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与小型体育竞赛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精)
比赛 让你、我、他都积极运动起来
![比赛 让你、我、他都积极运动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33ef0551be23482fb4da4c46.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体育活动实践方案
![体育活动实践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63272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6.png)
体育活动实践方案•相关推荐体育活动实践方案(精选14篇)为了确保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活动的目的或者意义。
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活动实践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活动实践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
同时尊重学生的运动选择,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锻炼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体验和享受运动过程中的快乐,营造“阳光体育、健康快乐”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活动主题:阳光体育健康快乐四、活动保障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初步了解学生身体发展之需,深刻领会: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以将快乐体育、趣味游戏引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坚持学生全员参与,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个人予以适时激励。
五、活动的主要内容:1、按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
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2、实行早锻炼的体育活动制度,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游戏、跳跃等活动。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并努力达到合格以上。
小学阶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
![小学阶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9a658e83d049649b665893.png)
小学阶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摘要长期以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约束了学生的活动,运动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
所以打破传统课间活动方式,在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舞蹈、健美操、兔子舞、武术、游戏、球类等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为我们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阶段大课间实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大课间体育活动2-2-1-1模式,并且在本地区有一定的推广和实施,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时间、对象和方法(一)研究时间2011年4月-2011年12月。
(二)研究对象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方法晓院附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本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民族风俗以及学生的生理及身心特点,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举行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操体育活动,保证了每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天认真做规定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让学生踏着轻松自然的节奏进行出操、退操。
自编自跳各种舞蹈,并有统一的健美操、兔子舞等,以班(小组)为单位各种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
体育教师随班(年级)进行检查、指导,大队部监督岗学生负责监督每个班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
对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活动设计新颖,形式多样,有独特风格的年级(班或小组)给予奖励班分,并向全校推广实施。
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变换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音乐,积极鼓励学生自编自跳的健美操(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活动。
并根据晓院附小实际情况和课题实验的要求,构建了2-2-1-1体育锻炼模式:“2”每天2操(课间操——上午一次,眼保健操),课间操时间:30分钟。
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
![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196f4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3.png)
原则
以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确保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 性。
创新性的改革措施
1 2 3
引入多种体育项目
在传统的体育活动基础上,引入足球、篮球、 排球、武术等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增加学生的 选择空间。
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学生 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人素质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 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影响方面,对于活动开 展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 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实际开展中,有些学校可能受到场地、设施、 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 开展效果不佳,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的分 析和解决。
国内外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但 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组织形式呆板、学生 参与度不高等。
国外现状
国外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比较普遍,且具有一些 共同特点,如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多元化 的活动内容、强调与学科知识的融合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体育大课间 活动改革实践与探索[J]. 体育科
学,2020,30(1):50-56.
参考文献2
赵六,钱七.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 动设计与实施[M]. 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2018.
参考文献3
王八,陈九. 大课间体育活动质 量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J]. 体育学刊,2019,26(3):78-
体能大课间活动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体能大课间活动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d7b65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0.png)
