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雷达测距与检测Matlab实现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 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matlab 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fc66df5022aaea998f0f4a.png)
前言 (3)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4)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1.2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4)二.设计具体实现 (6)2.1 设计思想 (6)2.2 系统功能结构 (6)3.关键部分详细描述和介绍 (7)3.1 信号产生函数 (7)3.2 幅频分析函数 (8)3.3 相频分析函数 (8)3.4 切比雪夫高通滤波函数 (10)3.5 窗函数法高通滤波函数 (11)3.6 输出信号分析函数 (12)四. 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4)源程序 (15)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配套,是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数字信号处理是每一个电子信息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采集、抽样、变换、综合、估值与识别等加工处理,借以达到提取信息和便于应用的目的。
它在语音、雷达、图像、系统控制、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都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设备尺寸小、造价低、速度快等优点。
数字滤波器, 是数字信号处理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数字滤波器可以通过数值运算实现滤波,所以数字滤波器处理精度高、稳定、体积小、重量轻、灵活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可以实现模拟滤波器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
数字滤波器种类很多,根据其实现的网络结构或者其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种,即有限冲激响应( 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和无限冲激响应( 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
FIR滤波器结构上主要是非递归结构,没有输出到输入的反馈,系统函数H (z)在处收敛,极点全部在z = 0处(因果系统),因而只能用较高的阶数达到高的选择性。
FIR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精度较之于IIR数字滤波器低,但是线性相位,就是不同频率分量的信号经过fir滤波器后他们的时间差不变,这是很好的性质。
雷达课程设计报告
![雷达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ce2d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1.png)
雷达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掌握雷达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2. 学会使用雷达方程进行基本的数据计算,理解雷达的主要性能指标;3. 掌握雷达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特点,了解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雷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雷达数据,进行简单的雷达系统设计;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雷达设备,进行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处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形式,提高学生在雷达领域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雷达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使其认识到雷达技术在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雷达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雷达原理:包括雷达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雷达方程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雷达概述,第二章 雷达工作原理与雷达方程2. 雷达系统组成与功能:介绍雷达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三章 雷达系统组成与功能3. 雷达性能指标:分析雷达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分辨率、检测概率、虚警概率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雷达性能指标4. 雷达应用及环境适应性:探讨雷达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特点及适应性;- 教材章节:第五章 雷达应用与雷达环境适应性5. 我国雷达技术发展现状:介绍我国雷达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教材章节:第六章 我国雷达技术发展概况6. 雷达实验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雷达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七章 雷达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整word版)《MATLAB课程设计》报告DOC
![(完整word版)《MATLAB课程设计》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cb2478f12d2af90242e6a9.png)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采集与处理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00546专业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答辩时间:2013年12月指导教师:冯明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一、设计目的及意义1. MATLAB软件功能简介MATLAB的名称源自Matrix Laboratory,1984年由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向市场。
它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专门以矩阵的形式处理数据。
MATLAB将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集成在一起,并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计算、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分析、仿真和设计工作。
MATLAB软件包括五大通用功能,数值计算功能(Nemeric)、符号运算功能(Symbolic)、数据可视化功能(Graphic)、数字图形文字统一处理功能(Notebook)和建模仿真可视化功能(Simulink)。
其中,符号运算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请求MAPLE 内核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MATLAB命令窗口。
该软件有三大特点,一是功能强大;二是界面友善、语言自然;三是开放性强。
目前,Mathworks公司已推出30多个应用工具箱。
