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合集下载

自考货币银行学版笔记自考货币银行学小抄自考货币银行学串讲

自考货币银行学版笔记自考货币银行学小抄自考货币银行学串讲

官方网址:www.ZiQQ :67460666 旺旺:陈雨露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制度 第二章 信用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 第四章 金融机构 第五章 金融市场 第六章 货币需求 第七章 货币供给第八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均衡 第十章 商业银行第十一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十二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第十五章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D 】A .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的B .聪明的人发明了货币C .国家的法律所创造的用以交换他物的凭证D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晶1.2.货币和收入的区别在于【B 】A .货币是指流量,而收入是指存量B .货币是指存量,而收人是指流量C .两者无区别,都是流量D .两者无区别,都是存量1.3.金银天然并非货币,是【C 】A .实物货币说B .金属货币说C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D .劳动货币说1.4.金银天然就是货币,是【B 】A .实物货币说B .金属货币说C .名目货币说D .劳动货币说1.5.电子货币____货币的性质和职能。

【B 】A .改变了B .没有改变C .部分改变了D .没有全部改变1.6.货币在发挥____职能时可以是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 1.7.货币的本质属性是____的统一。

【D 】A .价值和价格B .价值和交换价值C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是针对____而言的。

【D 】A .信用货币B .电子货币C .银行券D .金银条块.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特点是【C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C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D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对经济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就像笼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该理论是【A 】A .货币面纱论B .货币极端重要论C .中立货币说D .马克思货币作用说.对经济既不起积极作用,也没有消极作用,这种观点是【C 】A .货币面纱论B .货币极端重要论C .中立货币说D .马克思货币作用说.一定时期商品价格总额是8,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是3,货币流通速度是4,则货币流通总额为【D 】A .9;B .4;C .20;D .6 .狭义的货币流通又称为【A 】A .现金流通B .非现金流通C .银行转账D .非现金结算 .下列哪个不是金币本位制的特点?【A 】A .金币可以自由地铸造和熔化,其他铸币也可以B .金币可以自由地铸造和熔化,其他铸币则限制自由铸造C .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D .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它们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格雷欣法则起作用是在下列哪种制度下?【B 】A .金本位制B .金银复本位制C .银本位制D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C 】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 .法国 .良币是指实际价值____的货币。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第一、二节是要说明在假设总供给为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第一节是一种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不考虑总供给和货币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引入货币因素,说明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说明总供给与总需求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原理。

通过本章教学,要掌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分析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总供给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的含义与计算;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教学难点:乘数的计算;IS曲线;LM曲线;IS-LM 曲线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

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GDP的缺陷:(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思政)+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思政)+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保险专业、投资理财、金融管理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为经济学基础、公司(个人)信贷、金融礼仪、保险(证券)、个人理财、银行柜面业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深入学习各门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培养经济学思维。

本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支柱,一个空间,上有调控,外有扩展”“三个支柱”,是指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

它们支撑整个金融学的三个基本范畴。

“一个空间”,是指金融市场。

“上有调控”是指政府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宏观金融调控相关的范畴。

2“外有扩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收支、外汇、汇率等。

3.课程目标3.1总体目标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解决金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面向保险业务员、银行客户经理、债券销售交易员、理赔员、诉讼受理员、理财产品营销员、报单员及各岗位后续的相应晋升岗位。

3.2知识目标(1)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及未来的趋势;了解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掌握货币的概念、职能、本质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了解信用的起源;掌握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含义;掌握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本内容。

(3)了解利息的含义与本质,掌握决定利率变化的因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4)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及作用,掌握金融机构三大支柱的特点,并了解其业务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经营原贝!];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尤其是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6)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业务;熟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7)了解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度量指标和货币失衡的治理措施。

