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让学生爱上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让学生爱上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解决所有语文问题的核心。阅读伴随人的终身,阅读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写作,但却无法不阅读。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学生学语文的味道越来越苦,老师教语文的感觉越来越难,细细想来,读文学作品,看报纸杂志,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怎么看就怎么看,没有别人干涉,自得其乐。
关键词:自主兴趣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解决所有语文问题的核心。阅读伴随人的终身,阅读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写作,但却无法不阅读。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学生学语文的味道越来越苦,老师教语文的感觉越来越难,细细想来,读文学作品,看报纸杂志,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怎么看就怎么看,没有别人干涉,自得其乐。而语文课上的阅读、读法、问题、时间,全在老师的掌握之中,学生哪能,“自得其乐”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呢?
一、主动选择读法
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读书,是教师指导阅读时常见的现象,限定学生用统一的方法,设定统一的要求,比如:摘录统一的名言佳句,背诵同一篇目,写一篇心得。这些方法本无可厚非,是读者心之所至,自然而为之,但是教师这一限定,学生为完成这一任务,敷衍了事,没有真情实感。其实,读书无定法,采用何种形式,选择何种方法,皆由学生个人阅读习惯而定,可圈点勾画,寻章摘句,精读浏览,熟读成诵,不必要求非此不可。
熟读成诵就是比较好的阅读方法 ,老师可教给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基本方法如下。
主导词背诵法。这适于背诵某一段或几段。以段落中的重点词为主导词,然后循着主导词熟读成诵。
提纲背诵法。这适宜背全文或篇幅较长的段落。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或全文的段落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
手抄与背诵结合法。有的人目视口诵记得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因此不妨让学生试试,这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此外,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
法。应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
二、主动提出、解决问题
读与思的关系,思对读有促进作用。在强调多读的今天,还必须注意指导学生多“思”在思考中读书,读了一部分后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把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全文读完后,有些问题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如果还有不懂的,提出来和大家商量,这些较难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在学生不断争论,教师巧妙点拨下得以解决 .
我在教学课文《少年闰土》“跳鱼儿”这部分内容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课文中介绍的跳鱼儿真有趣,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而且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老师,我从来没看见过跳鱼儿,它到底是什么样儿的?”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下子把我“问倒”了,开始我只是惊呆,无言以待。后来我坦诚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老师也没有看见过这种鱼,我们同学中谁见过这样的跳鱼儿?”这一问学生们立刻趣味盎然,他们见多识广,有几个学生回答说,这种鱼像现在菜场上会跳跃的弹涂,再多两只青蛙似的脚一样的鱼。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
三、主动感悟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课文中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学生在读书时还要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接受人类崇高情感的熏陶,这就要求学生主动用心去读书,获得美的享受、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发现并懂得文中的精义妙理,其效果远远甚于老师通过分析而强加给学生的说教,况且文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优美意境,都必须通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来体味感受、自悟。我在教《丰碑》时,感触甚深。《丰碑》记叙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牺牲在冰雪严寒中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立即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教学时,我先通过录象,让学生目睹红军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让学生了解"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欲断肠,红军都是钢铁汉……"的悲壮场面,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当教到第三段时,我全情投入,扮演将军的角色,把握住将军的内心活动,
有感情地用朗读表现将军的语言,神态变化,带动学生的情绪思维,使他们也受感染,专心用情地以朗读"阐述"着军需处长牺牲后的感人画面: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一动不动地坐着;他身上落满了雪,但神态十分镇定、安详;在手的中指和食指间夹着被雪打灭的半截卷的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单薄破旧的衣服紧贴在他的身上。教学时,我仿佛成了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里湿润了",并"缓缓地举起了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被我的表现感动了。当我再用哽咽的声音问:"同学们,军需处长牺牲了,他留给了我们什么?你们从哪里知道的?"同学们不再沉默了,他们有感情地读:"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紧接着,我推波助澜,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一段,体会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最后,同学们读到:"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此时,同学们坚定响亮地朗读震荡着整个教室,证明他们已体会到了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肃然起敬,从中受到了形象美、人格美的教育,激发了学生追求崇高人生理想的愿望。
四、主动选择课书籍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文水平”上,把课外阅读“神圣化”,“庄严化”惟恐孩子在娱乐性读书中影响学习成绩。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这样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了,可是,对孩子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读书的功用是获得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
总之,阅读教学,不需过多的语言知识和规则的传授,更不需要繁琐的逻辑分析。不能脱离语言学习的特点,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重视背诵积累,教师把阅读的自主权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