素”概念是借用了元素的化学、数学概念,引申指服装设计中具有鲜明特征的,构成服装的具体细节的集合,包括色彩、造型、图案、材质、装饰手法等能够传达设计者设计理念的服装构成。

设计师脑子里千奇百怪的设计理念就通过元素符号这一媒介进行物化的表现,籍此传递流行和时尚的信息。

二、服装设计元素的种类划分
服装设计是诸多实用设计中和人关系最为紧密的设计,社会、历史、艺术等生活中所有可见的题材都可以成为女装设计元素的题材。

这些看似千变万化的元素并非杂乱无章随意呈现的,可以根据形态属性对其进行分类:
(一)外轮廓元素
指服装的外部造型,即剪影轮廓。

服装造型的总体印象是由外轮廓决定的,它进入视觉的速度和强度高于服装的内轮廓,是服装款式设计的基础。

常规有A、X、Y、O、H等细分,已为人们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二)内轮廓元素
指服装的内部造型,即外轮廓以内的零部件的边缘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形状。

如领子、口袋等零部件和衣片上的分割线、省道、褶裥等内部结构均属于内轮廓元素的范围。

(三)色彩元素
色彩元素包括了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等色彩属性。

服装设计元素里的色彩元素不仅指单一的色彩,还包括服装个部分色彩间的搭配。

服装色彩元素主要呈现四大特性,即民俗性、与人的适应性、流行性、材质关联性。

(四)图案元素
图案元素指以印染、刺绣、提花、钉缀等各种手段在服装表面形成的抽象的或是具象的,具有形式美感的装饰符号。

图案元素风格鲜明,具有易识别的特点,有时候流行的重点往往就是某种图案元素。

(五)材质元素
材质元素是指服装主体部分制作面料的质地、色彩、触觉的综合反映。

材料是服装的物质基础,色彩和款式都要直接由材料来实现。

(六)工艺元素
工艺是实现服装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工艺上的变化创新常常能让服装设计师迸发出新的创作灵感,从工艺中发掘新的设计点。

服装上的工艺元素可以分为传统工艺和创新工艺两大类别。

(七)装饰附件元素
装饰附件元素是指服装主体之外对服装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的附件。

如:花边、腰带、纽扣等。

这些装饰附件大多同时兼具一定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也有纯粹为美观而设计的。

三、服装设计元素应用手法
(一)确定元素
如何对以上诸种元素进行取舍和组织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也就是元素的具体设计应用。

首先要根据设计理念对具有不同风格的千差万别的设计元素进行选择,这个过程受到当时流行风潮和所服务的品牌风格的影响(图1),确定适合表达的元素以后再根据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和设计能力将这些元素组织起来。

(二)组织元素
当组成一件服装的各元素确定之后,就可以考虑如何运用设计的美感将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件完整的服装了,总体上来说美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
调。

统一是各元素之间的一致和调和,变化是各元素之间的差异与矛盾。

变化是使设计中形成对比,从而在形象、秩序、色彩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产生丰富的层次感。

“变化”体现了服装中元素之间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元素的共性或整体联系。

对这双方的合理应用,正是创造和谐的服装美感的技巧所在。

在进行元素组合运用时,同时要对选定元素的形态、材质、数量进行综合考量。

相同的元素可能由于形态、材质和使用数量的不同而得到完全不同的设计效果。

这种对元素形态、材质和数量的控制是和具体的设计组合方法结合在一起的,在设计时根据最初设计思想和品牌理念,选择元素的形、质、量,结合不同的组合手法和审美规律,不断调整以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元素之间的组织手法是在创造服饰美的过程中,对各种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不断探索和研究,结合一般形式美法则总结得出的构成规律,现分述如下:
1.夸张。

就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突出描绘对象某一特点的方法,使设计在体积、大小、数量等方面与人们平时所熟知的常态造型形成强烈的反差。

夸张并不局限于夸大,还可以把设计对象的特征进行缩小。

夸张手法在服装设计中颇为常见,可以分为数量上的夸张和形态上的夸张两种。

夸张的对象除了装饰物外,还可以对服装的基本部件做夸张。

由于服装基本部件是人们平时最为熟悉的,所以这种夸张往往能够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2.重复。

就是指在设计中使某个元素反复出现,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

一般来说,这种单位元素的重复出现注重形式感,力求形成一定的节奏感。

重复可以使平淡的元素由于多次出现而加深观者的印象。

元素在重复的时候可以是将单一元素不加改变,简单重复。

也可以将基本元素在形态上略作变化加以重复。

3.易位。

就是指打破常规的服装部件位置,对设计元素进行新的组合。

易位改变人的常规思维,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

易位的运用往往由于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而使服装展现出易于常态的前卫效果,能够凸现服装与众不同的个性,适合较为前卫的服装风格,易位的幅度越大,跟常态服装的反差就越大,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也越强。

4.打散。

打散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是指将某个完整的元素分割为多个不同的部分、单位,然后根据一定构成原则重新组合。

打散后的元素和原型元素不同,而且打散后的元素各不相同,但这些元素之间又有共通之处,统一之中蕴涵着变化。

打散的元素构成手法在服装中多通过图案的变化来表现。

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是一种特殊的打散构成表现,它是以服装本体为对象进行打散后再重新组
合,形成特殊的服装结构和着装效果。

5.比例。

是指一件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就是指服装的各个单位元素与整体服装、单位元素之间的配比关系,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单件服装本身的比例关系,如上衣的长宽比例等;二是指装束中各个单件服装之间的比例关系,如衣裙之间的长短比例、衣裤之间的空间比例等、肩宽与衣摆的宽度的比例、还有色彩、材料、装饰部分的分配面积比例等等。

6.呼应。

就是指相同或相近的设计元素,或同一元素的某一部分在服装主体各部分之间出现两次以上,在视觉上产生相互关联、照应的效果。

呼应在成套服装设计尤其是二次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多以色彩、图案在非主体服饰上的出现为主。

元素在具体运用时必须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将之割裂开来单纯考虑单个元素的美感,必须明确服装最终所要呈现的风格和特征,协调好各元素和系统的关系,才能创造出和谐、富于美感的服装作品。

四、结论
将服装分解到元素的状态进行分析,从以往偏重感性的设计方式中提炼出相对理性的设计方法和途径,可以更好地从细节上对服装进行整合,对于掌握服装风格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设计元素在设计实践中遵循着一般设计共通的形式法则,可以从形态、质态、量态和结构上对其进行控制,在服装上用鲜明的视觉语言形成独具美感的构图。

将服装设计化解为各级元素的重组和再造,对元素的组合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可对具体的设计操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