体能大课间活动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27期【摘要】广大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在,他们的体质健康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体能大课间活动,是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形式。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学校整合各种体育资源,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本文以我校为基点,通过研究××区辖区内小学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积极开展体能大课间活动后在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实际情况。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能大课间活动在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确实有明显成效,但仍存有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并据此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能大课间;小学生;体质健康国家的竞争在“人才”,人才的竞争在“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一切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学校是国家实施体育教育的主战场,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发展,就如何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各级学校认真贯彻并落实“健康第一”的重要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维护学生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建立并健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各项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的正常运行和开展,为培养广大青少年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造坚实的堡垒。
我校为广州市一所普通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体能大课间活动,为加强校内学生体质健康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体质健康是对人体的生理机能、运动潜能、运动能力及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描述。
体能大课间活动,是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类型,具体是指学校结合自身体育教学实际,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目标,以整合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为路径,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训练兴趣为手段,充分利用课间操时间全面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有效举措。
当前,国家、社会及家长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期待持续攀升,但与之相对,我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始终不甚理想,体能大课间活动的贯彻落实确实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体能大课间对提高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
![体能大课间对提高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9382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5.png)
体能大课间对提高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1-10T01:24:33.4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7期作者:严明杰[导读] 在学生的九年义务教学过程之中,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严明杰(广东省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在学生的九年义务教学过程之中,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来它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二来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当下的时代发展潮流及时调整,为学生设计更加科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以下几点观点,以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体能大课间学生体质提升1.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概念及形式在大课间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其提出的教学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并且通过一些文献资料以及调查问卷的研究表明,大课间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其基本的教学形式大概是在每天第二节教学课程结束之后有统一的活动时间,一般按照广播体操的形式进行,全年级进行集体锻炼,结束后有一段放松时光,可以以小组或者是班级为单位进行自主放松运动,最后由教师对于大课间进行简短小结。
教师在大课间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学生应该是起到监督作用的,体育活动由每位教师一起巡回指导,可以设立小组组长,协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
除此之外,也可以积极地开展一些课间的体育竞赛,每周期开展一次,在学期末可以举办一些总决赛,在选择大课间的项目时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自主选举,从而选出更适合当下学生心理要求的课间活动项目。
关于初中大课间活动的理念分析与实践探讨
![关于初中大课间活动的理念分析与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0fc1160561252d380eb6e1a.png)
教 海 探 航
关于初中大课问活动的理念分析与实践探讨
王 昌新
( 苏州市吴中区郭巷 中学 , 江苏省 2 5 2 ) 114
摘 要: 大课 问活动 即大课 间体 育活动 的主要 目的是通过拉 长课 间体 育活动 时间, 通过 多样 的活动 形式, 达到学生在 身体活动 数量和质量上的要 求。 关键词 : 中; 大课 间活动 ; 活动理念 初
一
学校体育教师属于有限资源 ,在大课间活动的要求下更加 明 显。体育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任务, 这必然导致体 育教师工作量增加 , 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 , 即使体 育教师在努力完成任务 ,面对众多的学生和场地上的各种多变情 况, 可能也无法使学生把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中图 分 类 号 : 3 .9 G6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3 1 ( 0 0)1 0 3 0 1 1 0— 3 52 1 1— 6 —0
为深入贯 彻新 时期学校 体育健康 第一 的指导思想 ,根据 20 0 7年 中央七 号文件和近几 年全 国中小 学体育教学 会议的有 关精神 , 的初 中体育教育工作需要 向新 的方 向迈进 , 我们 大课 间 活动由此成为许多学校体育工作 的重要 阵地 ,它可 以有效地补 充学生 的身体活动量 , 更好地 为学生每天锻炼 1 时服务【 。 小 1 】
三 、 于初 中大 课 间活 动 的 服 务 与保 障 关
、
关 于初 中大 课 间 活 动 的 理 念定 位
