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
《渔家傲秋思》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渔家傲秋思》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8fd9683c4bb4cf7ecd1ae.png)
《渔家傲•秋思》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习题】一、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解析】C分析:“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大雁飞往衡阳,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2、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解析】D分析: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错误,这首词表达的思乡,建功立业的情怀。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解析】D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913cb914791711cd791737.png)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观察下面图画,简要说明这幅图画表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军与征夫_______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这是一首边塞诗。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_”和“②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1.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座孤城静默在黄昏里。
2.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3.①秦时明月汉时关②归雁入胡天【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画面中的主要景物“群山”“孤城”“落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考查对诗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如,王昌龄 (唐)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 (唐)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凉州词唐•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②阑:尽。
③意气:情意。
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1.诗歌一、二句写出秦中地区__________,而塞外__________,将二者景物进行对比,突出了塞外天气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辽宁丹东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辽宁丹东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ea2543968011ca2009153.pn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蝉蜕.(tuì) 商酌.(zuó) 田圃.(p ǔ) 转弯抹.角(mò) B .勾.当(gòu ) 瓦砾.(lì) 潜.行(qián ) 坚持不懈.(xiè) C .顷.刻(q īng ) 晦.暗(huì) 发窘.(ji ǒng ) 随机应.变(yìng ) D .奔丧.(s āng ) 脂.粉(zh ī) 劫掠.(luè) 混.为一谈(hùn )【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张校长意识到学校地理环境与水有缘,他因地治宜把“水”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
B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索质,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我校正在筹划建立一座大型体育馆。
D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千里。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 “治”为“制”,B “箫”为“萧”,D “泄”为“泻”。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 .《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B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C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D .无论多么枯燥的材料,经他妙手回春....,都会变得鲜活起来。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1605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诗歌赏析)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阅读练习试题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
(2分)4.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2分)5.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2分)异统领的景物有: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3分)7.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C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
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edb7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png)
部编八上语文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八上古诗鉴赏(课内)2020年中考题汇编答案版1.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5~6题。
(5分)赤壁幽州台歌杜牧陈子昂折戟沉沙铁未销,前不见古人,自将磨洗认前朝。
后不见来者。
东风不与周郎便,念天地之悠悠,铜雀春深锁二乔。
独怆然而涕下!5.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6.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3分)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
本题考查情境描绘。
画面描述,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或情感。
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特点、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
2.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9.(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893c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a.png)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2.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3.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4分)答项“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不恰当。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意在衬托游子的漂泊之苦,景物是陪衬。
23.《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大意为“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归期无法预汁”,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大意是“征人不能入眠,将军战士头发花白,流下眼泪”。
这些语句展现的是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主旨句,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020-2021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20419a67ec102de3bd892e.png)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观察下面图画,简要说明这幅图画表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军与征夫_______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这是一首边塞诗。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_”和“②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1.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座孤城静默在黄昏里。
2.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3.①秦时明月汉时关②归雁入胡天【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画面中的主要景物“群山”“孤城”“落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考查对诗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如,王昌龄 (唐)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 (唐)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甲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13212627284b73f2425090.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完成1—2题。
