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分子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极性

分子的极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分子中每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差异越大的,键的极性越强;另一个因素就是每个键极性向量的向量和,其向量和不为零的分子就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间有偶极-偶极作用力,非极性分子间则只有London dispersion forces(即瞬间偶极-感应偶极作用力),后者是所有分子间都有的作用力。而偶极-偶极作用力与London dispersion forces通称为范德华力。

氢键可视为极性分子的一个极端,因为H-F, H-O, H-N的键中,氢原子的唯一一个电子几乎被电负性极强的F、O和N拉走,所以氢原子上带有相当的正电荷,比如HF分子,其上的氢原子相当于带有+0.45电子电荷,而氟原子上带有-0.45电子电荷。这氢原子与旁边的另一个F, O, 或N原子就会有极强的作用力,即是氢键。当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大到非常大,则形成离子键。

“分子的极性相近,互溶的效果较佳”是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的很好例子,不过溶解是溶质、溶剂分子间,溶质、溶质分子间,溶剂、溶剂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可以扩大到其它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离子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

其它相关作用力的例子,如表面张力, 粘度, 附着力等。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非极性者为高,因此分子量相同的两化合物,极性高者沸点与熔点较高。分子的极性运用在溶解度上是最重要的,例如要从天然植物萃取天然物时,常由极性低的溶剂开始萃取,依次用极性越来越高的溶剂,在不同极性的萃取液中会得到不同的化合物。做再结晶时常用一可溶的溶剂搭配一不可溶的溶剂,当然也是靠着溶剂极性的差异。做管柱层析时,也常利用极性不同的溶剂来冲洗,达成分离的效果。

有些时候重要的并非整个分子的极性,而是区域性的极性,例如肥皂就是很好的例子,肥皂分子的一端是极性很高的,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是极性很低的,具有亲油性,因此造成了肥皂的清洁效果。实际上细胞膜也是由类似肥皂般的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内表面与外表面是极性端可与水亲和,内外表面之间则是排列着非极性的长链烷类,是憎水的,阻挡了水中的极性分子任意进出。按照细胞膜构成的原理,也可以人工方式制造出微胞(micell),若将药物放在微胞中,在人体内可将药物慢慢的释放出来。在小分子内极性基团相互的作用力,也会控制分子的结构或称构型。

如何来衡量分子是否有极性?偶极矩是衡量分子极性大小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彼此相距为d的两个电荷(+q和-q)组成的体系称为偶极子,其电量与距离之积,就是偶极矩(μ)。μ=q•d。极性分子就是偶极子。因为,对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来说,可以设想它们分别集中于一点,叫做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或者叫分子的极(正极或负极)。极性分子的偶极矩等于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乘以正电中心(或负电中心)上的电量。偶极矩是一个矢量,既有数量,又有方向,其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因为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已知偶极矩的数值,可以求出偶极长度,即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两个中心间的距离和分子的直径有相同的数量级,即10-10m。所以,偶极矩的大小数量级为10-30C•m。如H

2、CH4、CCl4,等分子的偶极矩为0,即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NH3的偶极矩为4.9×10-30C•m不等于零,是极性分子,且偶极矩越大,分子极性越大。

键的极性与电负性的关系

在共价化合物中,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就必然或多或少地偏向于对它吸引力较大的那个原子,所以形成的键就具有不同程度的极性。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它们之间键的极性就越强,其中,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为负极,电负性较小的原子为正极。例如,卤素中氟的电负性为4.0,氯为3.0,溴为2.8,碘为2.5,而氢的电负性为2.1。显然,卤化氢分子中键的极性强弱的顺序为HF﹥HCl﹥HBr﹥HI,其中前两种为强极性键,H—I为弱极性键,而H—Br则介于两者之间。卤素原子是负极,氢原子是正极。

那么电负性差值达到什么程度,极性键就转变为离子键呢?实际上,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没有一条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一般地,当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值约为1.7时,单键的离子性和共价性各约为50%,所以当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可认为它们形成的是离子键,该物质是离子型化合物;而当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则形成的是共价键,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

键极性与极性分子

1.共价键的种类

(1)非极性共价键

键结电子被两个相同原子核均等共享,如H2、Cl2及N2等

(2)极性共价键

相异原子结合,电子不均匀分布于二原子间,其电子对不均等共享,而略偏向于电负度较大的原子,使键的一端稍带δ+而另一端稍带δ-,如HCl、H2O等

2.偶极矩(μ—极性大小的量度)

定义:键的偶极矩称为键矩

键矩(μ)为分子内二原子间转移的部份电荷(δ)与键长(r)的相乘积

μ=δ×rδ:两原子间的移转移电荷;r:键长

3.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分子的偶极矩:分子中各部份键矩之向量和

若μ=0 非极性分子;μ≠0 极性分子

如:CO2、H2O,分子极性取决于分子偶极矩的大小

(2)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极性取决于键的偶极矩(键矩)的大小而定,而偶极矩的大小又和键两端原子之电负性差有关:电负性差愈大,键的偶极矩愈大。故分子极性:

HF>HCl>HBr>HI

(3)多原子分子之极性与分子内各键矩向量和大小而定,故多原子分子之极性取决于分子的几何形状

①对称型分子μ=0必为非极性分子

AX2,直线形,如:BeF2

AX3,平面三角形,如:BF3

AX4,正四面体,如:CH4

AX5,双三角锥,如:PCl5

AX6,八面体,如 SF6

②非对称型分子及对称型分子但周围原子不同

μ≠0故为极性分子,如:H2O、NH3、CH3Cl、BF2Cl、 CH2Cl2

(4)分子极性大小之比较

①键结原子电负度差愈大,分子极性愈大。如:HF>HCl

②键矩的方向及各键的夹角:键角愈小,键矩的向量和愈大,偶极矩愈大,故分子极性愈大。

③未共享电子对的影响:未共享电子对失去倾向大者,分子偶极矩增大,极性愈大。如:NH3>NF3。极性分子必具有极性共价键,具有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为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一、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

1.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对外不显示电负性的分子。例如:H O

22、、、、、、、等。

N Cl Br CO CS CH CCl BF

22222443

、、

2.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对外显示电负性的分子。例如H O NH

23 HCl、H2O2等。

二、掌握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可用下表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