MATLAB在线性代数、矩阵分析、数值及优化、数值统计和随机信号分析、电路与系统、系统动力学、次那好和图像处理、控制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过程控制、建模和仿真、通信系统以及财政金融等众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符号运算和数值计算仿真分析。
由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是基于公式演算,而MATLAB借助符号数学工具箱提供的符号运算功能,能基本满足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需求。
例如解微分方程、傅里叶正反变换、拉普拉斯正反变换和z正反变换等。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另一主要应用是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主要包括函数波形绘制、函数运算、冲击响应与阶跃响应仿真分析、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S域分析和零极点图绘制等内容。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绝对完整)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绝对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ae47eae31126edb6e1a108d.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董航专业班级:电信1006班指导教师:阙大顺,李景松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名称:Matlab应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Matlab运算与应用设计5初始条件:1.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2.课程设计辅导资料:“Matlab语言基础及使用入门”、“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线性代数及相关书籍等;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Matlab应用实践及信号处理类相关课程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课程设计内容: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7套题目,按规定选择其中1套完成;2.本课程设计统一技术要求:研读辅导资料对应章节,对选定的设计题目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含注释),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含计算结果和图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具体设计要求包括:①初步了解Matlab、熟悉Matlab界面、进行简单操作;②MATLAB的数值计算:创建矩阵矩阵运算、多项式运算、线性方程组、数值统计;③基本绘图函数:plot, plot3, mesh, surf等,要求掌握以上绘图函数的用法、简单图形标注、简单颜色设定等;④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辑m文件,函数调用;⑤能进行简单的信号处理Matlab编程;⑥按要求参加课程设计实验演示和答辩等。
3.课程设计说明书按学校“课程设计工作规范”中的“统一书写格式”撰写,具体包括:①目录;②与设计题目相关的理论分析、归纳和总结;③与设计内容相关的原理分析、建模、推导、可行性分析;④程序设计框图、程序代码(含注释)、程序运行结果和图表、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⑤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至少500字);⑥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⑦其它必要内容等。
时间安排:1.5周(分散进行)参考文献:[1](美)穆尔,高会生,刘童娜,李聪聪.MA TLAB实用教程(第二版) .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王正林,刘明.精通MATLAB(升级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陈杰. MA TLAB宝典(第3版) .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刘保柱,苏彦华,张宏林. MATLAB 7.0从入门到精通(修订版) .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1 MATLAB的简介 (1)2课程设计内容 (4)2.1 (5)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2.10 (2)3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4参考文献 (1)1 Matlab 软件简介1.1 MATLAB产生的历史背景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书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28d0cc9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c.png)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1.内容描述................................................2 1.1 报告背景与意义.........................................21.2 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32.设计目标与要求..........................................4 2.1 设计目标...............................................52.2 设计要求...............................................63.系统需求分析............................................7 3.1 功能需求...............................................8 3.2 性能需求..............................................103.3 可用性需求............................................114.系统设计概述...........................................12 4.1 设计思路..............................................134.2 设计内容..............................................145.系统详细设计...........................................15 5.1 系统架构设计..........................................16 5.1.1 前端界面设计........................................17 5.1.2 后端逻辑设计........................................19 5.2 数据结构设计..........................................215.3 算法设计..............................................235.4 控制流程设计..........................................256.系统实现...............................................266.1 开发环境搭建..........................................286.2 程序编码实现..........................................296.3 调试与测试............................................317.系统测试与评估.........................................327.1 测试环境与方法........................................347.2 功能测试..............................................357.3 性能测试..............................................367.4 用户满意度调查........................................378.结论与展望.............................................398.1 设计总结..............................................408.2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418.3 未来工作展望..........................................421. 内容描述本报告书旨在详细阐述MATLAB课程设计的整体框架、设计目标、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