(8)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各自的特点和种类。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由于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并非人类劳动的产物,也不能通过人类劳动增加其供应量, 它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能再生产的特点。因此,土地的供给完全缺乏 弹性,土地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2)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由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
3.超额利润 ——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它是总收益与 总成本之差。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超额利润的产生来源于垄断(市场竞 争的不完全性)、风险和创新活动。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和)卖方垄断。 (2)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主进行冒险所承担的风险的一种报酬。 (3)超额利润的另一来源可以看作是来自企业家职能的创新,即率先改变生产函 数或需求函数,以致赚得超过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家职能的创 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产品的生产,如成功地采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或管理方法, 另一类创新包括所有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革新,如创造新产品、新式样和广告等等。 (二)利润的功能 1.利润不仅是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机,也是评价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优劣的 标准; 2.利润不仅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也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3.利润是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本身具有一个市场价格,即资本价值。
2.利率的决定
(1)利率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 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 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达与每一借贷利率相应的投资人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二)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1. 现金需要量的测算 2. 存款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3. 总体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7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 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容有: 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 给的决定因素。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调整货币供给量 (二)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4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 和资产的一种需求,也就是一种由货币需求愿 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 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一般而言,货币的非均衡或失衡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 经济停滞增长或负增长,商品严重积压,失业率上升;另 一种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商品不足, 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讨论题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
【案例二】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现象
讨论题
我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合理,货币供给是否要适 应这个现实?该怎样做?
货币均衡的实质是市场上商品供给和用货币购买力表示的 商品需求之间的均衡。
11
二、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供应量同货币需要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偏离 不至于引起市场物价和币值较大的波动,或者 说,两者在一定幅度内的偏离能够为经济运行 所容纳,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货币容纳量弹性, 或称为货币供应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Me)的计算公式为

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第7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第7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7.1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7.2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7.3 国际收支的政策引导 7.4 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7.1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7.1.1 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 7.1.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7.1.1 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
(三)居民和公民的差异
1.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居民则是一个经济概念。
2.IMF作了如下规定:自然人居民,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 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 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 各级政府机构、非盈利团体和企业。
3.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
2.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纵向分析
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对比研究,可 以看出一国国际收支及其具体项目的发展变化情况和长期趋 势。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外汇储备
我国只是在1998年出现资本项目逆差,而且逆差额不大,其 余年份都是顺差,特别是在2004年前后出现大额顺差。从 2006年开始,我国放松了资本流出的限制,资本项下的外汇 流动发生了与前几年不同的情况,但依然保持资本净流入的 态势,尽管资本项目顺差不像2004、2005年那么大。那是因 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刚刚起步,但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已有较快 增长,国内居民通过机构对外投资(QDII)也已经迈开步伐, 资本项下资本流入下降的实际情况预示着,未来我国国
3. 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国别分析
将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同时期(同年)的相关国家的国际 收支平衡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的种 种变化。
4.对一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第七章 总需求(Ⅰ)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IS-LM 模型: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P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 曲线和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 模型。

2、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由表示计划支出的曲线和表示实际支出的曲线构成的图形。

其中计划支出(E )是内生变量收入(Y )和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水平(I )及财政政策变量(G 和T )的函数,用式子表示为:E=C (Y-T )+I +G 。

用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曲线代表经济所有的均衡点。

如图7-2-1所示,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当前经济的均衡。

凯恩期交叉图的均衡在A 点,这时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决定了均衡收入。

G 与T 为既定时,收入Y 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当这些外生变量中的一种变量改变时,收入Y 将如何变动。

通过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和投资函数可以推导出IS 曲线。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 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

税收乘数用△Y/△T 表示,△Y/△T=-MPC/(1-MPC ),其中MPC 是边际消费倾向。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17
§2 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 充分就业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者,都在现行工 资水平下找到工作。
充分就业≠100%就业,需要扣除: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自愿失业。 一般认为失业率3%以下。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总需求不足引起 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18
§2 货币政策目标

28
§2 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6.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引起进口增加,使得贸易收支状 况变坏。
国民收入增加 进口需求↑ 破坏贸易 收支状况

引进外资可能形成资本项目逆差。
引进外资 资本项目逆差
29
为促进经济↑
§2 货币政策目标
2.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3. 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本国经济稳定
正确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机
14
4. 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1 货币政策概述
要点小结
1. 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间接调控宏观经济 长期的经济政策
英国 充分就业兼顾国际 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 稳定货币
从稳定货币向充分就业过渡。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 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货币政策目标重点。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货币兼顾国际 稳定货币
四. 20世纪60年代以后
日本
加拿大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又是和其他普通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信用货币含义: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1、现金货币;2、存款货币;3、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5、金准备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稳定人民币价值的最基本保障是商品;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7、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根据货币流动性因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不同的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对货币量进行统计。

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的现金;2、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3、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y
AD
y0
y8
3、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 求曲线: • 链条:P变动→M/P变动→LM移
动→Y变动
• 初始状态:P0、LM0 、 E、Y0、A(Y0,P0) • 价格下降至P1:P1、LM1、 F、Y1、B(Y1,P1) • 价格上升至P2:P2 、 LM2、G、Y2、C(Y2,P2)
• 连结CAB,得AD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的表达: 影响总需求数量的因素很多,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仅仅分析价格水平对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的影响,因 此,总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Y=AD=f(P)
P为价格水平;
Y为产出水平或国民收入,即需求总量。
因此,总需求函数表示了实际国民收入(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 的关系。 它是指在某个特定价格水平上,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W Ns ( P
)

