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合集下载

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阎立本 韩愰
线条挺拔有力,色彩凝重,人物刻画精细 尽致而又真实可信,有明显的六朝遗韵。
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 利,衣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 动态各异、形神兼备。
采薇图 宋代
李唐
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毫端, 衣纹简洁爽利,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张卿 子像
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人物面部运用凹凸 明代 曾鲸 法刻画,富有体积感,衣纹用笔简洁,人
(六 元君 )子
图 倪 瓒
.
秋有似颖
景 致
” 拖
无 法
自 然

,
泥 水 ” 皴 法 描 绘 了 一 幅 淮 扬 清
,
而 实 际 上 变 古 法 为 我 法 以 其 特
,
,
于 气 势 豪 放 中 寓 有 静 穆 气 氛 看
,
,
幅 图 笔 墨 秀 雅 淋 漓 酣 畅 构 图 新
(淮 清扬 )洁
秋 图 石 涛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高窟壁
鹿王本 生图
北魏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古 <古帝王图卷>画的是
帝 王 图
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 帝王形象.作者根据
卷 他们每人的政治作为、

晋 不同的境遇和命运,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古代绘画,是华夏文明的巨著, 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 的艺术气质;记录着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 (gèn)万里的锦绣河山。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绘画, 做文化自信的积极践行者。
课后拓展
推荐一位艺术大师:
用一个表情包对抗一个王朝的男人 ——朱耷
墨香四溢、大美丹青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北宋)
???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鲜活 生命力的。
当我们面对“无声”的绘画作品时,是 否具有和“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一样 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感受呢?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 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
黄毅作品
A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黄毅老师在做公益
谢谢!
《春江垂钓图》石涛
呱呱,宝贝,哪里 去了?急死老妈 了…
有没有听到蛙声?是否看到十里甚 至是百里之外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作品的构图、布局 —关乎空白。
妈妈会不 会着急?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
清代石涛作品局部
他们在说什么?
“说什么” “想什么”就是作品的不确定性。 ——关乎主题的多义性。
2、诗画统一
日出·印象 莫奈(法国 )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顾闳中(中国)
绘画发展的普遍规律: 绘画发展的初期,求真写实;绘画从追求形
似到神似;从追求事物形貌色彩到真实的表达 人的真实情感。
喜欢哪一类型作品?
二、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1ຫໍສະໝຸດ “接受主义”美学理论核心欣赏中国绘画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概括其各自的艺术特征: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型绘画产生 的历史背景。 2.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的生平事迹,相互讨论 其代表作品和绘画特点。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和其他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 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 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 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 简约而不简单”。这就是那块 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稚 拙率真的原始岩画。
鹳彩 鱼 石陶 斧缸 纹
人 面 鱼 纹 盆
黑陶盆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 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 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 来装饰陶器,从而产生了陶画。 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 次大的进步。
《 芙 蓉 锦 鸡 图 》 宋 徽 宗 赵 佶
市场估价 3795万元
《 墨 葡 萄 图 轴 》 明 徐 渭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 枝头,水灵鲜嫩欲滴,形象生 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 成。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 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 ,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 杰作。自题:“半生落魄已成 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 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天池。”下钤“湘管齐”朱文 方印一,尚有清陈希濂、李佐 贤等鉴藏印多方。
《踏歌图》 马远 宋
市场估价 48,00万元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 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 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 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 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 、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 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 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 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 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 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 人文寓意。