雷达仿真matlab课设
![雷达仿真matlab课设](https://img.taocdn.com/s3/m/44f02f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f.png)
雷达仿真matlab课设
好的,下面为你提供雷达仿真matlab课设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雷达系统更加复杂且精准,故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对系统各项功能和性质的仿真,以完成对系统性能的评估。
在雷达仿真matlab课设中,你可以根据雷达信号处理的主要方式,运用信号处理理论与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一个雷达系统的仿真模型。
该模型具有包含杂波的信号进入雷达信号处理机的动态处理过程。
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你可以选择使用MATLAB对一脉冲雷达系统进行仿真,并给出具体过程的仿真图形。
在仿真过程中,你可以考虑雷达信号的产生、噪声和杂波的产生、正交解调模块、脉冲压缩模块、回波积累模块、恒虚警处理模块等方面。
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帮助或指导,请提供更具体的需求或信息,以便我更好地为你解答。
雷达数据算法实验报告(3篇)
![雷达数据算法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0f23e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数据在军事、气象、交通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雷达数据算法是雷达数据处理的核心,能够从原始雷达信号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目标的位置、速度、姿态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雷达数据算法的学习和实践,掌握雷达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提高对雷达信号处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雷达信号预处理:对原始雷达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
- 雷达目标检测:利用雷达数据算法对目标进行检测。
- 雷达目标跟踪:对检测到的目标进行跟踪,分析目标运动轨迹。
- 雷达数据可视化:将处理后的雷达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2. 实验方法- 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实验,利用其强大的信号处理工具箱和可视化功能。
- 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相应的MATLAB代码,实现雷达数据算法。
-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实验步骤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从公开数据集或实际雷达设备中获取雷达数据。
- 对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等操作。
2. 雷达目标检测- 利用雷达数据算法对预处理后的雷达数据进行目标检测。
- 选取合适的检测算法,如CFAR(恒虚警率)检测、MUSIC(多重信号分类)等。
3. 雷达目标跟踪- 对检测到的目标进行跟踪,分析目标运动轨迹。
- 选取合适的跟踪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
4. 雷达数据可视化- 将处理后的雷达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如目标轨迹图、雷达图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雷达信号预处理- 通过滤波、去噪等操作,提高了雷达数据的信噪比,为后续的目标检测和跟踪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2. 雷达目标检测- 选取CFAR检测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FAR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雷达信号中的目标。
3. 雷达目标跟踪- 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检测到的目标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较好地估计目标运动轨迹。
MATLAB课程设计报报告
![MATLAB课程设计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a73a27453610661ed9f48a.png)
《计算机仿真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班级:姓名姓名姓名目录一、设计思想二、设计步骤三、调试过程四、结果分析五、心得体会六、参考文献选题一、考虑如下图所示的电机拖动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有双输入,给定输入)(t R 和负载输入)(t M 。
1、 编制MATLAB 程序推导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2、 若常系数增益为:C 1=Ka =Km =1,Kr =3,C2=0.8,Kb =1.5,时间常数T 1=5,T 2=0.5,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求出闭环零极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若)(t R 和)(t M 分别为单位阶跃输入,绘制出该系统的阶跃响应图。
(要求C 1,Ka ,Km ,Kr ,C2,Kb , T 1,T 2所有参数都是可调的)一.设计思想题目分析:系统为双输入单输出系统,采用分开计算,再叠加的方式。
要求参数均为可调,而matlb 中不能计算未赋值的函数,那么我们可以把参数设置为可输入变量,运行期间根据要求赋值。
设计思路:使用append 命令连接系统框图。
定义符号变量。
选择‘参数=input('inputanumber:')’实现参数可调。
采用的方案:将结构框图每条支路稍作简化,建立各条支路连接关系构造函数,运行得出相应的传递函数。
在得出传递函数的基础上,使用相应的指令求出系统闭环零极点、画出各个函数的根轨迹。
通过判断极点是否在左半平面来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
二.设计步骤(1)将各模块的通路排序编号(2)使用append命令实现各模块未连接的系统矩阵(3)指定连接关系(4)使用connect命令构造整个系统的模型(5)系统稳定性分析三.调试过程出现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在调试过程出现很多平时不注意且不易寻找的问题,例如输入的逗号和分号在系统运行时不支持中文格式,并且会使文件不能保存,需要将其全部换成英文格式。
在实现参数可调时初始是将其设为常量,再将其赋值进行系统运行,这样参数可调性差,后用‘参数=input('inputanumber:')’实现,这样可调性比较强。
雷达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修改后的)
![雷达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修改后的)](https://img.taocdn.com/s3/m/39db3bfd998fcc22bdd10d15.png)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产生与处理实验六组名:4组组员:邹先雄:201522020654陈大强:201522020672熊丁丁:201522020610王祥丽:201522020741李雯: 201522020764李文持:201522020755一、实验项目名称:课程设计二、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II的开发、调试、测试2.LFM中频信号产生与接收的实现3.LFM脉冲压缩处理的实现三、实验内容:1.输出一路中频LFM信号:T=24us,B=5Mhz,f0=30Mhz2.构造中频数字接收机(NCO)对上述信号接收3.输出接收机的基带LFM信号,采样率7.5Mhz4.输出脉冲压缩结果四、实验要求:1.波形产生DAC时钟自行确定2.接收机ADC采样时钟自行确定3.波形产生方案及相应参数自行确定4.接收机方案及相应参数自行确定五、实验环境、工具:MATLAB软件、QuartusII软件、软件仿真、计算机六、实验原理:方案总框图:系统程序仿真图(1)中频LFM 信号产生过程:LFM 信号要求为T=24us ,B=5MHz ,f0 =30MHz 。