Nd
(W P
)
2020/2/21
22
第三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AS曲线的预备知识
• 总供给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 • 各个经济学流派关于厂商和劳动者对价格水平变化反应的假设不同,
得到的总供给曲线的形态也就不同,从而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上的区别。
• 我们主要介绍古典的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 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
2020/2/21
5
三、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
1、总需求曲线: 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 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根据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的结论,总需求曲线是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个别商品的需求函数曲线不同,总需求函数曲线表 明了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时, 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或产出之间的关系。

《金融基础》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金融基础》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由于流通中还存在着赊销及以物易物现象,货币必 要量公式又进一步演化
公式
货币必要量单位纸币的价值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 量
马克思的纸币流通规律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MV=PT
•M表示货币的数量 •度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 •P表示物价水平 •T表示交易总量
▪Md= K PY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货币需求理 论; 2.掌握货币供给机 制; 3.熟悉货币层次的 划分及依据; 4.理解货币供求均 衡的重要性。
1.掌握基础货币 的构成与投放机制; 2.能运用货币乘 数计算货币供应量; 3.理解体会派生 存款的创造过程; 4.能理解货币政 策。
Quality Objects [素质目标]
三、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从整体视角出发,用一个精练的数学公式抽 象了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Ms B•m
Ms为货币供给量; B为基础货币; m为货币乘数。 该模型表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作用于货币供给
总量,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均呈正相关关系。
视频库
纪录片《货币战争》
视频
第三节 货币供给均衡
论证三 商品与货币交换后,
入流通的
商品退出流通,黄金
论证一
马克思的货币 需求理论
却留在流通之中使另 外的商品得以出售, 从而一定数量的黄金
流通几次,就可以使
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
商品价格有多大, 论证二 出售 就需要有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
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供给的过程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

《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时分配

《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时分配

《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主要内容《金融基础知识》是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财经类非金融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所以各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本课程的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关于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学习更高层次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入门钥匙,来了解、分析、判断、解决一些经济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货币均衡、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理解: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金融实践发展新的改革方向,新变化,新形势。

4.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供学生思考。

三、本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的关系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银行活动的规则性,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在金融运行方面积累的基本经验及当代进一步发展趋势,掌握货币调控原理及其运作机制,学会从货币供求、社会总供求、货币政策等方面剖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分析与解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较快地担任相应的工作。

