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用IS -LM 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答:(1)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
从IS -LM 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 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显然,从IS 和LM 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 曲线和LM 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2) 在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 曲线越平缓,则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 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
LM 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下面用IS -LM 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
①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变动。
在图4—6(a)、(b)中,假定LM 曲线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0Y 和利率0r 也完全相同,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现在假定是增加一笔支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到1IS ,右移的距离是2EE ,2EE 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2EE =G K ΔG 。
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应从0Y 增加至3Y ,0Y 3Y =G K ΔG 。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3Y ,因为IS 曲线向右上移动时;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即LM 曲线不动)。
因此,无论是图4—6(a)还是图4—6(b),均衡利率都上升了,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1E ,收入不可能从0Y 增加到3Y ,而只能分别增加到1Y 和2Y 。
从图4—6可见,01Y Y <02Y Y ,也就是图4—6(a)中表示的政策效果小于图4—6(b),原因在于图4—6(a)中IS 曲线比较平缓,而图4—6(b)中IS 曲线较陡峭。
IS 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所决定,IS 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
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 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较少。
图4—6(a)中的
图4-6 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的斜率而异
图4-7 财政政策效果因LM 曲线的斜率而异 13Y Y 即是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01Y Y 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
图4—6(b)中IS 曲线较陡峭,说明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挤出效应较小,政策效果也较前者大。
②IS 曲线不变,LM 曲线变动。
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 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
LM 曲线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4—7中所示。
图4—7中,假设IS 曲线斜率相同,但LM 曲线斜率不同,起初均衡收入0Y 和利率0r 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增加支出ΔG ,则它使IS 右移到1IS ,右移的距离12E E 即03Y Y ,03Y Y 是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但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挤出效应”。
使国民收入实际分别只增加01Y Y 和02Y Y 。
从图4—7可以看出,政府同样增加一笔支出,在LM 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国民收入变化较小,也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小;而LM 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较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其原因是:当LM 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相反,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LM 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2.哈罗德-多马模型三个方程及相互关系
增长率随储蓄率增加而提高,随资本-产出比扩大而降低。
经济的增长路径是不稳定的。
模型结论的解释
在完全就业条件下的增长稳定性取决于“人口增长率”Gn 、“实际经济增长率”G 和“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Gw 之间的关系。
完全稳定增长的条件:G=Gw=Gn
现实中,此条件基本无法实现。
若G>Gw ,则实际资本-产出比低于投资者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投资会进一步增加,经济继续扩张,实际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直至达到劳动供应的极限,即直到资本增长率
=劳动力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若G<Gw,则实际资本-产出比高于投资者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投资会降低,实际经济增长率降低,经济紧缩,出现失业。
若Gw>Gn,则资本增长率超过了劳动力增长率,投资者会减少投资,导致实际增长率G小于均衡增长率Gw,经济则可能长期处于紧缩状态。
若Gw<Gn,则表明投资资本被充分利用,形成了高额利润,这将刺激投资者增加投资。
长期中会使经济持续扩张以致于出现长期通胀。
3.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一)控制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
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型政策。
紧缩型政策是当前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得最广、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1.紧缩型财政政策。
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
削减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支出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缩减总需求。
其措施主要有:减少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削减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
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增税以后,企业与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
2.紧缩型货币政策。
紧缩型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实现。
具体措施包括:(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回笼货币,减少经济体系中的存量。
(2)提高利率,如提高再贴现率、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款利率等。
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储蓄,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上升,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3.紧缩型收入政策。
紧缩型收入政策是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的提高,从而控制物价的上涨。
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内容:
(1)工资管制。
工资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道义规劝和指导。
即政府制定出一个工资增长的指导线,供企业参考,但政府只能规劝、建议,不能直接干预。
第二,协商解决。
即在政府干预下使工会和企业就工资问题达成协议。
第三,开征工资税。
对增加工资过多的企业征收特别税款。
第四,冻结工资。
即政府强制性地将全社会工资或增长率固定,不能随便上涨。
(2)利润管制。
指政府以强制手段对可能获得暴利的企业利润实行限制措施。
利润管制的办法有管制利润率,对超额利润征收较高的所得税等。
此外,有的国家还通过制定一些法规限制垄断利润,以及对公用事业产品直接实行价格管制等。
(二)增加供给。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治理通货膨胀一方面要通过紧缩型政策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总供给。
主要措施有:减税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意愿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
的投资愿望,从而带动总供给的增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调整经济结构。
由于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调,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方案是调整经济结构,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避免某些产品如粮食、原材料等供求因结构失调而推动物价上涨。
(四)其他反通货膨胀措施
1.强调性的行政干预。
这种措施主要为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所采用。
其内容主要有:强制性停建一些工程项目,整顿市场流通,实行部分商品的经营垄断,实行消费品的凭票供应等。
2.保持经济低速增长。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近些年来,各国政府面临两种选择;或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保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或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以经济的衰退来压低通货膨胀率。
不少发达国家往往选择后者。