选择采样率为75MHz 。
产生LMF 的matlab 代码如下: mhz=1e6; us=1e-6;%-----------------------波形参数----------------------------- fs=75*mhz; f0=30*mhz;B=5*mhz;T=24*us;%-----------------------波形计算------------------------------ K=B/T;Ts=1/fs;t=[0:Ts:T];lfm_if=cos(2*pi*(f0-B/2)*t+pi*K*t.^2);N=length(lfm_if);地址计数器模块:波形存储模块:数据锁存器:FIR滤波器模块:顶层文件原理图:(2)时钟产生时钟产生输入时钟选择25MHz,通过CLK核,产生75MHz的中频采样频率,和7.5MHz基带采样频率。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e5326d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5.png)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语法、编程技巧和应用方法,能够利用MATLAB进行简单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MATLAB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2.掌握MATLAB的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求解。
3.了解MATLAB的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功能。
4.能够使用MATLAB进行简单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5.能够编写MATLAB脚本文件和函数文件。
6.能够利用MATLAB绘制图形和图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MATLAB的基本语法、矩阵运算、线性方程求解、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
具体安排如下:1.MATLAB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转换、运算符、函数等。
2.矩阵运算:矩阵的创建、矩阵的运算规则、矩阵的逆、矩阵的秩等。
3.线性方程求解:高斯消元法、矩阵的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等。
4.图形绘制:基本图形绘制、图形的属性设置、图形的编辑和修饰等。
5.图像处理:图像的读取和显示、图像的转换和处理、图像的分析和识别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MATLAB的基本语法、矩阵运算、线性方程求解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MATLAB在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亲自操作MATLAB,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ATLAB入门教程》或《MATLAB实用教程》等。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雷达实验
![雷达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ed9c7690b1c59eef8c7b4fb.png)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雷达实验姓名:刘世佳班级: 20100002 学号: 2010081109 实验名称规范程度原理叙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成绩平均成绩折合成绩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2013 年 5 月实验一雷达信号波形分析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雷达常用信号的形式。
2.了解雷达常用信号的频谱特点和模糊函数。
3.学会用仿真软件分析信号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在PC机上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常用雷达信号的仿真、设计。
针对所设计的雷达信号分析其频谱特性和模糊函数。
三实验步骤1. 列出简单脉冲调制信号和线性调频雷达信号数学模型2. 利用MATLAB软件编写雷达信号产生程序3. 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4. 记录仿真结果、存储仿真波形。
四实验参数设置脉冲带宽200e6,重复周期10e-6s,中心频率50e6Hz。
eps = 0.000001; B = 200.0e6; T = 10.e-6;f0=50e6;mu = B / T;%调频斜率delt = linspace(-T/2., T/2., 10001); % 信号起始时间和数据点数LFM=exp(i*2*pi*(f0*delt+mu .* delt.^2 / 2.));%产生线性调频信号LFMFFT = fftshift(fft(LFM));%FFT变换freqlimit = 0.5 / 1.e-9;%显示频率范围,采样频率的一半freq = linspace(-freqlimit/1.e6,freqlimit/1.e6,10001);figure(1)subplot(2,1,1)plot(delt*1e6,LFM,'k');axis([-1 1 -1.5 1.5])grid;xlabel('时间/us')ylabel('·幅度/v')title('线性调频信号T = 10 Microsecond, B = 200 MHz')subplot(2,1,2)y=20*log10(abs(LFMFFT));y=y-max(y);plot(freq, y,'k');axis([-500 500 -80 10]);grid;xlabel('频率/ MHz')ylabel('频谱/dB')title('线性调频信号调谱T = 10 Microsecond, B = 200 MHZ')五实验仿真波形1.简单脉冲调制2.线性调频信号六、实验结果分析从程序看出,脉冲带宽200e6,重复周期10e-6s,中心频率50e6Hz。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552055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1.png)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语法、编程技巧以及解决科学计算和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MATLAB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理解MATLAB的编程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
•熟悉MATLAB的矩阵操作、数据分析和解算器功能。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MATLAB进行数学计算、数据可视化和仿真。
•能够编写MATLAB脚本文件和函数文件,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利用MATLAB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对MATLAB软件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MATLAB基本语法和编程结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变量和赋值语句。
•矩阵操作和线性方程组求解。
2.MATLAB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嵌套结构和转移语句。
3.MATLAB函数和脚本文件:•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脚本文件的编写和执行。
4.MATLAB数据可视化和仿真:•二维和三维图形绘制。
•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
5.MATLAB与其他软件的交互:•数据交换和文件操作。
