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成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找出一些“淮安成语”成语并说明其依据:

1、关于淮安名人韩信的成语----

①胯下之辱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屠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②怯耳。’众辱③之曰:‘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胯⑤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典故】: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

②一饭千金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对人的尊称)而进食,岂忘报乎!’”汉五年正月,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典故】: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

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③背水一战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典故】:《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2、故事发生在淮安的成语

④楚河汉界

【典故】汉五年(前202年),西楚和汉两大军事集团纷争于天下已达四年多的时间,当时的整个中国都被拖入了这场耗费巨大、旷日持久的战争里,“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社会处于极度疲惫的崩溃边缘。楚汉双方谁也无力使对方屈服,消极地在故韩国境内军事要塞成皋城附近黄河岸边的广武山上对峙。

广武山有东、西两个山头,中间隔着一条人工运河,名曰“鸿沟”,两军就各据一个山头,隔水相望。这样对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汉方提议,双方在广武举行和谈,成功地达成了和约,划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中分天下,各自罢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盟”。

为了纪念这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不分胜负的对峙,人们形象地将“鸿沟水”画在棋盘上,成为了所谓的“河”,并命名为“楚河汉界”。

二、如何利用淮安成语来打造淮安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历来有“运河之都”的美称,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同时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淮安区人文答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刘少奇、陈毅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1986年原县级淮安市(现淮安区)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虽然淮安已经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但是从成语这方面来说淮安做得远远不够。那到底怎样利用成语来打造淮安历史文化名城呢?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关于淮安的成语。可以给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等部门发放文件,让他们重视起淮安成语来。由于互联网的出现,

伴随它的便是一些网络用语,这些用语虽加强了人们之间交谈的乐趣,但是它不利于文化的传播,特别是成语的运用。而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成语可以一方面促进淮安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成语的传播,而使成语在众多网络用语中保持自己固有的稳定的位置。

第二,举办一些关于淮安成语的比赛。这样做不仅加强了学习成语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促进成语的传播。比如说关于韩信的一些成语,人们在收集这些成语的同时对那段历史重新有了认识,对于韩信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甚者自己的价值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就好比“背水一战”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以使人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多举办一些关于成语的比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第三,请国内知名的学者来淮安开展关于成语的知识讲座。可以抓住人们对这些学者的敬畏的心理来开展成语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将重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那么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就营造出来了。

第四,把学生作为所有人的主体。学校里,班级里都可以开展关于成语的一系列活动,这远比在社会上展开要容易得多。都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中国的顶梁柱,那既然这些顶梁柱身上都具有很高的成语文化素质,那又何须担心淮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呢?

总的来说,淮安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那么多的名人轶事,伴随着那么多的成语如果不利用起来也着实是种浪费。所以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去利用成语,这样淮安也许会更上一个层次。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