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黎族船型屋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船型屋的变迁
从各方言的住宅形式和建筑结构来看,大致可划分为:纵向式茅屋、横向式茅屋等二大类型。
纵向式茅屋即本地黎喜爱居住的船形屋。这是黎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也是黎族最古老的住宅形式。特点是平面纵长方形,由两端山墙入口,屋盖一般呈半圆拱形,房屋轮廓像一条船。
据说过去黎族地区都是建盖船形屋,目前黎族地区保留的船形屋,已没有上人下畜。架空高脚船形屋如今已难找到它的痕迹。
高脚船形屋的建造,有的在平地上建,离地2米左右,其下可作水牛栏;有的则在斜坡上建,房屋下部形成木契形空间,仍可作为饲养牲畜之用。据1937年德国人史图博撰写《海南岛民族志》记载白沙县白沙峒的高脚船形屋,楼板离地约1.5米左右,屋盖不是半圆拱的船蓬形,已改换成了金字顶。1957年中南民族学院黎族调查组,在南溪峒发现的架空船形屋已失去了“下居牲畜”的作用,但离地还颇高,最高处约1米左右,其中前高后低,后部基本接近地面,离地不过20厘米,整个地板是微倾斜的。由于定居久了,村子附近的野兽渐渐少了,牲畜也从住宅里分了出来,于是木高脚逐渐缩短成离地仅半米左右的木矮脚,“下养牲畜”的作用就趋于消失。无论高脚、矮脚的船形屋,地板都是架空的,这对海南高温多湿的气候无疑是比较适合的。尽管已失去原始初期的使用功能,但是建筑物发展的前提还是首先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建造高脚船形屋,首先用木柱、木板及竹枝造好架状,再盖上一排排扎好的茅草。据说由全村人合起来做,大概只花一天的功夫便可建成,当然各种材料都是平日预备好。这类房是从两端开门,前有一阳台与前段楼板等高。按一竹枝楼梯上落,阳台是早晚休息座谈的地方。进门后整个“船”身分为三节,如三个舱,各有小门相通。进门第一节是“厅”这是全屋最高最大的部分,并设有阁楼,存放粮食与杂物家什等;第二节是卧室,除放床以外,还放火灶,用来蒸酒或烤火之用。第三节面积最小,开一个后门,便是每天舂米和放置鸡窝的地方。
这种住宅一般都不设窗户,据说是和过去信“鬼”有关,认为开了窗就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另外对防风、防兽和保温也有一定作用。由于没有设窗口,房内十分阴暗,通风采光都很差。
金字形屋的融合与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族从汉区学来金字形房屋的建造,由于金字形房屋具有省工省料的特点,于是逐渐取代了船形屋。
虽说东方等地的黎族居屋与早期“干栏”式船形房相比有显著变化,但基本式样没变,仍保持着传统的住房形式,只是离地不高,下面没有空间饲养家畜,屋内辟有寝室和小窗,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住宅的通风采光问题,屋内仍潮湿阴暗。
金字形房屋引进后,出现了船形金字形混合式居屋。特点是正门向两端开,屋檐离地较矮。屋檐向两端伸长,留出空间放杂物。室内没有间隔,用竹枝或藤条加成离地约1市尺的地板,人卧其上。这类居屋的建筑材料与金字形住房相同,房屋很少开窗,有的也很小,白天室内仍很阴暗。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通风采光、生活区域规划方面相对便利的金字形屋,逐渐显示出其优势来,有些地方的船型金字形混居开始完全过渡到金字形房。这类居屋是横长方形,屋顶
已用金字顶代替,檐墙已经开得更高了。这对开窗开门都很有利,正门已改从前面檐墙进出,整个平面布局为横向发展。
金字形房的住宅平面,规模有大有小,有单间、双间、三间、四间和院子式等多种类型,随家庭条件、人口多少和当地生产水平而定。
金字形房的建筑结构由前廓、生活厅、卧室、厨房组成。厅堂是生活起居的中心,一般在后墙正中多设有祖先神台,显示了相当汉化的布局。由于汉族的技术传入,金字形住宅内已有各种较先进的“入榫”木制家具罢设。
金字形居屋大部份采用茅顶挂泥墙,个别地区已用泥砖墙,有的已上瓦屋顶。在保亭、五指山等地,金字形住宅平面都是独院式的。该地区还有一种集合型住宅,这虽不是黎族传统造法,为了节省材料和人力,这类型居屋都是采用单元组合的形式。由5户以上组成,每户占一个开间,间隔成日字形,前厅后房。朝向多为南、东南和西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先后陆续兴建起了一些砖瓦房住宅,这类型住宅多采用拼联组合的形式,有的两户拼联,三户拼联以至多户拼联,如今也有造型讲究,风格各异的独门独户的黎族住宅。
人文地理影响下的居室个性
黎族各方言住宅,无论从平面布局、立面造型以及结构等方面来看,都相类似,属同一系统,同一源流;但另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各有各的特色。从住宅形式可以看出明显的区别。
本地黎住宅。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多分布在白沙地区,位于海南岛中心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属典型的山区,由于地处偏僻,受汉族影响较少,所以保留本方言的传统的东西相对多一些。按本地黎的住宅划分,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隆咩”,一种是“隆嗙”。黎语称屋为“long”,楼为“mie”,地为“pang”。“隆咩”意即楼居,“隆嗙”即地居。汉族称其为“高脚船形屋”和“船形屋”。关于高架屋的传说:从前黎族的祖先住的都不是高架屋,后来因为天上的“天狗”下凡吃人,地上又爬满了蝎子,当时外出一步都要用火灰垫地,回来也要依着去时的脚印走,为了避免这两种东西的侵害,黎族才改住架空离地的房子。
杞方言黎族住宅。杞方言黎族主要分布的保亭、琼中两县,此外东方、昌江也有一部份。黎语“杞”是“住在中心地区的人”的意思。杞方言黎族的住宅,以五指山中心合亩地区及其附近一带的保留民族特点较多,一般习惯称为“船形屋”。相传黎家祖先从大陆沿海乖船漂洋过海而来,靠岸后,由于到处荒凉,没有人烟,只好将船翻过来,覆盖在地面上当住屋用。后来,他们的后人,为纪念祖先,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自己的房屋,这种房屋,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只船,故起名为船形屋。
这一类型的“船形屋”其屋盖与檐墙合而为一,屋檐一直贴到地面,状如船篷,整座房子在离地30厘米左右处架空铺着一层竹片地板,房屋的结构和造型都很有特色。平面从山墙入口,作纵深方向布置,通常由前廊、居室和后廊的杂物房三部份组成。居室是一个大广间,煮食、寝息、待客等都在里面进行。前廊多置放石磨、木臼等生活用具,有些还在前廊的一角隔有小间,作为成年儿女睡处。后部多作养鸡及堆放农具杂物。这些被称为较古老的“船形屋”,前廊及后部均造成近似半圆形,用竹子或树枝编墙,顶盖做成半边穹窿形,与本地黎的造法相似。后期杞方言黎族的部份住宅外形已发生变化,保留船篷形屋盖已不多见,逐渐被金字顶所代替,有的地区还有仿汉族的横向式住宅。
美孚方言黎族住宅。美孚方言黎族分布于东方、昌江两地,村址多座落于昌化江下游两岸,人口相对集中,有百户以上的大村子,生产力水平较其他支系进步。美孚方言黎族的住宅,屋盖也呈船篷状,但已有矮小檐墙,檐口离地一般在80厘米左右。平面已趋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