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及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1990—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费雪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结果检验古典货币数量论的相关结论,分析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费雪方程

1 引言

中国一直致力于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主要原因,即以货币量为中间目标,保持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如果由于货币供给量超过总产出,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会产生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量超出产出,是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的趋势,会造成通货紧缩,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运行日益货币化,货币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回归分析,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国内学者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孙健,辛然(2002)运用中国1980—2000年的数据,以GDP/M2为指标揭示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这一现象,并指出经济的货币化、中央银行货币过量的发行、银行的不良债权、制度性紧缩是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李春红,袁卫(2002)分析了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在短期又随经济周期而波动的特点。刘士宁,徐长生(2003)运用1978—2000年的数据,根据费雪方程计算出1878年到2000年V0、V1、V2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V2的下降趋势相对突出。同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结论,即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同时金融发达程度的提高会加速货币流速。汪军红,李治国(2006)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刘刚、尹涛(2011)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与中国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刘钥铭(2011)通过分析1985—2009年的数据,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且下降速度有趋缓的态势,从经济货币化、利率、地区发展差异三个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和模型的选取及计算

本文采用费雪方程式,即MiVi=YP(i=1,2),其中Vi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i为货币量,Y为流通中商品的数量,P为价格,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由于费

雪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本文选取狭义的货币M1代表货币量,同时,为了进一步反映货币的储蓄功能,选取M2代表加入储蓄功能的货币量。分别用V1和V2表示。用GDP(国内生产总值)表示YP,即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本文计算货币流通速度的公式为:

Vi=[SX(]GDP[]Mi[SX)] (i=1,2)

Vi的变化率=[SX(]Vt,i-Vt,i-1[]Vt,i-1[SX)]

由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M1,M2和GDP,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求得Vi 及Vi的变化率。

32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

(1)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中国狭义的货币流通速度即V1并非稳定不变,几乎每年都在波动,而且数值都不一样。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前其值处于17~2,而从1999年的196到2007年的174,可见在这个阶段,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平稳性。

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除了两次小幅度的上升外,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从1990年的269下降到2010年的150,下降幅度为44%。

经济危机前,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危机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达到253,比1993年的217高出168%。1997年即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趋缓。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2008年为189,相比2003年的161高出17%。在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为189,之后2009年降低到155,下降幅度为18%。之后可能进入下降趋缓的阶段。

(2)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首先,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即V2也是不稳定的,每年的数值都在变化,但保持在12~05,说明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性。

其次,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从1990年的122下降到2010年的055,下降幅度为54%。但每年的变化率都保持在10%以内。

4 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述特点的分析

41 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我国消费边际倾向总体呈现递减的趋势,那么GDP的上升幅度就会有所下降,其增长速度不如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快,因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可见由于GDP增长率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也保持下降的趋势。

42 货币需求的上升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首先,我国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货币需求量上升,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通常用M2/GDP的值来衡量,我国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随着经济的货币化加深,在交易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1和M2逐渐变大,货币流通速度V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其次,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实际货币需求Md/P=L(Y,i),其中Md为货币需求,P为价格,Y为收入,i为利率,并且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实际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我国金融机构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 呈现下降的趋势。

最后,中国储蓄率较高,且储蓄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居民偏好储蓄,且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储蓄而非其他资产,致使M1和M2增大,根据费雪方程式会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综上所述,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储蓄率较高。所以根据费雪方程式,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43 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经济危机之前,经济一般处在繁荣阶段,在繁荣阶段人们的交易活动增加,那么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就会增加,即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变大。而经济危机发生或危机刚刚过后,经济不景气,人们所需货币的周转次数就会减少,即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

44 金融发展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速度减缓

随着我国金融现代化程度加强,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出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加快货币之间的区域转换和时间转换,使可生息的流动资产范围逐渐扩大,持有这些货币的机会成本会加大,那么人们就会将货币尽快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加快货币交易,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5 政策建议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产出增长速度相对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较慢,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