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查房护理课件
![新生儿黄疸查房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a78b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7.png)
控制策略
光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 用蓝光治疗来降低血清胆 红素水平,从而控制黄疸 症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 可以使用肝酶诱导剂(如 苯巴比妥)来促进胆红素 的代谢和排泄。
换血治疗
在严重情况下,医生可能 会建议进行换血治疗,以 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家庭护理指导
观察黄疸变化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变化情 况,如发现黄疸持续加重或长时间不 消退,应及时就医。
护理措施
在蓝光照射期间,注意保护患儿 眼睛和生殖器等敏感部位,定时 记录黄疸值,评估治疗效果。同 时,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预防感
染。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儿黄疸逐渐消退,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顺利出院。
经验教训与总结
01
早期识别
新生儿黄疸早期症状不明显,需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巩膜等部位的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
要点一
总结词
针对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并注重预防。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对于胆红素脑病,应尽早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采取蓝光 照射、换血等措施,同时给予营养脑细胞治疗。对于感染, 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加强护理和卫生管理。贫血可适当补 充铁剂和叶酸,严重时需输血治疗。低血糖应及时补充葡 萄糖,维持血糖稳定。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围产期保健、避 免产伤和感染、早期识别和治疗黄疸等。
02
科学治疗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
的患儿,需采取蓝光照射、药物治疗等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3
护理要点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定时记录黄疸值,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e123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4.png)
2023-10-30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总结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 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一种临床现 象。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孕 期感染和用药不当。
分娩管理
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避免产程中感染,对新 生儿进行早期筛查,以便 及早发现黄疸。
喂养指导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 正确的喂养方法,避免过 度喂养或饥饿状态。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控制
胆红素脑病
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能会侵犯宝宝的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神经发育监测
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神经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新生儿黄疸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吸收障碍
黄疸可能导致宝宝食欲减退, 影响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发育。
免疫功能下降
黄疸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功能 ,使宝宝容易感染疾病。
监测黄疸指数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 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及时采 取措施。
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因排便不畅加重黄疸。
及时治疗
如黄疸指数过高或持续时间过 长,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 治疗建议。
分析新生儿黄疸护理的不足之处
缺乏专业培训
部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加强培训 和学习。
病理性黄疸
感染、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0d9b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5.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出 生后3~5天出现,一般情况良好,足 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 3~4周。
病理性黄疸
由于病理因素所致,黄疸持续时间长 ,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常常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原因
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处理胆红 素的能力差,胆红素生成过多等 。
新生儿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胆红素检测
通过血清或头皮血检测胆 红素水平,了解黄疸程度 和变化情况。
肝功能检查
检查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排除肝炎等疾病引起的黄 疸。
血液培养
怀疑感染引起的黄疸,需 要进行血液培养等检查以 确定病原体。
03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的护理
总结词
遵医嘱,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病例二: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护理
总结词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黄疸,需要针对感染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同时采取蓝光照射等辅 助治疗措施。
详细描述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患儿表现为黄疸出现晚、进展缓慢、程度较轻,可伴 有发热、精神不振等症状。护理时需注意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监测黄 疸进展及生命体征变化;适当给予蓝光照射等辅助治疗措施,促进黄疸消退。
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同时应避免过度喂养ຫໍສະໝຸດ 饮食不当 导致的新生儿肠胃负担过重。
病情监测与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密切监测其病情发展,采取适当的 治疗措施,如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
家庭护理与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8244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9.png)
案例二:母乳性黄疸的护理
总结词
暂停母乳喂养、观察病情
详细描述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发生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护理要点包括暂停母乳喂养3-5天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黄疸消退不明显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恢复母乳喂养后,如黄疸再次出现但较 为轻微,可继续母乳喂养,如较为严重则应考虑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
。
03
新生儿黄疸护理措施
日常护理
01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 湿度,确保新生儿舒适 的环境。
02
定期为新生儿洗澡、更 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
0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排便 、排尿情况,及时处理 异常情况。