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韩熙载夜宴图》

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韩熙载夜宴图》
• 学习《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构图形式,尝 试描绘一幅连环长卷,可以以家人、或同 寝室室友、或同学聚会、或班集体故事为 题材。
1.后主李煜了解韩熙载“夜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拜相
2.关于韩熙载纵情声色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
伤国
躲避拜相
“中原王朝一直对江南 虎视眈眈,一旦真命天子 出现,我们连弃甲的时间 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 我如何能够接受拜相,成 为千古之笑谈?”
陆游《南唐书·韩熙载传》
• 总结中国人物画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从艺术语言方面分析)
①人物形 象刻画生动 逼真。
②线条的运用 利落洒脱。
③用色独具 匠心,大胆而 丰富统一。
④细节的刻画及其工细
二、连环长卷形式的故事场景
全卷分为五段,画面分割别具匠心,每一段
以屏风或床榻为画自面然隔布界局。通过人物的表情、动
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态和
统一的环境气氛观。舞
听乐
散宴
这一时期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代表。
大约公元960年的一个夜晚 南唐都城……
五代夜十宴国的时时代期背: 动景荡、分裂。 1、北方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 2上、是后怎五样代主的十李一国个(煜社公会:元现90状7-?960年),在中国历史
a向北周屈辱求和 b对北方官员猜疑、陷害 3、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
清吹
歇息
状元 郎 粲
紫微 朱铣
门生 舒雅
韩熙载
陈雍 太常博士
王屋山 女妓 李家明 教坊副使
李姬
韩熙载 德明
李家明 郎粲
王屋山 女妓
李姬
画面中主人 公韩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服 饰、动作都不 尽相同,形态 与性格表现却 前后一致。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帛画、壁画、人物画 课件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帛画、壁画、人物画 课件
鉴赏一幅人物画,
感受古代人物画的真善美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xié)英(人物画)
文苑图(中国画纵:37.4cm,横:58.5cm)韩滉(huàng唐)(一说周文矩 ·五代)
作品传递了中华文化的
哪些理念(请举例说明)?
孝悌忠信
《出塞》 (唐)王昌龄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内容:龙、凤正在引导墓主人升天。构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龙中凤国仕古女代绘图画(撷帛(画xié))战英(国人物画)
赏析三、
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作者和死者家属通过作品 表达对死者升入天堂的祝福。 这说明死者生前对家人怎样?
赏说的明感析家情二人?、们对作死品者美怀有感怎样
1还2产34形2而生这赏12赏12姿3摹、、、、、、、、是生成不前为态本要析析大贵画画画要对作画这静庄对是为我、常量妇面面面如家品中些四一爱敬态重比下人们神怀的恭线使描何人描人内感人人美美美地 怎 揭、、态什曲敬条用绘对和绘 物 容恩者者?,,狱样示怎么作作线站简单的待别了身说、,,还还,?了样心产立洁纯生父人哪份明尊品品人人是是说什??生的,黑天母的些地了敬恒恒灵柔明么启内动姿还白场家点内位什、爱敬动和死道示容态态是二面人滴容、么祝之之的美者理美繁色,?付??福;。美??,杂,出??,3哪、些作理礼仁品孝念传义爱?悌递(廉和忠了请耻平中信举华例文说化明的)
赏赏赏赏析析析析三四二一、、、、 1持212341231234、、、、、、、、 、 、 、什作作我我我我从从画此 都 他 他么品 品 们 们 们 们造线面图 是 们 们态对 描 应 应 应 应型条用描 官 是 是度好 绘 该 该 该 该看看浓绘 员 在 只?学 的 如 铺 以 交,,淡的 的 花 探作 作、聚何张个善作作人细墨是诗天讨惜会珍奢人友品 品物密塑唐人酒诗品品时,惜侈享还是的造玄们地文表 启美内、反时,乐是生曲形宗聚,技廉映间还而恶达 示动线象感容时会还巧洁了?是学友传是,期,是,的习、 作 勤 ?神 流 层著 有 学 还思,有 者 俭还 畅 次名 没 习 是还志 在 节想是 , 分诗 有 探 通是( 交 约神 还 明人 豪 讨 过情以修 友 ?情 是 还王 华 , 诗感兴身 、呆 僵 是昌 的 可 文不家齐 聚滞 硬 朦龄 排 见 表兴家 会教。 ? 胧, 场 他 达国治 上胡含与 ? 们 真作国 面糊诗 这 的 善马为平 有?友 说 心 美度学天 什们 明 思 的阴习下么雅什在思和)主山集么何想目之张。的?处情的人?场?感?面?。