货币银行学讲义

货币银行学讲义

货币银行学讲义篇一:货币银行学讲义银行招聘试卷中较易出现的银行学部分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第二章利率理论第三章通货膨胀理论第四章金融体系第五章金融市场第六章金融创新第七章货币政策第八章汇率理论第九章国际金融体系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求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均衡为重点和难点.本章主要考点有: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均衡(IS-LM模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历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基础货币(_,_)(二)简答题1.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_)??? 考点预测名词解释货币层次流动性偏好倒逼机制单一规则简答题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2.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论述题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2.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注:以下考点讲解时预测热点以红色显示,历年真题以蓝色显示) ???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短期(中介)目标.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现金,或流通的货币;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一种心理因素.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4.倒逼机制: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5.平方根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有关最优存货控制的理论,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利率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即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6.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7.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的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等的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核心考点: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2)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②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Md/P=f (Yp, (rb-rm), (re-rm), (πe-rm)) 其中,Md/P 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 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4.简要说明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资产大量出现,因此M1.M2的内涵越来越不稳定.? 5.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C现金+R(准备金)=基础货币(B)R=RR(法准)+ER(超准)C+D需求=货币供应量(M)M=m_B;m=M/B=(C+D)/(C+R)?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变革. (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①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平方根定律②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③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类动机(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体系供应的,因此,中央银行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①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②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3.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IS-LM模型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在政策上,它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IS—LM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币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IS—LM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 4.试述货币供求均衡.简单的货币供求均衡:Ms=Md 即LM曲线(包括货币供给的内生和外生两种情况)总供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IS—LM模型?? 第二章利率理论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利率体系构成.利率理论的发展和利率水平的决定.其中,西方利率理论是重点,对利率水平的决定分析是难点.本章的考点主要有:利率体系结构,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利率决定的因素,利率理论,利率的作用,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一)名词解释流动性偏好陷阱(_)(二)简答题1.IS-LM模型中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_)2.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_)本章重要程度:?????? 考点预测名词解释(概率不大)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基准利率.利率与回报率简答题 1.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 论述题 1.试论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2.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 2.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3.利率与回报率: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证券的收益状况.能够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多少收益的指标是回报率.回报率是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4.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根据期限可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长期利率一般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短期利率和长篇二:货币银行学讲义货币银行学讲义第一章货币一.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1.简单的价值形式:1头牛=2只羊 1只兔子=2把石斧(物物交换)2.一般的价值形式:0.5头牛=1只羊4把石斧=1只羊2只兔子=1只羊羊:一般等价物3.货币价值形式: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如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二)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1.实物货币: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货币形式.如谷物.布帛.贝壳等.2.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作为材料的货币.3.代用货币:是货币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它的票面价值.主要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使用,如银行券.4.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其本身已脱离了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价值符号.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5.电子货币:电子计算机自动转账系统进行支付的信用货币.是目前最先进形式的货币.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指货币用于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2.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以上两个职能是货币最早.最基本的职能.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时执行该职能. 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是发挥的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跨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是执行的世界货币职能.三.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二)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材料也称币材,就是国家规定哪种材料作为货币,是一个国家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货币材料的不同也是区别不同货币制度的主要标志.2.货币单位的确定.一是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货币单位的值,即包含多少货币金属.英国在__年规定:1镑=7.97克黄金美国在_34年规定:1元=0.888671克黄金__年中国的>规定:1圆=23.977克白银3.货币种类的确定法律规定的货币种类有本位币和辅币两种.本位币:在金属铸币时期,本位币指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场铸成的铸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本位币表示一个国家流通中标准的基本的通货.辅币: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货币则称为辅币,主要用于小额支付和找零之用.当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低于一个货币单位时就要用到辅币了.4.货币铸造的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有可自由铸造和不可自由铸造之分.本位币就是可自由铸造货币,自由铸造也是保证本位币是足值货币的重要手段. 辅币是不可自由铸造的,辅币的铸造只能由国家垄断,以保证铸造辅币的收益归国家所有.5.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无限法偿:是指货币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管每次支付金额如何大,也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有限法偿:是有限的偿付能力,即一次支付超出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但在法定限额内拒绝不受法律保护.(三)我国的货币制度1._97年7月1日以前,实行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发行.计划发行和经济发行相结合的原则.(4)我国建立黄金和外汇储备制度,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2._97年7月后,实行一个主权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二种货币.二种货币制度并行.(1)港币发行权发球香港特区政府,目前,已授权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发行银行.(2)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7.8港元兑换1美元.3._99年_月_日之后,实行一个主权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三种货币.三种货币制度并行.目前,澳门元〝钉住〞港元的固定汇价为每1_澳门元兑1_港元.一般公众和商业银行只能与中国银行和澳门大西洋银行两家发钞银行进行兑换,也只有两家发钞行才可与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直接发生业务往来.澳门元固定汇率制的主要内容是:(1)澳门元与港元保持1_港元兑1_澳门元的固定水平.澳门政府吸取历史上澳门元与港元平价兑换失败的教训,维持略低于港元的币值.澳门政府有关官员多次表示维系这个汇率制度,从行政层面上保证了固定汇率制的实施.虽然澳门政府之后仍采取种种措施强化澳门元,但都没有再轻率改变过1_港元兑1_澳门元的汇率.(2)澳门元通过与港元间接与美元维持稳定的关系,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章信用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定义信用的定义: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二)信用的产生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二.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主要形式有:赊销方式.预付货款.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2.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3)商业信用具有连锁效应.(二)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2.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三)国家信用1.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两种. 2.国家信用的特点:(1)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为债务人的借贷关系.(2)国家信用一般与生产流通没有直接关系.(3)国家信用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工具.(4)国家信用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四)消费信用1.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2.消费信用的形式:(1)赊销:分期付款和信用卡.(2)消费贷款:信用方式或者抵押方式.3.消费信用的作用:(1)扩大需求,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发展(2)是有利的促销手段(五)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1.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3.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三.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叫做信用工具,也称作金融工具.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篇三:货币银行学讲义银行招聘试卷中较易出现的银行学部分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第二章利率理论第三章通货膨胀理论第四章金融体系第五章金融市场第六章金融创新第七章货币政策第八章汇率理论第九章国际金融体系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求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均衡为重点和难点.本章主要考点有: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均衡(IS-LM模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历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基础货币(_,_)(二)简答题1.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_)??? 考点预测名词解释货币层次流动性偏好倒逼机制单一规则简答题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2.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论述题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2.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注:以下考点讲解时预测热点以红色显示,历年真题以蓝色显示) ???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短期(中介)目标.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现金,或流通的货币;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一种心理因素.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4.倒逼机制: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5.平方根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有关最优存货控制的理论,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利率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即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6.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7.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的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等的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核心考点: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2)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Md/P=f (Yp, (rb-rm), (re-rm), (πe-rm)) 其中,Md/P 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 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4.简要说明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资产大量出现,因此M1.M2的内涵越来越不稳定.?? 5.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 C+R=基础货币(B)R=RR(法准)+ER(超准) C+D=货币供应量(M) M=m_B;m=M/B=(C+D)/(C+R) 核心考点:论述题。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常账户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金融账户国际收支二、简答题1.为什么国际收支账户经常为零?2.考虑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信用卡盗卡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3.考虑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出口商品质检不合格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国外的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需求减少,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4.考虑一个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若中央银行让本币贬值(即调低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那么国民收入和贸易余额会有什么变化?5.考虑一个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自动取款机盗卡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6.如何将下列交易在美国国际收支账户中进行归类?是属于经常项目账户还是金融项目账户?a. 一个法国进口商买了一箱加利福尼亚葡萄酒,花了500美元;b. 一个在法国公司工作的美国人从巴黎银行取出他的工资,并存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银行;c. 一个美国人买了一个日本公司的债券,花了10000美元;d. 美国一个慈善机构向非洲捐款100000美元,以帮助当地局面在手乘不好时购买食物。