大课 间活动大多 由课 间操 演变而来f]它通过拉 长课 间操 1大课 间 活动 的 硬 件 保 障措 施 3, . 的时间并发展各种运动方式来争取学生更多的锻炼时间和更好 为 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必须对学校现有的 的锻 炼 效 果 。 的场地和器材设施进行整合与更新 ,这一方面需要教育相关部 1大课 间 活动 和 体 育 课 相 结 合 . 分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 , 另一方面 , 更重要的 大课间活动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身体练习 ,对于大部分有 是我们必须在有 限的条件下 ,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合理 体育爱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活动身心的好机会 ,教师可以分配 分 配 水 平 。 学生完成体育课 上安排 的课外作业 , 并安排几个 教学点 , 教师只 2大课 间 活动 的 软 件 保 障措 施 需要简单的提示性指导 ,把技术技 能水 平的提高交 给学生 自我 相对于硬件条件 的保障 ,大课 间活动的软件 条件的服务更 发展。并且 ,同一年级甚至不同年级 可以根据 自己喜好选 择项 为重要。 软件条件首先需要的是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 , 大课 目, 这就大大提高了练 习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 体育课 的教学得 间活动既然属于全校范围的集体活动, 使 那就需 要举全校之力 , 动 到有效延伸。 员各个可动员 的人员 因素 ,目的是逐 步形成 有组织 的课余 体育 2 大课 间活 动 和课 余训 练 相 结合 . 活动的 良 好氛 围[ 。 5 从学校的最高领导 到各班班主任 , 1 到各体育 如今的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由于学生的巨大升学压力,按照标 教师都需要提 高对大课间活动的认识 ,认真 贯彻 和执行大课 间 准开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 学生和学校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 活动计划方案 , 密切配 合 , 相互协调 , 在实 践中提高学生大课 间 相对正规地长时间训练。在这种情况下 , 化整为零就成为课余 练 活动的效果 。 I I 的重要方法。学校可以根据本校长期开展的运动项 目, 利用3i 问 V  ̄ - 在具体操作中 , 要充分利用好学校 的教师资源 。例如 , 在进 或部分体育课的时间进行体能要求较低的基础性练习。 行小 型体育竞赛中 , 可以请学校其他学科任课教师进行记时 、 数 3 大 课 间 活 动和 体 育竞 赛 相 结 合 . 数 、组织学生等简单裁判工作 ,把判定胜负 的工作 留给体育教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 和学 校文化活动 的重要形 式 , 体 师, 这样就可以提高竞赛效率和效果 。 又如在进行各个班级长跑 育竞赛 的开展可以有效地 活跃校 园气氛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 的 活动 的过程中可以组织班主任老师跟 随 自己班级进行 ,对本班 热情 与积极性。 因此 , 各种形式 的小型的体育竞赛可 以成为大课 影响跑步进行的学生进行一定 的制约 ,保证长跑活动在有限的 问活动的重要内容 , 例如跳绳 比赛 、 托乒乓球 比赛 , 足球 射门 比 场地条件下有序进行 。 赛 , 等, 些都是简单易行的 比赛项 目, 等 这 时问短 , 场地要 求低 , 四 、 小结 裁判规则简单 , 但却能大力调动学生体育锻炼 的积极性。 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需要我们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用 3 大课 间 活动 特 色项 目的 开展 . 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来武装 自己。大课间活动需要在做好 “ 三结 在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近几年, 许多学校进行了各种尝试 , 发展 合” 的基础上合理发展学校的特色项 目, 通过各种形式f1 4激发学 了各个学校的特色项 目 3 【 。例如 , 】 校园集体舞 、 编健身操 、 自 各种方 生的运动热情 , 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 发展校园文化 , 提高学 生综 式的集体游戏等。但不少项 目 的开展更多的具有浓厚的表演色彩 , 合素质水平。 管在时 间工作 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 的问题 , 尽 我们 没有脱离广播操表演的性质 。 许多学者还把大课间活动看成一项新 仍需要深入开展好学校的这项体育 工作 ,最 终使学 生的身体机 的课程来研究『l 2, 这也是发展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思路。 能素质得 到提高 , 并逐渐形成体育锻炼 的良好意识。 二 、 于 初 中大 课 问活 动 的 存 在 问题 分析 关 参考文献: 1组 织 管 理 的协 调 问题 . 【] 1王德 富 让大课间操 成为“ 保证 学生每天锻 炼一小时” 的主要 从学校管理来说 ,以前 的课 间操和冬季长跑项 目是全校性 途径[。体育教 学,0 6 第 O I 1 20 年 3期 的 活 动 ,而 大 课 间 活 动对 学 校 的组 织 管 理 水 平 又 是 一 次 巨大 考 [ 张蕾.关于构建大课 间体 育活动课程 的若干思考『。安徽体 2 ] I ] 验 ,人员多 、范围广决定 了这项活动必须协调统一各种人员配 育科 技 ,0 3年 第 O 20 2期 置, 把各种具体环节纷纷 落实到位 。 [J 3江延英 普通 中小学大课 间体育活动探 索。2 0 0 8年华 中师范 2. 地 器 材 的 配 置 问 题 场 大学硕 士学位毕业论文 有 限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无疑对学校大课间活动造成 [ 向苏龙.对大课 间体 育活动的有益探 索[。体 育教 学 , 0 4 】 I 】 2 8 0 了很大的影响 ,大部分学校不可能做到满足每个学生的运动需 年 第 O 1期 求, 而且在高密度的人员环境 下 , 学生不仅不容易积 极运动 , 甚 『 甘 亦农等 实施主题性体育 大课 间活动的理性 思考——基 于 5 1 至还容易受其他学生影响出现懈怠现象 ,这和大课间活动的初 江苏省常 州市新桥 小学主题性大课 问实践的 思考【, I 中国学校 1 衷背道而驰。 体 育,0 7年第 1 20 2期
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的模式建构与实践路径
![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的模式建构与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e5a49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d.png)
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的模式建构与实践路径发布时间:2022-08-02T02:24:43.81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7期作者:黄国仿文祥[导读] 在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改革和健康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已成为了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结合“四位一体”的理念与改革策略,对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模式构建与实践的意义、基本原则、创新点及课题实施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就“四位一体”模式的实施路径作出了明确,确定了“四位一体”模式的具体实践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黄国仿文祥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重庆408400摘要:在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改革和健康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已成为了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结合“四位一体”的理念与改革策略,对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模式构建与实践的意义、基本原则、创新点及课题实施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就“四位一体”模式的实施路径作出了明确,确定了“四位一体”模式的具体实践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 建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四位一体”清晰地阐明了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如何进一步将“四位一体”育人模式落实到体育课堂、课外训练、大课间操、竞赛四个板块中去,我校以《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为契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四位一体”模式建构与实践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体育育人应当是一个让人享受快乐的过程,因此,依据科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参与竞技比赛,享受运动的乐趣。
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团队决定进行《中小学体育“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我们将有效深化课堂研究、丰富大课间形式、社团化的课余训练以及竞赛全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
开展七彩阳光大课间,增强学生体质
![开展七彩阳光大课间,增强学生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4543c1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b.png)