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0张

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0张

女 陪 同 , 在 众 家 人 的 祭 奠 中 , 正 告 别 人
迈 的 妇 人 即 墓 主 人 拄 杖 而 立 , 有 三 个 侍
门 神 “ 帝 阍 ” 等 ; 人 间 部 分 则 描 绘 了 年
有 金 鸟 、 蟾 蜍 、 蝎 龙 、 翼 龙 和 天 堂 的 守
部 分 取 “ 下 ” 字 形 的 横 幅 面 来 表 现 , 绘
图 分 为 天 上 、 人 间 、 冥 府 三 部 分 。 天 上
衣 ” , 是 出 殡 时 张 举 的 铭 旌 。 帛 画 的 构
记 载 , 这 种 形 式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非
出 土 时 画 面 向 下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根 据
9472厘米,上横厘米,下横.72051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972帛画︽升天图︾
国 楚 墓 帛 画 ? 绢 本 墨 绘 纵
31.2cm

具 有 丰 富 的 神 话 内 容 和 瑰 丽 的 浪 漫 色 彩 。
两 条 穿 璧 的 游 龙 联 成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
在 鲸 鲵 之 上 托 举 着 大 地 。 整 个 画 面 通 过
间 , 缓 缓 升 天 ; 冥 府 部 分 则 绘 有 巨 人 站
厘纵 米 。
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 吟咏着敦煌。“敦,大也,煌,盛 也。”今日的敦煌故城已是一片败壁 残垣,玉门阳关,故址萧然。但悠久 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却使之焕发出令 人夺目的光华。莫高窟、榆林窟、西 千佛洞,恰如颗颗明珠,点缀在茫茫 大漠中。
在中国西北部一望无际的浩瀚荒漠中,甘肃省敦煌市东南
王佶 的最后结局。但是,一败涂地的政绩并不能掩去他在艺坛上的光辉, 从文化史、艺术史上来看,赵佶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艺术上的造诣 以国及亡为被推俘进受中折国磨美而术死发,展终所年作54的岁贡,献葬,于是永值佑得陵肯(今定浙的江。省绍兴县东 南35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 词,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 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

高中美术_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2、学科:高中美术3、课时:2课时4、课前准备:(1)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各时期山水画经典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

(2)课前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部分,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勾画。

(3)在自主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思考探究、能力提升,并将不能解决的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汇报给学科组长。

独立认真完成深度思考上的问题,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本第九课第四部分中国古代山水画。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感受中国山山水水的美感入手,进而了解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章法)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本课主要通过对画家营造意境的不同方式作详细介绍,使学生掌握欣赏山水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山水画的爱好和兴趣,并使学生了解古代山水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宝,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

因此,希望本课的学习在带给学生精神愉悦的同时把祖先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①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山水画的创作步骤,②理解并认识常用的山石皴法③知道山水画的几种类别。

2.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学习鉴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②通过对山水画的鉴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心理品质,从审美的角度启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在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能力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理解和辨识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②能够识别常见皴法和几种类别。

③尝试用专业术语鉴赏山水画。

四、重点难点对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领会意境的营造在古代山水画中独特的内涵。

人美版高中美术高一《外国古代绘画撷英》表格式教学设计附反思

人美版高中美术高一《外国古代绘画撷英》表格式教学设计附反思

这节课选择、介绍的绘画作品尽可能做到涵盖面广、重点突出,但外国古代绘画的重要作品甚多,难免顾此失彼,所以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按两课时的进度设计。

第一节课先讲到欧洲十七、十八世纪的绘画。

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授课方法主要有讲授、演示、讨论。

在这节课中我们欣赏和比较、分析了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和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

人类早期的原始岩画到古埃及绘画,再到成就辉煌的欧洲绘画。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分析、比较教材中选录的作品。

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三位大师的圣母子各具特色:构图、人物形象处理、色彩等方面不拘一格。

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绘画形式的理解,认识到艺术家的个性与创造性何在。

由于时间所限,本课只讲到了欧洲17世纪,那么下一课我们将继续学习18世纪末、19世纪的欧洲绘画,主要是法国绘画。

以及古代印度、日本和波斯的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 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具有以写实