四、论述题1.请分别分析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效应。

2.有人问你:“如果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无法使用货币政策,为什么一个国家还会同意保持固定汇率制度呢?”你将如何回答?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常账户(即“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相对,是记录商品和服务等进口与出口的项目。

它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次级项目。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名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两个国家货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

货币银行学教学新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新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新大纲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ofMoneyandBanking学分:3学时:51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1、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掌握。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讲解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三)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从货币及信用入手,逐一阐明了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信用经济中的运行、地位及作用,论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的关系以及对由此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教学的重点是信用、利息和利息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教学的难点是西方的利率理论、货币供求理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理论等及在我国金融发展、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为基础课程,并要求具有一定的会计学和统计学知识,与财政学为平行课程,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等则是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某些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这些后续课程,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则不一定学习这些后续课程。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货币银行学》,康书生、鲍静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货币银行学》,康书生、鲍静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3、《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金融学》,曹龙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货币银行学》,艾洪德、范立夫,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货币银行学》,岳玉珠,郭慧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金融学》,王松奇,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9、《货币银行学》,姚长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货币银行学》,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1、《货币银行学》,易纲、吴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金融学》,鲍静海,科学出版社,2006;13、《金融学》,牛建高、杨亮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4、《新编货币银行学》,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5、《金融市场学》,王千红、梁红岩,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6、《中央银行学》,吴庆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7、《货币银行学原理》,于殿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8、《金融联考大纲详解》,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研究小组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19、《货币、银行与经济》,托马斯.梅耶,洪文金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20、《货币金融学》,米什金,李扬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1、《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劳埃德B.托马斯,马小萍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2、《货币与市场》,彼得S.托马斯,肖惠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3、杂志:《金融与保险》、《中国金融》、《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24、报纸:《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货币银行学7-9章

货币银行学7-9章

第七章货币供求与均衡第一节货币层次的划分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货币的流动性。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1.有利于观察经济运行状况;2.有利于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的现金2.M1= M0+活期存款3.M2= M1+准货币准货币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各种可以提取的“通知放款”以及各种短期的信用工具如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等。

(二)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1=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M2= 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储蓄存款+个人货币市场货币基金+隔夜回购协议3.M3= M2+长期存款+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法人货币市场基金+长于隔夜的回购协议4.L= 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三)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1.M1=现金+活期存款2.M2= M1+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存款+可转让存单3.M3= M2+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货币信托和贷款信托4.广义流动性= M3+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等。

(四)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的现金2.M1= M0+活期存款3.M2= 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第二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1.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3.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看(1)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2)市场上商品供求结构;(3)价格水平;(4)收入的分配结构;(5)货币流通速度;(6)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7)其他因素:人口密度、生产周期、社会分工等。