(6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渔家傲·秋思》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中原景色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
B.“长烟落日孤城闭”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
这一句反映了当时北宋的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C.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结尾,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完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2题。
(6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
C.“何日遣冯唐”一句化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词人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1—2题。
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b140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4.png)
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阴蔽(yīn)狭隘(ài)哺育(bǔ)潜滋暗长(qiān)B.翘首(qiáo)缥渺(miǎo)毋宁(wù)锋芒毕露(lù)C.赢弱(léi)解剖(pāo)雕镂(lòu)坦荡如砥(dǐ)D.撺掇(cuān)锃亮(zèng)兴味(xìng)不省人事(xǐng)2.下面是习主席新年贺词节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今天的中国,是______民族精神的中国。
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______一幕幕______、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______在我们心中。
A.赓续但是舍生取义铭记B.传播但是舍身求法铭记C.赓续而且舍身求法牢记D.传播而且舍生取义牢记3.下列对选文的表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若将中国文化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所以现代诗便是大海中璀璨的珍珠。
②现代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③与传统诗歌相比,现代诗更加注重表现当代社会的现实和情感,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诗意风格。
④它注重自由化和多样性,有的诗歌采用排比句式,有的则采用富有节奏感的韵律。
⑤诗歌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式,我们需要仔细品味,用心读懂每一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⑥在赏析现代诗时,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诗歌的形式和语言,更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⑦阅读现代诗,我们可与诗人产生心灵的碰撞,获得情感的慰藉。
A.句①为病句,该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所以”改为“那么”。
B.句②为单句,该句的主干是“风格和魅力吸引了读者”。
C.加点词语“诗意风格”“仔细品味”“心灵的碰撞”短语类型不一致。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压轴题之诗歌鉴赏(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压轴题之诗歌鉴赏(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b8da3844769eae109ed8d.png)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意为“西北边塞上的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之意”。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白了鬓发,士兵泪满衣襟”。
C.“枯藤老树昏鸦”意为“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为“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秋思》表现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建功立业的决心;《天净沙·秋思》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B.《渔家傲·秋思》描绘的是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天净沙·秋思》刻画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形象。
C.《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恬静明丽的意境。
D.“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古道西风瘦马”,一个“古”字给人以苍凉之感。
【答案】1.B2.C【解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B项不正确。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C项“恬静明丽”不正确。
《渔家傲·秋思》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渔家傲·秋思》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f2de7b376baf1ffc4fad84.png)
《渔家傲·秋思》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0-11题。
(共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2分)
11.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答案:
(二)阅读(共5分)
10.【答案】2分宋异
11.【答案示例】(3分)
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分析:准确分析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正式)《渔家傲》中考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正式)《渔家傲》中考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7291c7168884868662d62f.png)
《渔家傲》《秋思》全国中考试题(一)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反映了边地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风格苍凉悲壮。
概叹战攻未立决心守边御敌2.词的上片着重描写,下片着重抒发。
边塞景象思乡忧国的情怀3.“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统领上片,然后从词人的所感,所闻,所见的角度,渲染塞下风景之“异”,用线条将有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①所见a。
衡阳雁去无留意②所闻b。
四面边声连角起③所感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①-c ②-b ③-a4.“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的意思相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词的结尾三句即景抒情,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感叹和的情怀,感情是十分沉痛的。
壮志难酬思乡忧国6.本词中的主人公不是羁旅游子,而是守边大将,故下片的前两句于家国之思中寄寓着“”。
(用范仲淹的有关名句填空)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渔家傲》中渲染边地凄凉而悲壮气氛的词句是“”,透出战争前线局势紧张的三个字是“”7.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浊酒一杯家万里”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我国古代诗人抒发思乡情感的著名诗句有:(写出原诗句两句,并写明出处)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例: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ft下》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9.词中描写塞外景致最有名的一句是,表达了诗人苦苦思乡,又因外敌压境,不能靖边,外患未除,无法回去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以下是2003 年广西桂林中考题)10.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10.孤寂荒凉11.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2020-2021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习附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习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b115d227284b73f3425042.png)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观察下面图画,简要说明这幅图画表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军与征夫_______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这是一首边塞诗。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_”和“②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1.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座孤城静默在黄昏里。