为基础,借

物抒情托物

言志的优良
传统


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
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
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
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
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他的这幅《墨葡萄图轴》,描写了无
《 人摘采的野葡萄隐现于如点点泪痕般
墨 葡
的黑叶中,表达了题诗所言“笔底明 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抑郁 牢骚与愤懑不平的情感。所画葡萄及
萄 藤叶,纷披低垂,用笔恣纵,水墨淋
图 漓,随意挥洒,不拘形似。徐渭以狂
轴 》 徐
草般的笔法纵情挥酒,泼墨淋漓,在 “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 眼于生韵的体现,将普通的物象赋予 强烈的主观情感,直抒愤世疾俗、激
艺富祖岁里了期到源
术多先月程七,原远 瑰彩为中。千中始流中 宝、我,在年国社长国 !辉们中如左绘会,绘
煌留华此右画的如画 灿下民漫的已彩果历 烂了族长发经陶上史 的丰的的展过时溯悠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
• 中国古代绘画经过了原始社会的岩画、陶 器绘画;战国时期的帛画;秦汉魏晋隋唐 时期的宗教绘画;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山水、 人物、花鸟画等;中国绘画逐渐从表现技 法和艺术思想走向成熟。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画像石、 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上 卿 子 像(
明 )
曾 鲸
古代帝王图卷 阎立本(唐)
文苑图 韩滉
采薇图 李唐 宋代

人民美术出版社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人民美术出版社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或是锦鸡太重,芙蓉

枝被压得摇曳晃动低垂 下来。锦鸡回首仰望着

画面上方两只翩翩飞舞
的蝴蝶,这两只蝴蝶尽

情地层示着翅膀上美丽 的斑纹,然而锦鸡不为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 所动,显得安逸而高雅 。
宋人小品
元代时期“四君子”题材之风行 元代花鸟画中最富有特色的是水墨画梅、兰、竹、菊。
元代画家几乎无人不画,而且人各一态,形式手法多种多 样。
莫高窟壁画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分为下列几类:
一、佛像 二、经变画 三、佛传、本生、因缘、佛教史迹、寓言故事画 四、供养人画像 五、山水画 六、装饰图案画
鹿王本生图( 敦煌莫高窟257
窟)
萨垂那舍身饰虎 (北朝敦煌壁画)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悠久,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物活 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上的人物画 造型和线条质朴生动。
中国古代人物画
(1) 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
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
(2)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
(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代
董源《潇湘图》南派
关仝《关山行旅图》北派 荆浩《匡庐图》北派
巨然《万壑松风图》南派
五代时期
夏圭《雪堂客话图》南宋 马远《踏歌图》南宋 郭熙《早春图》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
宋时期
元四家
吴镇《渔夫图》 倪瓒《六君子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王蒙《太白山图》
仇英《松溪横笛图》 唐寅《溪山渔隐图》 文徵明《绿荫清话图》 沈周《庐山高图轴》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VS
详细描述
画面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市井生活,画 面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画法技巧高 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
文徵明的《江南春图》
总结词
这幅作品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和人文景观。
详细描述
画面构图严谨,笔墨细腻,色彩柔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要点一
开启西方对东方艺术的兴趣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在欧洲的展出,激发了西方艺术家对东 方艺术的兴趣,推动了对东方艺术的深入研究。
要点二
启发印象派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方式对印象派画家有所启 发,对西方绘画的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代对中国古代绘画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传统绘画技艺
04
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与传承
Chapter
对东亚绘画的影响
影响东亚绘画风格
中国古代绘画在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 等方面对东亚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 独特的东亚绘画风格。
传播绘画技巧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的绘画技巧和心得通过师 徒传承、画谱等方式传播到东亚各国,对提 升当地绘画技艺起到了重要作用。
技法
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勾、勒、皴、点等,每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审美 效果。
02
中国古代绘画的题材与内容
Chapter
人物画
总结词
人物画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 描绘人物形象为主,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画家的思 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强调传神写 照,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画家通过描绘人物 的姿态、神情、衣着等细节,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 点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和文化特征。