•与其他编程语言的集成。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技巧。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MATLAB应用于解决科学计算和工程问题。
4.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MATLAB编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MATLAB教材,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动目标显示与脉冲多普勒雷达matlab程式设计
![动目标显示与脉冲多普勒雷达matlab程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d48cc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4.png)
动目标显示与脉冲多普勒雷达matlab程式设计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or,MTI)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海洋等领域的技术,它可以用于检测和跟踪运动的目标。
脉冲多普勒雷达(Pulse Doppler radar)是一种能够对速度较快的目标进行检测和跟踪的雷达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编写MTI和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程序。
1. MTI程序设计MTI是一种可以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的雷达技术。
在MTI中,我们使用两个接收器来接收雷达信号。
一个接收器用于接收回波信号,另一个用于接收原始信号。
然后,我们将这两个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中的静态目标信号将被忽略,只有动态目标信号被保留下来。
下面是MATLAB程序的设计:function mti = mti_detector(rngdop,X,d_range,doppler,f0,T,pfa,thresh)% rngdop是距离和多普勒两个维度的矩阵,X是原始信号% d_range和doppler是MTI计算中使用的时间延迟值和频率偏移% f0是雷达的发射频率,T是雷达的脉冲宽度,pfa是虚警概率,thresh是噪声阈值 % 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FFTXf = fftshift(fft2(X));% 计算距离和多普勒维度上的相对频率freq_range = linspace(-1/2,1/2,size(rngdop,2))/d_range;freq_doppler = linspace(-1/2,1/2,size(rngdop,1))/doppler;% 计算每个像素的方差N = size(X,1)*size(X,2);variance = N*noise_power(pfa,Thresh);% 求出每一个像素的MTI值mti = (abs(S)-variance)>0;end2. 脉冲多普勒雷达程序设计脉冲多普勒雷达是一种可以对速度较快的目标进行检测和跟踪的雷达系统。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533c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e.png)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利用Matlab软件完成一项具体任务。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任务的背景、目的、设计过程以及结果与结论。
二、任务背景在引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任务的背景和相关情况。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三、任务目的任务目的是指设计完成后期望达到的效果或结果。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的目的是…四、设计过程4.1 数据收集在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设计。
我们采集了…4.2 数据清洗收集到的数据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噪音和错误。
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来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具体的数据清洗方法包括…4.3 数据分析在清洗完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Matlab中提供的各种函数和工具,我们进行了…4.4 设计模型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模型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我们选择了…4.5 模型验证完成模型设计后,我们需要进行模型的验证工作,以确保我们的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使用了…五、结果与结论经过以上的设计过程,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和结论:1.结果12.结果23.结果34.结果4通过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结论1•结论2•结论3六、进一步工作本次设计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进一步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进一步优化模型设计;2.扩大样本量,提高数据的可靠性;3.探索其他的数据分析方法。
七、总结在本次Matlab课程设计报告中,我们对任务的背景、目的、设计过程、结果与结论以及进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不仅熟悉了Matlab软件的使用,还提高了数据分析和模型设计的能力。
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和学习,我们能够在Matlab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matlab实验一实验报告
![matlab实验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caa6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3.png)
matlab实验一实验报告实验一:Matlab实验报告引言: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学软件工具,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分析和工程设计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Matlab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其功能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函数,了解其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 数值计算在Matlab中,我们可以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包括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更复杂的矩阵运算和方程求解。
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我们可以实现这些功能。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Matlab计算两个矩阵的乘积,并输出结果。
代码如下:```matlabA = [1 2; 3 4];B = [5 6; 7 8];C = A * B;disp(C);```2. 数据可视化Matlab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绘制一个简单的折线图,来展示某个物体在不同时间下的位置变化。
代码如下:```matlabt = 0:0.1:10;x = sin(t);plot(t, x);xlabel('Time');ylabel('Position');title('Position vs. Time');```3. 图像处理Matlab还可以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读取、处理和保存等操作。