146开展七彩阳光大课间,增强学生体质张帮星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摘要:通过结合我校“七彩阳光鼓舞人生”的办学理念,培养以阳光、健康等为目标“七彩少年”,形成了以“高阳儿童鼓”为主要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提升了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参与程度,也就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大地增加,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阳光大课间;健康第一;高阳儿童鼓一、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大课间的高效开展以增强学生体质目前在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质下降的问题,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被繁重的学业挤占,部分学校还存在其他教师占体育课的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利用大课间这一个小时值得我们深思,当然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不完全是运动的时间,还有排队等候出教室和回教室的时间,在安排大课间时尽量考虑到更加全面,包括学生出操的路线及回去的路线,在安全不交叉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时间。
学校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编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趣味性、有一定运动负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锻炼健康的体魄,提高学习效率。
二、我校对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创新、拓展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分为4个篇章,一、《七彩阳光》,二、《高阳儿童鼓》,三、集体舞蹈《童心舞动》,四、自主游戏。
我校艺体组教师特意创编出符合少年儿童的鼓舞,男同学打扁鼓,女同学打腰鼓,最后,上千名学生在激扬的乐声中欢乐起舞,形成若干个巨大圆环,并随着音乐不断变换队形,摆出各式不同的造型,让学生不仅觉得好玩,还锻炼了身体。
(一)高阳儿童鼓,欢心又鼓舞每逢星期一的大课间,“高阳儿童鼓”开始了,2000余名高阳学童就会一起敲响,在欢快且有节奏的音乐背景下,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迎着明媚的阳光,火红的腰鼓、扁鼓与金黄的鼓棒,上下欢飞,场面十分壮观。
儿童鼓舞是我校艺体老师在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重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了独具特色的“高阳儿童鼓”。
校园跳绳比赛活动方案7篇
![校园跳绳比赛活动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b3429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e.png)
2023校园跳绳比赛活动方案7篇校园跳绳比赛活动方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三声一活”活动深入开展,为了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同学们的大课间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举行本次跳绳活动。
二、活动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学习我快乐。
三、活动时间第一阶段:发动学生训练。
第二阶段:单人跳绳比赛。
第三阶段:集体跳绳比赛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五、组织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由体育老师组织训练,并组织比赛(裁判安排、规则学习、纪律组织、安全保护、成绩上报等)。
2、充分利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训练,严禁小课间在楼道内跳绳训练。
六、比赛规则(一)单人跳绳1、比赛时间:一分钟。
2、比赛人数:全班学生3、比赛规则:一分钟的时间内,单人跳绳次数。
跳绳过程中可以停顿,以一分钟结束时的总次数为个人最后成绩。
(二)集体跳绳1、比赛时间:2分钟2、比赛人数:每班组队3-4个,每组10-12人。
3、比赛方法:全班选出两名学生为甩绳员,计算2分钟内累计跳过次数,组相加总次数多者为胜。
七、奖项设置评选“跳绳小明星”颁发奖品。
八、其他有关事项1、体育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督促学生练习,以真正体现“三声一活”活动快乐的过程。
2、要求全员参战。
3、请参加比赛的同学赛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运动,活动关节,避免出现事故。
4、活动器材学生自备。
校园跳绳比赛活动方案(精选篇2)一、比赛目的: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兴趣,提高集体凝聚力。
二、比赛时间:20__年9月28—30日每天下午第二节课。
三、比赛地点:学校篮球场四、比赛内容:(跳绳方法附页)1、单人跳:30秒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一年级、二年级)1分钟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三年级、四年级)1分钟30秒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五年级、六年级)各班报男女各10人,一年级可报男女各3人。
小型体育活动方案(精选8篇)
![小型体育活动方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38901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3.png)
小型体育活动方案(精选8篇)小型体育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以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育学校的体育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二、机构设置三、活动主题我健康我阳光我成长我快乐四、活动要求: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平时有测试年终有评比五、具体项目1、指定项目:跳绳、50M短跑、立定跳远、400米往返跑2、自选项目:田径、游戏、舞蹈、球类、军事类、体育快乐园活动六、活动原则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课间操、眼保健操、课间活动及下午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半小时以上。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制定出相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七、活动措施1、开足体育课,上好体育课。
每一名体育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组织好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任何体育教师不得把体育课上成放羊式教学。
2、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组织开展好上午30分钟的课外运动。
学校因受场地限制,各班按政教处分配的活动地点开展活动。
八、活动器材活动器材采用学生自带和学校购置两种兼顾措施。
九、活动保障1、各年级在每学期第二周制定本校各年级的活动计划,学校。
2、做好对全校教师,全体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宣传工作,重视"阳光体育活动",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689c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b.png)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作者:***来源:《体育教学》2022年第04期摘要:“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具体要求和重点工作,也是评价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落实这一新样态,但是以学校体育的大视角来构建必然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顶层设计的大方向、大框架。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4-0023-03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目标的指导性文件。
从《意见》中来看,構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整个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依托大单元体育课程内容,打造体育课堂教学(“教会”)、阳光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勤练”)、各级竞赛活动(“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