04
定期为新生儿测量体温 ,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 内。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确 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促进康复
加速黄疸消退
有助于宝宝正常发育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如光照治疗、 药物治疗等,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 使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健康的宝宝才能正常发育,通过有效 的黄疸护理,可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 长。
提高宝宝舒适度
不适和疼痛会影响新生儿的睡眠和饮 食,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良好的护 理可以减轻宝宝的不适感,提高其舒 适度。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 生成过多、胆汁排泄障碍等。
发病机制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全导致 胆红素代谢障碍,同时新生儿肠 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影响胆红 素的排泄。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可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诊断
通过观察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进 行确诊。
新生儿黄疸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1bd2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e.png)
黄疸的症状
皮肤、黏膜黄疸
新生儿黄疸最为常见的症状为 皮肤、黏膜发黄,首先出现于 面部,随后可蔓延至躯干、四
肢等部位。
巩膜黄染
部分新生儿可表现为巩膜黄染 ,这也是黄疸的典型表现之一 。
尿液颜色改变
黄疸患儿的尿液颜色可能加深 ,呈现淡黄色或深黄色。
粪便颜色改变
新生儿黄疸时,粪便可能呈现 淡黄色或白陶土样。
及时就诊
如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 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母乳喂养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孕期营养 ,避免营养不良、贫血和感染等,以降低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新 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但是,如果母亲有疾 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需要人工喂养。
健康讲座
组织健康讲座,向孕妇和家长介绍新生儿黄疸及其他育儿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照顾新生儿。
05
新生儿黄疸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产儿黄疸
总结词
早产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 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皮肤、黏 膜和巩膜黄染。
VS
详细描述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早产儿肝脏功能尚未完 全发育,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而导致的。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黄疸通常会逐渐减 轻。治疗方法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指单纯因胆红素 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病 理性黄疸指由于病理因素如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引起胆红 素代谢障碍而导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ed0b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5.png)
2024/1/27
20
黄疸知识普及宣传资料制作
1 2
制作宣传册
编写简明扼要的黄疸知识宣传册,包括定义、症 状、原因、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制作海报
设计生动形象的黄疸知识海报,用于张贴在病房 或医院公共区域,提高家属的认知度。
3
制作视频
拍摄黄疸知识普及视频,通过动画、图表等形式 展示黄疸的相关知识,方便家属随时观看学习。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胆 红素测定、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检查等。对于 疑似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
6
02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Chapter
2024/1/27
7
患儿基本情况评估
01
02
03
生命体征
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 体温等生命体征,评估是 否存在异常。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新生 儿的护理工作,加强健 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促 进患儿康复。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27
2024/1/27
精神状态
注意患儿的神志、反应、 哭声等,判断其中枢神经 系统的受影响程度。
喂养情况
了解患儿的喂养方式、食 欲、吸吮力等,评估营养 摄入是否充足。
8
黄疸程度及进展情况观察
皮肤黄染程度
观察患儿皮肤黄染的范围 、颜色深浅,判断黄疸的 严重程度。
2024/1/27
巩膜黄染情况
检查患儿巩膜是否黄染, 以及其黄染的程度,有助 于判断黄疸的进展情况。
家属沟通与健康教育内容
Chapter
2024/1/27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共33张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共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1d3856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a.png)
•新生儿黄疸概述•新生儿黄疸的危害•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目录•母乳喂养与黄疸关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家长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01新生儿黄疸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机制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多由疾病因素导致,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诊断02新生儿黄疸的危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听力损失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可能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学习和社交能力。
智力障碍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肝纤维化030201对肝功能的影响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心肺功能受损肾功能异常肠道功能紊乱0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光疗护理光疗前准备清洁光疗箱,检查灯管是否全亮,预热光疗箱至适中温度,测量患儿体温并记录。
光疗过程护理将患儿裸体放入光疗箱中,用黑布遮盖双眼及会阴部,开启光疗灯,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及光疗效果。
光疗后护理关闭光疗灯,为患儿清洁皮肤并更换尿布,测量患儿体温并记录。
用药过程护理核对患儿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给药时间,遵医嘱正确给药,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用药前准备了解患儿病情及药物性质,遵医嘱准备药物及注射用具。
用药后护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换血前准备换血过程护理换血后护理04母乳喂养与黄疸关系母乳喂养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有助于维持新生儿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黄疸消退。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减少因感染引起的黄疸加重。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排出,有助于减轻黄疸症状。
