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精明增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林-赫克歇尔贸易理论: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比较利益,或 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是那种能密集地使用该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产 品。 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比较利益原则配置资源, 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要比实行进口替代型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 城市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 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所占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 高1%。


经济类型与城市化 工业的轻、重比例与城市化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原理:资本有机构成与资本对劳动力的吸引 能力成反比。如轻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 动力吸纳能力高。 经济的内、外向度与城市化 进口替代:内向型工业化道路,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 需求,城市的开放性小,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滞缓,城镇的动力机制 较弱,吸引劳动力能力较低。 出口导向:外向度高,开放性大,生产要素在区际之间的流动频繁而 量多,能吸收更多劳动力。韩国与台湾就是以出口导向战略来加速工 业化推动城市化的。


动力机制的变化 在初级阶段,农业的先导发展和工业的蓬勃兴起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在中级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在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空间形态的变化 在初级阶段,城市规模较小、数量较少,且功能较单一。城市就像孤 岛。 在中级阶段,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城 市由“点”演变成“面”或“带”,形成所谓的“城市群”和“城市 带”。 在高级阶段,由“面”或“带”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结构。城乡 之间的界限已变得非常模糊,一体化的趋势大为增强。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 的“S”形曲线
后期阶段
加速阶段
初期阶段
英国、美国、法国、联邦德 国等国的工业化起步早,已经进 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S曲线的 形态最为完整; 苏联和日本的工业化起步稍 晚,但城市化速度较快,已经进 入城市化的中级阶段,S曲线形 态较陡;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 化进步晚,尚处于城市化的初级 阶段,S曲线形态尚未形成。





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成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逐步演化成城市地域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得到扩散 和推广。


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989 年世界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分组
城市化水平/% 人均GNP/美元 城市化水平/% 人均GNP/美元
5-19
20-29 30-39 40-49 50-59
372
374 820 1087 3621
60-69
70-79 80-89 >90 -
6424
9960 8569 10757 -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并 使城市得到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集中型城市化占主导地位 中心城市的发展优于一般的城镇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处在集中型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扩散型城市化 一般来说,城市化的中级阶段乃至高级阶段,扩散型城市化占主导 地位 当城市中心集聚利益小于集聚成本并因集聚过程造成成本增加时, 人口和企业将向郊区和周边的小城镇迁移 外延型与飞地型城市化形式
科技进步与城市化 先进的农业技术加速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便捷的运输技术推动了大城市、城市密集带和郊区化的发展 发达的通信技术促进了城市文明的传播与社会变革

第三节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Y=1/(1+Ce-rt) Y为城市化水平;C为 系数,表明城市化起步的 早晚;t为时间;r为积分 常数,表明城市化发展速 度的快慢。 C越小,表明城市化 起步越早,反之则越晚; r越大,说明城市化发展 越快,反之则越慢。

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 1)“最低临界值”原则 该原则是为新建或扩建一个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 要达到这个临界线,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会因有利可图而作出投资决策, 这就保证了一定规模市场的发育。也就是说,人口越集中的地方,越容 易吸引企业投资,因此工业也趋向于集中,这就使城市发展成为可能。 2)“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生产配套性服务需求的增加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对城市配套性服务设施的要求越来 越高。 生活消费性服务需求的增加 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物质消费以及精神享受 的要求也愈高。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量”上,即城市规模的膨 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 第三产业则主要体现在“质”上,即城市软、硬件设施的完善 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生活条件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外延型(连续型)城市化
飞地型(跳跃型)城市化