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绘画欣赏,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析,对中国古代绘画七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了解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及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传统。

本课图版大幅作品16幅,附加一些其他小幅作品。

课本中作重点分析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宋代范宽山水画作品《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是明代曾鲸的《张卿子像》及清代画家朱耷的《荷石水禽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绝大多数对美术作品只是一个标杆——认为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通过本课的讲解,让学生改变对美术作品的评判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2.能力目标:掌握抽象艺术的分类,掌握鉴赏中国古代绘画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础的了解和认识。

2、教学难点:1、普及中国美术史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演变2、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3、了解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板书设计《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 ㈠岩画㈡陶器绘画㈢山水画㈣花鸟画㈤人物画2、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六、教学建议(一)本课所选取的中国古代绘画部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一些经典性的代表性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来综合讲解,将不同风格和不同的艺术追求的作品作比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

(二)对于课本中图版欣赏的作品,在教学中尽量找到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来全面地分析,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这些画家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沿河第三中学张廷珍,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核心素养1、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国画作品唐代《步輦图l》与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作品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

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

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3、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三、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

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1、描述:形象思维为主。

I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00

I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00

顾 恺 之
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用笔如“春蚕吐丝”、“春云行空,流水行地 人称三绝:“才绝”、“画绝”、“痴 绝”。
列女图
[唐 ] 阎立本 《古帝王 图卷-晋武 帝司马炎》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人物画的成熟:
唐代
阎立本,初唐画家,出身贵族,官至宰相.他的 画注重人物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条能根 据不同物体质感,变化力度和速度.后人评价 称:“阎立本则六法皆备,万象不失”.
《鹿王本生图》 敦煌莫高窟 257窟壁画(北魏)
敦煌壁画为何能保持 千年不脱色?颜料从 何处来?用什么工艺、 矿物制成?
隋、唐、五代时期(581年—960年),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 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的相继全国大一统,特别是唐代贞观 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政治昌盛,国力强大,版图扩大,经济 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国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促进 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 史阶段。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授课教师:房尚昆
帛画 壁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帛画
中国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现存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长 沙战国楚墓中发现的帛画三幅:一幅四周画奇异的动植物图像, 中写文字,多不可识,亦称“缯书”;一幅绘长袖细腰的女子, 侧身合掌而立,上有飞翔的凤、夔;另一幅绘高冠长袖的男子, 侧身驾驭一条巨龙,龙身呈舟状。此外,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中相继出土帛画五件,绘有墓主人图像,以及宴饮、车马、仪 仗等场面,间绘传统神话中的神灵怪异。其中有一幅关于气功 强身的图解,提供了古代医学上的历史资料。这些帛画是现今 存世最古的中国画幅,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端丽,具有相 当高的艺术水平。北魏司马金龙墓中漆画和东晋顾恺之《女史 箴图》卷,与之一脉相承。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渔 翁 渔 归 图 》




代表 朝代 作者 艺术特色
作品
步辇图 唐代
阎立本
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设色,人物动态 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
古代帝 唐代 王图 文苑图 唐代
阎立本 韩愰
线条挺拔有力,色彩凝重,人物刻画精细 尽致而又真实可信,有明显的六朝遗韵。
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 利,衣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 动态各异、形神兼备。
范 宽
雄 伟 之 美 及 磅 礴 的 气 势
真 实 地 描 绘 出 北 方 大 山


画 家 以 坚 韧 有 力 的 笔 法 和



. ()
踏 歌 图 轴 马 远 宋
早 春 图 郭 熙 ( 宋 )
深堂琴趣图 佚名(南宋)
春景山水 马远 (南宋)
南宋的山水画则更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宋)
六 君 子 图 倪 瓒 ( 元 )
淮其看颖
扬特似自这
清有无然幅
.
实 际 上
,
于 气 势 豪 放
,
图 笔 墨 秀 雅
淮 扬 洁 秋 图
皴 法
变 古
中 寓
淋 漓
,
描 绘
法 为
有 静
酣 畅
了 一
,
我 法
穆 气
,
构 图
石 涛( 清 )
幅以氛新
,
<<松岩楼阁图>> 清 髡残
带有褒贬倾向地刻画 晋 了封建帝王的风度和 武 仪态,成功地塑造了 帝 他们的个性特征.本 司 课中晋武帝被作者刻 马 画为双目炯炯、 神 炎 色威严,有雄才大略 传 和非凡气度的开国之 阎 君.