母乳喂养对黄疸的影响1 2 3正确的哺乳姿势按需哺乳注意观察母乳喂养技巧指导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早产儿01患病新生儿02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0305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胆红素脑病的预防与处理早期发现与干预01光疗治疗02换血治疗03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加强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感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 其他感染
11
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 胎便排出延迟:肝肠循环导致黄疸加重。 • 缺乏正常菌群:缺乏正常菌群影响胆红素排出导致黄
疸加重。
• 母乳喂养: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胆红素在肠
道的重吸收加强,使黄疸加重。
• 药物:维生素K可以加重黄疸。 • 新生儿溶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
•当血清胆红素
可停止光疗
•妥善安置患儿,注意保暖,做好记录
•撤掉眼罩,检查眼部是否发生感染
•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是否完好。并注意观察患儿
7
黄疸 -- 胆红素代谢过程
珠蛋白 血红蛋白 血红素
经肝、胆管 分泌和排泄
肠道
胆绿素
未结合 胆红素
肝脏
肝脏 摄取
+
Y、Z 蛋白
白蛋白 葡
萄转
糖移 醛酶
肠
结合
酸
胆红素
肝 循 环
-葡萄糖醛酸
苷酶
粪胆原 粪胆素
排出体8外
•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
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10~14天 消退,一般情况好。
3)血清游离抗体测定试验(间抗)(+) 血清抗体+标准红细胞
14
新生儿黄疸的
观察病情,做好相关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根据皮肤黄染的范围和部位评价进展 情况,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及时发现胆红素脑病的 早期表现,有无胎便排出延迟;
2.喂养:耐心喂养,保证奶量摄入;
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遵医嘱用药; 2.光疗、换血时的护理; 3.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切记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
新生儿黄疸 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值增高,而引起皮肤、粘膜和巩膜等
被黄染的现象(胆红素>85 umol/L时出现肉眼黄疸)。与新生 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 类。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胆红素生成较多 • 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 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肝酶活性低 • 肠肝循环的特性
副作用等,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 施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 4.经常巡视眼罩有无脱落,皮肤有无破损; 5.耐心喂养,喂奶后取右侧卧位,减少吐奶的次数和窒 息的危险。 6.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7.单光时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使皮肤最大面积接受 蓝光照射治疗。
22
光疗后的护理
12
溶血性黄疸
ABO血型不合溶血: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发病率为 11.9% ;
Rh血型不合溶血:主要是母亲血型Rh阴性和胎儿血型
Rh阳性
13
新生儿血清学检查
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即Coombs试验(+) 检查新生儿红细胞是否被抗体致敏
2)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 致敏抗体加热释放+标准红细胞
儿皮肤情况。
5
P3 有感染的危险:与患儿免疫力低下,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
预期目标: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1.评估患儿可能发生感染的因素,积极采取 预防措施; 2.严格执行手卫生,光疗床每日用消毒液擦 拭; 3.做好皮肤护理,日常护理和操作时要注意 避免损伤患儿皮肤。
6
新生儿黄疸的
患儿的准备: 1.清洁皮肤,禁忌涂粉或油类; 2.剪短指甲或用袜套将手和脚包裹; 3.双眼佩戴光疗眼罩; 4.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 光疗床:预热箱温30-32℃,水槽加蒸馏水、
灯管亮度
20
21
光疗时的护理
1.观察光疗箱的状态,如有报警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 理;
2.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 ℃暂停光疗; 3.观察生命体征、黄疸、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光疗
良好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足月儿 早产儿 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 221 >257(高) >12.9 >15 >85μmol/L(5mg/dl) >34μmol/L(2mg/dl)
相应表现 病因复杂
10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非感染性 新生儿溶血症 胆道闭锁 母乳性黄疸 药物性 遗传性疾病: 红细胞6-磷酸葡萄 糖脱氢酶缺陷
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 205umol/L(12mg/dl),早产儿 < 255umol/L (15mg/dl)。
①黄疸出现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②进展快,每天胆红素上升>85 umol/L(5 mg/dl)。 ③黄疸程度重,足月儿 > 205umol/L(12mg/dl), 早产儿 > 255umol/L (15mg/dl)。 ④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第二周末或早产儿在第 3~4周末仍有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9
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特点
特点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黄疸 出现时间 高峰时间 消退时间 持续时间 血清胆红素μmol/L
mg/dl 每日胆红素升高 血清结合胆红素
一般情况
原因
足月儿 早产儿 2~3天 3~5天 4~5天 5~7天 5~7天 7~9天 ≤2周 ≤4周 <221 <257 <12.9 <15 <85μmol/L(5mg/dl)
1
查房目的 新生儿黄疸的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 新生儿黄疸的
•蓝光治疗的
2
3
护理计划
P1 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与血清 胆红素过多有关。
预期目标:患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征象 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黄疸的进展情况; 2.尽早安排光疗,更换新灯管,保证光 疗的效果。 3.注意神经系统表现,观察患儿精神反 应、纳奶、肌张力等情况,发现异常 立即通知医生。 4.观察 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 在胎粪延迟排出,及时处理。
4
P2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光疗时患儿出 现摩擦、抓挠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保持患儿皮肤完整性,住院期间不发 生皮肤破损。
护理措施: 1.评估患儿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 2.光疗前修剪患儿指趾甲,戴手套或脚套,避
免患儿抓伤自己皮肤。 3.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
干. 4.每小时巡视一次皮肤情况,每班严格交接患
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使已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进 入脑组织。
15
16
蓝光治疗的
蓝光治疗的
通过一定波长的光线,使血中脂溶性的未结合
胆红素分解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 中排出体外。
以波长425-475nm的蓝光最有效
17
18
蓝光疗的
光疗前的准备 光疗时的护理 光疗后的护理
19
光疗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