就地型城市化 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影响下,由于某种突变因素的作 用,使得投资活动聚集、人员与物质往来增加、贸易市场兴起、工 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使得原先的农村地域快速进化为城市地域的过 程。
资源开发主导型城市化:钢铁城攀枝花、石油城大庆等 对外交通主导型城市化:铁路城鹰潭、株洲,港口城湛江等 产业结构调整型城市化:农村地区主动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快速走 上非农化道路,如福建石狮、浙江龙港 开发区型城市化:政策调整,如深圳、浦东等。
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
它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作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每个发 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新工业的建立,带来就业人口 的增多,也就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外贸易和消费或投资需求 带来地方财富增加的同时,必然会建设更好的基础措施,吸引更 多的新工业。整个循过程不仅具有累积效应,而且常常带来加 速度,从而使城市和新工业不断得到发展。可见,工业化与城市 化呈现十分明显的相关性。
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响着现时的决策倾向。如一城市 工业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良好,其发展方向往往会在原有基础上朝前固定发 展,促使该城市经济规模自我增长。 该原则是指一个城市的居民对未来所作出的决策是以这个城市现在必须提 供什么为基础的,也即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响着现时的决策 倾向。那么,一个工业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总会比一块一无所有的 空地能为新工业提供更好的温床,这就促使了城市经济规模的自我生长。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 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 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 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它 反映为城市性状的改变、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质量的提高三大方面。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下列 要素: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 人口和流动人口);适龄人口入中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 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 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明了农业给予城市 化初始动力的强弱;农业供给能力的差异最终反映为城市化水平的显 著差距。 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 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家电下乡” 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本主义早期的“圈地运动”致使大量农民 失去土地,强迫其成为城市劳动力;19世纪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建 设,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例如20%-30%),城市文明 随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普及加快,享受城市 文明的人数多于城市的实际人口数,城市文明覆盖的区域大于城市的辖区面积,即 城市文明普及程度高于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发展速度的变化 在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在中级阶段,发展速度加快 在高级阶段,发展速度放缓 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初级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在中级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崛起 在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稳居首席
该活动的目的是改造和美化城市中心,消灭贫困。但最后却变
成了“消灭穷人”的运动,把穷人赖以生存的聚居区拆掉了,
却没有为他们提供住房和就业,使许多人流离失所,造成很多 城市反抗运动。
23
发展中国家的“超前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分散无序的农村自然经济,使得资本和人 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由此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 量的急剧增加。 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 1790-1950年的160年 间,美国的城市化率与工 业化率的变动曲线几乎平 行。 发达国家1820-1950 年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 关系数达到了+0.997的高 度。

▲掺杂着种族问题的“郊区化”:美国工业革命的后期,南方农
业区的黑人大批过到北方的工业城市里,使那些城市的黑人人 口大大增加,有的达到 20%甚至 40%,在城市中心和人口密聚 区寻找工作和流浪,引发了大批白人和中产阶层向郊区的迁移。 不同收入者和不同种族的分区化日趋明显
▲针对改造日益破败城市中心的城市更新活动的不良结果,本来
来自百度文库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双向互促共进关系”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步伐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将促进居民对工业产品、服务业的需求, 需求结构将发生转移,进而推动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大规模转 移,城市化步伐得以加快。 2)城市化过程促进了经济发展 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本由分散无序状态变为高度集中的有序状态。 第二、第三产业高度密集的城市,往往能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水 平,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地。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蔡晶晶
第一节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与城镇化无实质区别 辞海(1999):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 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城市化是一种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结果,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的发 展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包括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和居住方式持续大规模改变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转 变;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渗透;人的身体素质不断 提高的过程。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反城市”(deurbanization),是美国著名城市 规划师贝利于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大城市的人口 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 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直观地看,它似乎 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于本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 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 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城市化水平30%以下,人均GNP1000美元以下; 城市化水平30%-50%,人均GNP1000-3000美元; 城市化水平50%-70%,人均GNP3000-7000美元; 城市化水平70%以上,人均GNP7000美元以上。
人均GNP 在2000美 元以下,是 城市化进程 最为迅猛的 阶段。
城市化水平随经济发展而上升,但提高的速度随经济的进一步 增长而越来越平缓,最后趋于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