金融学考研提纲

金融学考研提纲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概念题1、价值尺度2、金块本位制3、本位币4、货币面纱论5、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6、格雷欣法则7、欧元和欧洲货币单位8、布雷顿森林体系9、最适度货币区理论10、特里芬难题11、货币局制简答题1、比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2、什么是货币的储藏手段3、何谓货币的支付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有何区别?4、人民币能否充当世界货币职能?5、试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及其条件?6、“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简述国际货币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谈谈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论述题1、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条件及崩溃的原因2、什么是货币制度?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第二章利息和利息率概念题1、基准利率2、流动性陷阱3、利率市场化额4、利率的期限结构5、实际利率6、收益资本化7、利率管理体制简答题1、请说明为何利率的顺周期行为(在产业周期扩张期间上升,在产业周期衰退期间下降)导致货币供给的顺周期运动?2、评价IS-LM决定利率理论3、简要说明凯恩斯利率理论的基本要点4、论述利率的经济功能5、简述我国利率体系的主要内容6、试述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各种因素7、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古典利率理论、可贷资金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异同8、试用利率决定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利率水平的关系论述题1、影响利率发挥作用的一般条件与因素是什么?你认为我国发挥利率作用的关键问题何在?第三章外汇与汇率概念题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4、Real Exchange Rate5、外汇6、单一汇率7、一价定律8、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9、国际借贷说10、凸轮效应11、汇率目标区12、固定汇率制13、Crawling Peg14、货币替代15、冲销式干预简答题1、结合中国的内外均衡状况,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试述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是什么?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试判断正确否,并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Q
M= V
商品总量决定着流通中货币需要量;
三、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
(一)费雪方程式
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 1、费雪方程式:
MV=PT 或 P=MV/T
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 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T为各类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数量
2. 费雪方程式分析
(二)从货币需求与物价关系角度来划分
1.名义货币需求 Md ;
是指不考虑物价变动的货币需求。
2.实际货币需求
Md P
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货币需求。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条件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流通中待售 商品的价格总额(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 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
r r ④ b、 e 货币以外其他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如债券、
证券收益率:负相关

1 P
d物dPt 价变动率:负相关。也就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
率。
u ⑥ 人们主观偏好、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 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银 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发展二: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设定:投资 者或选择货币,或选择债券。然而,即使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 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观主体的选择往往是既持有货 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
所以,微观主体事实上不得不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并找出持 有货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从而引出了多样化资产组合选 择理论。
货币供给量: 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 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 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 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
(一)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 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记作MS
(二)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价 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记作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一)从货币需求主体的角度划分 1. 微观货币需求
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 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需要.
2.宏观货币需求
宏观分析是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 是指一国经济合理协调运转或者要达到当局制 定的某些经济目标在总体上需要多少货币供给量。
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 收入
② 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负相关.
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 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 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
r ③ m货币预期收益率:正相关。弗里德曼考察的货币扩 及M2等大口径的货币形态,其中有相当部分,如定期存 款是有收益的。
Md =kPY
Md =kPY
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 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 P代表价格水平 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 的比例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
⑴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交易手段功能; 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价值贮藏职能
⑵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 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MV=PT 或 P=MV/T
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 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 (充分就业条件下) 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费雪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 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 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
交易动机 决定于Y
三大动机
预防动机 决定于Y
投机动机 决定于r
M L1(Y) L2 (r)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称为流动性 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 动性,而人们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 在手中,因此,人们之所以要选择持有货币 就在于心理上的这种“流动性偏好”。
MS/P 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
都是名义货币供给。
二、货币层次划分
(一)依据:货币流动性
(二)层次 1、西方的货币层次划分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M PQ 1 PQ VV
(二)剑桥方程式
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
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的 动机。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 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
决定人们持有多少货币,有种种原因:个人的 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 比例等。
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 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 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
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 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⑶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 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侧重于宏观分析,即货 币总量和总产出及总的价格水平的关系
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强 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即公 众持有货币的主观愿望。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 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于1952年提出,并经托宾等人 的发展而成的理论。它主要讨论如何进行金融资产的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并 实现收益最大化。
五、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1、函数式
Md p
f
( y, w; rm , rb., re ,
1 p
dp ;u) dt
2.影响因素
① y恒久性收入 :正相关
2、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i
L
M0
M1
流动性陷阱
i1
O
Q
流动性陷阱图示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一定的低点
后,人们的货币需求可能变得无限大,此时如 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将全部被货币需 求所吸收,从而对市场利率不起作用。
3、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发展一: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 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函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