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世界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1)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2-Mar-21
5
2-Mar-21
6
2-Mar-21
7
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1988年起,美国以秸秆残茬覆盖量为主,把耕作分为三类 模式:
传统耕作--播后地面覆盖率<15%,深松或翻耕加表土 耕作;
少耕--播后地面覆盖率在15%~30%,多次表土耕作;
1)由以研制少免耕机具为主向农艺、农机结 合并突出农艺措施的方向发展;
2)保护性耕作技术由在生态脆弱的半干旱区 应用为主向更广大农区应用发展;
3)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不规范逐步向规范化、 标准化方向发展;
4)由单纯的土壤耕作技术向综合性保护性农 作制、保护性农业发展。
2-Mar-21
11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Mar-21
8
(3)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集中 研究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
(4)前苏联的保护性耕作
20世纪50年代,苏联试验了马尔采夫无壁犁耕作 法,效果不理想,杂草太多;
后来,结合马尔采夫耕作法与加拿大的抗旱留茬 耕作法,形成了一套适合旱地的贮水保墒保土耕作法。
保护性耕作:是用秸秆残茬(包括地膜等材料)覆盖 地面,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对土壤的搅动量,或是 创造地表微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既达到保土保水保 护农田生态环境,又要保证农作物苗齐、苗壮和正常生 长,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耕作技术。
2-Mar-21
1
2-Mar-21
保护性耕作的耕作原理: 秸秆覆盖 免耕播种 以松代翻
2-Mar-21
15
5、旋耕技术 旋耕对平整地表、粉碎并将秸秆与土壤混合、除草等有很
好的效果。 旋耕处理存在的问题: ①旋耕后地表秸秆覆盖率减少过多,降低了保水、保土、
保肥的效果; ②旋耕深度为10cm左右时,旋耕后会出现地表过于松软,
播种时深度不易控制等问题; ③旋耕动土量大,消耗的功率也大,不利于降低作业成本; ④旋耕对土壤的扰动大,散失土壤水分多,不利于保墒; ⑤旋耕会打死表土中的蚯蚓,不利于利用生物恢复地力。 旋耕技术应尽量减少使用,一般在无其他地表处理手段时
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引入“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50项农业技术之中。 2003年中央财政又设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专项;
2002年5月,农业部在山西省召开了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启动了保护性 耕作示范推广项目,明确在今后一个时期,分两个阶段,有重点地在北方 旱区逐步推进保护性耕作。
第一阶段:从2002~2005年,以京津地区为核心建立两条保护性耕作带, 一条是环京津保护性耕作带,另一条是沙尘源头保护性耕作带。
保护性耕作--播后地面覆盖率大于30%,免耕或播前一 次表土作业,除草剂除草。
(2)澳大利亚的保护性耕作
从20世纪70年代引进美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在全国各地 建立了大批保护性耕作试验站;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示范推广覆盖耕作(深松、表土耕 作、机械除草),少耕(深松、表土耕作、化学除草),免耕(免耕、 化学除草)三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基本技术内容: (1)免耕播种施肥 (2)秸秆残茬管理 (3)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4) 深松与表土作业
2-Mar-21
12
(二)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措施 1、残茬(秸秆)覆盖技术 秸秆残茬覆盖形式:
按覆盖量多少分为:全量覆盖、部分覆盖、留茬覆盖
按覆盖秸秆在田间的状态分为:立秆覆盖、倒秆覆盖、 粉碎覆盖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发展
1、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 国外定义: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
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 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2002年我国农业部定义: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 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到种子能够出 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 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第二阶段:在北方特别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 性耕作,计划用7~10年的时间,基本上在北方旱作区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陕 西、甘肃八个省(自治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2-Mar-21
10
从当前国际上保护性耕作发展状况看,呈现 以下变化趋势:
①根系松土 ②蚯蚓松土 ③结构松土 ④胀缩松土
化学除草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对新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有犁底层存在,应先进 行一次深松,深度30~35厘米以打破犁底层。
深松是在地表有残茬(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进行的,要求深 松机有较强的防堵性能;或是用秸秆粉碎深松机,一次同时完 成残茬(秸秆)粉碎和深松耕作两项作业,并使地面平整和秸秆 均匀覆盖地面。
2-Mar-21
14
4、浅松耕技术 浅松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碎土平地、弥合沟辙,实现良好的种床 ②减小表土容重,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 ③清除杂草 ④提高表土地温 ⑤有利于保持地表较多的秸秆覆盖
2-Mar-21
9
(5)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大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还是80年代以 后;
1992年,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需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国情,在山 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部1999年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国 家科技攻关等项目计划;
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几种方式: 1)粉碎秸秆处理 2)直立或整株压倒秸秆处理 3)留根茬处理 4)粉碎浅旋处理
2、免耕技术
2-Mar-21
13
3、深松耕技术
深松的作用: ①打破犁底层 ②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③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 ④减少降雨径流,减少土壤水蚀 ⑤消除由于机器进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 深松耕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农田的实际情况确定: 多年免耕的地块,可以松代翻,每隔2~3年深松一次,以 利作物根系生长;