唐 韩滉《文苑图》 或五代 周文矩 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
《采薇图》 宋 李唐


曾 鲸
黄 慎
《 张 卿 子 像 》
敦煌莫高窟壁画作 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 单”。
它的内容极其丰富, 主要可分为下列几类: 一、佛教画;二、经变 画;三、佛传、本生、 姻缘、佛教史迹、预言 等故事画;四、供养人 画像;五、山水画;六、 装饰图案画。
285
敦 煌 莫 高 窟 窟
五百强盗成佛壁画 (西魏)
28
内容 代表作 时间 品
帛画
《龙凤
仕女图》战国
《人物
御龙图》
艺术特征
以毛笔绘成,画 法为线条勾勒兼 平涂着色,构图 主次分明,造型 生动。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有 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在长达l618米的崖壁上,分 布着492个洞窟,保存着从十六国到元代900多年间的佛 教石窟艺术珍品,其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塑像2415躯。 如此众多的稀世奇葩,使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朝元图(玄元十子之一) 朝元图(奉宝玉女)
朝元图(举笏太乙)
元朝
孟写 蜀意 宫人 妓物 图
任 唐伯 寅年
( 明 )
( 清 )
四、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前 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 春图>,他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反映 我国古代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境界.
本节课仅从帛画、壁画、人物画、 花鸟画、山水画中撷取部分作品,供同 学们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
在欣赏时,注意了解各种作品的艺 术特征等及发展脉络。
一、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 ——帛画


帛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古
马 王
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

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仅 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表
步辇图 阎立本 (唐)
《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 景.画中人物身份明显不同,气质各异,恰当地表现了人物之间的 相互关系及心情仪态.是唐代历史画的代表作品.

古 <古帝王图卷>画的是 帝 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 王 帝王形象.作者根据 图 他们每人的政治作为、 卷 不同的境遇和命运,
中国的古典山水画,不仅要求画家把对自然 的认识与感受表现出来,还要求创造出情景交 融的意境.所以中国山水画不仅能够给人以自 然景观的明显印象,还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引 发人的遐想.这种讲究抒发情感的山水画,是在 早期对自然景物客观描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的擦皴
, .
>
<
溪 山 行 旅 图
采薇图 宋代
李唐
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毫端, 衣纹简洁爽利,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张卿 子像
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人物面部运用凹凸 明代 曾鲸 法刻画,富有体积感,衣纹用笔简洁,人
物比例适度,体态自然,栩栩如生。
渔翁渔 归图
清代
黄慎
水墨交融,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 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鹿王本 高窟壁 生图 北魏 画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中国人物画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的表 现,为此,画家重视刻画人的眼神 、身姿与手势, 甚至以适度的夸张与变形达到传神的目的.为了 突出画中人物常常不画背景,而在衣纹表现上则 突显笔法与线条之美.设色则以渲染之法随类赋 彩,从而形成鲜明的中国人物画风格.
西 汉 墓
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这幅古画是古 代葬仪中使用的铭 旌,反映了当时楚 国上层社会流行的 死后升天的意识, 画面中描绘了龙凤 正引导墓主人的灵 魂升天的情景。
出土地点: 长沙东 南郊楚墓中 制作年代:战国
37 5
制外 作形 年尺 代寸 :: 战长 国
. 厘 米 , 宽
厘 米 ,
林 泉 图 弘 仁 ( 清 )
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朝代
山水画特点
代表画家及作品
南宋以前
南宋 元代
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 范宽《溪山行旅图》 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倪瓒《六君子图》
明、清
继承元代的画风,出现 许多山水画家,但多偏 重笔墨风格的继承,而 缺乏前代的革新、创造 精神。
石涛《淮扬洁秋图》 “借古以开今” “笔墨当随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