一、深度理解“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学、练、赛”是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新建构,而“会、勤、常”又是对“学、练、赛”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
“教会”是让体育教师做好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技能,精准灵活地运用,满足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勤练”的主阵地可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个区域,在动作准确且技能掌握前提下,保证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结合阳光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反复练习体育课上所学的技能,做到勤练、随练、精练;“常赛”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重点在于全体人员参与。
如班内赛、班级联赛、年级联赛、校级联赛、区级赛、市级赛、亲子运动会、家庭自主赛、师生互动赛等,以所掌握的一至两项技能开展单个中学、组合中练、比赛中用,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双龙实验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双龙实验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6fb042168884868762d6b7.png)
双龙实验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2011年9月双龙实验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尊重老师和学生的运动选择,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
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
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
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今后增设一些集体舞、绳操、花样绳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1、时间安排上午第二节课后4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内进行棋类或其他室内游戏(器材自备),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2、制度措施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体育老师,值日校干的职责具体是: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和学生互动制,艺体老师指导制,活动批评制,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全体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参与活动者。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教会”“勤练”“常赛”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教会”“勤练”“常赛”](https://img.taocdn.com/s3/m/93ce82e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b.png)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作者: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12期研讨背景:体育课堂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是落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如何“教会”,如何知道学生“学会”,采用什么手段实现“勤练”,“常赛”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都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应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期研讨针对此话题,与全国体育教师一同探讨,请研讨教师结合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教学现状、实践“教会”“勤练”“常赛”的路径和方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服务。
话题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是什么?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1.面部表情丰富,表现出喜悦和自信;2.能够熟练地做出技术动作;3.学习积极性较高;4.能基本说出动作要领;5.学生间合作学习配合协调;6.能掌握技术动作的使用方法并合理运用。
——安徽李厚余、山东田凯瑞“教会”就是学生的“学会”,是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学生要能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在学练中能掌握动作,能表述清楚动作的顺序与脉络。
“学会”是“会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学会”了,感悟到了知识技能的规律,从感知觉上,学会判断,学会理解,学会基本的动作与方法,也就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内蒙古常德玉从技能掌握的阶段理论来看,“学会”的特征可能就是建立正确的基本技术动作概念,基本了解完成动作的顺序、肌肉的协调用力、动作操作的时间与空间、速度与准确性的关系。
个体在练习中无需有意识地去考虑具体在做什么,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还能做另一件事。
例如,在运球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路线和方向选择上,而不是注意怎么做动作;同时操作者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恰当地调整和纠正。
——安徽罗传伟、湖北熊昌军“学会”的外显特征是能做出来,能参加比赛,能拓展应用,能讲出来教别人,能做出来教别人,能发现同伴的错误动作,并能给予恰当的帮助、指导与纠正。
大课间活动研究性报告
![大课间活动研究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d16c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2.png)
大课间活动研究性报告引言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生在上课间隙进行的活动,是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以及社交交往的重要机会。
然而,在实际中,大课间活动的种类和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类型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择了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不同类型大课间活动的参与频率以及对身心健康的感受。
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类型大课间活动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大课间活动类型根据学生的回答,大课间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和社交交往三类。
2. 参与频率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运动类活动的参与频率最高,约占45%。
休闲娱乐类和社交交往类活动的参与频率分别约占30%和25%。
3.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类活动:约6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 休闲娱乐类活动:约50%的学生认为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减轻学习压力,缓解疲劳,提高心情。
- 社交交往类活动:约45%的学生认为社交交往活动可以培养人际关系,增加社交技巧。
讨论1. 大课间活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大课间活动不仅仅是学生放松身心的机会,更是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
体育运动类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学习;休闲娱乐类活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增强生活态度;社交交往类活动可以促进人际关系,提高社交技能。
2. 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为了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如游戏室、阅读角等;- 组织社交交往活动,如社团活动、班级聚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合作。