2、世界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1)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2-Mar-21
5
2-Mar-21
6
2-Mar-21
7
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1988年起,美国以秸秆残茬覆盖量为主,把耕作分为三类 模式:
传统耕作--播后地面覆盖率<15%,深松或翻耕加表土 耕作;
少耕--播后地面覆盖率在15%~30%,多次表土耕作;
1)由以研制少免耕机具为主向农艺、农机结 合并突出农艺措施的方向发展;
2)保护性耕作技术由在生态脆弱的半干旱区 应用为主向更广大农区应用发展;
3)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不规范逐步向规范化、 标准化方向发展;
4)由单纯的土壤耕作技术向综合性保护性农 作制、保护性农业发展。
2-Mar-21
11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Mar-21
8
(3)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集中 研究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
(4)前苏联的保护性耕作
20世纪50年代,苏联试验了马尔采夫无壁犁耕作 法,效果不理想,杂草太多;
后来,结合马尔采夫耕作法与加拿大的抗旱留茬 耕作法,形成了一套适合旱地的贮水保墒保土耕作法。
保护性耕作:是用秸秆残茬(包括地膜等材料)覆盖 地面,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对土壤的搅动量,或是 创造地表微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既达到保土保水保 护农田生态环境,又要保证农作物苗齐、苗壮和正常生 长,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耕作技术。
2-Mar-21
1
2-Mar-21
保护性耕作的耕作原理: 秸秆覆盖 免耕播种 以松代翻
2-Mar-21
15
5、旋耕技术 旋耕对平整地表、粉碎并将秸秆与土壤混合、除草等有很
好的效果。 旋耕处理存在的问题: ①旋耕后地表秸秆覆盖率减少过多,降低了保水、保土、
保肥的效果; ②旋耕深度为10cm左右时,旋耕后会出现地表过于松软,
播种时深度不易控制等问题; ③旋耕动土量大,消耗的功率也大,不利于降低作业成本; ④旋耕对土壤的扰动大,散失土壤水分多,不利于保墒; ⑤旋耕会打死表土中的蚯蚓,不利于利用生物恢复地力。 旋耕技术应尽量减少使用,一般在无其他地表处理手段时
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引入“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50项农业技术之中。 2003年中央财政又设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专项;
2002年5月,农业部在山西省召开了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启动了保护性 耕作示范推广项目,明确在今后一个时期,分两个阶段,有重点地在北方 旱区逐步推进保护性耕作。
第一阶段:从2002~2005年,以京津地区为核心建立两条保护性耕作带, 一条是环京津保护性耕作带,另一条是沙尘源头保护性耕作带。
保护性耕作--播后地面覆盖率大于30%,免耕或播前一 次表土作业,除草剂除草。
(2)澳大利亚的保护性耕作
从20世纪70年代引进美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在全国各地 建立了大批保护性耕作试验站;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示范推广覆盖耕作(深松、表土耕 作、机械除草),少耕(深松、表土耕作、化学除草),免耕(免耕、 化学除草)三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基本技术内容: (1)免耕播种施肥 (2)秸秆残茬管理 (3)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4) 深松与表土作业
2-Mar-21
12
(二)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措施 1、残茬(秸秆)覆盖技术 秸秆残茬覆盖形式:
按覆盖量多少分为:全量覆盖、部分覆盖、留茬覆盖
按覆盖秸秆在田间的状态分为:立秆覆盖、倒秆覆盖、 粉碎覆盖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发展
1、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 国外定义: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
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 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2002年我国农业部定义: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 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到种子能够出 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 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第二阶段:在北方特别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 性耕作,计划用7~10年的时间,基本上在北方旱作区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陕 西、甘肃八个省(自治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2-Mar-21
10
从当前国际上保护性耕作发展状况看,呈现 以下变化趋势:
①根系松土 ②蚯蚓松土 ③结构松土 ④胀缩松土
化学除草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对新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有犁底层存在,应先进 行一次深松,深度30~35厘米以打破犁底层。
深松是在地表有残茬(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进行的,要求深 松机有较强的防堵性能;或是用秸秆粉碎深松机,一次同时完 成残茬(秸秆)粉碎和深松耕作两项作业,并使地面平整和秸秆 均匀覆盖地面。
2-Mar-21
14
4、浅松耕技术 浅松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碎土平地、弥合沟辙,实现良好的种床 ②减小表土容重,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 ③清除杂草 ④提高表土地温 ⑤有利于保持地表较多的秸秆覆盖
2-Mar-21
9
(5)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大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还是80年代以 后;
1992年,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需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国情,在山 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部1999年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国 家科技攻关等项目计划;
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几种方式: 1)粉碎秸秆处理 2)直立或整株压倒秸秆处理 3)留根茬处理 4)粉碎浅旋处理
2、免耕技术
2-Mar-21
13
3、深松耕技术
深松的作用: ①打破犁底层 ②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③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 ④减少降雨径流,减少土壤水蚀 ⑤消除由于机器进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 深松耕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农田的实际情况确定: 多年免耕的地块,可以松代翻,每隔2~3年深松一次,以 利作物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