2.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3.①秦时明月汉时关②归雁入胡天【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画面中的主要景物“群山”“孤城”“落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考查对诗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如,王昌龄 (唐)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 (唐)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诗人是为了“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初中九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渔家傲秋思(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渔家傲秋思(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c66fdb84868762cbaed516.png)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4.《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
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5.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6.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2020-2021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综合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f9176bbb4cf7ec4bfed07f.png)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观察下面图画,简要说明这幅图画表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军与征夫_______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这是一首边塞诗。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_”和“②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1.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座孤城静默在黄昏里。
2.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3.①秦时明月汉时关②归雁入胡天【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画面中的主要景物“群山”“孤城”“落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考查对诗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如,王昌龄 (唐)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 (唐)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入黄溪闻猿(唐)柳宗元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1.第一、二句,诗人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写黄溪之景。
2.《三峡》中写道,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和渔者哀歌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渔家傲中考试题含答案(答案和题分开)
![渔家傲中考试题含答案(答案和题分开)](https://img.taocdn.com/s3/m/50391c0a4b35eefdc9d33312.png)
1.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答:3.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
答:4.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5.文化积累:“衡阳雁去”指:“燕然未勒”指:09湖南衡阳市)6、诗歌欣赏:(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问题(2分)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山东省高青县05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分)10.“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2分)2005 洛阳市2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诗词阅读及答案】诗歌《渔家傲 秋思》中考阅读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诗歌《渔家傲 秋思》中考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b64e0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7.png)
【诗词阅读及答案】诗歌《渔家傲秋思》中考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诗歌《渔家傲秋思》中考阅读答案诗歌欣赏。
(4分)[a]渔夫奥秋斯范仲淹秋天的景色不一样,衡阳的鹅也不在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从号角、千峰、长烟和日落开始,孤独的城市被关闭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黑了,旗帜枯萎了,风声夹杂着鼓声。
百夫长胜过学者。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2分)答复:(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2分)答复:14.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在诗歌和散文中,大多数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的理解中,或者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们:李太白,他穿越荆门很远,对“自然”的奇观感到惊讶①, 秋天,何其芳聚精会神地听着“牛背笛声在哪里,②“拉米”③, “只香如前”让吕芳翁永远闻到她那芬芳的灵魂。
或者多层次展示:“池上三四点青苔,④"是闫伯伯与早春相遇的惊喜,或者用多种手法描绘:岑家洲把冬雪比作"突然如夜春风,,⑤“,为苦寒的边塞增添一丝温暖;冬去春来,白乐天邀我们骑马去钱塘湖,领略中国的早春风光”⑥, 只有浅草才能没有马蹄。
”这是一对美丽的对联。
13.(1)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1分)易:贾辞也表达了士兵们被困在战场很长时间,想念家乡,没有归期的感觉。
(1分)(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2分)14① 月下飞镜② 充满夏夜清香和热量的笛子洞③ 散落成泥,碾成尘土④叶底黄鹂一两声⑤千树万树梨花开⑥乱花渐欲迷人眼(每个空格1分。
如果回答问题时有错误和遗漏,此空格将不予计分)。
《渔家傲秋思》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渔家傲秋思》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98e0eb9d528ea80c77929.png)
《渔家傲秋思》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俞家骜秋思范仲淹夏塞/秋来/不同的风景,衡阳/瞿岩/不注意所有侧面声音/连接角度数千英里,长长的烟雾/夕阳/孤独的城市关闭浑浊的白酒/一杯/一万里的家庭,冉彦不乐/没有计划余/霜遍大地人睡不着,一般白发/丈夫流泪[说明《俞家敖秋思》是范仲淹写的。
这是范仲淹在担任陕西省副省长时写的一首抒情诗,也是广为人知的199个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整首诗表现了战士们的英雄精神和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
最后一部电影描绘的是边境地区的荒凉景象,而下一部电影描绘的是守卫边境地区的士兵的感受,他们厌倦了战斗,想回家。
范仲淹的《渔家傲》从低调到豪爽,用他的话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姿态。
从词史来看,词的广阔意境和悲壮精神也影响了苏轼、辛弃疾等。
秋天,边境的景色完全不同,飞往衡阳的大雁没有的留恋之情。
从四面八方传来了边境的哀鸣和号角的声音。
在对比鲜明的山峰上,长长的烟雾直直地飘向落日,这座孤独的城市被封闭了。
喝一杯老酒怀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但冉彦尚未刻下平湖的丰功伟绩,而这种回报是难以预料的。
羌族的笛声悠扬,霜遍大地。
当士兵和将军们无法入睡时,他们掉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1与风景差异中的“易”字所凸显的秋色的特点是什么?(城市里寒冷、嘈杂、孤独。
))2,“千里张莉,长烟暮孤闭城”描述了什么场景?效果如何?(风景:一座位于高山和丘陵之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城门紧闭,因此长城外的风景很奇特函数:指出战争是紧张的;高安全性的特殊背景反映了宋代守军力量薄弱和军事情报工作的紧迫性。
这为下滩表达自己的情感铺平了道路。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的想法和感受。
(前一部电影侧重描述;下一部电影聚焦于抒情性。
整句话表达了边防战士杀敌报国、立功立业的英雄精神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4。
欣赏“管强游霜满地”(这是长时间烟雾缭绕的日落的延续,展示了寒冷夜晚守卫边境的士兵的艰辛他们表达了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也没有计划好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
8. 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
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
D.
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
答案:
8B
出处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积累与运用(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3 名著阅读(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4 《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5
综合性学习(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6
《出师表》《越石父贤》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7
李朝德《那一束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8
王飞《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