结论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不同类型的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效果不同,体育运动类活动对体质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休闲娱乐类活动对缓解学习压力和改善心情有显著作用;社交交往类活动有助于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因地制宜,有效开展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
![因地制宜,有效开展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ab9a08d6f1aff00bfd51e04.png)
因地制宜,有效开展体育特色大课间活动作者:郝永忠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04期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做操质量,而且使学生们疲惫的大脑和身心得到很好的调节和放松,振奋学生的精、气、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课间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永恒的魅力,感受校园的勃勃生机,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释放学生的热情和朝气,焕发生命的健康与活力。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直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地处新疆教育学院院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最早的、兼有普及小学教育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的示范性实验小学。
目前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400人,其中维、哈、回、蒙等少数民族学生300多人。
在上一辈老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下,2007年学校在自治区第一届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再次荣获自治区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一等奖,现在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学校考察观摩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阳光体育活动文件精神,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专门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各年级长,制订了四套大课间实施方案(根据全年天气变化的规律,随机调整和实施)和一套管理办法。
由于学校现有的2000多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远远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场地活动的需要,学校依托教育学院体育分院的4000千多平方米的田径场地资源,协调统筹教学时段和教学用地,合理、有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拓展出跆拳道馆和乒乓球馆,确保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从大课间的路队管理到广播设备的调试和主持,全部由学生担任和管理,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范本(3篇)
![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6b0e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1.png)
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范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___开展“体育、艺术2+___项目”实施意见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锻炼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体系,促使开展大课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
并以大课间体育为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
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
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
根据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了团体操(校操)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组织机构组长:高惠娟副组长:滕金花检查协调组:李芳、张建良、陈艳芳体育指导:柏秋香、金艳东、宋菊英、吴蕴雯成员:全体任课教师四、活动形式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后(时间为___分钟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采用“先集中——后按项目以班为单位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旨在全员参与,体现快乐学习,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五、实施方法(一)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及各环节的要求(二)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结构模式与各环节要求晴天见表一,雨天见表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赛”的实践路径
![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赛”的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adfca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3.png)
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赛”的实践路径作者:郑森花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3年第10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在教学中要明确“教会”的内容,提高“勤练”的效率,更要扩大“常赛”的范围,实现学练与常赛的有机结合。
笔者以水平二(三年级)《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为例,从课前预赛、课中常赛、课后精赛、课外多赛等角度,介绍课堂内外落实“常赛”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预赛,改变组织方式,提高课前练习兴趣充分发挥比赛的激励导向作用,改变课前个人收集相关资料或进行个人练习的预习模式,采用个人比赛或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在比赛中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涉及的主要资料或素质练习等内容进行预习,明确比赛规则和比赛目标,发挥比赛的引导作用,以赛促思、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前预习方式,可以较好地克服个人独自收集和进行单一素质练习的单调练习形式,增强学生课前练习的兴趣。
该阶段的比赛适宜小强度比赛,主要以复习、巩固基本身体素质和基础动作,预习新课中的技战术为主。
1.明确比赛目标,培养预习和锻炼习惯清晰、明确的比赛目标是能否实现高效比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花样跳绳》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每节课前都布置挑战性比赛,作为课前预习和巩固练习。
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坚持不懈的品格,从客观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持久兴趣。
如,在进行《绳操练习》一课开合跳和勾脚点地跳的教学前,设置“1min并脚跳绳150次挑战赛,每天完成3组”的个人挑战赛任务,引导学生在自我挑战的同时巩固“并脚跳”技术动作,增加摇绳和跳绳的熟练度,为脚步变化、节奏变化的“开合跳”“勾脚点地”学习做准备,从而达到课前预习和锻炼的目的,培养锻炼习惯。
2.强化比赛规则,培养小组学练凝聚力对规则意识还不高的小学生而言,应时刻关注学生对规则的执行力,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只有明晰规则且遵守规则,小组成员们才能进行有序、有趣、有效的比赛,培养团队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