我们可以通过Matlab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分割等处理,以及进行图像的压缩和重建。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Matlab读取一张图片,并对其进行灰度化处理。
代码如下:```matlabimg = imread('image.jpg');gray_img = rgb2gray(img);imshow(gray_img);```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完成了数值计算、数据可视化和图像处理等任务。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55c13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f.png)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运用MATLAB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MATLAB的基本组成、工作环境以及常用的数学函数和工具箱。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MATLAB进行矩阵运算、数学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绘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MATLAB,培养学生对科学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MATLAB概述:介绍MATLAB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2.MATLAB基本操作:包括矩阵运算、数学计算、数据分析、图形绘制等。
3.MATLAB工具箱:介绍MATLAB常用的工具箱,如数值计算工具箱、信号处理工具箱等。
4.MATLAB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MATLAB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MATLAB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使用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MATLAB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ATLAB教程》或其他类似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课堂教学。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上机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6d83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e.png)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任务 (1)三、课程设计题目 (1)3.1、画出分段函数图: (1)3.2、信号的产生与变换 (2)3.3、财经问题 (3)3.4、计算平均学分积GPA (4)3.5、供煤量分配问题 (6)四、课程设计结论及分析 (7)五、心得体会 (7)六、参考文献 (7)一、课程设计目的1. 熟悉MATLAB 的工作环境;2. 熟悉并练习MATLAB 的命令;3. 掌握MATLAB 的基本操作;4. 熟练掌握MATLAB 的基本应用。
二、课程设计任务1.熟练掌握MATLAB 的基本用法以及实际应用;2.将课程设计题目解答完毕,完成一下内容:(1)、画出分段函数图;(2)、信号的产生与变换;(3)、财经问题;(4)、计算平均学分积GPA ;(5)、供煤量分配问题。
三、课程设计题目3.1、画出分段函数图:2222220.5457exp(0.75 3.75 1.5),1(,)0.7575exp(6),1105457exp(0.75 3.75 1.5),1y x x x y p x y y x x y y x x x y ⎧---+>⎪=---<+≤⎨⎪--++≤-⎩(1) 程序:x=-3:0.1:3;y=-3:0.1:3;length_of_x=length(x);length_of_y=length(y);for i=1:length_of_xfor j=1:length_of_yif (x(i)+y(j))>1z(i,j)=0.5457*exp(-0.75*y(j)^2-3.75*x(i)^2-1.5*x(i)); elseif ((x(i)+y(j))>-1)&&((x(i)+y(j))<=1)z(i,j)=0.7575*exp(-y(j)^2-6*x(i)^2);elsez(i,j)=0.5457*exp(-0.75*y(j)^2-3.75*x(i)^2+1.5*x(i)); endendendmesh(x,y,z)(2) 运行结果:3.2、信号的产生与变换数字信号处理中y(n)=x(-n)的画图实现;其中21,33()0, n 3n n x n +-≤≤⎧=⎨>⎩(1)程序:n=-4:4;for i=1:9if abs(n(i))>3x(i)=0;else x(i)=2*n(i)+1;endendy=fliplr(x);stem(n,y);(2)运行结果:3.3、财经问题一笔100000元的贷款要按每月等额偿付d元的方式付清。
雷达课程设计报告
![雷达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2348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b.png)
雷达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雷达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工作方式,了解雷达在军事、民用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雷达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雷达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掌握雷达的基本原理,如波段选择、天线原理、信号处理等。
3.了解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等。
4.熟悉雷达在军事、民用和科研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雷达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流程。
2.能够运用雷达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进行雷达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雷达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使学生认识到雷达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雷达的基本原理、组成、应用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雷达概述1.1 雷达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雷达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第2章:雷达的基本原理2.1 波段选择与天线原理2.2 雷达信号的发射与接收2.3 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第3章:雷达的组成部分3.1 天线系统3.2 发射机与接收机3.3 信号处理器与显示器第4章:雷达的应用4.1 军事领域中的应用4.2 民用领域中的应用4.3 科研领域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雷达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使学生掌握雷达技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雷达技术的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雷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雷达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雷达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国内外相关雷达技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雷达设备工作原理演示动画、实际应用案例视频等4.实验设备:雷达实验装置、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