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的运动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虚体质的运动养生
摘要:阴阳是构成生命的两个基本成分,其中阳是人体内一种具有温煦功能的东西,好比自然界的太阳。
如果缺少太阳的光芒,也就没有了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机。
人也一样,如果缺乏温煦的阳气,就会冷冰冰、病恢恢的,也就是所说的阳虚。
本文主要通过对阳虚体质的诊断标准和成因的描述,从中医学理论出发探讨了阳虚体质的运动养生。
关键词:阳虚体质;运动养生;中医学
健康是生命的一种特质,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追求健康是人类在解决了生存、安全和情感与归属需求之后的高级需求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共同追求的目标。
“动则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观点,体质是人体个性的特征,这种特征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
古代医家经常将阳虚体质称为“阳气素虚”、“阳气素弱”、“阳虚之质”、“阴脏人”、“阴盛阳虚之质”、“阳虚禀质”、“素体阳虚”、“阳气素不强”、“素有寒者”、“阳气不足体质”、“中焦阳气素虚之人”等。
现代体质学说亦称为“迟冷质”、“阳亏质”。
王琦教授将阳虚体质定义为 C 型体质,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1]。
阳虚质是一种偏颇体质状态,全身机能低下,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调理,易导致多种慢性疾病。
1.体质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2]。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
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2.体质形成因素
中医理论认为,阳虚体质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其中先天禀赋是构成体质的内在的重要因素,后天环境则是外部条件。
2.1先天禀赋因素
先天禀赋是决定与影响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根据,父母的体质特征对后代产生着重要影响。
正如汉·王充《论蘅·气寿》所说:“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短寿。
”《灵枢·寿夭刚柔》也说:“人之生也,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指出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人在出生之际就有体质差别,说明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是维持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条件[3]。
2.2后天环境因素
人的生命过程是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展开的,各种后天因素时刻作用于人体,使人的体质处于动态可变的过程中,阳虚体质的形成同样也与一些后天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2.2.1地理环境
王燕昌云:“四方风土各异,人之禀受亦殊。
”[4]指出不同地域的人,其群体体质也略有差异。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五方异治论》进一步指出:“人察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
西北之人,气深而厚,……东南之人,气浮而薄。
”[5]人生存于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中,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必然使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群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导致体质发生差异。
2.2.2疾病因素
病疾对人体气血阴阳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疾病可直接耗伤人体之气,使人体之气衰惫,如清代陈士铎所说:“大病之后,气血大亏”。
[6]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则更明确指出:“经年宿疾,病必在络,病非虚症,因久延,体质气馁。
”[7]孙一奎所言:“泄利日久,中气虚而下泄”[8]。
二是首先损伤肺脾肾等脏腑,使脏腑功能低下,人体之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虚。
由此可见,疾病日久可以引起体质的改变。
2.2.3年龄因素
小儿之体,稚阴稚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清灵,神气怯弱,脾胃易伤;青壮年时期,机体各方面都处于一生中的最佳状态。
随着年龄增长,人身气血阴阳盛衰各有不同。
从总体来看,少年气血阴阳未充;青年气血阴阳充盛;老年气血阴阳衰弱。
由此可见,体质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规律性变化,老年人容易出现阴阳的衰弱,产生阳虚体质,这是由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2.2.4生活起居因素
《易经》言:动则生阳。
经常、适量的运动,能使气血以流,内荣脏腑,外润揍理,阳气方得以化生。
过度劳倦则耗伤阳气。
李东垣在《东垣十书》曰:“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遇风寒则止。
”张璐在《张氏医通》指出:“劳倦伤脾而脾胃阳虚”。
现代人常常处于高负荷工作及学习的日子,或者过度玩乐,缺乏睡眠休息,阳气耗损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恢复。
2.2.5饮食因素
《景岳全书·传忠录·藏象别论十八》曰:“其有以一人之禀,而先后之不同者。
如以素禀阳刚,而恃强无畏,纵嗜寒凉,及其久也,而阳气受伤,则阳变为阴矣;或
以阴柔,而素耽辛热,久之则阴日乏涸,而阴变为阳矣。
不惟饮食,情欲皆然。
”可见,饮食入胃之生冷寒凉之品伤及人体阳气。
长期偏嗜寒凉食物,冰冻寒冷的食物摄取过多,对于机体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伤及脾胃阳气,易致阳虚阴盛体质;二是阴寒伤及人体阳气,使人体阳气不足,在易形成阳虚体质的基础上,又由于寒性收引、凝滞,可使血脉拘急,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
故《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寒则血凝泣。
”
3.体质的运动养生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宝,自产生、发展两千多年以来已具完整体系。
其中中医养生学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养性、养慎等,即通过各种方法预防疾病,延长生命[9]。
所含内容包括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环境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浴身养生等,均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而其中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0]。
运动锻炼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动能生阳”,适当运动达到舒经活络,强经壮骨,增强体质的功效。
运动养生法是通过适量的运动来保养生命的方法,古人称其为“动形”,即运动形体(身体)的方法。
传统养生学认为,适量的运动(包括日常活动、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等)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畅达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脏腑,增强体质而使人健康长寿。
如果人体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机体内的气血在经络内的运行就会迟缓而不通畅,脾胃运化食物的功能也会减退,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吸收营养成分的功能减弱。
由于脾胃功能减弱,使得机体内的气血生成不足,致使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下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所以,长期缺乏必要活动的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头昏心悸,倦怠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
朱丹溪《格致余论》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由此
生亦恒于动"。
他认为大之于天地,因为运动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小之于人体,因为运动才有了人的生命形体,因为运动,生命才更加富有活力"
体质差异决定了运动养生指导原则的不同。
阳虚体质人怕寒,比较容易受风和寒的侵袭,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
阳虚质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
1)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运动时间一年之中以春夏为佳,一日之内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好,要防止大量汗出,做到“无厌于日”,即多晒太阳,每次不少于15-20分钟。
2)运动项目可选用慢跑、跳绳、散步、广播操、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以及其他较和缓的运动项目,可适当洗洗桑拿、泡泡温泉、晒晒日光浴、空气浴。
冬天最好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以免感受寒湿之邪而损伤阳气。
3)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不感劳累为度。
宋代养生家蒲处贯还根据前人的导引术,改编了一套动以养形的练身法,叫做“小劳术”,他在《保生要录》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强调形体运动要适量。
到了明清时期,以动养形的观点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主张通过适量的形体运动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认为形体锻炼既不可太过,也不宜不及,以适量为度[11]。
4)益肾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阳虚宜作养肾功。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
搓摩腰部,实际上是对腰部命门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肾脏有关。
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总之,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的,这就使体质的调节成为可能。
针对阳虚体质及早采取相应措施,纠正或改善其体质的偏颇,以减少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
中
华传统运动养生方法植根于祖国传统医学丰富的土壤之中,其多样的运动形式,良好的养生防病作用对于强健身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坚持不懈的运动锻炼,及时地调整偏颇体质状态,才能使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 2008 版)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88.[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 157-2009)(2009-04-09实施)[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
[3]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2):74.
[4]王燕昌.王氏医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95.
[5]徐大椿.徐大椿医学全集.医学源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3.
[6]陈士铎.辨证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99.
[7]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95.
[8]孙一奎.赤水玄珠宣集.赤水玄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61.
[9]张弘.中医养生学初探[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1):40-41.
[10]钱晔.以中医养生提高生活质量之我见[J].统计教育,2007,2:56-57.
[11]陈忠.我国传统养生运动的理论研究[J].上海运动学院学报,2002,26(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